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小夥因心口悶痛就診竟被發現是危急的心肌梗死!
19年12月13日,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接診了年僅21歲的小蒲。根據當時小蒲胸口悶的症狀,接診醫生經過後續檢查,判斷小蒲極可能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心肌梗死,也是心內科最危急、最要命的疾病之一。
李燕偉醫生看著病床上身高175釐米、體重達到100公斤的患者,在給小蒲做第二次心電圖後,基本能判斷確實是罹患心肌梗死,急需開通冠脈、恢復血流。「在跟家屬交代病情的時候,家屬也不相信,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就心梗了?」李燕偉說。+
小蒲術前的冠脈造影顯示 前降支血管嚴重堵塞
治療過程中進行緊急冠脈造影,造影結果顯示,原本應該粗大明顯的冠脈血管前降支的顯影只剩下1釐米左右,「前降支被堵死了!」李燕偉告訴記者,前降支又被叫做生命支,承擔著左心室的供血功能,這根血管被堵,意味著生命線被堵。
同時發現大量的血栓造成血管堵塞,介入醫生用導管反覆抽吸血栓,「大大小小一共10塊,最大的一塊把導管都堵了,我們只能把導管全部退出來,重新再進一次,反覆抽吸。」
圖片預警,推薦快速划過
1小時手術「掏出」10塊血栓
其中一塊把導管都堵了
血栓吸出後,考慮患者身體情況,為防止再次發生心梗植入了支架,而支架將是長期服藥的開始。
沒有家族史,但這些習慣害了他
通常情況下,老年人心肌梗死多發是因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因導致,而現在社會環境壓力增大、工作壓力增大,年輕人熬夜多,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飲食生活不規律,心梗發病也呈年輕化趨勢。
問診中,李燕偉醫生了解到,小蒲雖然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梗家族病史,但偶爾會抽菸,身高175釐米、體重100公斤的小蒲常常熬夜打遊戲,卻不愛運動,同時,小蒲血脂指標超高,但此前一直都不知道。
「一旦發生心梗,損害心肌細胞,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心肌細胞是不可再生的,心肌梗死後,會發生心臟破裂、室壁瘤,致命性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猝死。」這時候時間就是(搶救)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心梗患者呈年輕化
19年9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話劇導演班贊,也因突發心梗去世,享年41歲。
11月27日,高以翔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暈倒,後因搶救無效去世。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錢曉東曾發過一條這樣的朋友圈,在剛剛過去的周末, 他們科室一共做了6臺急性心梗手術,其中5個都不到40歲,都比較年輕。
好在,這幾位患者送醫都比較及時,已經被搶救回來。
心梗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患者的年齡呈年輕化趨勢。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超過50萬!這其中既有老年人, 也有青壯年,並且後者的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警惕這些症狀
實際上許多心梗的症狀並不明顯,並且極容易被忽視,但日常生活中的有些「微」信號可以看出端倪。
急性心梗發作時,有90%的人會出現胸痛,對於這種胸痛,不同人的感受可能略有不同,病人往往說不出痛的具體部位,可能表現為胸悶、壓榨痛,有的甚至有呼吸困難、瀕死的感覺,還可能伴隨有出冷汗、噁心。
而且心梗引起的胸痛往往與運動或情緒變化相關聯,比如動怒時發生胸痛或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則要高度懷疑是心梗。
部分心梗患者並不一定表現為典型的胸痛症狀,而是表現為肩背疼、下頜疼、胃疼、牙疼等看似與心臟毫不相干的症狀,令他們常常耽誤了緊急治療。
心跳加速,心臟病發生前幾周或一兩個月可能出現突然或無緣由的心跳加速,或不規律的心跳。
在一段時間裡沒有運動卻會突然全身大量出汗(排除更年期出汗)。也有些人是特別勞累,身體沒力氣。或者半夜突然胸悶,喘不上來氣。
如果發現胸痛、胸悶等症狀不能緩解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可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3-5分鐘後胸痛症狀仍不能緩解要再服第二次藥,如果仍不能起效,則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有「休息一會兒就好」的想法。
做好這些,遠離心梗
研究表明這幾個因素可以解釋90%以上的心肌梗死,生活中要注意這些誘因:
1、管好腰圍
腹部肥胖帶來的問題就是內臟脂肪含量很高,更容易患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男人腰圍不超過85釐米女人腰圍不超過80釐米才健康。
2、控制血脂、血壓等
血脂、血壓和血糖異常表示脈管中血流和和血管的功能異常,極易誘發心梗,生活中要注意這些身體檢查結果。
3、放鬆心情
有抑鬱情緒、生活壓力大的人更容易患上心絞痛。失眠、抑鬱、焦慮、愛發脾氣的人尤其要注意,因為控制情緒和心臟(心肌)供血的都是植物神經,因情緒異常影響身體一樣會導致心臟部疾病。
4、堅持運動
運動的缺乏和久坐不動也會導致身體血流的異常,成年人要保證每天的運動量,但要根據身體注意運動劇烈程度,短時間突然劇烈運動和長時間運動大量出汗都會誘發心臟系列疾病。
大家可以從柔和的傳統運動開始增加鍛鍊,之後每周3—4次,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低代謝的運動。
5、規範飲食
暴飲暴食和蔬菜、瓜果攝入太少,大量飲酒或咖啡、吸菸等都是誘發心梗的重要因素,每天飲食要適量,最好是7-8分飽,同時保證食物的多樣性,保證營養豐富和均衡的攝入。
飲食規律,切忌飢一餐飽一餐,以及下午4、5點鐘以後大量吃油膩食物,這段時間之後身體的消化器官之一的胰腺功能降低,身體消化食物能力下降。
體檢一定要關注血脂
中國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的原因是由於膽固醇升高(血脂高)所致。在眾多危險因素當中,膽固醇指標異常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
建議:
① 20歲以上:每5年至少測量1次血脂。
②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每年都測血脂。
③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個月測1次血脂。
生活中的預防
生活中大家可以在食物組成中做些改變:
1、糖類的攝入以穀類、薯類為主要攝入,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和利用。
2、多吃豆類,豆類幾乎不含膽固醇,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健康食品。大豆蛋白質的胺基酸比較齊全,因而營養價值較高,且豆類幾乎不含膽固醇,含有豆固醇,可以起到抑制機體吸收動物食品所含膽固醇的作用。
3、魚類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可作用於血小板,使之不易凝集,保持血管的暢通。
4、增加蔬菜的比例,適當加入大蒜、洋蔥、山楂、蘋果、菌類、燕麥等食物,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之外,都有降低膽固醇,降血脂的功效。
中醫認為心梗的主要病發原因主要是氣血虧虛(缺血)、血瘀(血栓)、溼濁中阻(包含血脂、血糖高等)這三種,體質測試氣虛、陰虛、血瘀和痰溼分值比較高的人尤其需要注意。
菊苣梔子茶
藥王孫思邈名方、精選原料,精心配比,用心製作、菊苣梔子茶首次提出、是在藥王孫思邈編著的、《備急千金要方》。
主要是將菊苣、梔子、桑葉、百合、葛根與適量的水一起煎煮、分兩次進行服用、需要人們堅持飲用才可以發揮作用
但是自己搭配就怕出錯,反而適得其反,所以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菊苣梔子茶,是用桑葉、梔子、百合、葛根、菊苣根和甘草6種食材精心搭配而成,菊苣梔子茶輔助降三高,獲得了眾多痛風患者的一致認可。
菊苣梔子茶的原料
也是精心調選皆烘焙切片過篩、6種原材料:菊苣、梔子、葛根、桑葉、百合、甘草。菊苣梔子茶的功效在唐代就有記載,能夠保肝利膽,降低體內血脂、血糖的含量,並通過綜合作用降低了高尿酸血症的尿酸的量。
葛根
據《神農本草經》載:葛根,味甘平,主消渴,具有清熱除燥,生津止渴、輔助調理血壓、血糖之功。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院長吳中朝教授曾介紹葛根,它能輔助調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也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因此服用菊苣梔子茶,就能夠有效的緩解痛風,改善急性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菊苣梔子茶中含有的百合成分,在治療痛風的過程中效果比較好。
也是中醫辨證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中藥材,能夠有效的達到治療痛風的效果,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改善。
這款茶以葛根、菊苣、梔子為主原料,專家多次調配,不斷驗證功效,才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的功效。
並且可明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引發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肝臟乙醯輔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以及黃嘌呤氧化酶活性;
從而發揮綜合調節尿酸及腹部脂肪堆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