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奈良的綿綿青山間,尋訪大唐的背影

2020-12-06 澎湃新聞
來自日本古都奈良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奈良綿綿青山下,古剎林立,處處閃現著昔日大唐的背影。作者曾兩次在日本適逢東山魁夷和御影堂隔扇畫展,並走訪了包括唐招提寺、東大寺、法隆寺、藥師寺在內的日本眾多名寺,有感於被日本人稱為「精神故鄉」的奈良的深厚歷史感,寫下這些旅途行記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去年深秋,我去日本東京,恰逢東山魁夷誕辰110周年畫作巡展在東京現代美術館舉行。唐招提寺御影堂的隔扇畫被搬到東京展出,我和同行朋友們觀看了這個巡展。今年夏天,巡展移至北海道的札幌。巧合的是,我當時正好就在札幌,再次欣賞了那些具有東方驚豔之美的畫作。那些作品,意境之渺遠,畫面之空靈,色澤之幽雅,讓人震撼不已、驚嘆不止,真可謂「人間難得幾回見」。

那些畫作,來自被日本人稱為「精神故鄉」、「靈魂歸宿」的奈良。歲月經轉千年,奈良的綿綿青山下,佇立著鑑真當年親手設計營造的唐招提寺;大地滄海桑田,奈良的綿綿青山下,處處有昔日大唐帝國文化藝術的背影。

 一、大唐的背影

向奈良大學的佐木龍三老師借了輛單車,帶上一張地圖、一本筆記本、一把雨傘、一盒當午餐吃的便當,就又可以在奈良泡一整天。

無論是舊時山城的通衢大道,還是只有牛車勉強可雙向通行的小路,反正處處都是鄉下,四周全是田地。

經過古代劍客柳生常走的街道,穿越作家志賀直哉名著《暗行夜路》裡的巷弄,四處充滿農耕時代的懷舊氣氛,真切感受到剎那即永恆的奈良之城。

一路騎著車,不斷遇見在山道上緩慢行走的奈良孩子。真的很羨慕那些自幼在奈良長大並於日本古代史寶庫的蘊育下成長的奈良鄉下人,將他們對少年時代的回憶,穿插在日復一日的對古蹟的凝視、對佛寺的參拜、對考古遺址的探尋、對茶道的精通等等事宜之中,串起滿滿一冊奈良的讚美詩。

奈良大學的中村研究員告訴我,他兒時因為患哮喘的毛病,舉家從大阪遷徙至奈良居住。雖然是個鄉間地方,但是景色氣候宜人,讓他從小對這塊土地感受極深。長大後才發現,平日裡常去溜達的山野間,是古城皇陵。隨手可拾的石頭木片,都有可能是古人昔日常用的物件。在不知不覺中,就可能走進了德川將軍的軍隊訓練場,也有可能走進一代佛教大師的古剎,甚至看到了大伴家持編輯的《萬葉集》裡的街市廢墟,以及武士劍客常走的小徑。正因為如此多姿多彩的歷史人文氛圍,以及秀麗的山陵河川,三島由紀夫四度拜訪奈良。文人墨客和歷史傳說,讓古城之美以各種姿態收藏在每個奈良人的心中。

奈良的山間小徑 作者供圖

千百年歷史風霜與大自然渾然融合的古都奈良,撲面而來的,是中國的大唐遺風。在奈良,就像走進了1300年前的日本歷史,在這部歷史書中,中國唐代遺風觸手可及,很多中國遺物至今留存。建築是唐朝的,瓦片是唐朝的,寺社是唐朝的,一些僧侶的服裝、婦女的服飾,也是唐朝的。唐風遺韻無處不在,奈良仿佛是一個時空隧道,可以穿越回到中古時代。已經在中國消失的唐代氣息,這裡依然保存;奈良又好像是一處生動的歷史活化石,展示著東方文明過去的模樣。

在奈良,我下塌的地方可以遠眺氣勢恢宏的平成宮遺址。帝國宮殿遺蹟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紀日本首都國泰民安的氣象,揭示了受中國唐文化影響的日本奈良時代的政治和文化變遷。

平城宮遺址

在這個俯拾皆古物的城市,平城京遺址永遠是一片大工地。和其它國家古遺址的展示理念不一樣,多數國家的遺址一般是等到考古發掘全部完工才對公眾開放。但日本的遺址,是一邊開展考古,一邊對外展示開放,包括考古勘探的技術過程,都是展示陳列的重要內容。這樣,平城京遺址考古不緊不慢地往前推進,不趕工期,不急於求成,只對專業負責。遺址永遠以其神秘的面目,迎接著人們期待與好奇的眼神,迎接人們對歷史的探索。

平城京,可以看到大唐長安的背影。日本歷史上曾經頻繁更換國都, 在東京、京都之前, 公元710~794年日本定都奈良,古稱平城京,這80多年,史稱「奈良時代」。在平城京之前,其實還有一個國都,叫做藤原京。藤原京是日本第一座較為正規的都城,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後來改遷新建的平城京。那為什麼要廢除藤原京作為國都的地位,改遷國都到奈良,新建平城京呢?根據從當時東亞最大的國家——中國唐朝返回的遣唐使的報告,藤原京作為國家的首都,沒有在都城的中軸線上建造首都的正門和連接正門的大型道路,以及其他能夠體現國家權威的標誌性建築。為了體現中央集權國家的權威,於是日本以中國長安為範本,在奈良修建了新的國都平城京。奈良時代雖然時間不長,但從整個日本歷史來看,這一時期日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非常顯著。

大華嚴寺 作者供圖

日本奈良時代,正是中國唐朝的開元、天寶盛世。中華民族同大和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諸領域的文流,達到空前的鼎盛。 日本遺唐使、來華留學生和學問僧源源不斷地把中國的政治體制、法律、軍事、農業、手工業、商業貿易以及文字、文學、書法、史學、地理、音樂、體育、醫卜方術、衣冠文物、建築和宗教、習俗等輸入到日本。儒經、佛典迅速東傳,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從大唐傳入奈良的各種文獻中,儒家經典和佛教典籍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部分。而從中國移植儒家、佛學思想作為主流意識形態和思想統治工具,成為當時文明落後的日本走向改革開放的首選。

正倉院

騎車繞過東大寺,找到正倉院。正倉院在大佛殿西北面,看似偏隅之地,但在日本,沒有人不知道這座正倉院,它是日本奈良時代的倉庫,正倉院裡珍藏的唐朝文物一直傳世至今,舊日皇室典藏的的各種書畫、佛經、樂器、生活器具、薫香、服飾、織品、刺繡繡,大部分在中國已失傳。正是當年的日本遣唐使源源不斷把唐朝精美的工藝品和製作技術帶回日本, 奈良時代日本的唐鏡、屏風、樂器很為流行。中國唐朝的製造陶瓷技術,以「 唐三彩」 為主深受日本各界歡迎,日本模仿「 唐三彩」 產生了「奈良三彩」 。在盛唐影響下, 日本漆器的生產發展甚快,汲取了漆器上繪製各種泥金畫的技術, 創造了著名的「 藺繪」 技藝, 長期在全世界廣享盛譽。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碧波與浪濤,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等中國大家的書法流傳到日本,被當時的奈良貴族們爭相學習。日本書法史家木神莫山指出:「回顧一下奈良朝的書法,不管怎麼說也是可以看出蘊藏著中國式的莊重感和威嚴感,並充滿著追求唐風的志向。」那些書法作品在傳入日本後,被日本人不斷地學習、臨摹,至今作為日本人學習書法藝術的範本。

奈良的山間古寺和小徑清幽 作者供圖

奈良沒有一座高樓,全都是低矮的房屋,並且建築密度很低。除了仿唐的城郭,更有連綿的寺塔建築。那些無處不在的寺廟,仿佛是盛唐的靈魂,自由,開放,揮灑,氣度從容,氣象萬千。那些木建築的完整形制或遺構部件,幾乎是那個時代氣質的全部。公元8世紀以後,奈良寺院的建造更加普遍,為數之多, 分布之廣,遠超帝王宮殿。其中,在平城京有七座最著名的寺廟, 即從飛鳥故都遷來的興福寺、大安寺、元興寺、藥師寺以及新建的東大寺、西大寺, 外加之前已建成的法隆寺。因中國大唐揚州的東渡僧人鑑真而馳名的唐招提寺,與東大寺的戒壇院並列為傳布和研究律宗的兩大道場。與建寺同時是佛塔的修建。天平時期,藥師寺的東塔是存留至今典型的白風樣式, 塔共三層,,各層均有外沿。玄隆寺、興福寺內各有五重塔。這些精美建築都為仿唐設計,成為奈良的象徵。

藥師寺金堂

穿行這座城,讓人意識到,最合乎人道的人居材質,還是木頭。人應該生活在木頭房子裡。就像奈良,宏大的殿宇是木頭的,莊嚴的寺廟是木頭的,簡樸的民居是木頭的,街市的店鋪是木頭的,鏤刻著長長歷史的街區城鎮,全都是木頭的。木頭,靜悄悄地、溫柔地接納著我們。五條新町西川沿線的曲折小巷,飄散著杉材香氣的櫻平南町等,現在都成了最熟稔的風景。沒有哪塊土地像奈良這樣,走到哪兒都聞得到歷史的青苔氣味。

經過時間的洗禮,山依然是山,而河也若無其事地悠遠流長。

中村研究員和我同齡,他說他要在奈良住一輩子。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守在這樣的鄉下。每次重回猶如農村般的奈良,走訪充滿美好回憶的景觀,探訪一些人和事,想起曾經相遇的這座城市的主人或客人,許多就不能再見,各奔東西,漸漸地,都漸入中老年,景色依舊,人事蒼茫。那些千百年的皇陵古剎、古寺院、古神社、古民房,都將繼續是新一代成長的孩子們遊玩奔跑的生活場景。而傳承百年的產業,如醬油釀造廠、金工燈具、漬物甜點與煎茶等等,則因為有職人的堅持,得以保留這份靜好。

二、唐招提寺的千年感恩

那年是2010年,在奈良大學學者中村先生的引薦陪同下,拜了著名的日本唐招提寺。幾年後的2016年深秋,在日本東京友人書劍博士的幫助下,在日本國會圖書館查閱唐代中國高僧鑑真的文獻,共檢索到日本學者研究鑑真的專著165本。幾天後,我又去關西,在大阪友人彥兵先生帶領下,再次拜訪了唐招提寺。

橋西通往唐招提寺的小道

走進唐招提寺,整個寺院內,松林一片蒼翠,庭院分外幽靜,殿宇內外重重。古雅的唐式寺院建築使人仿佛回到盛唐時代的中國江南。

寺院開山堂內陳列著一尊乾漆夾紵造像。塑像盤腿而坐,兩手平合,面目莊嚴,雙眸緊閉。這就是中國唐朝六次東渡日本、捨身傳法的鑑真大和尚 (鑑真,日文為鑑真,日文平假名讀音がんじん,英文gan jin)。

在奈良,鑑真的坐像,一共有兩座,分別珍藏於唐招提寺和東大寺。被日本人視為國寶的這兩尊塑像,紀念著唐代中國揚州傑出的僧人鑑真,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把漢傳佛教和中國文化從他的祖國傳播到一海之隔的鄰邦日本。

東大寺 作者供圖

唐招提寺,這片宏大而精美的日本佛教律宗寺廟建築群,最能說明奈良與大唐密不可分的聯繫。當年正是由鑑真主持,於公元759年(中國唐乾元二年、日本天平寶字三年)建成,與東大寺的戒壇院並為傳布和研究律學的兩大道場。

鑑真的到來,幫助日本規範完善佛教戒律,令日本佛教煥然一新,他像那座神採飛揚的唐招堤寺一樣,支撐起整個天平時代璀璨的佛光文化。基於鑑真對日本佛教文化的貢獻,也基於他在日本佛教界的國師地位和重大影響,孝謙天皇把岡山縣的一百町水田賜給鑑真所主持的唐禪院,以供養僧眾,也為鑑真創造最好的弘法條件及學術環境。在其他日本僧人的一致建議下,鑑真開始籌劃在這片風水寶地上,修建一座屹立千年的殿宇。他組織匠人和弟子們奠定基石、搭建框架、購置椽子、選定梁柱。事無巨事,親力親為。他要讓這座寺廟成為大唐精神在東瀛土地上的完美化身。這時候,鑑真視力近乎失明,但他親自繪出圖紙,一方面在美學上精心設計了金堂的建築形制與內外空間,講堂採用單簷歇山頂的風格;另一方面,在力學上營建了三層鬥拱式相輔相承的精準結構。在鑑真73歲那年,一座雍容壯美、氣勢恢宏的唐風建築崛起在群山環繞的奈良盆地。

唐招提寺金堂

那金堂正殿,崇閣巍峨,氣象渾厚,中和樸素,雕甍石欄。那片灰白的瓦礫,永遠閃耀著明亮的東方朝陽,閃爍著自信的時代光澤。坐北朝南的佛堂,正面七間,側面四間,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都是空間設計的極品精華。佛堂裡,是一片栩栩如生、風姿綽約的佛像和壁畫的藝術世界,金堂內的盧舍那大佛坐像、藥師如來立像、千手觀音菩薩像,還有其他造型各異的木雕,都是中古佛教藝術的瑰寶傑作,那種極致的美感,後來的時代幾乎難以超越。

唐招提寺講堂

從金堂到講堂,從鼓樓到鐘樓,從禮堂到地藏堂,還有三曉庵、本願殿等單體建築,我們看到了環繞回復的結構流動,我們看到了對稱和不對稱的布局轉換,我們看到了景觀空間上理性的嚴謹和感性的靈動。鑑真完完全全搬來了大唐美學的精華,鬥拱之美,單簷歇山頂之樣式,乾漆夾紵法之造像技法,他把對佛教的敬仰虔誠及使命感、對故土大唐的深切思念、對唐朝文化藝術審美的高度傳承、還有對「第二故鄉」日本奈良的深沉熱愛完美地統一起來,凝聚在他的傑作唐招提寺的靈魂深處。

唐招提寺鼓樓 作者供圖

根據各類史料上的詳實記載,當年為了改變日本佛教戒律鬆散混亂的局面,按照佛教戒律的要求建立嚴格的出家傳戒制度,日本元興寺僧人隆尊向天皇建議,派人去中國唐朝聘請高僧來日本講學和授戒。受命赴唐朝邀請高僧的,是當年奈良興國寺的榮睿和大安寺的普照。史料上提及的這三處奈良寺廟,分別為元興寺、興國寺和大安寺。其中,大安寺和元興寺現今仍然保存。大安寺是位於奈良縣奈良市的高野山真言宗寺院,南都七大寺之一。元興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元興寺 作者供圖

2010年夏的一個下午,我和中村研究員趕至元興寺時,時間已晚,寺廟正在關閉院門。但當我們向工作人員說明來意,得知我來自鑑真的故鄉中國揚州,工作人員當即重新打開入院通道,並去客堂請出元興寺的一位年長僧人。在年長僧人的陪同下,我們一道參觀了那座古樸的寺廟。

元興寺的年長僧人 作者供圖

幾經打聽,終於找到曾經的律宗名寺大安寺。這座當年與東大寺齊名的規模龐大的寺院,平安時代以後逐漸衰落,又遭遇大火,如今只留下規模很小的少數建築。東西兩側的巨塔遺址亦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寺內保存著被稱為「大安寺式樣」的珍稀佛像,尤其是木製十一面觀音立像。至今,寺院每年還舉行新春行事。這個活動是來源於奈良時代的光仁天皇在大安寺裡飲茶代酒,把茶倒在竹子裡對身體健康有利的典故。

鑑真東渡弘法,從發願到最終成功,前後跨越12年徵程,感天動地、偉大悲壯。在苦難重重、險情不斷的鑑真東渡歷程中,從興國寺走出去的榮睿,這位優秀的日本遣唐使,在陪伴鑑真第五次東渡失敗後,因遭遇颶風受困中國端州(今中國廣東肇慶),終因積勞成疾,病情惡化,客死龍興寺。榮睿彌留之際,鑑真對這位弟子說:「你為求佛法葬身異國唐土,下一次我一定能渡海成功,把你的靈魂帶回你的奈良故鄉。」

再度揚帆,悲壯浩蕩,第六次東渡,鑑真真的成功了。他和他的僧團被天皇隆重迎入奈良,全城民眾夾道歡迎,皇家設置最高禮遇規格。鑑真坐在專供貴賓乘用的馬車上,山道崎嶇,一路顛簸,周圍,霧靄迷離,林木蒼莽,行駛在奈良的青山翠谷中,濃密的樹蔭,蜿蜒的小道,低矮的木造民居沿著小溪錯落有致地排列。這不就是日本普通國民的居所和家園嗎?就是他的弟子榮睿經常向他描述的田野鄉村和山居情景。那一刻,在九死一生遠涉重洋的劫後餘生中,鑑真首先了卻了第一個心願,他把榮睿的靈魂帶回了他夢縈魂牽的故鄉。

記得那天下午,元興寺的那位年長僧人,在送我們離開時,對鑑真大師的評價恰如其分:「作為一名佛僧和律學大師,鑑真最為重要的成就是給予日本佛教文化作出的轉折性貢獻。鑑真為日本佛教建立了嚴格的授戒制度,使其走上了有序發展的軌道。鑑真創建了日本律宗的祖庭唐招提寺。這也為天台宗、密宗在日本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隨後,中村研究員接著闡述自己的認識,被鑑真帶到日本的不僅僅只是佛教,還有中國唐朝的建築、手工業、雕刻、中醫等技藝。根據《唐大和上東徵傳》、《鑑真渡海前後》、《天平之甍》等文獻資料及文學作品的敘事,提及鑑真隨船帶到日本的18種中草藥。在鑑真未渡日前,日本醫藥仍處草味時代,自鑑真東渡傳授後,始有醫藥學術,故今日日本人尊之為醫藥鼻祖。鑑真本人還主動救濟貧病,為民間醫療。如今已經失傳的「鑑真上人秘方」 , 其實就是鑑真在日本給病人看病開藥的處方記錄。此外,「奇效丸」 、「萬病藥」 、「半內丹」 等藥品均為鑑真創製。聖武太上皇病重,鑑真曾經請去會診。他還四處宣講,推廣中國東漢張仲景的醫學典籍《傷寒雜病論》。

以擅長學習著稱的日本,歷史上有過三次重大飛躍,古代的大化改新、近代的明治維新和現代的「二戰」後崛起。日本第一次飛躍的古代,從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國家,通過大化改新, 在奈良時代終於出現了光華奪目、震動東方的「天平盛世」。六次東渡實現來日傳法授戒、播名扶桑的唐代高僧鑑真,在日本土地上,十年歲月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命而不倦怠。他的弟子榮睿、普照、如寶、思託、法載、義淨等, 都是天平文化的重要鋪路人。

鄉野間的寺廟建築 作者供圖

唐招提寺,被一碧萬頃的田疇所映襯,被水墨空靈的青山所環抱,若草山飄來了霧,三笠山託著流動的雲,雨又下起來,下個不停,打溼了山路邊的土,澆灌著大地上的生命,預兆著水稻的豐收和壽司的美味。在水草豐美的城郊,在甲殼蟲躲雨的廊簷下,唐招提寺,那屹立千年的美,用最東方的含蓄表達遞送著一個心照不宣的的感恩信號,還有一去不復返的散發著農耕氣味和泥土芬芳的遙遠的中古歲月。

三、再見,奈良,再見

日本關西的雨季,天氣有點粘熱。雖然沒有一絲涼風,天際線卻清朗可見。初夏,我在奈良停留數日。古樸的城市被山巒環繞著,青山以優美的輪廓綿延,山麓上下覆蓋著成片的松林,密林之中處處有溪谷,泉水清澈見底,溪旁栽種著大片的芥末。

奈良公園的小鹿 作者供圖

春日大社 作者供圖

有一天,在奈良大學開了一天的研討會,回酒店已經下午五點。趁天光還亮,我匆忙乘電車趕去春日山,在奈良博物館下車後,步行去春日大社。這是一個獨行的傍晚,春日大社的廣闊區域裡幾乎見不到第二個人。沿著幽遠的古驛道,漫步在原始林裡,享受著這夏日山林裡極致的空靈和閒散。茂盛的草地被密林包圍,夏日裡蔥鬱的蘭草更有一份懷古的雅趣。森林裡厚厚的苔庭令人震驚,青苔嚴嚴實實地覆蓋在高低起伏的樹根和泥土之上,仿佛是一層絨毯。這個著名的神社是8世紀由權力無邊的藤原家族作為新首都的守護神社而建的。現在,我穿行在林間,疾走了三四公裡路程,3000多盞石燈籠排列在通往莊嚴的春日大社米砂色大殿的悠長的山路兩側。

沿著幽遠的古驛道,漫步在原始林裡,享受著這夏日山林裡極致的空靈和閒散。 作者供圖

孤獨一人與3000多隻石頭燈籠共同佇立在無人之境,有點悲壯,還有點惶惑。天漸黑了,走累了,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石燈籠,想像著,不知在節日的夜晚,這些石燈全部點燃後會是一種怎樣的美景。天全黑了,林間的鹿群這時已經散開,各自棲息休眠。有風吹來,松林裡的風聲鳥鳴讓我更覺得四下的萬般靜寂,山麓雲霧繚繞,松林風聲微嵐,沐浴在大自然溶溶氛圍中的我,不掛一絲雜念,坦然面對著這山這水這風這景的瀏覽,安然自定,無欲無求。

3000多盞石燈籠排列在通往莊嚴的春日大社米砂色大殿的悠長的山路兩側 作者供圖

費了很久時間,終於走出山林。在二月堂附近,和幾隻可愛的拉布拉多導盲犬不期而遇,原來一群奈良大學的女生在遛狗玩。相互交談才知道,她們是專門來看螢火蟲的。從不遠處東大寺反射過來的幾縷稀疏光影斜照在女孩們臉上,她們的臉頰如此美麗純良,那宛如精緻雕像的青春面龐在奈良雨季的綠樹濃蔭的映襯下顯得樸素如洗。她們沉浸在螢火蟲的世界裡,那也是個神奇浪漫、光明璀璨的世界。那些螢火蟲的光亮跟石燈籠的燈火一樣,一定能照亮女孩子們的心,照亮現實社會的苦難,照亮愛越來越趨於匱乏的憂傷的世界。

飛鳥寺 作者供圖

一個晴好的天氣裡,和幾位學術文化界同仁坐車來到位於奈良鄉村的飛鳥。飛鳥地區位於奈良縣的中央,被三座小山所環繞,它曾是日本古代國家誕生的舞臺。在一派悠然的農家田園中,到處都能看到古城堡、寺院等遺蹟以及舊時天皇和豪族的古墳,眾多愛好古代史的人們常來此地作考。散落的遺址廢墟,神奇的歷史謎團,恬靜的水稻莊稼,悠然的生活情調,街區裡有好幾條狹窄的道路,民宅緊鄰的就是飛鳥寺,在小佛堂中,放置著釋迦如來座像,這樣豐富的景致使飛鳥這個農家村莊似乎不斷地向人們講述著美的佛界。雖然如今只能通過想像來描述1400年前飛鳥時代的繁榮都市,但來到此地的人們都有一種如同回到令人懷念的農耕社會的故鄉之感覺。

霧裡的山嶽不是丘陵,雨中的橡樹不是垂柳。禪智山光之間,寺僧請我們來客在佛堂後面吃素餐,邊吃邊閒聊。僧人還帶領我們紛紛端坐佛堂祈福,大家祈福些什麼呢?除了為至親好友祈禱,也祈願風調雨順。奈良這地方,到處保持著農耕時代的纖細景象,那些水稻田和民居木屋讓我重溫農業社會的鄉村記憶。梅雨時溼熱纏綿,伏旱時驕陽爽朗,氣候特徵和自然生態很像我在中國長江中下遊平原度過的童年時光。但是,這裡多了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海嘯、大旱、洪澇、泥石流、酷暑、深寒、冰雪持續不斷、此起彼伏地肆虐著一寸寸安逸的家園。

法隆寺 作者供圖

從奈良向南,我發覺時間正在倒流,時光隧道把我帶到日本文明史在明日香的發端。任何關於奈良近郊的探尋,無疑都會涉及法隆寺古老神秘的寺廟群。更值得一提的是,事實表明法隆寺已成為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木建築。人們較少談論的則是,它提供了一個少有的呼吸那久已消逝的世紀中獨特氣息的良機。法隆寺被稱為飛鳥樣式的代表,是木質建築的傑作。其中的11座建築修建於公元8世紀之前或公元8世紀期間,它們標誌著藝術史和宗教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直接見證了中國佛教建築與日本文化的融合。

在奈良大學堂本老師的推薦下,一個細雨濛濛的周末,我步行來到秋筱寺。山寺情景,讓我聯想起川端康成的《古都》。那溫柔的茶道,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親切。幾百年參天古木遮蔽雲天,禪修小道以它清雅的路線淺淺地伸向林蔭,樹叢中微微傳來聒噪蟬鳴,在奈良六月溫存的雨簾之下呈現出漫無邊際的虛無和幽玄。

路遇穿和服賞玩的行人 作者供圖

川端康成是關西大阪人,關西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關西,日本也已不是當年的日本。我找到了古都的感覺,川端康成,他一生追尋的就是為了獲得誰也不能打擾的孤獨與自由。我喜歡他的《伊豆舞女》和《雪國》,也喜歡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是個穿和服玩賞文化的形象,他一生迷戀於傳統,即使在戰後的創傷中,他也執著於整理那種傳統。批判與自省卻是從大江健三郎開始,他寫戰後原子時代的愛與痛,像電影界的黑澤明、今村昌平一樣,對日本的民族性進行了冷峻的解剖。

秋筱寺,光華眩目地座落於層層疊疊的群山山腳,四周松楓環繞,其間庭院幽美。從中國漢地到這裡,佛教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在奈良,佛教形而上的苦難觀被改造成妙趣橫生和開懷頓悟。

一疊厚厚的乘車券變得越來越薄時,我知道,離開的日子快到了。

臨別前的最後一晚,奈良大學的師生和我,以及同來的幾位訪客相約在春日山下話別。告別晚宴就在奈良公園旁的一家小餐廳舉行,透過餐廳的白紙拉窗,可以聽到春日山下的呦呦鹿鳴。餐廳的庭院裡,石燈籠、青松、楓樹、奇石、牌坊,精巧地布局成一小片玲瓏景觀。我買來兩瓶日本清酒,請大家喝。同學們喝得春意盎然。席間,奈良大學的女生小田芳子主動提出要為大家唱歌,大家擊掌鼓勵,另一名女生芝谷彩可往大家的清酒和玄米茶裡撒了一些幹菊花,香氣四溢。

奈良的街巷 作者供圖

小田芳子用日語唱,曲調婉轉憂傷。芝谷彩可在一旁低低向我解釋這首《春日山下》:「那時我年幼無憂,我和夥伴們在春日山下漫遊,成群的野鹿沐浴春光,那歡樂的年華永生難忘。後來我長大離家,漂泊在茫茫遠方……」

小田芳子歌唱時伴舞的身姿投射在雪白的窗格紙上,與庭園裡楓樹的剪影相重疊。酒味,菊香,楓影,茶色,都為今晚的離別而存在。我看見了,她起舞弄清影的時刻,眼底掠過離別的淚光。再見了,奈良,藥師寺不老,若草山長青。再見了,奈良,這麋鹿的故鄉,讓我們返回遠古,重誦生命的柔情: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晚餐後,最後一次洗溫泉,沉浸在輕煙縹緲的泉水中,放鬆身心,臥泉聽濤。走回到各自的房間時,和相處數日的奈良大學的老師、學生們告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源起奈良 平城京 天平祭 每年固定的盛會
    原創: 劉詠施 源起奈良在古都奈良,平城京過七夕,氣氛比中國的七夕濃鬱的多。如果這時候去奈良,剛好可以趕上平城京天平祭。平城京是日本奈良時代的京城,地處今奈良市西郊。平城京是日本的國都,而這一時代也被稱為奈良時代。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時代,深受大唐政治,宗教文化的影響,為日後日本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平城京模仿唐朝都城長安。其規模東西約6.3公裡,南北約4.7公裡。中央有寬85米的朱雀大路,將市區分為左右兩京。原城內的一些古建築在1998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原神霧海雲間尋訪記任務攻略 仙跳牆食譜獲取方法
    最近玩原神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任務霧海雲間尋訪記怎麼做?在隱藏任務「霧海雲間尋訪記」中,玩家成功登頂即可獲取3個寶箱,很多玩家不知道這個任務怎麼做,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原神隱藏任務霧海雲間尋訪記完成攻略了,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奈良、大阪.散步趣
    奈良、大阪.散步趣每年都要有一趟日本的小旅行,是我跟老大旅行多年的默契,連續兩年都去了東京之後,這次選擇重返熱情的關西,到奈良、大阪走一走。Day 1搭乘日本航空班機前往關西機場→ 搭乘南海電鐵Rapi:t 前往【難波】→ 搭乘近鐵電車奈良線前往【新大宮】→ 晚餐:松屋→ 東橫INN 奈良新大宮駅前Check-in & 休息( 宿:東橫INN 奈良新大宮駅前)受颱風影響,抵達關西機場時,迎接我們的是一場傾盆的大雨買到特價199 NTD 的南海電鐵車票,讓我們可以搭乘Rapi
  • 甌江時評|綠水青山間 「紅綠」總相宜
    甌江時評|綠水青山間 「紅綠」總相宜 2020-06-19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大阪至奈良間的JR大阪東線「直達快速」電車即將開通
    人民網東京11月15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導,13日,JR西日本宣布大阪東線(新大阪-久寶寺將於明年春天全線開通,從大阪至奈良僅需1小時左右的「直達快速」列車將於工作日的早高峰和晚高峰、雙休日以及節假日運行。
  • 108歲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昨日「歸隊」
    然而,傳奇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5時20分,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入睡後再沒有醒過來,沒有痛苦,安詳離去,享年108歲。水青山是晚報於2014年發起「追憶鐵血歲月關愛抗戰老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後,尋訪到的一位甘肅籍抗戰老兵。由於事跡傳奇,晚報記者專程前往四川西昌採訪,隨後啟動具有轟動效應的「老兵回家」活動,邀請水青山從西昌返回臨洮老家。
  • 奈良賞櫻景點推薦:吉野山、奈良公園、佐保川櫻花步道最人氣!
    又兵衛櫻(本鄉之瀧櫻)地址:奈良県宇陀市大宇陀拾生714-1交通方式:自近鐵大阪線榛原車站搭乘奈良交通巴士(大宇陀行き方向,車程約18分鐘),於終點下車再步行約15分鐘▋高見之鄉的枝垂櫻位於奈良縣高見山邊的東吉野村,有一座被稱為「高見之鄉(高見の郷)」的廣闊庭園,約2萬坪的土地上,布滿杉樹、日本扁柏,以及1,000棵以上的枝垂櫻。
  • 描寫綿綿細雨的優美句子合集(收藏備用)
    春天裡經常有這種綿綿細雨的天氣,怎麼才能用優美的句子來描寫這樣的美景呢?下面就來看看描寫綿綿細雨的優美句子合集吧!描寫綿綿細雨的優美句子描寫綿綿細雨的句子:1、細雨仿佛在給人間萬物彈奏一首又一首動人心弦的樂曲,這音樂扣動人心。
  • 奈良:古都若只如初見
    然而,京都和奈良並不能等同於洛陽與長安,掐頭去尾的城市也並不就是真正的古都吧。僅看一眼電影劇照,唐風習染的古代廟宇確能催發一種「回到過去」的文藝感性。然而,待得更長的人,也許會發現另一個更現實的奈良,一個不大容易貼標籤的奈良。
  • 尕桑的背影
    編者按: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朱自清的回憶性散文《背影》,講述父親送「我」,從南京到北京給「我」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的"背影」,親愛的戰友,說起「背影」,最先想到的是什麼?認識尕桑快五年了,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前年,仲夏的一個早晨,迎著自東山升起的太陽一路小跑到體育場。跑道上行走的、慢跑的、衝刺的,人特別多。籃球場上,人卻寥寥無幾。
  • 關於尋訪2016年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結果名單的公示
    「大學生創業英雄」的榜樣力量,引導當代大學生對自身職業規劃和創業實踐進行思考,積極投身創業實踐,在尋訪2015年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成果基礎上,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秘書處共同開展尋訪2016年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活動由中國青年報社、KAB全國推廣辦公室、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承辦,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戰略支持。
  • 關於奈良的鹿,你不知道的幾件事
    奈良人尊敬鹿,因為他們篤信:奈良的鹿是春日大社的神使。在奈良成為平城京的數千年前,為了鎮守和保衛都城,特意從位於遙遠關東的茨城縣的鹿島神宮請來神明,也就是今天的春日大社的祭神武甕槌命。武甕槌命當初來到奈良時,特意選擇了鹿島神宮森林中的一頭白鹿作為交通工具。騎在白鹿背上來到奈良的武甕槌命,途中演繹出各種各樣的故事。
  • 奈良景點排行榜,奈良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奈良是日本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哪裡有很多的旅遊景點,今天,第六感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奈良景點排行榜,奈良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跟著第六感小編,一定可以找到你想要的訊息,一起來看看吧。
  • 經濟學人 | 餓到開始吃草的奈良小鹿
    ,最知名的一個景點便是有著1000多隻小鹿的奈良公園。前往奈良旅遊的遊客往往都會來到奈良公園觀賞並餵食這些小鹿,絡繹不絕的遊客也讓這群小鹿養成了只吃仙貝不吃草的習慣。然而,疫情之下,無人餵食的小鹿只得重新開始吃草。
  • 青山旅遊手繪地圖發布啦!快來玩~~
    青山伴水而生,因鋼而興。進入新時代,昔日老工業基地青山加速蝶變,悄然變身「城市花園」。穿越青山,在城市美景中與時空對話,一個生態、宜居、宜業的新青山由此呈現。如何更好地逛青山呢?近日,2020·武漢IP遊線評選暨全球推廣活動「尋訪團」走進青山,一條獨具青山特色的「工業+生態」旅遊線路驚豔亮相,沉浸鋼的世界回望工業繁華,親近青山綠水的自然韻味,感受商業街區的時尚潮流,盡享街道刁角的美食滋味,讓遊客發現青山的千姿百態、萬種風情。
  • 抖音天空是綿綿的糖歌曲介紹
    天空是綿綿的糖這首歌很好聽,聽這歌詞大家肯定也都有點感觸,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歌。
  • 溫順的奈良鹿,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說起奈良,很多人就會立馬想到鹿,這是一座被鹿接管的城市。據奈良愛鹿會的統計,目前生活在奈良的鹿大約為1300頭左右。這些自古起便被神化的「聖鹿」,不僅成為奈良的特色與標誌,更是日本政府所指定的「天然國寶」。
  • 在青山,聽見深秋的聲音
    >武漢的城區中,大自然仿佛更偏愛青山的秋青山公園、和平公園、南乾渠遊園、青山江灘……層層秋色環抱著美麗青山小雪已過,氣溫驟降,武漢的深秋卻依然盛放梧桐飄葉,銀杏熟黃,楓葉紅透青山已然進入秋天的最佳觀賞期尋一晴日
  • 有感抗疫英雄的背影
    背影我所看到的晃動的背影不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背影那是在全國抗疫的第一線上一個個浴血奮戰中鮮活的生命你們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的背影展現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你們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星我看不清你們清秀的面容但透過你們汗流浹背的背影我看到了你們博大寬闊的胸懷
  • 廈門大唐酒店旅館違法私增房間遭罰 屬大唐地產旗下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日訊 (記者 張海蛟) 近日,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對廈門大唐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大唐酒店」)旅館變更登記未備案的違法行為作出處罰,對其警告,責令立即改正。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廈公思(何邊)行罰決字[2020]000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