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們說!
中國農機化導報2017-09-11 08:15:29
閱讀(1778)
頒獎嘉賓與獲獎教師合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為吉林大學於建群教授頒獎 中國農機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為中國農業大學王書茂教授頒獎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頒獎嘉賓與獲獎教師合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為吉林大學於建群教授頒獎
中國農機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為中國農業大學王書茂教授頒獎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為華南農業大學馬旭教授頒獎
農民日報社社長唐園結為西南大學葉進教授頒獎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朱明為新疆農業大學張學軍教授頒獎
農業部農機試驗鑑定總站站長劉敏為華中農業大學夏俊芳教授頒獎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右一)和農業部農機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副站長王桂顯(左一)為湖南農業大學謝方平教授頒獎
中國農機化協會會長劉憲(左一)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韓魯佳(右一)為江西農業大學劉木華教授頒獎
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會長毛洪(左一)和農民日報副社長王磊(右一)為東北農業大學劉宏新教授頒獎
河南豪豐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少林(左一)和中國農機化導報總編輯王會(右一)為青島農業大學王東偉教授頒獎 本版圖片由張建設、苑高升攝影
於建群
我將把此次獎勵作為動力,繼續踐行農機教師的責任,繼續為我國的農機事業貢獻知識和智慧,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教授
馬旭
我從事農機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30餘年,目睹了我國農機事業的蓬勃發展,深感自豪與責任重大,我將把此次榮譽作為動力,為我國農機事業的發展更努力地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教授
王書茂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為農業機械領域的老師,就是要返樸、堅守、傳承和創新。「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是中國農大的校訓,更是我一生的追求。從事農機教育和科研35年,我認為堅實的研究基礎,是當好老師的必備條件,努力把研究做到極致,盡心把教學講出藝術,這就是我的追求目標。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
王東偉
我深刻感受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作汗浹背」的艱辛,農業機械化以及農機人才是破解這種困局的主要途徑,賦予了我們農機教師應該肩負的重任,也時刻提醒自己作為教師應該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幹事,不斷探索和實踐農機教育教學規律,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在教育、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繼續譜寫農機事業的華美樂章。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
葉進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農機的作用日顯重要,對農機人才、農機科技成果的需求與日俱增。作為高校的「農機人」更是責無旁貸,只有更加努力地做好農機教學、科研、推廣和服務工作,才不愧對「全國十佳農機教師」的光榮稱號。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授
張學軍
我將繼續堅持探索,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潛心科研,不斷提高學術水平,積極服務於農機化事業,心繫农機教育、農機服務和農機發展,為農機事業貢獻更多自己的力量。
新疆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
夏俊芳
從事農機教學科研30餘載,深入田間地頭,深刻體會到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艱辛,農機工作者從事農機化研究的艱辛,深刻理解了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對農村、對農民的重要性,作為農機人,立志要為農機事業作出一點貢獻,留下一點痕跡。
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
謝方平
農機人獻身「三農」永遠在路上,我要以這次參會為契機,繼續按照高等教育要求,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做「四有教師」的踐行者;樂於奉獻、勇於擔當,爭做農機科技創新的帶動者;立足「三農」、服務農業現代化,勇做現代農業建設的排頭兵!
湖南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
劉宏新
選擇了農機與農機教育事業,意味著你要服務於中國最基層的群體,最基礎的產業,意味著你要有能力在艱苦的條件下履行神聖的職責,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是對你的基本要求。「通過知識與教育提高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提升農機產業地位」始終是我的追求與夢想,一如既往、無怨無悔。
東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教授
劉木華
當前是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將帶領團隊進一步創新農業機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研製更多適合江西特色農產品生產的農業機械!
江西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