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近百名日本民眾在首相官邸前抗議安倍政府當天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
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
中方高度關注日本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
本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宋豪新)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度關切日本正式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
有記者問,日本今天召開內閣會議,正式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中方有何評論?
洪磊表示,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的政策動向事關地區安全環境和戰略穩定,也關係到日本國家發展。我們對此高度關注。希望日方深刻吸取歷史教訓,重視亞洲鄰國的安全關切,順應時代潮流,走和平發展道路,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日本政府4月1日召開內閣會議,通過了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標誌著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出現重大轉折。
根據新的「三原則」,日本將在下述情況下允許出口武器裝備和技術:一、有助於促進和平貢獻和國際合作;二、有助於日本的安全保障;基於第二點,日本還將可以與以美國為首的安保領域合作國共同開發和生產武器裝備,加強與同盟國等方面的安保與防衛合作,確保自衛隊和日本人在海外活動的安全。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當天的內閣會議後表示,日本今後將更積極地推進與美國等國的防衛裝備和技術合作。
自衛隊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購買更多新式武器
日本1967年制定了「武器出口三原則」(即不向共產主義國家出口武器、不向聯合國決議禁運武器的國家出口武器、不向國際爭端的當事國或有可能成為爭端當事者的國家出口武器),1976年擴大為全面禁止出口武器。之後日本政府對個別武器出口項目採取了例外允許的方式,但始終沒有邁出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步伐。
然而,安倍晉三再次當選日本首相以來,試圖通過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解禁集體自衛權,使日本成為「可以發動戰爭的正常國家」。
日本時事通訊社稱,日本政府3月31日已決定與法國、澳大利亞兩國就軍工產品共同開發進行協商。日本政府還決定4月上旬舉行日印政府間磋商,探討水陸兩用的海上自衛隊救援飛艇「US2」的交易事宜。日本政府還爭取在2015年成立防衛省的直屬機構「防衛裝備廳」,負責日本同外國政府及國際機構間的武器出口談判事務。
日本國內對於日本軍工業日益衰退充滿危機感,希望通過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來維持並發展日本的防衛技術與產業。此間日媒分析稱,根據新原則,日本將可以更加容易地參與以F35隱形戰機為代表的最先進武器的研發與製造,日本自衛隊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購買更多新式武器,提高日本的軍事實力。
可藉口維護海洋航路安全向「盟友」提供武器
此間媒體分析稱,日本出臺「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針對中國與朝鮮。日本希望通過擴大武器出口來強化與相關國家的安全合作關係。小野寺五典4月1日在記者會上稱,「將積極推進和美國及其他各國間的防衛裝備技術合作」。根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運用指針,日本可向有安保合作關係的國家提供救助、運輸、偵察、監視、掃雷等合作領域的裝備。日本媒體解讀說,這意味著日本今後能以維護海洋航路安全為由,向菲律賓等「盟友」提供艦船、軍機等裝備。
日本慶應大學教授大西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安倍政權比戰後日本任何一屆政府都更為右傾和反華。在這一背景下,集體自衛權、武器出口等問題實際上都只是其右傾與反華的具體體現。安倍政權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美國實力衰退而中國國力大增,使得安倍政權感到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來與中國對抗。但是即便如此,安倍也不敢破壞與美國的同盟關係。
大西廣認為,美國對日本其實是非常警惕的。也正因為如此,安倍政權才不得不一再推出對美追隨的政策。今後,安倍政權還將修改防衛指針,並為了允許集體自衛權而推進修改憲法解釋。儘管大多數日本國民均對安倍政權的危險性十分警惕,但同時也必須看到,安倍之所以敢一意孤行,其背後也得到了部分國民相當程度的歡迎和支持。
日本福井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凌星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安倍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的目的在於:擴大武器出口以扶植日本軍火工業;增加對中國周邊國家的武器出口以牽制中國;加強國產武器研究以逐步擺脫美國控制。然而,安倍政權的這3個目的均難以達到,而日本的「和平形象」將大受損害。安倍企圖修改和平憲法,使日本成為普通國家。這樣一來,日本在戰後積累起來的「和平國家」形象將喪失殆盡。
背叛和平理念,安倍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壞
日本政府4月1日上午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後,就有不少民眾在首相官邸前反對安倍政權的倒行。當天下午,人群再次聚集在首相官邸前,其中既有退休的老人,也有剛剛下班的年輕人,還有年輕的媽媽帶著剛會走路的孩子。他們紛紛舉著「堅決反對可以出售武器的國家」「反對武器出口內閣決議」「反對戰爭」「反對集體自衛權」的標語。
伊地智女士在人群中高聲喊道:「安倍在愚人節對日本國民犯了兩宗罪。第一宗罪是違反憲法第九條,使得日本可以出口武器,背叛了和平理念;第二宗罪是踐踏日本國民主權,強行通過內閣決議。絕不原諒安倍的這兩個罪行!」當本報記者問伊地智為什麼前來抗議時,她對記者說,不參加這樣活動的人才是不可思議的,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必須要反對。
一位50多歲的男子表示,在安倍試圖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大背景下,「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絕非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是在為戰爭作準備」。
家住東京都三鷹市的松永女士下班之後帶著兩歲的兒子趕到首相官邸門前。松永對本報記者說:「安倍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壞,反對安倍的錯誤政策也是為了日本年輕一代的未來。」
(本報東京4月1日電)
>> 點評 <<
廉德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安倍內閣修改日本堅持了40餘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制定「新原則」,引起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警惕與擔憂。
首先,「新原則」基本否定了原有的原則,規定只要有利於推動國際合作、有助於日本的安全和確保妥善管理就允許出口。口子開得很大。
其次,「新原則」實質上放棄了和平主義,使日本可以大量生產和出口武器,日本製造的武器將出現在血腥的戰場,日本憲法宣揚的和平主義將蕩然無存。
第三,「新原則」開啟了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大門。日本右翼的最終目的是擺脫「戰後體制」,成為「正常國家」。「新原則」的出臺只不過是右翼推動「正常國家化」的一環,今後他們會積極介入國際事務,甚至不排除使用武力幹涉,日本未來走向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