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梗救治日|這些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牢記!

2020-11-23 騰訊網

冬季來臨,氣溫驟降,人體血管容易收縮、血液黏稠度容易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壞死,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心肌嚴重、持久缺血,導致心肌急性壞死。由於突發性強、死亡率高,心肌梗死被稱為「頭號健康殺手」,往往讓人「談梗色變」。

急性心梗的誘因是什麼?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是哪些?突發急性心梗怎麼辦?如何預防心梗發生?11月20日,中國心梗救治日,關於心梗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了解。

引發急性心梗的6大直接誘因

過勞

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

激動

由於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情緒激動不僅增加心肌耗氧,也可誘發冠狀動脈內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冷熱交替刺激

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為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此外,夏季在低溫空調房內待過久,突然過度到炎熱的室外,或突然大量飲用冰啤酒等冷飲,身體遭受冷熱交替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吸菸、大量飲酒

吸菸和大量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但隨著飲食習慣變化,中青年人便秘的比例也在增加。便秘時排便過度用力,不適引起的焦慮,即可增加心肌耗氧,又可增加交感神經不適當激活,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的「高能」預警信號

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處出現疼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還有人會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若以上症狀持續15分鐘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要高度懷疑急性心梗。

特別警惕!如果你有以下症狀,千萬不能有任何拖延猶豫,必須立即就醫,因為你可能已經發生急性心梗!

1.胸痛為壓迫性、緊縮性、燒灼感、刀割樣或沉重感。

2.無法解釋的上腹痛或腹脹。

3.放射至頸部、下頜、肩部、背部、左臂或雙上臂。

4.「燒心」,胸部不適伴噁心和 (或) 嘔吐。

5.伴持續性氣短或呼吸困難。

6.伴無力、眩暈、頭暈或意識喪失。

7.伴大汗。

突發心梗應停止活動 馬上撥打120

嚴重的心肌梗死可能導致血壓下降、神志模糊、暈倒、尿量迅速減少等現象。專家建議,一旦身體出現此類信號,應高度重視,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

降低心梗危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及時到醫院救治,儘早開通阻塞的血管,才能夠挽救大量瀕臨壞死的心肌組織,降低心衰發生率與死亡率。

遇到突發心梗的緊急情況時,應保持鎮定,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停止活動,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或者嚼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就地採取半臥位,保持氣道通暢,有條件的可以吸氧,並注意保暖。

做好這5件小事可預防心梗發生

七八分飽清淡飲食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飽,並控制肥肉、動物內臟等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飽餐後經常出現胸悶、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適,需及時到醫院排除心臟問題。

排便不過於用力

即使大便乾燥難排,也不要過於用力,必要時可用開塞露等輔助方法應對。為了保證大便通暢,平時最好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果蔬和粗糧,還應多喝水、適量運動。

運動量力而行

最好進行快走、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最好別參加競技性運動。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靶心率(40歲以下用180減年齡,40歲以上用170減年齡),且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為宜。

及時釋放壓力

及時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髮洩出來。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鬆身心。

提防晨起突發心梗

早晨起床後,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上升,再加上整晚沒喝水,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生栓塞。晨起後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高血壓患者需遵醫囑,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壓。

資料來源:新華社、科普中國、陝西疾控等。

相關焦點

  • 昨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太和心血管專家團隊到社區義診
    市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醫師、教授何朝榮告訴記者,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當前我國心梗發病率和患病風險較高,由於心梗急救科普和民眾心梗急救常識的匱乏,很多心梗患者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療。為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規範化救治流程,市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特別組織了專家醫護團隊到豔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健康教育講座和義診活動。
  • 急性心梗並發室間隔巨大穿孔被救治
    習華健康導讀:一位患急性心肌梗死並發室間隔巨大穿孔患者,經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救治,日前出院。5月28日早晨,69歲的孫女士因胸前區、後背部及左肩部劇烈疼痛,被家人送到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救治。經醫生診斷為急性心梗,置入支架後,患者症狀明顯緩解。但醫生查體時又發現,患者室間隔心尖部有一個直徑20毫米的穿孔。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孫僑潞原名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2008年2月,她主演的 《巴啦啦小魔仙》在全國各地熱播,使她擁有了無數的「粉絲」,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小明星」!特別是對於男性和超過65歲的人以及存在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出現這些表現時應該警惕。1、突然胸痛突然胸痛不可忽視,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的「求救信號」。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容易猝死。
  • 「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自2014年,我國將11月20日確定為「中國心梗救治日」,1120代表著「2個120」:一個是出現急性胸痛要及時撥打120;二是明確診斷為心梗的患者要爭取在黃金120分鐘內得到有效救治。葛均波:傳遞「兩個120」,成為健康中國行動的堅定執行者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中國胸痛中心聯盟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通過視頻連線發表致辭,心梗救治日自設立以來,便承載著向公眾傳遞「兩個120」觀念的使命,心梗撥打120,把握心肌梗死救治的黃金120分鐘,對挽救急性心肌梗死尤為重要。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心梗發作「魔鬼月」,這6個「時間」最危險……
    吃得多、消耗少,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生。 心梗來臨前的7個信號 急性心梗發病突然,但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發生前會出現一些預兆。
  • 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醫生提醒:抓住關鍵幾步,讓生命跑贏心梗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曾於本月初進行腦部手術,但最近的身體狀態並不是很好。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2點50分,馬拉度納在家中因心梗失去意識,附近的醫生第一時間前來進行搶救,最終也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 健康大咖談|心梗救治,重在「三早」!11月19日上午10點來直播間,聽...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心梗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由其引發的猝死更是危險至極。一旦發現身邊有人猝死,你該怎麼辦?第一時間的救治又能給患者帶來怎樣的獲益?本期直播將重點講解猝死與心肌梗死的關係,為高危人群敲響警鐘,並告訴大家如何預防心梗,如何擁有一顆「健康心」。
  • 捕捉心梗之前的信號(名醫講堂)
    近年來,我國心梗的發病率顯著提高,引起了社會的高關注度。什麼是心梗?簡單地說,就是冠狀動脈因故受到阻塞,血液不能正常流通,導致心肌出現缺血缺氧。從統計數據上看,心梗比較青睞中老年群體,但是近些年有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致殘率、致死率也有所提升。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預兆要注意
    據多名大V發文透露,撰稿人、《今晚80後脫口秀》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他是《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創作團隊的核心成員,代表作有《賴寶日記》《人生何處不尷尬》《生活就是北京時間最後一響兒》等。7月20日上午,他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傳開。紅星新聞記者也隨後核實到這個消息。
  • 冬季心梗高發期,遠離誘發心梗的原因,牢記3點,別忽視
    心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肌梗死,因為心梗去世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別小瞧心梗這種疾病,起病急,一旦發作後,後果非常嚴重。心梗在發生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在休息時心口前區疼痛、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心慌氣短。患者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要立即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 21歲,心梗,10塊血栓!這些致命的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警惕這些症狀實際上許多心梗的症狀並不明顯,並且極容易被忽視,但日常生活中的有些「微」信號可以看出端倪。急性心梗發作時,有90%的人會出現胸痛,對於這種胸痛,不同人的感受可能略有不同,病人往往說不出痛的具體部位,可能表現為胸悶、壓榨痛,有的甚至有呼吸困難、瀕死的感覺,還可能伴隨有出冷汗、噁心。而且心梗引起的胸痛往往與運動或情緒變化相關聯,比如動怒時發生胸痛或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則要高度懷疑是心梗。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這病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1位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達2.9億在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梗關於心梗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如果這些習慣越多,那麼說明得冠心病的風險越高,所以一定要儘快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搭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這些人都應定期查查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現三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並長期監測。
  • 90%的心梗是可以預防的,只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近年來,心梗已經帶走很多知名人士。突發心梗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很多人在慨嘆生命脆弱的同時,不由得提高了對心梗的警惕。一、何為心梗?心梗即心肌梗塞,若冠狀動脈發生急性、持久性的閉塞,導致的心肌組織供血中斷,引起心肌組織壞死。
  • 【溶栓病例】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心梗」患者與時間的賽跑
    健康小知識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分屬中最嚴重的類型,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急性心梗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心臟急症,一旦患者急性心梗發作,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心臟驟停猝死等嚴重後果。突發急性心梗的原因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冠狀動脈血流的急性中斷,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進一步造成心肌壞死。
  • 年紀輕輕怎麼就心梗了?養護心血管10條秘籍,現在看還來得及
    所以,年輕人的心梗跟中老年人心梗其實是有一些區別的,罪魁禍首更應該是作息不規律,熬夜吸菸。現在的年輕人還有一個特點,由於工作壓力大,運動也很少,導致了一些意外。另外,年輕人自以為身體強壯,有點不舒服也不當回事。其實急性心梗,不管發生在老年人還是年輕人身上,都是有一些先兆症狀的。如果能夠抓住這些症狀及時救治,也不至於發生悲劇。
  • 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醫生趕到後,患者血壓都測不到,趕緊輸升壓藥,做了一個心電圖急性心梗,一秒鐘沒耽誤,但是在半路上心臟就停跳,開始心肺復甦,送到急診繼續搶救也沒救過來。」①「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2017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感嘆到。
  • 什麼是心梗 出現這5大症狀要小心
    位於上腹部,常被誤認為胃潰瘍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於下頜或頸部,常被誤認為骨關節病。部分病人無疼痛,多為糖尿病病人或老年人,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數病人在整個病程中都無疼痛或其他症狀,而事後才發現得過心肌梗塞。
  • 健康大咖談|年紀輕輕怎麼就心梗了?養護心血管10條秘籍,現在看還...
    原創 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1月5日晚,某知名時尚博主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元旦假期,年僅25歲的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因心梗猝死。更早一點,上海一位48歲的女教授在滑雪時突發類似心肌梗死的症狀去世。
  • 26歲《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去世 心梗怎麼會纏上年輕人?
    心梗猝死了!該劇還出了個火爆全網的表情包……孫母在微博中透露:「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孫僑潞的去世非常突然從其社交帳號上來看在1月1日她還更新了自己的短視頻。
  • 46歲女子,深夜心梗離世,女性心梗隱匿,有3種異常,早就醫
    有一種病,來勢洶洶、死亡率極高,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 事發前,兩人因孩子高考,所要報考的大學,起了爭執。 二人各執己見,爭執不下,突然間,孟女士說胸口疼,便暈倒在地。 丈夫見狀,立刻撥打了120急救,可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