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條令人痛心的新聞又上熱搜——《巴啦啦小魔仙》裡凌美琪的扮演者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
最近幾年,心梗奪去年輕生命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關統計也顯示:部分心血管疾病開始呈現年輕化的趨勢,45歲以下心梗發病率逐年上升。
另外,秋冬季節是急性心梗的「高發期」,這段時間天氣寒冷,寒流頻頻光顧,人體在寒冷環境中,全身外周血管收縮,血流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痙攣,誘發心梗。
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心臟?
這些事情要知道~
勞苦功高的心臟細胞,只有一次生命
心臟是我們身體中當之無愧的勞模。當您70歲時,按70次/分的心率計算,它已經默默地跳了25億次以上。都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好好幹活,心臟勞苦功高,自然也需要吃飯,它們的「飯」便來自於冠狀動脈。
當冠狀動脈內形成斑塊時,原本光滑的血管如同水管裡長了水垢,使血管狹窄,甚至完全閉塞,通過的血液大大減少,心臟細胞持續缺血達30分鐘以上,心臟斷了糧源,就被活活餓死,即心肌梗死。
我們的心臟細胞和我們一樣,都只有一次生命,一旦心臟細胞死亡,就不能再生。
對心臟這個「勞模」好一點,我們做得到
第一,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有規律: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
心情要平和: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
第二,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
體力活動應根據身體狀況、活動習慣和心臟功能狀態而定,以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
體育鍛鍊應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運動;
對老年人提倡散步,健體操,打太極拳等。
第三,提倡飲食清淡
多選擇富含維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瓜果;以植物油為食用油;
40歲以上的人應少吃的動物脂肪和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內臟、豬油、蛋黃、奶油及其製品等;合併高血壓者,應同時限制鹽的攝入;
第四,控制各類危險因素,戒菸限酒
慢病不僅是吃藥而已,應定期到醫院隨訪:有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患者,會以為只要吃藥就算治好了毛病,其實還要記得定期去醫院門診隨訪,監測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醫生評估相應指標達標,治療才算有效。
第五,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廁所是一個危險的地方。
特別是對於有便秘的病友,解便時用力屏,會使血壓驟升、心臟負擔突然急劇增加,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出血、腦梗死等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
因此,大家要養成定時解便的好習慣,如果有便秘等問題也要及時求助醫生,通過調整飲食習慣或者相關藥物輔助來改善。
另外,解便「很用力」、上廁所玩手機等壞習慣都要儘早糾正哦!
心肌梗死非常可怕,但我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夠儘可能遠離它。
如何識別&急救?
心梗の先兆
心梗發作前,大部分都有「先兆」,比如:反覆胸悶,胸痛,發作加重,頻率增多,特別是夜間容易從睡夢中憋醒,還有一些人會有冷汗、惡性、頭暈等症狀。有此類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心梗の急救指南
患者要保持鎮靜,停止活動,平靜心情,這可以減少心肌的耗氧量;
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
服用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都可以含服,一般幾分鐘以後胸痛可以緩解;
編輯 | 韓康妮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