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靈生
來源:《金屬加工(熱加工)》雜誌
建議1
高溫鹽浴爐一般採用100%氯化鋇(BaCI2)作為鹽浴成分。
氯化鋇是劇毒品,可引起大腦及軟腦膜的炎症,中毒時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同時伴有出血和水腫;抑制骨髓並引起肝臟疾患,脾臟硬化。經口中毒引起胃痛、噁心、嘔吐、腹瀉、血壓升高,脈搏堅實而無規律,呼吸困難等。食用0.2~0.5克即可中毒,致死劑量僅為0.8~0.9克。
氯化鋇雖是管制化學品,鹽爐形成的鹽渣也在管制範圍內,但氯化鋇極易溶於水,如企業對鹽渣儲存管理、處理不當,仍會有一部分流失汙染地下水。
對高溫鹽爐產生的鹽渣無害化處理其實比較簡單易行,可把鹽渣粉碎,用水溶解後加入硫酸使其生成流酸鋇(BaCI2)沉澱:
BaCI2+H2SO4=BaSO4↓+2HCI
流酸鋇不溶於水和脂質,也不溶於酸,所以不會被腸道黏膜吸收,對人體基本無毒性,藥用流酸鋇還是消化道檢查的鋇餐藥品。
由於各熱處理企業形成的氯化鋇鹽渣數量不大,因而真正對氯化鋇鹽渣無害化處理的也很少。長此下去會存在汙染隱患。
因此,建議國家按地區或國家統一設立專業處理廠,統一回收處理,以保證氯化鋇鹽渣不對環境造成汙染。
建議2
鹼性發藍工序中主要原料為氫氧化鈉(NaOH)和亞硝酸鈉(NaNO2),發藍處理過程中的清洗廢液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鈉。
亞硝酸鈉是一種有毒化學品,誤食0.2~0.5克即可中毒,致死量僅為3克,誤食亞硝酸鈉中毒的屢有發生。
對發藍處理過程中的廢液中的亞硝酸鈉的去汙染處理可採用在廢液PH值為3~7時加入重亞硫酸鈉或重亞硫酸鉀或重亞硫酸鎂,將廢液中的亞硝酸根還原成N2從而去除掉廢液中的亞硝酸鈉,但操作起來相對複雜麻煩。
目前,有發藍工序的廠家較多,且多在城市郊區的農村,這些廠規模小,設備落後,發藍處理過程中的廢水被隨意排放,嚴重汙染地下水。即使大廠,據我所知,也很少有對發藍廢水進行汙染處理的。
這些小廠無論從設備、資金、技術人員均不具備發藍廢水處理的條件,因而要治理髮藍廢水的汙染,必須撤併這些小廠,重組大廠。建議國家按地區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發藍專業廠,承擔各企業對發藍工序的需求,在資金上支持專業廠搞好發藍廢水的處理,以杜絕發藍廢水對地下的汙染。
關於我們
「熱處理生態圈」以熱處理為核心報導方向,著眼材料、冶金、熱成型、加工和結構等影響零件成品的整個鏈條因素,構建質量生態圈的理念。
暴點↓↓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