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到了大學之後,期末考試最終成績和中小學不同,除了期末考試的卷面分之外,平時成績也會佔據一定的比重。大多數高校平時成績佔比20%-50%。
這樣設置的目的是讓大家注重平時上課期間的表現,避免平時不努力,期末打雞血的學習方式。
所以一般情況下,只要平時表現優異,期末考試發揮穩定,那麼最終取得高分並不難。然而在中南大學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
學生成績必須服從正態分布?中南大學教師硬鋼教務辦
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系特聘教授吳嘉近日針對學校的一個政策進行了公開質疑。據吳嘉教授所說,學校教務辦要求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要符合正態分布。言外之意就是要嚴控高分人數。
然而吳嘉教授所帶的18級軟體工程的學子們在此次期末考試中表現都蠻不錯,有50多個學生取得了90分及以上的卷面分。如果按照教務辦的要求,那就得把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更改為80多分甚至更低。對此,吳嘉教授就產生了強烈的牴觸情緒。
吳嘉教授認為:「給多少90分以上的人,是試卷的結果,不是教務辦定的指標。」
同時最後還加了這麼一句話「不能給學生太多高分?怕學生到一線找到好工作,所以分數要低一點?」
網友熱議
隨著吳嘉教授相關言論的發出,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同時的轉發分享,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部分學生也針對該情況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網友A:期末考試98,平時成績78,最後成績80多,作為「985」高校的中南大學為什麼對自己學生這麼不友好?就這麼不想讓自己學生拿到好成績嗎?
網友B:宿舍幾名室友平時很努力,期末考試階段更是沒日沒夜地複習,原以為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最後還是沒有90分,原因就是被控制了指標。
網友討論相當激烈,也從側面說明這個問題確實讓很多學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畢竟這個規定會讓很多真正努力的學生寒心。
比如一個班整體學習氛圍都很不錯,平時都很努力,期末考試也發揮得不錯,那麼為什麼就不能都給高分呢?為什麼又必須達到某一個指標而故意拉低平時成績呢?是他們真的平時表現不夠好嗎?
被學校約談
而隨著輿論的不斷發酵,吳嘉教授更新了狀態,表示校方已經找他談話了。不過即便如此,吳嘉教授態度還是很堅定:「即便因此被開掉,又如何?」這是他的態度和立場。
一些感受
如果真如吳嘉教授所說,那麼對於這樣的行政規定,我個人是堅決反對的。一個班級學生成績表現如何,任課教師最有發言權,只要考試及閱卷過程公平公正,那麼該多少分就多少分。
我們要正視學生的努力,不能讓那些真正努力的學生寒心。不然這種做法會嚴重打擊同學們的積極性,同時這些故意被壓低的分數也會對他們的獎學金評定、畢業招聘、研究生面試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實事求是,不虛高打分,也不故意壓低分數,是多少就給多少。平時表現好,那麼平時成績就高一些,平時表現差,那平時成績就低一些。這樣大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公平,也不會有這麼多質疑聲。
對於吳嘉教授硬鋼中南大學教務辦,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