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女子,深夜心梗離世,女性心梗隱匿,有3種異常,早就醫

2020-11-22 騰訊網

有一種病,來勢洶洶、死亡率極高,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

46歲的孟女士,被120急救送到了醫院,陷入深度昏迷。

醫生檢查後,心電顯示大面積心梗,十分兇險,立刻通過綠色通道搶救。

遺憾的是,經過3個多小時搶救,患者還是因為突發心梗,不治身亡。

得知這樣的結果,家屬無法接受,喊道:「我該依著你啊,都怪我啊......」。

那麼,該女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孟女士丈夫說,最近一年,她情緒無常,十分易怒。

想到可能是更年期所致,自己也不與其計較,儘量不惹她生氣。

最近一個月,孟女士總是說愛出汗,出汗量大,反反覆覆,也沒有太在意。

事發前,兩人因孩子高考,所要報考的大學,起了爭執。

二人各執己見,爭執不下,突然間,孟女士說胸口疼,便暈倒在地。

丈夫見狀,立刻撥打了120急救,可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

提醒:女性心梗隱匿,有3種異常,早就醫

患者的心梗,與丈夫爭執,是很大的一個誘因。

但實際上早有「跡象」,只是被二人給忽視了,最終才導致了無法挽回的結果。

女性心梗發病沒有男性「顯著」,容易被忽視,錯過最佳救治時機。

心梗也是「重女輕男」,相對於男性,心梗對女性的威脅更大!

女性心梗後短期內,死亡率高於男性。可能是女性遇到打擊時,心理承受能力比男性弱,在心梗發生時,更易死亡。

異常1、大汗淋漓

這一點,十分容易誤診為「更年期症候群」。

孟女士,也正是忽視了這個情況,沒有儘早就醫檢查。

心梗導致的出汗,是全身大量出冷汗,出汗面積更大,程度重,反反覆覆。

更年期出汗,則一般會是潮熱,伴有面部潮紅,忽一下出一身汗,但是幹得快,表現為更年期症候群。這兩種出汗,還是有區別的,女性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區分。

異常2、牙疼

女性心梗,也容易導致牙痛。

當過於勞累,或者情緒比較激動時,出現劇烈牙痛,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那麼,此時,心梗的機率很大,一定不要忽視,儘早就醫檢查。

異常3、上吐下瀉

這種情況,易誤診為「胃腸道疾病」。

但是,當心梗發生時,也有一些特定的內臟反應。

一般,表現為上吐下瀉,伴隨劍突痛,被稱之為「心梗前症候群」。

女性,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最好及時就醫檢查,切莫忽視,拖延。

有下面這兩個習慣的女性,更易被心梗找上

習慣1: 吸菸

研究發現,與吸菸男性相比,吸菸女性患心臟病的機率額外增加25%。

另外,「煙齡」每增加一年,女菸民患心臟病風險就比男菸民大2%。

這是由於香菸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吸菸後由於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促使冠狀動脈痙攣,一些粥樣硬化程度較輕的人也能導致心肌梗塞發病,甚至死亡。

習慣2: 酗酒

長期飲酒,會使心臟發生脂肪變性,嚴重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女性身體的脂肪含量比男性高10%,水分含量卻比男性少,這也就意味著女性無法像男性那樣輕鬆解決酒精問題。

女性,防心梗,堅持這樣做

1、儘量減少壓力

現代女性,工作、家庭等壓力巨大,導致很多人會過度勞累。

然而,過度勞累,對心臟來說,是一巨大壓力,會嚴重損害心臟。

英國一項研究稱,每天加班工作3小時或以上,患心臟病機會大增6成。

2、保證充足的睡眠

現代人,熬夜成為了習慣,睡眠不足的人越來越多。

而相關調查顯示,每天睡眠小於6.5小時,冠心病的發病率上升23%。

長期熬夜,會打亂身體生物鐘,植物神經也會變得紊亂,出現各類心臟問題。

3、白天喝點茶水

多喝茶水,補充水分,對心臟健康有益。

兩餐之間,用一些養心小植物搭配泡水,是不錯的選擇。

蒲葉苦丁茶,熱水衝泡代茶飲,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護心臟。

用蒲公英、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簡單又方便。

荷葉,入心經,含有黃酮和生物鹼,可以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還可消脂降壓,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小葉苦丁的有效物質,能促進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同時,對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清熱解毒、消炎抗菌,還可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三者搭配在一起,降脂、降壓、利尿、養心,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4、控制好脾氣

不良的情緒,對於心臟損害嚴重。

很多心臟疾病,都是在大喜大悲,情緒過於激動時發生的。

所以,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一份平和喜樂的心態。

5、清晨勤搓手

清晨,是調養心肺的黃金時間。

晨起後,先搓搓手,或者是拍拍手。

雙手心有勞宮穴,搓一搓,可通過經絡刺激心臟。

如此一來,可以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搓手時,雙手合而為掌,兩掌心對搓,直到兩手發紅、發熱為止。

6、傍晚勤散步

晚上吃完飯之後,可以選擇散步半小時。

通過散步,可促進血液循環,讓晚上睡得更加香甜,有利於保護心臟。

此外,還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跳繩等有氧運動,對心臟亦有好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48歲男子,新婚當晚離世,男人身上4個部位疼,提防心梗突發
    我們常聽說的心梗,全名叫心肌梗死,它往往是突發性的,往往和一些外部刺激緊密相連。 所以很多人會在一些特殊時刻,突發心梗。老李就是在自己的新婚當晚,突發心梗離世的。
  • 43歲男子,深夜昏迷,心梗離世,妻子悔斷腸,都是我的錯,就該忍忍
    深夜,一名中年男子被緊急拉往醫院,他雙手使勁地捂著胸部,看起來痛苦異常。 與此同時,護士匯報,男子的血壓血氧正持續降低,心電圖異常,高度懷疑是突發心梗。 醫生趕緊組織搶救,心肺復甦、電擊除顫,能做的幾乎全做了,但男子始終沒能醒過來,醫生只好和家屬宣布:男子因突發心梗搶救無效離世。
  • 29歲女子,突發心梗,深夜離世,提醒:一件事早該控制,莫忽視
    據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每年有近60萬人猝死,其中大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據統計,因高血脂引發的猝死約佔心血管疾病死亡的30%-40%,也是最常見的誘發猝死的原因。
  • 28歲女子突發心梗離世,提醒:2件事做太多,血管撐不住
    小雪今年29歲,是一家外企白領。在家人看來,小雪工資高,待遇好,但並不理解小雪承受了多少壓力,每次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她經常加班,喝酒掙錢更是家常便飯。前不久公司接受了一個大的項目,如果年底小雪沒有完成目標,很可能就會被降職,甚至解僱,因此她只能選擇加班工作。
  • 冬季心梗高發期,遠離誘發心梗的原因,牢記3點,別忽視
    心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肌梗死,因為心梗去世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別小瞧心梗這種疾病,起病急,一旦發作後,後果非常嚴重。心梗在發生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在休息時心口前區疼痛、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心慌氣短。患者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要立即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 26歲《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去世 心梗怎麼會纏上年輕人?
    熬夜已經成為了現代年輕人中的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學生中最為常見通宵打遊戲的還有熬夜做作業的如此反覆時間溜走了身體也漸漸一日不如一日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心梗猝死了該劇還出了個火爆全網的表情包……孫母在微博中透露:「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孫僑潞的去世非常突然從其社交帳號上來看在1月1日她還更新了自己的短視頻。
  • 21歲,心梗,10塊血栓!這些致命的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急性心梗發作時,有90%的人會出現胸痛,對於這種胸痛,不同人的感受可能略有不同,病人往往說不出痛的具體部位,可能表現為胸悶、壓榨痛,有的甚至有呼吸困難、瀕死的感覺,還可能伴隨有出冷汗、噁心。而且心梗引起的胸痛往往與運動或情緒變化相關聯,比如動怒時發生胸痛或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則要高度懷疑是心梗。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這病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事實並非如此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心梗有三次報警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搭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這些人都應定期查查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現三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並長期監測。所以有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是心梗第一次報警,這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發生心梗。
  • 25歲就心梗,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小心臟
    最近,有一條令人痛心的新聞又上熱搜——《巴啦啦小魔仙》裡凌美琪的扮演者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最近幾年,心梗奪去年輕生命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關統計也顯示:部分心血管疾病開始呈現年輕化的趨勢,45歲以下心梗發病率逐年上升。
  • 小魔仙離世,為何心梗盯上年輕人?
    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發作永遠離開了我們。大家都有點懵,她才25歲啊。 心肌梗死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消息,年僅25歲,死因疑似是心梗猝死。男——持續胸痛和大汗男性急性心梗發作症狀很明確,主要是持續胸痛和大汗;女——放射痛和噁心嘔吐女性患者則主要是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有時「自己都說不清楚」。
  • 中國心梗救治日|這些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牢記!
    急性心梗的誘因是什麼?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是哪些?突發急性心梗怎麼辦?如何預防心梗發生?11月20日,中國心梗救治日,關於心梗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了解。,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還有人會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打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這些人都應定期查查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現三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並長期監測。所以有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是心梗第一次報警,這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發生心梗。
  • 心梗突然來臨,瀕臨死亡的瞬間怎樣才能活下去?看完這5點我懂了
    2月8日晚途牛旅遊網預訂中心副總經理李波,因心肌梗塞離世,年僅44歲。這是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去年10月突發心梗去世後,又一位創業公司高管因心肌梗塞去世。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資料,目前估計每年有250萬例心肌梗死的發生,心梗成為普通人的「死亡殺手」。心梗發病前有何徵兆?心梗突然來臨,瀕臨死亡的瞬間該吃什麼藥?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心梗發作「魔鬼月」,這6個「時間」最危險……
    心梗的5個「危險時間」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前任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救醫學中心主任王立祥在2018年3月30日健康時報心腦血管版刊文介紹,根據大量臨床案例發現,急性心梗有10個「危險時刻」: 1.
  • 捕捉心梗之前的信號(名醫講堂)
    近年來,我國心梗的發病率顯著提高,引起了社會的高關注度。什麼是心梗?簡單地說,就是冠狀動脈因故受到阻塞,血液不能正常流通,導致心肌出現缺血缺氧。從統計數據上看,心梗比較青睞中老年群體,但是近些年有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致殘率、致死率也有所提升。
  • 年僅25歲女演員猝死!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年僅25歲女演員猝死!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1月2日,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母親發微博透露,年僅25歲的孫僑潞在1月1日因心梗猝死去世。
  • 29歲男子菸酒不碰,心梗離世,醫生嘆息:身體早就「提醒」他了
    劉先生今年29歲了,剛剛大學畢業由於剛剛參加工作,在工作中也是特別的用心,經常性的熬夜加班,為了一個項目總是應酬或者熬夜修改方案,在公司中業績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劉先生總覺得自己沒有精神,昏昏沉沉的並且休息之後也沒有明顯的改善。
  • 心梗總是靜悄悄的?身體這5個部位早有感知,可惜你卻一一忽略
    心梗學名為心肌梗塞,這是由冠狀動脈病變而引發的急性病,當患者冠狀動脈過度狹窄、有血栓形成之後,就會阻斷心肌的正常供血,導致心肌因缺血氧壞死。患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休克等嚴重問題,一旦搶救不及時,甚至還有死亡風險!不過,心梗雖然起病突然,但它同樣也有跡可循。
  • 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醫生提醒:抓住關鍵幾步,讓生命跑贏心梗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曾於本月初進行腦部手術,但最近的身體狀態並不是很好。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2點50分,馬拉度納在家中因心梗失去意識,附近的醫生第一時間前來進行搶救,最終也沒能挽救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