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消息,年僅25歲,死因疑似是心梗猝死。
孫僑潞原名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8年2月,她主演的 《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各地熱播,使她擁有了無數的「粉絲」,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小明星」!2010年11月參加著名導演王晶的電影《絕色武器》。
孫母在微博中透露「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
孫母非常痛心地寫道:「媽媽還沒看到你結婚,還等著給你抱孫子啊……我不懂,你才25歲,這麼年輕,怎麼能說走就走?」「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
孫僑潞的去世非常突然,從其社交帳號上來看,在1月1日她還更新了自己的短視頻,視頻裡面的內容是「2020年最後一天,滿足你們,表演個變身吧」,網友們此前紛紛跑到孫僑潞的社交帳號上去留言但並沒有得到回應。
得知該消息後的網友
不敢相信
這位存在於大家童年記憶中的女生
去世得如此突然
很多人都覺得
中青年人,健康是應該的
殊不知
許多我們認為的「老毛病」
卻悄悄找上年輕人
而這一切
歸根到底很許多人不良生活習慣
有著密切的關係
熬夜、作息不規律
抽菸喝酒無節制
過度飽餐和高脂飲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
這些都是心梗的誘因
一個視頻,教你正確認識心梗
出現這九個信號趕緊去醫院!
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到2030年,我國預計將會有2300萬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為什麼這麼致命?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任楊潤華介紹說,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不典型的前期症狀沒有得到患者重視,等到突然發病的時候一旦救治時間耽誤,就容易造成致命危險!如果出現下面9個信號,可能提示心肌梗死。
特別是對於男性和超過65歲的人以及存在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出現這些表現時應該警惕。
1、突然胸痛
突然胸痛不可忽視,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的「求救信號」。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容易猝死。因為年輕人多為首次發病,與老年人的長期由心肌缺血致反覆心絞痛患者不同,不易引起重視。
2、疲乏
特別是女性,在心肌梗死發生時或發作前數日或數周可能出現疲乏。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現,經常疲乏和熬夜、連續加班的人要注意定期到醫院檢查。
3、脈搏快或不規則
如果偶爾出現一過性心悸無須擔心,但脈搏加快或不規則,特別是在伴有虛弱、頭暈和氣短等症狀時,可能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表現。若不及時治療,可能誘發生命危險。
4、氣短
氣短、呼吸困難可能是肺部疾病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也可能是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時,氣短通常伴有胸部不適,也可能發生在胸部不適之前,或者不伴胸部不適。
5、出汗
周身冷汗淋漓是一種常見的心肌梗死症狀。可能只是坐在椅子上突然就汗流浹背。
6、虛弱感
有些人在心肌梗死前或心肌梗死時可能會出現原因不明的嚴重虛弱感。
7、嗓子疼
心梗的少數患者還會出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等部位的疼痛。此類非典型心臟病症狀的發生,源於人體的一些部位與心臟在大腦中的疼痛反射處於同一區域,當心臟疼痛傳遞到大腦後,經大腦「解碼破譯」,告訴人們的也可能就是嗓子疼,容易被人們忽視。如果經常規治療,症狀不能得到緩解,就要警惕心梗的可能,切勿硬撐。
8、頸、背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它是有先兆的,比如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噁心、嘔吐、出大汗、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等。因為少數患者的疼痛會放射至頸、下頜、左肩胛等部位,所以不易引起重視或導致誤診。特別是老年人,出現以上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經正規檢查治療後便可以有效避免心梗的發生。
9、胃腸症狀
因為心肌梗死也分部位,若是下壁和後壁心肌梗死,此處分布較多的迷走神經,與腸胃關係緊密,犯病時有可能會出現嘔吐、拉肚子等類似胃腸疾病的症狀。如之前按消化系統疾病治療無效,警惕可能是心梗的信號。
男——持續胸痛和大汗
男性急性心梗發作症狀很明確,主要是持續胸痛和大汗;
女——放射痛和噁心嘔吐
女性患者則主要是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有時「自己都說不清楚」。
雖然急性心梗時,胸痛會比較普遍,但還可能表現為消化不良或胃腸不適、肩臂痛、下頜痛、牙痛等。雖然心絞痛和心梗都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但一般來講,疼痛在15分鐘內緩解的是心絞痛,而持續的疼痛就要高度懷疑發生急性心梗了。
防心梗,控好1個指標
心肌梗死是由於營養心肌的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部分心肌會壞死,還有一部分心肌會像「暈過去」一樣。
而冠狀動脈的阻塞,離不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日積月累的「破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壞膽固醇」。因此,定期了解自己的血脂指標很重要。建議:
1.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6個月測量1次血脂。
2.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
3. 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
心梗救治,牢記兩個「120」
眾多專家共同呼籲,應針對公眾加強救治心梗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大家牢記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120分鐘的黃金救治時間。
第一,及時辨別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現疼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
一般來說,胸痛持續超過5分鐘就應提高警惕,20分鐘還不緩解要高度懷疑心梗。
另外,有時心梗還會出現不典型症狀,表現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視。出現上述症狀時,患者本人及家屬需格外警惕,最好馬上送醫,絕不能硬著頭皮忍耐。
第二,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北京市急救中心統計發現,心梗患者中近一半自行到醫院就診,只有不到26%的人通過呼叫急救車到達醫院。但實際上,自己送醫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隨意搬動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動,會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撥打急救電話,醫生會在來的路上指導患者先行自救;
其次,很多人不了解醫院的情況,送去的醫院可能沒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沒做好人員、設備和床位的準備,從而延誤救治。
第三,平靜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存在冠心病病史,懷疑心梗時,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藥物,但如果沒有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況時,最好不要隨便給病人服藥。
讓病人平躺保持安靜,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吸氧,實在沒有氧氣,可以把窗戶打開,讓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
發生心梗後,最壞的情況是室顫,可能導致猝死。此時,最好保持病人的呼吸道暢通,並做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防止腦缺氧,以免大腦細胞迅速死亡。
第四,配合醫生的工作。
病人如確診心梗就應馬上進行手術,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屬往往不太配合,這和當下的醫患關係有關,導致寶貴的搶救時機白白被浪費。因此,為了病人的安危,家屬一定要信任醫生,並配合醫生工作,儘快籤字,儘快手術。
特別注意!
01
不要擅自使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治療心絞痛的常用藥,它可以直接讓全身血管擴張,降低血壓,但急性心梗患者服用要慎重。
如果患者血壓本來就低,服藥會導致血壓進一步降低,增加休克風險。
正確的做法是在使用硝酸甘油前,給患者測個血壓。
服藥之前,患者血壓若已經低於 90/60mmHg,或者雖然比這個值高,但明顯比平時的血壓低,這時就不要用硝酸甘油。
在確定血壓不低時,服用硝酸甘油應該躺服該藥,以防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進而頭暈摔倒。
02
不要盲目心肺復甦
做心臟復甦,要先判斷情況。
心臟復甦適用於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而急性心梗患者並非都會沒了呼吸和心跳。
如果患者沒有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心肺復甦反而會增加室速室顫發生的風險,不恰當的急救方法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患者肋骨骨折。
如果患者已經意識不清、呼之不應、呼吸微弱、摸不到脈搏,方可進行心臟復甦。
在此提醒大家
在生活中多注意身體健康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感到身體不適時
一定要及時就醫
來源:廣東DV現場、揚子晚報、@人民日報、@新浪娛樂、@deer孫僑潞、網友評論、丁香園等
原標題:《太突然!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