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高也沒用?讓你低必須低!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2021-01-15 阿木職場划水研究中心

中南大學吳嘉老師怒懟教務辦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中南大學要求老師對學生的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請問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吳嘉老師站出來發聲

我們發現許多的學校明確要求學生學業成績必須符合正態分布。在實踐操作中,教學管理者也將學生學業成績的分布呈正態奉為至寶,並作為衡量教師教學及期末考試試卷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果班級學生的學業成績呈正態分布,就認為該課程期末考試試卷難易度適中,教師的教學效果好;如果呈偏態分布,就會認為試卷的難度偏易或者偏難了,進而認為試卷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好。

那麼,我們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否必須一定符合正態分布呢?根據本科院校教學實際,過分地去追求學生的學業成績呈正態分布,會不會給本科課程教學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我們的成績就沒有一種偏態分布的可能了麼?是否要一口咬定,一刀切下,只有正態分布是永恆的真理,作為自然中更常見的偏態分布在人類身上竟然失效?

偏態分布是與「正態分布」相對,分布曲線左右不對稱的數據次數分布,是連續隨機變量概率分布的一種。可以通過峰度和偏度的計算,衡量偏態的程度。可分為正偏態和負偏態,前者曲線右側偏長,左側偏短;後者曲線左側偏長,右側偏短。

一般來講,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班級規模

學生學業成績分布受考試人數的制約,且正態分布是基於大樣本統計的。如果班級人數比較多,如幾百個學生,乃至成千個學生,成績有可能呈正態分布。但當教學班級規模比較小,只有幾十個學生時,成績分布就可能不符合正態分布。

因此,在實際的學生成績統計過程中,學生學業成績的分布應考慮教學班級規模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論,都呈正態分布。

2、學生的學習時間及學習效率

學生投入的學習時間及學習效率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正如布魯姆所認為的:學生如果能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和有效地學習,幾乎都可以完成課程學習,並達到掌握的程度。因此,成績分布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及學習效率,如果學生都投入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學習效果好,掌握了學習的內容,學業成績分布應呈負偏態分布,反之,成績分布有可能呈正態或者正偏態分布。

3、教師和學生的能動作用

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能動活動,其目的在於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積極有效組織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在整個班級形成你追我趕,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班級中,原本落後的學生能縮小與優秀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甚至超過,因此,學生成績分布不能機械地追求正態分布。

一方面,學校要求學生這也掌握那也掌握,要學的很多,但是到考試給成績的時候,這不行,那不行,是否和開設課程的初衷相悖了呢,開設這門課不就是希望大家都學到東西麼。

強行正態分布的幾大危害:

(一)不能正確反映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成果

正態分布是用以描述學生學習成績總體分布的一種數學模型之一,其作用是區分每個學生在班級所處的位置,即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而不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最佳的教學效果以及現有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佳成績。

此外,在實際操作中,為了使學生學習成績遵從正態分布,在成績考評時,總要不斷地調整試題難度和評分標準,甚至任意更改學生的分數,至於試題難度和評分標準是否與教學大綱及預期教學目標相符合,則很少考慮。因此,這種按正態分布的要求所獲得的成績,是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真正成果的。更不用說通過期末考試,來實現衡量學生達到課程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的程度,有效促進教風與學風建設的功能。

(二)不利於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有些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程要求精心制定教學大綱,選擇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但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和其他老師所教課程的考試成績,都被強制性的按照比例分成不同的等級,符合正態分布,這樣直接掩蓋了高水平教師與低水平教師之間教學效果的差異。

所以,強制要求成績分布滿足正態分布不利於發揮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主動性,不利於教學改進,從而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學生學業成績符合正態分布,並事先規定各個成績分數段的比例,如成績優秀的學生人數不能超過學生總人數的10%,成績不及格的學生也必須有,也需要達到學生總人數的 10%,這樣的規定,會極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正如布魯姆等人研究發現,學生成績的正態分布具有高度的延續性, 「一些學生在每個學期考試得到 A 等或 B 等,而其他學生則一次又一次地被定位 D 等或 F 等」。所以,無論學生多麼刻苦、多麼努力,也總是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得到他應該得到的好成績。特別是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他們會總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已經不可能再提高。

總結

正態分布是我國大規模選拔性考試追求的一種理想成績分布曲線,為我國選拔優秀人才提供了科學依據。但對成績分布符合正態分布的應用應該把握好「度」,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無條件的濫用。

一句話,不能只從形式上關注成績分布曲線的形態,而應更加重視挖掘學生成績分布所反饋的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信息。理性看待學生學業成績分布曲線,客觀分析學生和教師分別在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希望這樣耿直,敢為學生發聲的老師多一些。

同時也希望在制定規則之前,多深入學生或者說是群眾了解一下意願。

有些事情不能一拍腦門就決定,更多需要深入群眾了解意見,這樣制定出的規定才能更好的反映民心。

引用毛選的一段話:

如果把自己看作群眾的主人,看作高踞於「下等人」頭上的貴族,那末,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眾所不需要的,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前途的。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頁

相關焦點

  • 學生成績必須正態分布?中南大學副教授怒懟教務辦規定
    「答卷很好,我不可能給低分!」日前,中南大學吳嘉老師在朋友圈發文怒懟教務辦「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的相關規定。他在文中說,我是老師,不是行政考核的工具。18級軟體工程的孩子們,我很喜歡!什麼見鬼的分數要服從正態分布,抱歉,我只在意學生!
  • 「學生的成績一定要服從正態分布」,這是我在大學聽到最狗的話
    相信有很多同學有和我一樣的疑問:明明知識掌握程度比其他同學高,考試題目和;練習題一模一樣,為什麼分數就是比別人低呢?甚至抄你試卷的人,分數比你還高。我本來是明白這個問題的,結果昨天,我終於知道問題的答案了,原來大學生的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咱們一直都活在被正態分布支配的世界裡。什麼是正態分布?
  • 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教師怒懟教務辦,網友反應一邊倒
    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教師怒懟教務辦,網友反應一邊倒 現在,有很多大學要求,學生的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注意,不是大學成績「呈現為」正態分布,而是「要求」教師打出的成績實現正態分布。如果學生成績不符合正態分布,教師將無法錄入成績,這一規定令無數學生與教師苦不堪言。
  • 如何看待中南大學吳嘉老師怒懟教務辦規定: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
    考試成績為啥都以正態分布為評判標準? 正態分布曲線可以說是概率上一條比較完美的曲線,筆者記得沒錯的話,正態分布曲線的積分恰好是1,用在概率上,它正好是100%——一般來說,調查的樣本總和為「1」,用這個曲線來研究想要的結果其實是非常理想的,劃定一個分數就可以通過計算得出分布規律。
  • 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教師硬鋼教務辦,被學校約談
    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教師硬鋼教務辦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系特聘教授吳嘉近日針對學校的一個政策進行了公開質疑。據吳嘉教授所說,學校教務辦要求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要符合正態分布。言外之意就是要嚴控高分人數。然而吳嘉教授所帶的18級軟體工程的學子們在此次期末考試中表現都蠻不錯,有50多個學生取得了90分及以上的卷面分。
  • 副教授懟教務辦改低學生分數服從正態分布要求 校方回應
    什麼分數要服從正態分布,抱歉,我只在意學生!同學們喜歡可以擴散。」網傳截圖顯示,吳姓教師疑在朋友圈中稱,「給多少90分以上的人,是試卷的結果,不是教務辦定的指標;什麼時候開始,教務辦開始幹預教學老師的工作了,讓我把分數改掉——我改誰的成績?把50個學生從90分改成80分?理由是啥?成績不服從正態分布?」  公開資料顯示,所謂「正態分布」,又稱「常態分布」,即正態曲線兩頭低、中間高,左右對稱。
  • 副教授懟教務辦要求「改低學生分數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調查
    近日,疑似中南大學軟體學院一名吳姓教師在朋友圈吐槽,「教務辦要求自己將50名學生成績從90分改成80分」,以符合「正態分布」。此事被傳至知乎討論區,引發熱議。 什麼分數要服從正態分布,抱歉,我只在意學生!同學們喜歡可以擴散。」網傳截圖顯示,吳姓教師疑在朋友圈中稱,「給多少90分以上的人,是試卷的結果,不是教務辦定的指標;什麼時候開始,教務辦開始幹預教學老師的工作了,讓我把分數改掉——我改誰的成績?把50個學生從90分改成80分?理由是啥?成績不服從正態分布?」
  • 中南大學教務辦要求學生成績正態分布,學生考得好也要打低分?
    起因是因為教務辦要求學生的考試分數必須正態分布。什麼是正態分布?放在成績上說,所謂正態分布,簡單的說,就是中間分數最多,然後向低分和高分遞減。可能學生們都考得太好,高分太多,教務辦覺得不符合規律。該老師表示,給多少90分是取決於試卷的結果,而不是教務辦定下的指標,難道為了指標,把學生應該得到的90分改為80分?正態分布是這麼用的嗎?為什麼要遵循這個原理?
  • 改低學生分數服從正態分布,老師們太難,高分也不是,低分也不行
    什麼見鬼的分數要服從正態分布,抱歉,我只在意學生!同學們喜歡可以擴散!隨後又說,我的課程,怎麼能讓教務辦來放肆?把50個學生的成績從90分改成80?改誰?理由是什麼?還說自己是特聘老師,不怕被解僱。這麼火爆的言論,而且學生都是利益相關群體,知道自己是90有可能要搞成80,當然熱烈轉發,直接變成網上的熱搜。
  • 學校追求「正態分布」,要求老師將學生「高分改低」?中南大學回應...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1月13日晚,中南大學特聘教授吳嘉在朋友圈內質疑中南大學教務處,稱其為了讓學生成績符合「正態分布」,要求老師壓低學生分數,隨後更是表示「同學們喜歡可以擴散」。該事件被爆出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圍觀,中南大學也因此事,上了網絡熱搜。
  • 光明時評:要求學生考試分數正態分布的管理不在正態
    作者:儲朝暉 日前,某大學特聘副教授怒懟教務辦要求「改低學生分數,成績分數服從正態分布」的消息引發關注。事實上,有這種要求的不只一兩所大學的教務辦,有關部門這樣做是基於不同教師對學生考核的打分標準不同,想在老師給出的分數過高或者過低的情況下增加一次調節。
  • 期末分數還要正態分布?中南大學老師揭露真相,分數隨便改
    學生在高中之前都追求高分數,因為無論是考高中、大學,都需要考試成績這個硬性指標。等上了大學很多人的追求都變成了「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實際上大學的分數也非常重要,關係到學生是否能夠拿到獎學金、取得保研資格。可是你知道期末分數還要服從正態分布,如果不符合還可以改學生分數嗎?
  • 正態分布及其應用
    最終,如圖2所示,各球槽將呈現出「中間高,兩邊低」的分布,與我們的身高數據分布非常相似。,最終趨向於圖3「中間高,兩邊低」的「鍾型」曲線,我們將這條曲線稱為正態分布密度曲線,簡稱正態曲線。假設這兩條曲線分別代表了兩個班學生成績的分布情況。兩個班的平均成績相差較小,但虛線對應的班級學生成績更集中於平均成績附近,它的σ小,而實線對應的班級學生成績相對分散,它的σ大,可能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所以,σ反映了數據的離散程度,它代表了數據的標準差。知道了μ和σ這兩個參數,我們就能畫出正態曲線。
  • 強制正態分布不僅僅是無知,已經觸犯了考試成績不得造假的底線
    強制正態分布觸犯了考試成績必須真實的底線 很多年前已經有高校要求考試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不過奇怪的是竟然沒有老師提出反對意見,去年我寫了一篇文章《虹野:大學成績要求「正態分布」是非常無知的表現》,但似乎並沒有引起關注。
  • [道贏·科技] | 鋰電生產製程數據不服從正態分布,正常嗎?
    在日常工作中,正態分布是我們最為常見的數據分布類型。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數據分布樣式 」千奇百怪「 ,與正態分布相比相去甚遠。那麼,一組數據不服從正態分布,正常嗎?如果不服從正態分布的數據暗示著某些異常的話,發生的又是什麼問題呢?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先要從正態分布的產生原理說起......正態分布是如何產生的?
  • 測量值不服從正態分布該怎麼辦?
    在統計過程控制中,為什麼數值不服從正態分布,如果不服從正態分析,我們又該怎麼處理?問:在統計過程控制的活動中,計量型特徵值不服從正態分布是怎麼回事?答:正態分布是我們基於樣本信息,對其背後虛構的總體中數值的分布情況進行描述用的,當樣本數據證明背後的總體不服從正態分布時,我們應該先考慮數據的來源。1、在統計過程控制中,為什麼特徵值不服從正態分布?
  • 幾種分布概述(正態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T分布)
    其概率密度函數為正態分布的期望值μ決定了其位置,其標準差σ決定了分布的幅度。我們通常所說的標準正態分布是μ = 0,σ = 1的正態分布。當μ=0,σ=1時,正態分布就成為標準正態分布N(0,1)。概率密度函數為:
  • AP統計沒煩惱:解析最經典的三種概率分布|統計概率
    首先對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們提一個問題:從小到大你們有沒有因為某幾次考試考得不好而懷疑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在概率論當中非常典型的三種概率分布:分別叫做伯努利分布、二項分布以及正態分布。通過這三種分布的關係來跟大家分析一下考試好壞到底何天賦有何關係。
  • 一文搞懂「正態分布」所有重要知識點
    從名字說起為什麼叫「正態分布」,也有地方叫「常態分布」,這兩個名字都不太直觀,但如果我們各取一字變為「正常分布」,就很白話了,而這正是「正態分布」的本質含義,Normal Distribution。它太常見了,基本上能描述所有常見的事物和現象:正常人群的身高、體重、考試成績、家庭收入等等。這裡的描述是什麼意思呢?
  • 教學研討|2.4 正態分布
    (2)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用正態分布、正態曲線研究有關隨機變量分布的規律,引導學生 通過觀察並探究 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等數學思想方法。(2)年齡特徵:做為在學生高中階段編排的知識點,學生在以往的經歷與學習生活中對正態分布有所接觸,但不知其理論,在教學中可引用學生較為熟悉的例子進行教學,例如一個班級的成績分布,一個地區的人口年齡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