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過,陰氣上升,陽氣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提醒人們該禦寒保暖了。
降溫1℃,心梗風險增加2%
氣溫驟降,對於很多人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冷。但是,對於這樣一個人群來說,冷可能成為催命符。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寒冷刺激下,人體末梢血管會處於收縮狀態,由此導致動脈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
對於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來說,本來就有的心血管狹窄,再因氣溫降低而導致血管收縮,很容易就會誘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是死亡。
因此,冬天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外出時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風疾走。在室內不要將門窗開得過大,以防冷空氣刺激心腦血管。
另外,天氣寒冷,人們戶外運動減少,同時又偏愛高脂食物。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心梗來臨前的7個信號
急性心梗發病突然,但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發生前會出現一些預兆。
1.胸痛、胸悶
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可能是心梗信號。
2.心慌氣短出現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症狀,要當心心梗。
3.胸背、肩頸、胳膊疼疼痛的發作特點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現這種疼痛轉移的現象,要引起注意。
4.胃疼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時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如果出現胃疼或胃部灼燒感,要高度警惕心臟問題。
5.牙疼出現很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6.焦慮失眠毫無緣由地焦慮,半夜忽然無徵兆地驚醒,或是湧現出無法解釋的恐懼感,可能是心梗信號。
7.心跳加劇如果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鐘到10分鐘之間,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提示。
心梗的5個「危險時間」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救醫學中心主任王立祥在2018年3月30日健康時報心腦血管版刊文介紹,根據大量臨床案例發現,急性心梗有10個「危險時刻」:
1. 如廁時
用力排便時,腹內壓增大,血壓迅速上升,甚至可較平時翻一番,這都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廁時切忌用力過猛,大便不順暢時,可通過藥物等方式輔助排便。
2.晨起時
早晨起床,人從「半休眠」狀態甦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腦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這就是專家廣泛認同的「魔鬼時刻」。所以,晨起最好在床上活動四肢後再緩慢坐起。
3.情緒激動時
此前,有新聞報導說,母親輔導孩子寫作業,突發心梗。聽起來可能是一個笑話,但是是有一定的緣由的。
情緒的劇烈波動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大誘因,因為情緒劇烈波動會使交感神經高度興奮,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
4.吸菸時
吸菸會促使動脈硬化,也會增大心梗的危險。另外,吸菸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導致血管閉塞,發生心梗。同樣,飲酒時,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並可誘發心律失常。對於心腦血管疾病者則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急性心梗。
5. 鼾睡時
睡覺時「打呼嚕」是一種具有潛在危險的高發性疾病,睡眠過程中反覆出現呼吸暫停,在低氧血症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況下,可導致夜間急性心肌缺血,嚴重還會誘發急性心梗。
6. 洗澡時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長時間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裡,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洗澡水溫應與體溫相當,時間不宜過長。
除此之外,打牌、看電視等持續久坐的行為方式,也有誘發心梗的可能,需要我們注意。
年輕人心梗更兇險
這是一個讓人無法直視卻又必須要直面的事實。在我們的意識裡,心梗,血壓疾病應該都與年輕人無關。但是,臨床發現,現在年紀輕輕就患心梗的人越來越多。
而且,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心梗往往發病急、症狀兇險,發生猝死的機率比老年人高得多。
相比年輕人,老年人的血管變狹窄往往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在病變過程中,血管周圍的側支循環會建立起來,能起到代償作用。而年輕人血管側支循環的代償功能還沒有建立起來,而且心肌活動也比老年人活躍,所以一旦發病,往往來勢洶洶。
同時,現在很多常見的不良習慣,都會增加年輕人的心梗危險值:每天吸菸20支以上,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2~3倍;日常高脂飲食,會導致血管裡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堵塞。
此外,高壓力和高強度的工作以及經常熬夜時,人體生物鐘可能會被打亂,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導致體內過多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進而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和血糖也升高,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牢記1120,跑在心梗前面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有兩個:「有胸痛,我要撥打120」和「心梗救治,爭取黃金120分鐘(從發病至開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的重要理念。
心梗救治策略
如果能在這段時間內及時搶救,病人的死亡風險可以迅速下降。否則,即使挽回生命,病人也會因為長時間腦部缺氧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1.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而不是先聯繫家人、朋友、同事或熟悉的醫生。
2.有條件者進行人工心肺復甦。如果沒有,側臥、安靜等待救援。就地或臥床休息,儘量保持情緒穩定。最好能夠側臥,以免發生嘔吐的時候出現誤吸或者導致窒息危及生命。儘可能去除上身衣物,把假牙和各種飾品摘除。
3.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緩解胸痛最有效的藥物,病變不嚴重時,含服一片後5分鐘左右胸痛即可緩解。如果連服3片都不緩解,建議停止服用立刻就醫。
90%的心梗是可以預防的。
冬季心梗高發季,預防不可鬆懈。研究發現,90%的心梗是可以預防的。
1.吃七八分飽,控制肥肉、動物內臟等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飽餐後經常出現胸悶、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適,需及時到醫院排除心臟問題。
2.運動量力而行。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靶心率,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為宜。靶心率:40歲以下用180減年齡,40歲以上用170減年齡
3.及時釋放壓力。
4.晨起喝杯水。早晨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生栓塞。晨起後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
5.注意保暖
外出時著重頭部、手部、腳部保暖。回到室內後緩慢脫掉衣帽,儘量減少血壓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