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今天先不給大家介紹景點,先來個小提問,「你知道什麼是北回歸線嗎?」
3秒鐘作答時間 3……2……1
答案來了!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線,而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
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五省區。而我國也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哦!已建有10座北回歸線標誌塔,由東向西分別是臺灣花蓮(2座)、嘉義,廣東汕頭、封開、從化,廣西桂平、武鳴,雲南墨江、西疇。
說了那麼多,我們今天的主角就要來了,那就是「汕頭八景」之一的汕頭北回歸線標誌塔——「自然之門」
「自然之門」也被稱為祖國「南大門」,作為汕頭第二個標誌性建築物,位於青澳灣的南澳大橋之上,是迄今我國建成的第11座北回歸線標誌塔,也是一處不可錯過的風景。
據設計者鄭少文介紹,該塔設計採用漢字「門」字進行演變造型,球體半徑3.21米(對應春分3月21日),懸臂長6.22米(對應夏至6月22日),從底座到球體高12.22米(對應冬至12月22日);兩邊門柱所傾斜的角度正好對應北緯23.50.每年夏至正午,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日影將穿過「自然之門」上方圓球中心圓管,投射地臺中央,達到「立杆不見影」的效果。南澳「自然之門」與汕頭西郊雞籠山上的標誌塔形成一山一海、東西呼應的新景觀。
1983年4月,廣東省各方協會建議興建北回歸線地理標誌
1983年5月至1984年3月,開始實地踏勘、籌建、設計北回歸線標誌
1985年10月7日,開始動工興建
1986年6月20日,主體工程竣工
1996年6月22日,揭幕,同時向公眾開放
耗時近13年的青澳灣北回歸線標誌的興建,使北回歸線標誌家族中又新添一員,也是人類更深入認識北回歸線、認識地球的又一舉措!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行程
帶你一起去看祖國「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