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是在日本首相之位上坐得最穩也最久的首相,其積威之漸哪怕他退下首相之位,他的話也依舊管用。而在安倍辭職時,他下了一條死命令,宣布任何接任者都不可以更改,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條死命令就是,無論接下來誰當選日本首相,永久廢除核武器政策絕對不容半點更改,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稱,安倍在最後的辭職發布會上,不斷重申日本在核武政策上不會有絲毫的更改,也絕不允許任何繼任者試圖破壞或更改這一條政策。而這一條,也是安倍下達的唯一「死命令」。對於這條命令也得到了日本各界的擁護,甚至激起不少日本民眾對安倍的依依不捨之情。安倍為何如此緊張核武禁令,真的是因為對世界負責的態度嗎?其實這背後也有日本自己的利益盤算。
首先,日本的野心是振興日本,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能稱霸世界自然更好,但絕不是讓核武把世界也把日本毀掉。無論是安倍晉三,還是日本的有識之士都很清楚一點,日本可以藉助美國的力量試圖掙脫和繞開《和平憲法》,以偷梁換柱、替換概念等方式擁有更多先進的武器。
比如將兩棲攻擊艦改成直升機航母,也可以通過購買美國的F-35讓自己看起來並沒有製造飛機、違背《和平憲法》,實則購買超過百架五代戰機顯然已經突破了這項規定。再比如在日本所屬島嶼部署飛彈,已經超出了簡單的防禦範疇,而是改防禦為進攻。可這一切,只要日本沒有動用核武,那麼一切都好商量、一切都有的談。
倘若國際形勢到了戰爭一觸即發的地步,甚至是局部的衝突已經演變成戰爭,但只要日本沒有突破核武器這個紅線,哪怕他們有能力製造但沒有去製造,那麼日本就不會成為開戰後中俄第一時間除之而後快的國家,日本就有迴旋的餘地也有站隊的選擇。
反之,那就只能跟著美國一路走到黑,甚至最後還可能被美國「借刀殺人」,讓日本成為「炮灰」。為了避免這種危險局面,安倍晉三所以才會強行下達「核武禁令」。同時也對外界傳達一個意思,那就是日本雖然有野心,大家也都知道,但日本卻沒有毀掉世界、開啟核武的「瘋狂」。
安倍強硬「禁碰核武」除了為了日本未來的安危,同時也安慰周邊國家以外,其實還表露出了日本未來的戰略策略依舊不變,那就是在美國的「羽翼」下繼續壯大自己,而「黑鍋」儘量推給美國來背。
只要有美國從旁打掩護,日本才能順利地不斷繞開《和平憲法》帶來的阻礙,從而擴張自己的軍事實力,並且源源不斷地從美國那裡得到更先進的裝備與技術。這一切,都離不開美國,也註定無論誰接任都不會過多的改變美日關係,而是會繼續「穿著一條褲子」、「夫唱婦隨」地往前走。
透過這些細節可以窺見日本到底「可怕」在哪裡?是日本的經濟?當然不是。是日本的野心?也不全是。日本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日本正在努力將低調、理性、清晰的野心化作具體的現實行動,一步步地在落實,同時還遊刃有餘地給未來留下戰略緩衝和重新選擇站隊的餘地。這份屬於日本的「別致野心」以及暗藏禍心的「智慧」才真正值得世界各國警惕。
而對於我國而言,唯一要做的是變得更強,同時針對日本部署絕對的打擊力量才能真正震懾到日本。而在日本的「哲學中」,屈服強者、審勢度時是智慧的表現,相反任性和自毀武器城牆,以友好、善意去感化他人是好的,但也是愚蠢的,是弱者自保的表現。為此,恩威並施,威更重,恩輔助,才能真正讓日本學會敬畏、收斂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