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製造工藝流程和處理工序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晶圓製造工藝流程 

1、 表面清洗 

2、 初次氧化  

3、 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法沉積一層 Si3N4 (Hot CVD 或 LPCVD) 。 (1)常壓 CVD (Normal Pressure CVD) (2)低壓 CVD (Low Pressure CVD) (3)熱 CVD (Hot CVD)/(thermal CVD) (4)電漿增強 CVD (Plasma Enhanced CVD)  (5)MOCVD (Metal Organic   CVD) & 分子磊晶成長 (Molecular Beam Epitaxy) (6)外延生長法 (LPE) 

4、 塗敷光刻膠 (1)光刻膠的塗敷 (2)預烘 (pre bake) (3)曝光 (4)顯影  (5)後烘 (post bake) (6)腐蝕 (etching) (7)光刻膠的去除 

5、 此處用幹法氧化法將氮化矽去除  

6 、離子布植將硼離子 (B+3) 透過 SiO2 膜注入襯底,形成 P 型阱 

7、 去除光刻膠,放高溫爐中進行退火處理  

8、 用熱磷酸去除氮化矽層,摻雜磷 (P+5) 離子,形成 N 型阱 

9、 退火處理,然後用 HF 去除 SiO2 層  

10、幹法氧化法生成一層 SiO2 層,然後 LPCVD 沉積一層氮化矽 

11、利用光刻技術和離子刻蝕技術,保留下柵隔離層上面的氮化矽層 

12、溼法氧化,生長未有氮化矽保護的 SiO2 層,形成 PN 之間的隔離區 

13、熱磷酸去除氮化矽,然後用 HF 溶液去除柵隔離層位置的 SiO2 ,並重新生成品質更好的 SiO2 薄膜 , 作為柵極氧化層。  

14、LPCVD 沉積多晶矽層,然後塗敷光阻進行光刻,以及等離子蝕刻技術,柵極結構,並氧化生成 SiO2 保護層。  

15、表面塗敷光阻,去除 P 阱區的光阻,注入砷 (As) 離子,形成 NMOS 的源漏極。用同樣的方法,在 N 阱區,注入 B 離子形成 PMOS 的源漏極。 

16、利用 PECVD 沉積一層無摻雜氧化層,保護元件,並進行退火處理。 

17、沉積摻雜硼磷的氧化層 18、濺鍍第一層金屬  (1) 薄膜的沉積方法根據其用途的不同而不同,厚度通常小於 1um 。 (2) 真空蒸發法( Evaporation Deposition ) (3) 濺鍍( Sputtering Deposition )  

19、光刻技術定出 VIA 孔洞,沉積第二層金屬,並刻蝕出連線結構。然後,用 PECVD 法氧化層和氮化矽保護層。 

20、光刻和離子刻蝕,定出 PAD 位置 

21、最後進行退火處理,以保證整個 Chip 的完整和連線的連接性    

晶圓製造總的工藝流程 晶片的製造過程可概分為晶圓處理工序(Wafer Fabrication)、晶圓針測工序(Wafer Probe)、構裝工序(Packaging)、測試工序(Initial Test and Final Test)等幾個步驟。

其中晶圓處理工序和晶圓針測工序為前段(Front End)工序,而構裝工序、測試工序為後段(Back End)工序。 

1、晶圓處理工序:本工序的主要工作是在晶圓上製作電路及電子元件(如電晶體、電容、邏輯開關等),其處理程序通常與產品種類和所使用的技術有關,但一般基本步驟是先將晶圓適當清洗,再在其表面進行氧化及化學氣相沉積,然後進行塗膜、曝光、顯影、蝕刻、離子植入、金屬濺鍍等反覆步驟,最終在晶圓上完成數層電路及元件加工與製作。 

 2、晶圓針測工序:經過上道工序後,晶圓上就形成了一個個的小格,即晶粒,一般情況下,為便於測試,提高效率,同一片晶圓上製作同一品種、規格的產品;但也可根據需要製作幾種不同品種、規格的產品。在用針測(Probe)儀對每個晶粒檢測

其電氣特性,並將不合格的晶粒標上記號後,將晶圓切開,分割成一顆顆單獨的晶粒,再按其電氣特性分類,裝入不同的託盤中,不合格的晶粒則捨棄。  

3、構裝工序:就是將單個的晶粒固定在塑膠或陶瓷製的晶片基座上,並把晶粒上蝕刻出的一些引接線端與基座底部伸出的插腳連接,以作為與外界電路板連接之用,最後蓋上塑膠蓋板,用膠水封死。其目的是用以保護晶粒避免受到機械刮傷或高溫破壞。到此才算製成了一塊集成電路晶片(即我們在電腦裡可以看到的那些黑色或褐色,兩邊或四邊帶有許多插腳或引線的矩形小塊)。  

4、測試工序:晶片製造的最後一道工序為測試,其又可分為一般測試和特殊測試,前者是將封裝後的晶片置於各種環境下測試其電氣特性,如消耗功率、運行速度、耐壓度等。經測試後的晶片,依其電氣特性劃分為不同等級。而特殊測試則是根據客戶特殊需求的技術參數,從相近參數規格、品種中拿出部分晶片,做有針對性的專門測試,看是否能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以決定是否須為客戶設計專用晶片。經一般測試合格的產品貼上規格、型號及出廠日期等標識的標籤並加以包裝後即可出廠。而未通過測試的晶片則視其達到的參數情況定作降級品或廢品  。

相關焦點

  • 探究IC製造工藝流程及其所需設備和材料
    01 IC製造工藝流程及其所需設備和材料 半導體產品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晶圓製造(前道,Front-End)和封裝(後道,Back-End)測試,隨著先進封裝技術的滲透,出現介於晶圓製造和封裝之間的加工環節,稱為中道(Middle-End)。 由於半導體產品的加工工序多,所以在製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
  •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工藝流程
    晶圓的生產工藝流程:  從大的方面來講,晶圓生產包括晶棒製造和晶片製造兩面大步驟,它又可細分為以下幾道主要工序(其中晶棒製造只包括下面的第一道工序 9、拋光(Polinshing):對晶片的邊緣和表面進行拋光處理,一來,進一步去掉附著在晶片上的微粒,二來,獲得極佳的表面平整度,以利於後面所要講到的晶圓處理工序加工。  10、清洗(Cleaning):將加工完成的晶片進行最後的徹底清洗、風乾。
  • 科普|如何做晶圓切割(劃片)?
    晶圓切割(即劃片)是晶片製造工藝流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在晶圓製造中屬於後道工序。晶圓切割就是將做好晶片的整片晶圓按晶片大小分割成單一的晶片(晶粒)。最早的晶圓是用切片系統進行切割(劃片)的,這種方法以往佔據了世界晶片切割市場的較大份額,特別是在非集成電路晶圓切割領域。鑽石鋸片(砂輪)切割方法是較為常見的晶圓切割方法。
  • LED晶片的製造工藝流程
    該設備集精密機械、半導體材料、真空電子、流體力學、光學、化學、計算機多學科為一體,是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價格昂貴、技術集成度高的尖端光電子專用設備,主要用於GaN(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的外延生長和藍色、綠色或紫外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也是光電子行業最有發展前途的專用設備之一。
  • LED晶片的製造工藝流程及檢測項目分析
    4.晶片工藝和清潔度觀察  電極加工是製作LED晶片的關鍵工序,包括清洗、蒸鍍、黃光、化學蝕刻、熔合、研磨,會接觸到很多化學清洗劑,如果晶片清洗不夠乾淨,會使有害化學物殘餘。這些有害化學物會在LED通電時,與電極發生電化學反應,導致死燈、光衰、暗亮、發黑等現象出現。因此,鑑定晶片化學物殘留對LED封裝廠來說至關重要。
  • 電鍍表面處理工藝流程及優缺點
    工藝流程:前處理→無氰鹼銅→無氰白銅錫→鍍鉻 技術特點: 優點: 1、鍍層光澤度高,高品質金屬外觀; 2、基材為SUS、Al、Zn、Mg等;成本相對PVD低。 缺點:環境保護較差,環境汙染風險較大。與PVD相似,PVD是物理原理,電鍍是化學鍍,主要分為真空電鍍和水電鍍。 工藝流程:
  • PCB雙面板基本製造工藝流程及測試
    PCBA工藝流程 PCBA工藝流程十分複雜,基本要經歷近50道工序,從電路板製程、元器件採購與檢驗、SMT貼片組裝、DIP插件、PCBA測試、程序燒制、包裝等重要過程。其中,電路板製程擁有20~30道工序,程序極為複雜。通過下圖詳細展示PCBA加工工藝流程,讓您快速擁有相關專業知識。
  • 【產業分析】#04 晶圓代工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以中芯國際為例)
    中芯國際公司主要以晶圓代工模式從事集成電路製造業務,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 半導體級刻蝕用單晶矽:晶圓製造的核心耗材
    晶片製造工藝繁多複雜,其中薄膜沉積、光刻、刻蝕是晶片製造三個主要工藝環節,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主要應用於加工製成刻蝕用單晶矽部件,刻蝕用單晶矽部件是晶圓製造刻蝕環節所需的核心耗材。半導體材料主要應用於晶圓製造與封裝,根據SEMI統計,2018年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額達519億美元,其中半導體製造材料市場規模322億美元,封裝材料市場規模197億美元。(二)半導體矽材料:半導體製造中的核心原材料之一,技術壁壘高半導體矽材料產業規模佔半導體製造材料規模的30%以上,是半導體製造中最為重要的原材料。
  • 科普下IC晶圓切割的精準刀法
    集成電路封裝(英語: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簡稱封裝,是處於半導體器件製造的最後階段,晶片加工完成後, 晶片在空氣中與各種雜質接觸從而對 晶片上的電路產生腐蝕, 進而使晶片的電氣性能下降, 甚至損壞。
  • 晶圓的製作工藝流程和用途
    一是矽提純,將沙石原料放入一個溫度約為2000 ℃,並且有碳源存在的電弧熔爐中,在高溫下,碳和沙石中的二氧化矽進行化學反應(碳與氧結合,剩下矽),得到純度約為98%的純矽,又稱作冶金級矽,這對微電子器件來說不夠純,因為半導體材料的電學特性對雜質的濃度非常敏感,因此對冶金級矽進行進一步提純:將粉碎的冶金級矽與氣態的氯化氫進行氯化反應,生成液態的矽烷
  • 【科普】TFT 顯示器的製造工藝流程和工藝介紹
    Cell 工序是從將TFT 基板和 CF 基板作定向處理後對貼成盒,到切割成單粒後貼上片光片。具體見下圖:這是整個LCD工藝流程中使用最頻繁的工藝製程。在每次成膜前及溼製程後都有清洗。清洗有溼洗和乾洗,有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其作用和用途詳見下表:
  • 半導體晶圓製造工藝及設備大全!附名錄
    2018 年全球前 10 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單位:百萬美元)集成電路還可以分為微處理器、邏輯電路、模擬電路和存儲器;分立器件可以分為二極體、三極體和電容。半導體的製造流程非常複雜,而且大多數設備被國外廠商壟斷。在實際投資當中,75-80%的費用會產生在設備投資裡,而設備投資中的70-80%又會用於晶圓製造環節的設備上。
  • 晶片製造重大突破 我國首臺雷射晶圓切割機問世
    作為電子設備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晶片承擔著運算、存儲與數據處理等功能,廣泛應用於軍工、民用、計算機技術等領域。晶片製造的工藝複雜、流程眾多,而晶圓切割就是半導體封測工藝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晶圓切割就是將單一晶圓進行切割製作成一個個晶粒單元,但由於晶粒本身比較脆弱、相互之間距離小,並且切割時還需要注意晶粒不被汙染、避免出現崩塌或者裂痕現象,因此晶圓切割對於技術和切割設備的要求都極高。
  • 詳解晶圓加工「最暴力」的環節?
    視頻:半導體製造「最暴力」的環節---自動裂片工序 1 半導體市場發展背景 根據研究機構推測,中國市場的半導體銷售佔了全球的1/3,是份額最大的,相當於美國、歐盟及日本的總和。
  • 防盜門磷化處理的重要性及工藝流程
    慧聰表面處理網:現在,許多防盜門廠家都注意防盜門製作前磷化的處理,因為這是決定防盜門質量和美觀的重要因素,防盜門塗裝前絕大部門採用酸洗磷化工藝。由於防盜門結構複雜,大部分由熱軋管、熱軋板、鍛件和冷板等焊接而成,給前處理造成很大困難。
  • 晶圓製造
    crystal plane),表示晶片下面的晶格結構;⑥晶圓的定位邊(wafer flat),晶圓有主定位邊和副定位邊,用以區分P/N型以及其晶向。集成電路晶片種類繁雜,功用也十分廣泛,但是他們都是由為數不多的基本結構(主要為雙極型結構和經書氧化物半導體結構)和生產工藝來製造的。4種最基本的工藝方法:增層、光刻、摻雜和熱處理。通過大量的工藝順序和工藝變化來製造所需要的晶片。
  • 晶圓製造主要設備一覽,與PVD、CVD緊密相關
    而在半導體加工的過程中,集成電路製造更是半導體產品加工工序最多,工藝最為密集的環節,因此本文將以晶圓製造為例,說明前道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並闡述其市場情況。晶圓製造過程及應用設備晶片需要經過設計、製造(包括矽片製造以及晶圓製造)、封裝測試才能最終落到客戶手中。
  • 埋嵌銅塊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和關鍵工序的製造方法
    埋嵌銅塊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和關鍵工序的製造方法 李倩 發表於 2018-10-24 10:18:04 摘要:埋嵌銅塊印製電路板具有高導熱性、高散熱性和節省板面空間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