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批安倍與北岡伸一推進軍事化 催化孟加拉國恐襲悲劇

2021-01-17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日刊現代》雜誌7月6日報導,包括7名日本人在內,共造成22人死亡的孟加拉國恐怖襲擊事件,再次對身處外國的日本人產生了衝擊。

孟加拉國是為數不多的「親日國」之一,發生恐怖襲擊的餐廳位於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高級住宅街區,當地的日本居民經常前往。然而就是在本應該很「安全」的場所,日本人卻成為了恐怖組織的「靶子」。

據日本外交記者稱:「孟加拉國同日本之間交往密切。根據2007年的調查,孟加拉國人最喜歡的國家就是日本。動漫機器貓很受歡迎,進口車也幾乎都是日本車。孟加拉國同日本之間時差僅3小時,貿易環境也很好。6月29日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同孟加拉國之間剛籤訂了總額1735億日元的貸款契約。」

在如此喜歡日本的國家,日本人卻受到了傷害,這個結果十分耐人尋味。原因自不必說,日本首相安倍去年1月宣布「向IS宣戰」的演講就是事件的導火索。安倍在後藤健二被IS斬首後,曾揚言「今後不容許碰日本人的一根手指頭」,如今下場頗為狼狽。

事件中的犧牲者是受JICA的官方開發援助(ODA)的業務委託而被派遣至孟加拉國的,JICA的新理事長北岡伸一曾擔任安倍「戰後70年談話有識之士懇談會」的代理主席,同安倍關係親密。

在2015年10月北岡伸一就任理事長的記者會上,安倍對於禁止ODA用於軍事的規定表示了新的看法,認為應當容許對其他國家的軍事支援,並表示「至今限制軍事行動的規定過於嚴格了」。北岡伸一針對這次孟加拉國的恐怖襲擊事件,表示「對恐怖分子的行為憤怒不已」,然而正是北岡伸一和安倍一致推進「軍事化」,才導致了這次的悲劇。

《每日新聞》前記者板垣英憲評論稱:「日本人已經得不到認可了,恐怖組織已經認為日本同美國是一體的。對於這項事實,安倍和其同黨北岡伸一不知作何感想。也許他們認為不發表任何意見就能不承擔責任。」

《日刊現代》雜誌最後評論稱,絕不容許戰爭罪人的存在。(實習編譯:應典 審稿:馬麗)

相關焦點

  • 孟加拉國恐襲案目擊者:只要是日本人馬上都會被殺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據日本共同社7月7日報導,孟加拉國餐廳恐襲案導致7名日本人被殺,一名案發現場目擊者近日透露,只要是日本人,都會被恐怖分子馬上殺掉。據悉,今年2月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揚言「決不讓恐怖分子再碰日本人一根手指」。
  • 北岡伸一: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最終還是侵略(圖)
    北岡伸一:日中兩國進行共同歷史研究,是去年10月安倍去中國訪問時和胡錦濤主席會談時確定的。當時日中兩國都對對方的和平發展表示重視,互相給予了好的評價。即重視和平與發展,向著未來邁步。日中歷史共同研究作為和平與發展議題中的一環,就這樣開始了。我覺得,雖然是政府牽頭,但政府的力量不會大到影響到研究的獨立性,至少在日本是這樣的。
  • 日本國際大學校長指出安倍談話需要承認日本侵略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8月31日報導,在安倍戰後70年談話相關的知識分子懇談會中擔任懇談會會長代理的日本國際大學校長北岡伸一,31日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的記者會上指出,安倍晉三在談話中必須明確承認先前二戰中的日本行為是「侵略」行徑。北岡伸一認為,「日本確實發動了侵略。我們並不希望再重複這樣的事情。很想首相能夠以第一人稱這樣說」。
  • 西媒用「神風敢死隊」形容IS,日網民叫屈,中國網民:呵呵
    神風隊資料圖但日媒認為,用「kamikazu」形容巴黎恐襲傷害了日本網友的感情,而且,他們本來就為巴黎發生的事情非常難過。「有特定目標的軍事打擊和屠殺平民的恐怖襲擊,不應該當作一回事對待。」「日本政府應該站出來維護這個詞的用法!」「就不能直接叫他們人肉炸彈麼?!」「即便這個詞不是用在日本人身上,我還是感覺很難過。」然而這個消息傳到中國,有網友評價——
  • 揭秘巴塞隆納恐襲背後:主謀在恐襲前一次爆炸死亡 未引起警方重視
    上周四,8月17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發生了連環恐襲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本周,隨著調查深入,由12名來自西班牙小鎮的摩洛哥裔青少年組成的恐怖團夥被逐步曝光。和之前瑞典,英國,芬蘭等國陸續發生的恐襲不同,這次西班牙恐襲不再是一起獨狼事件,恐襲的背後,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黑影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8月17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
  • 安倍談話或只提反省不言道歉 消極頑抗輿論壓力
    但有日媒稱,安倍可能會只提「反省」不言「道歉」。  據報導,為安倍起草談話的專家委員會近日結束最後一次會議後,據報建議把過去戰爭明確寫為「侵略」,但鑑於安倍對寫入「侵略」表述態度消極,最終可能交由安倍自行決定談話所用字眼。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及小泉純一郎分別在戰後50年及60年發表談話,明確承認日本殖民統治及侵略對其他國家造成痛苦和傷害,並就此表示深刻反省及由衷道歉。
  • 澳媒:應對極端天氣與恐襲 墨爾本設多個避難中心
    澳媒:應對極端天氣與恐襲 墨爾本設多個避難中心 2017-11-13 17:11: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日本民眾:安倍背叛和平理念 政策變得越來越壞
    根據新的「三原則」,日本將在下述情況下允許出口武器裝備和技術:一、有助於促進和平貢獻和國際合作;二、有助於日本的安全保障;基於第二點,日本還將可以與以美國為首的安保領域合作國共同開發和生產武器裝備,加強與同盟國等方面的安保與防衛合作,確保自衛隊和日本人在海外活動的安全。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當天的內閣會議後表示,日本今後將更積極地推進與美國等國的防衛裝備和技術合作。
  • 每經16點 | 日媒:安倍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因此決定辭職;日本前外相...
    每經16點 | 日媒:安倍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因此決定辭職;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稱準備好成安倍接班人;164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抵港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8 15
  • 安倍醜聞再發酵考驗「繼承人」
    檢方及媒體最新調查表明,安倍涉嫌非法向支持者變相提供補貼並銷毀相關證據,安倍此前說辭被證明不實。在25日的國會質詢中,首相菅義偉因此事遭遇在野黨猛烈攻勢。分析人士認為,安倍此案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檢方調查,安倍最終並不一定會被起訴,但由於菅義偉上臺前與安倍內閣深度綁定,安倍醜聞的走向可能成為菅義偉政權的一大隱患。
  • 日媒稱安倍「地球儀外交」意在抗衡崛起的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2014年繼續積極推進首腦外交,將從9日開始訪問中東和非洲4國,並預定最早於1月下旬訪問印度等國。此後還計劃對歐洲和中南美等地進行訪問。《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9日對安倍的「地球儀外交」進行了分析,並指出,安倍首腦外交的特點是「訪問之前忽視的國家」。
  • 鄭若麟:恐襲後法國政壇可能「向右轉」
    恐襲事件是否會引發北約對敘利亞政策的轉變?法國會不會出現「向右轉」的趨勢?《環球時報》專訪了法國問題專家、前《文匯報》駐巴黎高級記者鄭若麟,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度解讀。問:為什麼IS會把法國作為實施恐怖襲擊的對象?答:IS把對法國實施恐怖襲擊和法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失誤有密切關係。
  • 日本搞笑藝人太田光質疑安倍對空襲IS的支持態度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11月26日報導,日本搞笑團體「爆笑問題」的成員太田光在22日播出的《爆笑問題的周日sundy》廣播節目中,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支持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簡稱IS)發動空襲行動一事提出質疑。
  • Google地球曝光英海軍核潛艇基地 易成恐襲目標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援引英國《太陽報》報導,屬高度機密的英國海軍核潛艇基地,網民在搜尋網站Google提供的衛星影像電腦程式Google地球中便可一目了然,附設經緯度的鳥瞰圖特寫更洩露基地的具體位置。軍事專家警告,恐怖分子可藉此向基地發動精準的迫擊炮或火箭炮襲擊。
  • 安倍莫迪秘密搞日印核協議 打的什麼算盤?
    日本擔憂,印度可能將核技術用於軍事用途。2015年12月安倍對印度進行訪問時,雙方就籤署民用核能協議達成了共識,但因法律和技術細節問題沒有正式籤署。若民用核協議在此次莫迪訪日期間得以籤署,這將是日本首次與《核不擴散條約》非締約國籤署該協議。
  • 分析稱安倍奪回「強大日本」言論意在軍事武裝日本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月1日發表新年講話稱,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開始,這是應該朝著日本「建設新國家」邁出一大步的時刻。分析人士指出,安倍的發言措詞強硬,與往年日本首相論調大不一樣。同日,內閣總務大臣新藤義孝參拜靖國神社,成為今年日本首位「拜鬼」的閣僚。
  • 日本前綁架擔當相向蔡英文遞交安倍親筆信 或支持蔡英文以求地區...
    據日媒共同社1月27日報導,日本自民黨黨員、前綁架問題擔當相古屋圭司27日前往位於臺北的民進黨總部,與蔡英文主席舉行了會談。民進黨時隔8年贏得了「總統大選」。古屋向蔡英文遞交了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的親筆信,雙方就加強日臺關係交換了意見。 據古屋透露,他代表自民黨祝賀蔡英文當選「總統」,並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經濟交流等增進互信。
  • 新聞速遞|連遭恐襲 英首相怒斥:太容忍極端主義
    近三個月以來,英國遭遇多次恐襲;此次恐襲發生在英國大選投票4天前,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怒斥恐怖主義,稱英國已經對極端主義容忍了太長時間,「是時候說一聲,夠了!」  當地時間6月3日,英國倫敦相繼發生三起襲擊事件,導致至少一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確認,前兩起事件為恐怖襲擊,第三起襲擊事件與前兩起恐襲無關。圖為英國倫敦橋恐襲事件受傷者被送往醫院。
  • 美國男子在肯亞恐襲中遇難 曾是「911」倖存者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5日,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一家高級酒店裡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美國男子,該男子曾是「911」恐襲事件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