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聚落形成的重要條件,充足的水源使得我國古代人民往往沿河而居,逐漸形成了聚落、城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古人的這句話中暗含了非常深刻的地理意義。
太陽直射點常年在南北回歸線之間運動,而我國地處北半球,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看到的太陽視角往往位於南面。中國的山水一般呈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由於古人對於陰陽的這一層地理認識,所以古代許多臨近山水的地名常用「陰、陽「二字命名。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有多少城市裡帶有「陽」字。
中國一共有117個城市帶有陽字。其中,
省會城市有2個,瀋陽市和貴陽市
瀋陽市市區
貴陽市市區
貴陽夜景
地級市19個,其中,河南省有5個,洛陽市、 安陽市、濮陽市、南陽市、信陽市。
洛陽龍門石窟
洛陽,作為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一,處在洛水之北,因此得名洛陽。
中華第一龍的發源地———龍鄉濮陽
湖南省有4個,衡陽市、邵陽市、嶽陽市、益陽市。
令湖南人所驕傲的嶽陽樓
四川省3個,德陽市、綿陽市、資陽市。
綿陽市夜景
遼寧省2個,遼陽市、朝陽市。
東北工業化城市,遼陽
廣東省2個,陽江市、揭陽市。
安徽省1個:阜陽市。
陝西省1個:鹹陽市。
古都鹹陽
甘肅省1個:慶陽市。
縣級市16個,有溧陽,丹陽,富陽,東陽,萊陽、海陽,滎陽,沁陽,當陽,棗陽,瀏陽,耒陽,汾陽、陽春,建陽,簡陽。
瀏陽河
其餘名稱裡含「陽」的區縣有80個,分布在我國的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如涉及有新的行政區劃請留言,歡迎讀者們積極補充自己的家鄉。
有人會有疑問,帶「陽」的城市這麼多,含「陰」的感覺就少很多啊,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其中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地理知識,下一篇我會進行詳細講解,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