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90後女演員患癌去世 別忽略這些「癌症信號」

2021-01-13 人民網


  9月7日下午,


  90後女演員徐婷因身患淋巴癌救治無效去世。


  她的最後一條微博停留在8月18日


  「……佛祖保佑所有的痛苦都快遠離我吧,


  真的太痛苦太痛苦了!」


  據悉,兩個月前徐婷查出來淋巴癌,


  之後一直與病魔做鬥爭。



患病前



患病後


  這位堅強、開朗的90後姑娘,


  在微博中公布了自己的病情。






五年來拼了命拍戲掙錢……


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後居然有一絲的輕鬆……


——演員徐婷(@徐小婷Kitty)



這26年來我好像從來沒為自己活過…


爸媽生了七個小孩,我是老三,從上大學以來就自己掙錢交學費、大學沒讀完就帶著300塊開始北漂住地下室、五年來拼了命的拍戲掙錢給弟弟交學費、交房租、替父母還債、買房…


無數次熬夜拍戲、累的腰間盤突出仍然大冬天泡在冰水裡拍戲、壓力壓的喘不過氣來、五年拍了幾十部戲掙的錢全給家裡了,自己從來不捨得花…


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後居然有一絲的輕鬆…


我感覺我要解脫了…


  90後的如花生命,就這麼逝去了!


  其實,淋巴瘤並不是第一次引發大家的關注。著名播音員羅京、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臺灣歌手阿桑、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故事原型熊頓都死於淋巴瘤。

  多數人是通過疼痛、瘙癢、腹瀉等症狀,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 其實,人體內也有對疾病敏感,並能及時發出信號的器官,淋巴結就是很重要的一種。點擊閱讀↓↓


你身體裡有個「疾病探測器」,摸一下就知道了


年輕人,別忽略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相比老人和小孩,年輕人身體素質似乎更好,即使得癌也可能更快康復。但歐洲一項研究顛覆了這一認知:刊登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的研究發現,與兒童患者相比,15~39歲的青少年和年輕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5年生存率:指患者被確診為癌症後,經過各種綜合治療等,生存五年及五年以上的比率)。


年輕人患癌發現時多為晚期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尤長宣表示,從臨床實踐來看,白血病、骨肉瘤等青少年高發性腫瘤的總體預後都不是很好,導致青年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低,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腫瘤的生物學特徵是造成生存率差異的首要原因,包括增殖、分化、侵襲和轉移等過程,機理很複雜。


  年輕患癌可能與遺傳因素關聯更大,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癌,惡性程度較高。


  臨床上也發現,年輕癌症患者的疾病進展比老年人快。而肺癌之所以較老年人稍好,是因為年輕人心肺儲備較高,接受手術治療的機會更多,術後恢復更好。


  其次,診療延誤、平均誤診時間長以及確診時間晚是癌症生存率低的常見原因。


  臨床上,很多年輕癌症患者一經診斷就是晚期,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效果也有限。


  再次,在規範治療上,青少年和年輕癌症患者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他們往往會使用兒童或成年人的治療方案。


  最後,比起老人對養生的重視、兒童有父母的關懷,年輕人在生活方式上顯得更「放縱」,常有熬夜、暴飲暴食、久坐等壞習慣。


  長期吸菸、飲烈性酒;長期食用煙燻、鹽醃和黴變食物;肥胖、長期精神壓抑等是三大主因。


  年輕人一定不能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可以肆意揮霍健康,而要及時掌握危險信號,力求早期發現,併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診治。


女性易忽視的癌症信號


  與男性相比,女性對身體更敏感,出現可疑症狀時更願意去醫院檢查。


  美國費城福克斯切斯癌症中心臨床遺傳學科主任、腫瘤學家瑪麗·達利提醒女性,生活中尤其要注意以下症狀,它們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


1、原因不明的消瘦


  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如果體重1個月內減輕超過4.5公斤,就該看醫生。甲亢是女性常見病,會使體重下降,但要留意消瘦也可能是癌症所致。


2、腹脹


  女性腹脹很常見,許多人不以為然,但它有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此外還有下腹或骨盆疼痛、吃點東西就飽及尿頻、尿急等問題。如果腹脹每天發生,持續幾個星期不緩解,就該去醫院檢查。


3、乳房變化


  如果乳房發紅,同時皮膚增厚,可能暗示著一種罕見卻發展迅速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腫瘤學家漢娜·林登指出,如果乳房上的皮疹幾個星期不消退,就得及時就醫。如果乳頭出現內陷、溢液,也得去檢查。


4、非經期出血或其他異常出血


  如果月經原本非常規律,出現了非經期出血,一定要去檢查。絕經後陰道出血更需要重視,因為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5、疼痛


  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常會抱怨身體這疼那疼,有的很具體,有的則難以形容。那些持續時間較長且難以名狀的疼痛更需要警惕。


6、消化不良


  許多懷過孕的女性還記得當她們體重增加時,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所以容易忽視此問題。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癌的徵兆,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上述症狀,皮膚變化、吞咽困難、大小便帶血、痰中帶血、口腔白斑、淋巴結腫大、發燒、極度乏力、持續咳嗽等,也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症狀,如果持續時間長達幾周,就應該去看醫生。


男性易忽視的癌症信號


  男人通常大大咧咧,對癌症信號不那麼敏感。美國癌症學會」全國辦公室副首席醫療官萊昂納德·萊奇頓菲爾德博士指出,要想早期發現癌症,男性必須關注以下症狀。


1、體重驟減


  在沒有節食或加大運動量的前提下,如果你的體重在3~6個月內減輕超過10%,就應該去看醫生。


2、睪丸變化


  睪丸癌多發病在20~39歲之間。建議男性每月自查一次睪丸。睪丸不管增大還是縮小都值得注意,如果出現腫脹、結塊或感覺沉重都應及早就醫。


3、淋巴結變化


  如果發現腋下或頸部的淋巴結增大或出現腫塊,一定要去醫院。


4、發燒


  原因不明的發燒也許暗示著癌症,但也可能是其他小病所致。大多數癌症都會在某個階段出現發燒,通常是在癌細胞從原位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時。此外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等也會導致發燒。


5、腹痛和抑鬱


  如果發生腹痛同時伴隨抑鬱就要去檢查,它很可能是胰腺癌的症狀。這種病的其他症狀包括黃疸、大便顏色發灰、小便發暗,有時還伴隨全身發癢。


6、皮膚變化


  許多人都知道痣的變化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但色素沉著的變化、突然皮下出血或大面積角質化等也須注意。


7、疲勞


  疲勞是癌症的另一項模糊指標,常出現在白血病、直腸癌或胃癌初期。如果感覺極度疲勞,休息後不見好轉,應儘快去看醫生。


8、口腔變化


  如果你抽菸或嚼菸葉,要對口腔或舌頭上出現的白色小點尤其注意。它有可能是黏膜白斑病,發展成口腔癌的機率很高。


9、持續咳嗽


  如果咳嗽的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或者咳嗽的模式發生了變化,應該去看看醫生。它有可能是癌症的預兆,也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胃酸倒流等。


10、排尿問題


  上了年紀的男人泌尿系統容易出問題,尿急、尿頻、尿不盡、大笑或咳嗽時失禁等都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導致,它也有癌變的風險。


11、乳房腫塊


  很少有男人會注意自己的乳房,但它確實需要留心。如果你發現胸部出現腫塊、皮膚凹陷或起皺、乳頭內陷、乳頭或胸部皮膚發紅或角質化、乳頭分泌膿液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12、異常出血


  如果大小便、痰中帶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大便中帶血不一定是痔瘡,可能是直腸癌所致。


13、吞咽困難


  這通常是胃腸道癌如食管癌的伴隨症狀。


14、疼痛


  隨著年齡增加,男人會經常抱怨疼痛。大多數疼痛與癌症無關,有些則是癌症的前兆。


15、消化不良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發生嚴重消化不良時,常誤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或胃部腫瘤的表現。


「規避癌症」的正確方式


  除了在生活中關注這「信號」,還有一些「規避癌症」的正確方式,希望你能夠時時牢記心中:


做好體檢


  每年的定期體檢不能錯過。特定人群要做好高危因素篩查,比如女性的乳腺檢查、胃癌高發區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等。


  癌症如果在早期就被發現,配以正確的治療方案,可大大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年輕人要戒菸限酒、健康飲食、勞逸結合、適度運動,此外切記不要熬夜,作息要規律。


杜絕癌症性格


  少年和青年群體面臨學業、事業、婚姻等諸多壓力,心態方面不及無憂無慮的孩子和歷經磨練的老人。


  所以,凡事要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避免形成所謂的「癌症性格」——多疑、焦慮。如果有打不開的心結,建議及時求助心理諮詢師,不要憋在心裡。


  此外,專家強調,對於兒童來說,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身體的異常變化,比如:


  長期發熱,近期消瘦,體重不或下降;


  無力,倦怠,貧血,面色蒼白增;


  不勻稱的肥胖或性早熟等。


  平時要培養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增強免疫力,不買劣質食品給孩子,限制甜食和甜飲料的攝入。



大學老師帶年邁媽媽上課,知道真相的網友眼淚掉下來…


中國孩子校服太醜?來感受一下今年的款式


最新詐騙騙術大曝光!轉給更多人,別再上當了!


(綜合健康時報官方微信、生命時報)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李兵兵




相關焦點

  • 李詠姚貝娜癌症去世,今又一明星已經患癌晚期,僅僅能活2個月
    娛樂圈中有很多因癌症去世的明星,我們深深為這些明星感到惋惜,還那麼年輕就離開人世,希望他們下輩子能如願以償。  大家都知道,李詠和姚貝娜都是因癌症去世,李詠的意外去世讓大家悲痛萬分,同時也讓大家再一次領略到了病痛的可怕,一個人飽受病痛折磨,又渴望求生,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科學家在調查了人群中各種癌症的發病率之後發現,以平均壽命來估算,每個人一生中患癌的可能性在1/3以上!癌症其實是常見病,它的影響之大,受害者之多,治癒之難,足以使它排在人類疾病榜的前列。雖然癌症很常見,但癌症的發生卻是在暗中進行的,眾所周知,人體由細胞組成,每一個細胞都在為機體的正常運轉而勤勤懇懇地工作。
  • 「國嘴」趙忠祥患癌去世,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趙忠祥罹患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78歲,100秒回顧生前影像。家父於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父親於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的心情,父親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他非常尊敬醫護人員,多次向他們表示感謝。住院期間,母親一直陪伴在身邊,盡心照顧,直到父親安詳離去。
  • 這幾種異常或是癌症信號 突然消瘦警惕患癌
    原標題:這幾種異常或是癌症信號 突然消瘦警惕患癌   提到癌症,你最想知道的是什麼?恐怕大多數人的答案會是「自己會不會得癌」。如果能夠及時發現癌症的早期症狀,儘快進行治療,也許可以提高生存的機率。
  • 繼李詠癌症去世之後,又一央視主持人因癌去世:趙忠祥走好!
    2018年10月25日,李詠因癌去世,今天又一央視主持去世,實在讓人惋惜。 2020年1月16日,趙忠祥的兒子通過頭條帳號發布消息說,趙忠祥於今天早上7:30因癌症在京去世,看到消息很震驚
  • 又有女演員癌症去世了,但即使去做基因檢測,有用嗎?
    從檢查出肺癌,到去世,全程只經歷了 9 個星期。這對張華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打擊。父親去世後,除了悲痛,張華的反應是:給自己做全身癌症基因檢測。她聽人說,家族直系親屬有癌症的,都有極高的機率也會 「遺傳」 到癌症。「花點錢放心。」
  • 又有女演員癌症去世了,但即使去做基因檢測,有用嗎?-虎嗅網
    從檢查出肺癌,到去世,全程只經歷了 9 個星期。這對張華是一個巨大的心理打擊。父親去世後,除了悲痛,張華的反應是:給自己做全身癌症基因檢測。她聽人說,家族直系親屬有癌症的,都有極高的機率也會 「遺傳」 到癌症。「花點錢放心。」
  • 丈夫癌症病逝後,妻子每天在恐癌中度過!癌症到底有多恐怖?
    曾經收到一位用戶的留言說:從丈夫去世後,自己每天都在恐慌中度過,感覺快要窒息。黃大夫細問之下得知,她的丈夫在一年前因為胃癌去世,去世前她寸步不離地照顧丈夫差不多有半年的時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強壯的丈夫,從150多斤瘦到不到90斤,到後來不能吃飯、不能睡覺。
  • 這些常見癌症,美國用4種簡單的抗癌方法,讓200多萬人避免患癌
    ,每65人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每年超400萬人患癌,每年都有280多萬人死於癌症。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美國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90年代就已經出現下降的趨勢,這讓超過200萬人免於患癌。
  • 27歲女演員宮頸癌離世 專家提倡HPV檢測初篩防癌
    核心提示:十年前,歌壇巨星剛滿40歲的梅豔芳因子宮頸癌離開人世,而就在昨天(3月3日),因主演海巖劇《舞者》而走紅的27歲女演員宋汶霏3日凌晨因癌症去世。導演侶皓吉吉則稱從他人那裡得知「宋汶霏是死於子宮頸癌」,從40歲的梅豔芳再到27歲的宋汶霏,反映出宮頸癌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90後演員徐婷罹患淋巴癌症去世 淋巴癌到底有多可怕
    一位90後美女演員徐婷因患淋巴癌症昨日(7日)在北京去世,她的妹妹徐丹丹在微博確認了去世消息,昨天下午李念、翁虹、葛天都眾多娛樂圈明星都曾為其轉發加油。淋巴癌真的就這麼可怕麼?為什麼會患淋巴癌,又怎麼防禦呢?
  • 年輕人患癌後的反思:我總是在拼命,一不小心就「拼」出了癌症
    年輕人不能太懶,懶出癌症晚期 在27歲這個風華正茂的年齡階段,被確診癌症,這是多麼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而2019年5月份就有一位27歲癌症患者發表一篇「患癌後反思」的文章,這篇文章雖然簡短,但是迅速的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字字引人深思: 2016年5月,我被確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俗稱血癌。一發病率僅有10萬分之0.67且在臨床上生存期限僅為一年的特殊血液惡性腫瘤。
  • 27歲女演員患癌去世 宮頸癌早治生存率很高(圖)
    27歲的女演員宋汶霏因子宮癌於3日凌晨病逝。看著她生前青春靚麗的照片,不禁令人唏噓。    前有梅豔芳、後有宋汶霏。子宮癌再次成為網友關注熱點。相關專家昨日表示:80%的宮頸癌可通過篩查發現,而且早期治療生存率可高達95%-98%。
  • 曾心安處自仕強: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去世 享年84歲
    曾仕強:笑對人生,患癌後依舊「快快樂樂面對」2016年,曾仕強積勞成疾。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他曾在鏡頭前樂觀地談到自己患病後的生活。他說:「生死是有命的,那過程很重要。我們要欣賞那個過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這個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還已經擴散,無從開刀起。他又八十幾歲了,經不起化療的折騰。那怎麼辦呢?那隻好快快樂樂地面對它。
  • 癌症不是突如其來的,早兩年就有信號發出,接收到的人會很幸運
    很多人覺得查出癌症,就是飛來橫禍,好像上一秒身體還很健康,下一秒就被癌症找上門來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癌症的出現都是有原因,尤其是早兩年就有信號發出來試探你,早早接收到的人,就能及時作出反應,接受治療提高治癒率。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如果出現下面9個信號,可能提示心肌梗死。特別是對於男性和超過65歲的人以及存在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出現這些表現時應該警惕。1、突然胸痛突然胸痛不可忽視,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的「求救信號」。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容易猝死。因為年輕人多為首次發病,與老年人的長期由心肌缺血致反覆心絞痛患者不同,不易引起重視。
  •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A血型: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 一項涵蓋30個國家過去60年、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大樣本量研究顯示,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
  • 為什麼有人發現癌症後,一治很快就去世?醫生委屈:我也有苦衷!
    想必大家都看到過不少關於癌症去世的名人新聞、周圍人群患癌死亡的情況,在癌症面前沒有貧窮和富有、沒有階級化,每個人都是平等的。A:我之前一直都好好的,就是有點不舒服,怎麼就成了癌症了?B:我家人明明確診之前都沒事兒,怎麼治療後就死亡了?這是很多腫瘤科醫生經常會面對的疑問,也是癌症患者最大的疑惑!其實,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癌症患者的死亡與確診之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 別大意,床頭的4樣東西,會影響睡眠質量,增加患癌率?
    大家都知道甲醛一旦被人體吸收到身體內後,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所以說忽略甲醛的話會導致患上癌症的機率大幅度的提高,隨著人們對甲醛的認知,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注意了,但是有很多物件當中也是含有甲醛的,只可惜很多人並不在意。別大意,床頭的4樣東西,會影響睡眠質量,增加患癌率?1、綠植在裝修房子的時候,綠色的植物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裝飾品。
  • 癌症不是洪水猛獸 專家:別慌,與癌共存是常態!
    專題:2013上海書展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8月15日報導:癌症,這是個讓人不寒而慄的詞。多少年來,一提到這個詞,人們幾乎就與死亡劃上等號。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裕民今天在上海書展做了一場抗癌講座,他明確表示,今天人們要重新定義「癌症」。癌症只是慢性病,一旦得了癌症不要慌,人與癌共存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