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些情況儘快檢查

2021-01-09 瀟湘名醫

一個病能讓一個國家首相

不得不二次辭職的事情真不多見

但這個叫潰瘍性結腸炎的疾病卻做到了

昨天(28日)北京時間16:0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官邸召開記者會

宣布自己辭去首相一職

理由是

發現舊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

為避免個人健康狀況影響執政

決定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一直致力於炎性腸病研究和治療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科郅敏主任醫師表示:

安倍晉三得潰結近50年,早年並沒有這麼多控制潰瘍性結腸炎的有效藥物,這導致他的腸道慢性改變,持續的炎症使腸道出現慢性纖維化,甚至是鉛管樣改變。 在出現纖維性鉛管樣改變後,即便現在有新的藥物效果也不太好,且持續的炎症導致此病的癌變機率也很高。有消息傳出安倍就是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癌變,幾年前的治療團隊也增加了一位診療方向為腫瘤領域的主診醫生。

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

又被稱為「綠色癌症」

這個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

有哪些症狀?

「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病友該怎麼辦?」

哪些人群要特別注意?

廣東衛生在線與你一同了解

潰瘍性結腸炎是什麼?

潰瘍性結腸炎是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屬於炎症性腸病的一種,另一種叫克羅恩病。

在日本,許多的人因為安倍晉三而認識了潰瘍性結腸炎這個病,故乾脆稱其為「安倍腸炎」。

這個病挺「神秘」的,症狀不太典型,容易和其他腸胃問題混淆。最重要的是,症狀可能會消失數月甚至數年,然後無理由地復發。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也很「神秘」,醫學上推測,可能與細菌、病毒觸發的腸道免疫過度活躍,以及基因遺傳和環境影響等相關。

▲潰瘍性結腸炎可根據累及部位分為四個類型

目前能明確的只有4點:

1.潰瘍性結腸炎會家族性發病,但還沒有發現到底和哪個基因有關。研究表明,10%~30%的患者中,至少有一名直系親屬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2.高脂飲食、非甾體類抗炎藥(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避孕藥會輕微增加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風險。精神壓力也能增加它的患病風險。

3.各年齡段人群都可能發病,但大多數患者集中於20~40歲年齡段。安倍晉三就是17歲時患了這種病。

4.潰瘍性結腸炎無法治癒,只能緩解症狀。

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症狀?

腹痛、腹瀉和便血是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的症狀。

01

腹痛

疼痛程度有輕有重。輕者只感覺腹部不適;較重者感覺痙攣性疼痛,按壓疼痛部位,疼痛會變得更加明顯。

02

腹瀉

一天內腹瀉次數少於4次,屬於輕度腹瀉;超過4次但不到10次,屬於中度腹瀉;一天腹瀉10~ 20次,屬於重度腹瀉。

每次拉肚子後,患者可能馬上又想再去廁所,醫生把這種感覺稱作「裡急後重」。

03

便血

該病會導致黏液性血便,即便中出現鮮血。

此外,患者可能還會出現便秘、噁心、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發熱、貧血等症狀。

不難看出,很多胃腸道疾病都有上面這些症狀。所以不少人的潰瘍性結腸炎得了好多年,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個病。

而且,這些症狀一般不會全部表現出來,還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比如由輕微變得非常嚴重。

潰瘍性結腸炎如何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雖然治不好,但積極治療能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郅敏指出,70%左右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都是輕度的,許多患者,包括中度患者,都可以在門診接受藥物治療,根據病變範圍和病情活動程度選擇藥物類型和劑型,堅持用藥。

但如果出現難以控制的嚴重症狀、嚴重併發症或癌前病變,則需要進行外科手術。

郅敏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減壓、適當運動,還得吃對食物。

酒、咖啡、碳酸飲料、乾果、爆米花、生的水果和蔬菜、糖果、辛辣食物等可能會引發不適,最好別吃。可以多吃一些清蒸蔬菜和低脂乳製品。

吸菸、熬夜、過度食用冰箱食物

是高危因素

郅敏指出,目前炎症性腸病病因不明,發病機制也仍不是十分清晰,但通過一些臨床觀察可以推測,吸菸、經常熬夜、長期攝取高脂高蛋白以及高熱量的飲食、過度食用冰箱食物、長期過度疲勞、缺乏維生素D等都有可能是發病的高危因素。

常年腹痛或腹瀉

建議去醫院檢查

「如果有常年腹痛或腹瀉的情況,建議去醫院做一個大便常規和潛血檢查,再去做一個肝膽胰脾的B超,若兩項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則應該是普通的胃腸炎症或者消化功能障礙。」

郅敏提醒大家,若有異常,則要繼續做結腸鏡和CTE或CTC檢查(CTE或MRE檢查適合克羅恩病,MRE清晰程度不如CTE,但沒有輻射,適合兒童和複查病人。CTC適合篩查潰瘍性結腸炎)。

郅敏強調,炎症性腸病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現在很多病人被確診時,甚至出現了腸道穿孔、梗阻、大出血的情況,治療的難度也會很大,而且潰瘍性結腸炎發展久了,癌變的機率也是很高的。而部分病症較輕的早期病人,只需堅持用藥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編輯|尹蓁責編|張秀麗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情況建議檢查
    此病最愛年輕人,安倍17歲患病 「這種疾病最喜歡找年輕人,高發年齡是15-35歲,而安倍在初三就患上此病,病程已經非常長。」 郅敏主任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另一種叫克羅恩病。
  • 讓安倍辭職的「綠色癌症」,這個群體高發!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檢查
    安倍晉三正式宣布辭職,原因公布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知道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是什麼病,這個被稱為「綠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而很多病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很焦慮,「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我們該怎麼辦?」
  • 這病年輕人高發,癌變機率高,有這情況建議檢查
    央視直播截圖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知道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是什麼病,這個被稱為「綠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折磨安倍50年的病最愛找上年輕人作為目前為止日本任職最久的首相,安倍晉三已經不是第一次因健康問題辭職。早在2007年,他就因「潰瘍性結腸炎」病情辭職。
  • ...讓日本首相辭職兩次的「綠色癌症」年輕人高發!有這情況建議檢查
    央視直播截圖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知道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是什麼病,這個被稱為「綠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而很多病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很焦慮,「連首相都治不好的腸炎,我們該怎麼辦?」
  • 這病年輕人高發,癌變機率高,有這...
    央視直播截圖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知道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結)是什麼病,這個被稱為「綠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擊倒」的?折磨安倍50年的病最愛找上年輕人作為目前為止日本任職最久的首相,安倍晉三已經不是第一次因健康問題辭職。早在2007年,他就因「潰瘍性結腸炎」病情辭職。這位工作時頻繁「跑廁所」的首相,從17歲患病,至今年已被潰瘍性結腸炎折磨了50年。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但是安倍在8月24日又去了醫院, 外界猜測很可能發現了什麼「不好的結果」, 需要再進行繼續檢查, 這個不好的結果就是大腸炎發生癌變為大腸癌。
  • 安倍宣布辭職後,川普的反應有意思了
    8月28日,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將因病辭去首相一職後,不少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都對他的情況表達了關切。比如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然而,川普對於安倍的表態,卻來得很遲。怎麼遲呢?我們先來看看安倍是怎麼對待川普的吧。
  • 日本執政黨官員SEKO證實安倍辭職
    【日本執政黨官員SEKO證實安倍辭職】日本首相安倍告訴自民黨領袖,他將卸任,下任首相將由自民黨選舉決定。
  • 關於安倍晉三辭職與後安倍時代,你需要關注的事
    自安倍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為了破解困擾日本已久的經濟困局,他提出了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實質為量化寬鬆政策,試圖通過貨幣貶值的手段來提高日本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 癌症早期很難察覺到?其實做對4項檢查,能幫助早點揪出癌細胞
    其實癌症的到來早就給出了信號,只是人們沒能抓住,又或者是沒能儘早篩查癌症,發現人體內細胞的「小動作」,早點揪出癌細胞。癌症早期並不難察覺,做對4項檢查,癌細胞無處躲藏。而想要篩查胃部的癌細胞,最好的檢查方法是胃鏡。胃癌在胃鏡的檢查下,能夠更早的被發現,在胃部出現病灶後,會被胃鏡儘早察覺,必要時醫生也會取一部分的病灶組織進行活檢,做進一步的檢查。胃癌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患有慢性胃病、胃潰瘍的患者,有胃癌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都需要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早點揪出癌細胞。
  • 年過50,進入癌症「高發期」,這5個部位不檢查,怕是會漏診
    50歲之後身體逐漸走下坡路,很多嚴重的疾病會找上門來,不單純慢性疾病高發,癌症更容易形成,因此,定期檢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身體健康情況,一旦有某些疾病出現及時採取治療措施,可以防止小的疾病不斷發展轉變成癌症威脅健康。另外,某些重點部位更容易有癌細胞入侵,著重檢查很關鍵。
  • 安倍辭職時下達唯一死命令!繼任者必須無條件服從,實則暗藏禍心
    安倍是在日本首相之位上坐得最穩也最久的首相,其積威之漸哪怕他退下首相之位,他的話也依舊管用。而在安倍辭職時,他下了一條死命令,宣布任何接任者都不可以更改,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條死命令就是,無論接下來誰當選日本首相,永久廢除核武器政策絕對不容半點更改,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 每經16點 | 日媒:安倍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因此決定辭職;日本前外相...
    每經16點 | 日媒:安倍稱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因此決定辭職;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稱準備好成安倍接班人;164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抵港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8 15
  • 年輕人不得癌症?錯!這4個癌症晚期病例,都是年輕人!
    據全國腫瘤病登記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新增癌症病例約337萬例,比2010年增加28萬例,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得癌。其中大城市中,癌症主要發病體現在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這三種情況。很多人認為癌症只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自己反正年輕,身子硬是得很呢!
  • 臨汾飯店坍塌已致5人死亡;川普回應安倍辭職;2020年標準中國地圖...
    (來源:中新網) 【川普回應安倍辭職】 「我想向安倍晉三首相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剛剛,美國總統川普回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辭職一事。 路透社消息稱,當地時間28日晚,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此事作出了回應。
  • 北京抗癌協會發布《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在1月15日於線上舉辦的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上說。「針對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我國一直缺乏全面的、權威的指南和共識。」
  • 90後女演員患癌去世 別忽略這些「癌症信號」
    點擊閱讀↓↓你身體裡有個「疾病探測器」,摸一下就知道了年輕人,別忽略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相比老人和小孩,年輕人身體素質似乎更好,即使得癌也可能更快康復。  年輕人一定不能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可以肆意揮霍健康,而要及時掌握危險信號,力求早期發現,併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診治。女性易忽視的癌症信號  與男性相比,女性對身體更敏感,出現可疑症狀時更願意去醫院檢查。
  • 廣東中山「癌症高發村」:曾是*電鍍產業園
    令人窒息的癌症陰影    雖然無法將高平村癌症高發的誘因全部歸結於環繞在周邊的電鍍廠,但這裡環境汙染之重卻是不爭的事實。逃離成為村民們當前最現實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很少人會體驗到肝鈍痛時生不如死的感覺。    61歲的根叔正面臨這種煎熬。
  • 體內有癌細胞的人,上廁所時,會有什麼異常?發現後,儘快做檢查
    如果患有癌症,身體就會承受巨大的痛苦,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一定的負擔,所以一定要及時發現身體出現的異常。體內有癌細胞的人,身體其實會給出一些提示,上廁所時,如果有這些異常現象,發現後儘快做檢查。當人體出現異常時,大便的形狀會有所改變,軟便、拉稀、或者是一顆一顆的呈羊屎狀,這樣的形狀都是不正常的,如果這些症狀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就不用太過擔心,但每一次排便都是這樣的情況,治療後也不能改善,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腸癌的表現。
  • 「逮捕安倍」登上熱搜,這次洗都洗不掉
    安倍則表示他本人願意配合檢方的檢查這一次安倍的行為,也確實觸犯了眾怒。畢竟現在該國經濟不景氣,尤其在疫情期間有很多青年因為無法承受生活的壓力,都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作為日本前任內閣首相的安倍晉三,在辭職剛剛三個月,竟被爆出曾使用公款舉辦賞櫻會,該國民眾自然覺得不可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