太陽是太陽系內的主導星球,對於地球和人類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若是沒了太陽的庇護,地球頃刻間將失去光明和溫度,地球會進入無邊無際的冰河季,且一片漆黑。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地球生命逐漸凋零,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人類。
人類誕生於地球已經46億年的時間了,人類需要擔心文明就此消失嗎?除了一些外在的自然因素,或導致人類滅亡,還有一些突發性的危機,比如致使恐龍滅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即便這些災難都不會到來,太陽若是走到了生命終點,地球和人類依舊難逃最終的結局。
幸運的是,太陽如今才50億歲,餘生還剩下50億年的壽命。人類並不用過早擔心太陽會變成一顆冰冷的星球。只是為何一顆小小的恆星可以照亮整個太陽系的行星衛星,卻依舊讓太空如此寒冷呢?
銀河系內多達1000億-4000億顆的恆星。在這些恆星的附近環繞著數十顆到上百顆的行星衛星。每顆行星衛星幾乎都受到了恆星的照拂,可為何讓地球變成一顆溫暖的具備孕育生命環境的太陽,卻不能溫暖太空呢?答案其實也很簡單!
太陽的發光發熱是物理現象,不同於燃燒物的燃燒,所以即便同是100攝氏度,明火的燃燒和100攝氏度的桑拿房,自然是桑拿房更好適應一些。而通過微觀世界,我們可以得知,物體釋放的熱量其實是通過粒子的運動方式和速度決定的,粒子運動的速度越快,溫度也就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溫度的最高值沒有上限,但低溫卻恆定不變。
當太陽的核聚變反應後釋放的能量,以粒子運動的方式來到了地球身邊,地球的大氣層牢牢的將能量鎖定在了地球上。當粒子不斷進入大氣層後,地球上的山川,尤其是海洋也具備儲存能量的作用,這才值得地球氣溫越來越高。海洋還可發射陽光!
但粒子在太空中運動時,卻無法將熱量的光照留在宇宙中。只因為太空是真空的環境,即便太空中的暗物質宇宙塵埃隕石遍布,可是和好浩瀚的宇宙相比較起來,也是不值得一提的。正如太陽系內99.86%的物質都被太陽佔據了一般。太空不具備儲存能量的作用,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哪怕恆星數量再增加一倍,也難以照亮太空和溫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