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辭職時下達唯一死命令!繼任者必須無條件服從,實則暗藏禍心

2020-12-02 雷霆亮劍

安倍是在日本首相之位上坐得最穩也最久的首相,其積威之漸哪怕他退下首相之位,他的話也依舊管用。而在安倍辭職時,他下了一條死命令,宣布任何接任者都不可以更改,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條死命令就是,無論接下來誰當選日本首相,永久廢除核武器政策絕對不容半點更改,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稱,安倍在最後的辭職發布會上,不斷重申日本在核武政策上不會有絲毫的更改,也絕不允許任何繼任者試圖破壞或更改這一條政策。而這一條,也是安倍下達的唯一「死命令」。對於這條命令也得到了日本各界的擁護,甚至激起不少日本民眾對安倍的依依不捨之情。安倍為何如此緊張核武禁令,真的是因為對世界負責的態度嗎?其實這背後也有日本自己的利益盤算。

首先,日本的野心是振興日本,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能稱霸世界自然更好,但絕不是讓核武把世界也把日本毀掉。無論是安倍晉三,還是日本的有識之士都很清楚一點,日本可以藉助美國的力量試圖掙脫和繞開《和平憲法》,以偷梁換柱、替換概念等方式擁有更多先進的武器。

比如將兩棲攻擊艦改成直升機航母,也可以通過購買美國的F-35讓自己看起來並沒有製造飛機、違背《和平憲法》,實則購買超過百架五代戰機顯然已經突破了這項規定。再比如在日本所屬島嶼部署飛彈,已經超出了簡單的防禦範疇,而是改防禦為進攻。可這一切,只要日本沒有動用核武,那麼一切都好商量、一切都有的談。

倘若國際形勢到了戰爭一觸即發的地步,甚至是局部的衝突已經演變成戰爭,但只要日本沒有突破核武器這個紅線,哪怕他們有能力製造但沒有去製造,那麼日本就不會成為開戰後中俄第一時間除之而後快的國家,日本就有迴旋的餘地也有站隊的選擇。

反之,那就只能跟著美國一路走到黑,甚至最後還可能被美國「借刀殺人」,讓日本成為「炮灰」。為了避免這種危險局面,安倍晉三所以才會強行下達「核武禁令」。同時也對外界傳達一個意思,那就是日本雖然有野心,大家也都知道,但日本卻沒有毀掉世界、開啟核武的「瘋狂」。

安倍強硬「禁碰核武」除了為了日本未來的安危,同時也安慰周邊國家以外,其實還表露出了日本未來的戰略策略依舊不變,那就是在美國的「羽翼」下繼續壯大自己,而「黑鍋」儘量推給美國來背。

只要有美國從旁打掩護,日本才能順利地不斷繞開《和平憲法》帶來的阻礙,從而擴張自己的軍事實力,並且源源不斷地從美國那裡得到更先進的裝備與技術。這一切,都離不開美國,也註定無論誰接任都不會過多的改變美日關係,而是會繼續「穿著一條褲子」、「夫唱婦隨」地往前走。

透過這些細節可以窺見日本到底「可怕」在哪裡?是日本的經濟?當然不是。是日本的野心?也不全是。日本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日本正在努力將低調、理性、清晰的野心化作具體的現實行動,一步步地在落實,同時還遊刃有餘地給未來留下戰略緩衝和重新選擇站隊的餘地。這份屬於日本的「別致野心」以及暗藏禍心的「智慧」才真正值得世界各國警惕。

而對於我國而言,唯一要做的是變得更強,同時針對日本部署絕對的打擊力量才能真正震懾到日本。而在日本的「哲學中」,屈服強者、審勢度時是智慧的表現,相反任性和自毀武器城牆,以友好、善意去感化他人是好的,但也是愚蠢的,是弱者自保的表現。為此,恩威並施,威更重,恩輔助,才能真正讓日本學會敬畏、收斂野心。

相關焦點

  • 關於安倍晉三辭職與後安倍時代,你需要關注的事
    安倍晉三的政治困境 安倍愈發嚴重的健康狀況固然是其辭職的主因,除此之外,也不乏政治考量。安倍晉三近年來的政治困境,以及日本政治等大背景也是安倍辭職的要因。 對此,安倍曾嘗試以外交手段,挽救低迷的國民支持率:2019年8月,日本對韓國採取出口限制,試圖通過對韓強硬外交手段,獲取日本右翼民眾的支持;2020年初,中國疫情爆發時,日本對華進行了援助,使中日關係出現暫時的回暖。 此外,安倍曾希望如期舉辦東京奧運會,以推動日本持續低迷的經濟。
  • 安倍宣布辭職後,川普的反應有意思了
    然而,這麼一位最早來和川普建立友善關係、並小心維持著這種關係的國家領導人,這麼一位還被美國鷹派的代表人物所認可和稱頌的日本首相,在北京時間8月28日下午4時宣布因病辭職後,直到北京時間8月29日臨近中午,在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已對安倍做出慰問後,才得到了川普遲來的慰問。
  • 波音737MAX客機復飛在即,印尼高層下達死命令:繼續禁飛
    按照波音方面的說法,如今自動防失速系統已經進行了重新的計算,但不過引發事故最根本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航空發動機,眾所周知波音737的起落架高度極短,這也導致其始終難以裝上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儘管後續的改進型號中737已經順利換上了CF56-7B航空發動機,但這也導致該型飛機的發動機必須設計成扁平形狀
  • 日本執政黨官員SEKO證實安倍辭職
    【日本執政黨官員SEKO證實安倍辭職】日本首相安倍告訴自民黨領袖,他將卸任,下任首相將由自民黨選舉決定。
  • 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這個群體高發!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檢查
    安倍晉三正式宣布辭職,原因公布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知道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是什麼病,這個被稱為「綠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而很多病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很焦慮,「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我們該怎麼辦?」
  • 華春瑩英日雙語發推:祝安倍早日康復
    【文/觀察者網 齊倩】對安倍晉三因健康原因將辭職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祝其早日康復。8月29日下午,華春瑩在推特特意用英日雙語寫道:「我們感謝安倍首相為改善中日關系所做的努力。祝願他早日康復,身體健康。」
  • 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情況建議檢查
    一個病能讓一個國家首相不得不二次辭職的事情真不多見,但這個叫潰瘍性結腸炎的疾病卻做到了。此後,他幾乎每年都會有一次相同的症狀,那時並沒有什麼太好的治療方法,安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的是什麼疾病,在其症狀出現10年後安倍自覺症狀惡化,才最後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安倍為此經歷了多次與疾病的抗爭。 2007年9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首都東京的首相官邸會見記者,正式表示辭職。
  • 每經連線日本早稻田大學副教授JOU Willy:安倍經濟學「三箭」中...
    當前,日本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創紀錄的二季度GDP跌幅,隨時可能抬頭的新冠肺炎疫情,前路茫茫的東京奧運會……那進入「後安倍時代」的日本將面臨什麼?最有可能的繼任者是誰?他又將帶領日本如何應對危機?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的副教授 JOU Willy。
  • 每經16點 | 日媒:安倍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因此決定辭職;日本前外相...
    每經16點 | 日媒:安倍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因此決定辭職;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稱準備好成安倍接班人;164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抵港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8 15
  • 臨汾飯店坍塌已致5人死亡;川普回應安倍辭職;2020年標準中國地圖...
    (來源:中新網) 【川普回應安倍辭職】 「我想向安倍晉三首相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剛剛,美國總統川普回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辭職一事。 路透社消息稱,當地時間28日晚,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此事作出了回應。
  • 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些情況儘快檢查
    一個病能讓一個國家首相不得不二次辭職的事情真不多見但這個叫潰瘍性結腸炎的疾病卻做到了昨天(28日)北京時間16:00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官邸召開記者會宣布自己辭去首相一職理由是發現舊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為避免個人健康狀況影響執政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 重磅消息突然從日本傳出,菅義偉還是對安倍下手了?結局或是監獄
    23日,秘書「告知」安倍當初報告有誤,第二天,安倍向媒體表示,自己剛剛知曉此事,並表示「將積極配合調查」,並對其他質疑無可奉告。與此同時,在野黨開始行動,要求安倍於25日向國會就此事進行說明。值得注意的是,在野黨還對日本現任首相菅義偉進行了譴責,並表示將對其進行追責。
  • 總統下達命令,然後……
    昨日,《華盛頓郵報》刊文稱,答案顯而易見:如果總統執意想打,他的高級軍事顧問除了執行命令或者辭職,可能別無選擇。但也有觀點指出,如果沒有防長同意,總統無法打開「公文包」,按下「核按鈕」。他「適合」控制核武庫?    美媒稱,儘管川普「氣勢洶洶」,但包括國防部長馬蒂斯和國務卿蒂勒森在內的一些美國官員仍在尋找緩和局勢的方法。
  • 為挖掘更多海洋資源,安倍指示出臺延伸大陸架政令
    為挖掘更多海洋資源,安倍指示出臺延伸大陸架政令 澎湃新聞記者 方曉 2014-07-05 06:44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倍卸任前致電川普,重申美日關係不會變
    據環球時報8月31日報導,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卸任的消息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畢竟,安倍自2012年就職後,成為了日本二戰以後任職時間最久的首相。 而在安倍的領導下,日本的外交空間也得到很大拓展。但不少人也認為,安倍晉三這種「走鋼絲」的技巧,在面臨美國的不斷施壓下,空間也越來越小。
  • 日本御嶽山火山噴發或有死者 安倍要求全力營救
    日本御嶽山火山噴發或有死者 安倍要求全力營救 2014-09-27 18:54:18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下達指示,要求相關省廳全力營救受災登山者。  27日中午11點53分左右,位於日本長野縣與岐阜縣交界處的御嶽山(海拔3067米)發生噴發。據長野縣警方稱,目前在山頂附近等處有超過250名登山者被困。也有消息稱有4人被火山灰掩埋。  長野縣有關部門在中央相關省廳會議中報告稱,出現8名重傷者,其中有7人處於昏迷狀態,雖然未經證實,但有消息稱有死者。
  • 「逮捕安倍」登上熱搜,這次洗都洗不掉
    近段時間,安倍便開始頻繁的參加各種政治議會。因此在當時也有消息指出,或許在一年之後,安倍將會參加下一屆的首相選舉。然而這一消息還沒有被證實,就傳出了關於安倍的一個爆炸性新聞。難道還沒有復出就要進監獄嗎?逮捕安倍的消息登上了熱搜,看來這次洗都洗不掉了。
  • 服從命令會降低涉入感
    服從命令會降低涉入感 2016年05月16日 09: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歐 字號 內容摘要:這位觀察者目睹了超過一半的成年男性在實驗者命令下電擊一名犯錯誤的「學生」,甚至在「學生」疼得叫喚、猛錘牆壁,嚷嚷著自己心臟快受不了時
  • 當權威的命令與良知的衝突,你是否選擇服從?
    《對權威的服從》這本書的作者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這本書記錄了他在上世紀60年代做的一系列服從實驗。這個實驗在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歷史上都極具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因為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根深蒂固的心理現象:人不僅會服從權威,而且會違背良心盲從權威。第一,實驗過程。
  • 讓你低必須低!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中南大學吳嘉老師怒懟教務辦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要求老師對學生的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請問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吳嘉老師站出來發聲我們發現許多的學校明確要求學生學業成績必須符合正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