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心梗是可以預防的,只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2020-12-06 善生活養有道

近年來,心梗已經帶走很多知名人士。突發心梗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很多人在慨嘆生命脆弱的同時,不由得提高了對心梗的警惕。

一、何為心梗?

心梗即心肌梗塞,若冠狀動脈發生急性、持久性的閉塞,導致的心肌組織供血中斷,引起心肌組織壞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絕大多數患者最直接的症狀為疼痛,梗塞引起疼痛,可造成突發性心臟衰竭、心律失常、心臟破裂等;表現為左上肢疼痛、胸骨後悶痛、心前區疼痛、甚至胃痛、腹痛等。此外,部分患者還可能以心慌等為首發症狀。

從中醫來分析,所謂心梗,即類似於《黃帝內經》中所描述的:真心痛、脾心痛等。醫聖張仲景就詳細描述了心肌梗死發作時的症狀,如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手足清至節,這樣的描述栩栩如生,很形象,很生機。目前中醫界常把急性心梗類同於真心痛。

為什麼會發作真心痛?中醫認為,真心病的發病因素眾多,包括年老體衰,或陽氣不足,或七情內傷,或氣滯血瘀,或過食肥甘,或勞倦傷脾而痰濁化生,或寒邪侵襲,或血脈凝滯等等。真心病的核心病機是本虛而標實,其病位在心。

二、如何預防心梗的發生?

雖然心梗發病急,病情重,但研究發現,90%的心梗是可以預防的。中醫強調「治未病」,預防永遠大於治療。與其在心梗發作時去急救,在未發作時及時預防。

一則,避免久坐

因為長時間靜坐會使血流速度減慢,回心血流量減少,這時如果突然起來活動,很容易使冠狀動脈血流量發生驟減而致心梗發作。切忌長時間久坐不動,適當起身活動,利於血液循環暢通。

從中醫來分析,久坐則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導致血瘀形成。況且,久坐則肉,傷脾,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化生不足,容易導致血虛血澀。而動則生陽,運動能宣暢陽氣,能讓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預防血瘀血凝。

久坐最傷五臟,亦傷人精神氣血。久坐之人若猛然起立,容易導致陽氣不升而誘發心脈失養。發作為心梗。

二則,多素少肉

營養學認為,飲食結構要合理,每天要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而且建議每天攝入食物的種類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少吃高熱量、高膽固醇、高脂肪、高鹽、高糖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烹調多用植物油,菜餚少放鹽,口味清淡為好。避免暴飲暴食,要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的量要少。

從中醫來分析,五穀最養人,要想健康,就要以五穀為主,因為五穀得天地五行之全氣,包括生長化收藏之氣。人吃五穀,就能更好地順應天地規律,從而讓人更健康。

俗話說,粗茶淡飯最養人。平時吃的清淡些,不但養脾胃,亦養精神。使人氣血調暢,精神良好,就不容易受外境變化而影響心神。況且,體內脂濁不滯,陽氣通暢,自然有益於心主血脈的功能。

三則,防寒保暖

逢秋冬寒冷季節,應根據氣候變化而及時增衣保暖,外出時護好頭部、手部、腳部,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風疾走。逢夏天也要避免或減少反覆冷熱環境的刺激,要控制好室內外溫差。空調溫度建議不低於26℃。

從中醫來分析,肺主治節。人能調節體溫以適應節氣和環境,依賴肺的功能。肺氣旺則能主治節,那麼,溫度變化大時我們也能不病;反之,若肺氣虛,不能主治節,那麼,當溫差較大時,我們就容易患病。

特別是在夏天驟然進入寒冷環境,陽氣不足而寒邪侵襲,容易直入少陰,導致手少陰心經陽氣暴脫,導致心梗發生。

四則,適當運動

運動有助提高心肺耐力,維持心臟機能。建議每周進行3-5次的有氧運動。如果是中等強度的運動,一般不超過半小時,而輕度運動如快走,一般半小時至45分鐘為宜。鍛鍊時要量力而行,避免劇烈運動。在運動前先活動一下身體,運動結束後做些放鬆活動。有研究表明,參加以運動鍛鍊為核心的心臟康復,可以使心梗患者再發生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險性降低25%,這種作用可以「媲美」很多預防性藥物。

從中醫來分析,運動可以通陽,可以讓心陽宣暢,有助於祛除陰霾,讓心能更好地主血脈和主神明。而且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運動之後會感覺神清氣爽,甚至會有淡淡的愉悅感,這即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得以加強的表現。另外,運動之後我們也會感覺精力旺盛,體力充足,這是心主血脈的功能得以增強的表現。

五則,控制體重

肥胖的人更容易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急性心梗的明確危險因素。有資料顯示,體重超過標準20%,則冠心病突發的危險性增加一倍。在肥胖者中打鼾者尤其多,而打鼾也是引起急性心梗的危險因素。男女肥胖人群中,習慣性打鼾率分別高達52.2%和34.2%,體重指數(體重與身高平方比值)每增加1個單位,習慣性打鼾的風險增加19%。腰圍每增加1cm,習慣性打鼾風險就增加6%。所以,要堅決控制體重,使體重指數控制在18.5-24.9之間。

從中醫來分析,所謂肥胖,其根本病機是陽虛。陽虛則氣化功能下降,導致痰濁水飲等積滯於體內,形成肥胖。也就是說,不是肥胖增加了罹患急性心梗的風險,而是陽虛。陽虛導致心陽不振,陽虛則生寒,生瘀,生痰,這樣就造成了本虛標實的真心病的病機。

六則,絕不熬夜

最新研究顯示,每天6-9小時的睡眠最有助於預防心梗,睡多睡少都不行。越偏離6-9的睡眠時間範圍,心肌梗塞的風險就越大。對於熬夜或睡眠不足的人來說,每增加一小時的睡眠時間,心肌梗塞的風險可以減低20%。

從中醫來分析,熬夜傷損五臟,亦傷人精神。我們自己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若某天熬夜了,第二天往往會精神萎靡,體力下降,且精力不足。因為熬夜打亂了我們的臟腑氣血平衡,導致人體的正氣下降了。再者,睡眠是陽氣大歸根,睡眠質量高且時間充足,意味著陽氣歸根徹底。那麼,陽氣就可以更好地生發,於是人體的陽氣圓運動就會變大變圓,我們也就會更健康。反之,若熬夜,或睡眠時間不足,導致陽氣不能歸根徹底,那麼,我們的陽氣圓運動就會變弱變小,導致我們的健康受損。

熬夜傷心,心主血脈,心主神明。熬夜之後面色憔悴,這是心不主血脈的表現;精神變差,這是心不主神的表現。若持續熬夜,就會導致心氣變虛,進而導致痰濁水飲瘀血等凝滯,造成本虛標實之證。再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熬夜導致心氣變虛,這是心梗發生的種子。

七則,保持心情穩定

年輕人喜歡爭強好勝,遇事容易生氣、急躁、衝動、激動,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大忌。應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做到樂觀、開朗、隨遇而安,保持心態平衡,切忌過喜過悲,儘量避免悲傷場合。看電視、視頻會使情緒過分激動,要避免樂極生悲。

從中醫來分析,心主神明。心要安和,則神明安和。因此,平時儘量保持心態平和,即使遇到一些事情,也不要產生怨恨惱怒煩等負面情緒。越是心態平和,越有助於心主血脈的功能和暢,就越不會誘發心臟病。

而且,《內經》強調,健康的至高境界是: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雖然我們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至少,我們要朝著這樣的方向去努力。在生活和工作中通過事情來調暢情志,這也是修養身心的方法。在事上磨礪,使心定而靜,靜而安,磨礪久了,身心境界自然提升,不但可以更健康,更有益於人生事業的成就。

八則,戒菸限酒

吸菸和酗酒是誘發急性心梗的明確危險因素。建議主動戒菸、限酒,並避免被動吸菸。無論任何時候選擇戒菸和限酒都不算晚。

從中醫來分析,煙為火毒,既會灼傷肺陰,又易擾動心火,容易誘發心臟不適;酒性彪悍滑利,過飲既耗陽,又損心神。若逢親友聚會,小量飲酒亦未嘗不可,但切忌不可過飲,貪杯損害自己的健康。

三、值得商榷的幾個觀點

現代醫學認為,還有幾個方法有助於預防心梗,但中醫有不同的理解。試分析如下。

一則,每天喝點咖啡

有人認為,一天一杯咖啡可減少發生心梗的風險,因為咖啡包含幾個生物活性化合物,例如咖啡因,而咖啡因與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相關。

從中醫來分析,咖啡,味苦,氣香,性溫,色黑。苦則燥溼;香則醒脾;溫則通陽;黑則入腎。故咖啡昇陽而不留熱,溫熱而不過燥,化溼而不伐氣,特別適合於脾腎陽虛之人。咖啡有類似於附子之效,但比附子緩和,無毒性。因此,脾腎寒溼者不妨常飲。但若屬陰虛火旺體質者,其陰虧於下,虛火易動,飲咖啡後會出現心跳加速、噁心、頭暈、失眠等不適。此類人群建議慎重選擇咖啡。

二則,少量多次補水

現代醫學認為,缺水會導致血液粘稠,容易出現血栓,增加心梗風險。健康成人每天飲水量為1500-1700ml,最好每半小時左右喝兩三口水,要小口喝、慢慢咽,避免猛灌。有人推薦預防心梗的救命三杯水,尤其適宜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這「三杯救命水」的第一杯是睡前100ml;第二杯是起夜時100ml;第三杯是起床後200ml。

從中醫來分析,水為至陰,水進入人體,要通過陽氣的氣化,然後才能濡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也就是說,光飲水,而不考慮氣化,這樣無益於健康。

飲水要適度。若機體陽氣不足,喝水太多,氣化不了,反而會傷害健康。一則,喝水太多會消耗陽氣,導致陽氣更虛;二則,亦會造成水毒或水飲,成為致病因素。那麼當如何喝水?我的觀點是:只要能滿足自己口渴的程度就夠了,不要刻意多喝水。至於有人建議每天要喝八杯水,這純粹是瞎建議。陽虛陰盛之人切忌不可過度飲水。

三則,積極防治各種炎症

現代醫學認為,體內炎症增多,容易增加血管內膜損傷,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或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從而導致血小板堆積,形成血栓,誘發心梗。

那麼,現代醫學如何認識炎症呢?現代醫學認為,發炎是由某種細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夠專門殺死這種細菌的某種抗生素,炎症就會消失。

但是,抗生素有毒副作用。從中醫來分析,抗生素普遍性偏寒涼,有傷陽之弊端。而且,人的機體是一個百萬細菌的生態俱樂部,抗生素殺死某種致病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死起正常作用的其他細菌,破壞人體內部的各種微妙的轉換和合成機制,其副作用不容忽視。

雖然說預防炎症有助於預防心梗,但炎症只是一個結果,是人體內外部環境發生某種失衡的結果。只要調節好平衡,即調節好陰陽、寒熱、虛實等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換句話說,火症不外乎邪正鬥爭、陰陽失調、升降失常。而炎症的發生、發展與變化,又與患病機體的體質(正氣)的強弱和致病因質(邪氣)的性質關係密切。只要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如何治療炎症的呢?中醫的方法是扶正祛邪。如此則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戀邪。

綜上所述,預防心梗源於我們平時的自律。養生要靠自己努力。預防永遠大於治療。健康是我們一點一滴地積攢出來的。預防心梗如此,預防所有疾病皆當如此。

再者,一旦出現心梗的先兆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診治。千萬別抱著「慢慢會好」、「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想法,尤其是年輕人。若感覺自己胸口悶悶的,甚至有疼痛感,一定要馬上就醫,不要忍著熬著。#心梗#(董洪濤)

相關焦點

  • 降溫1℃,心梗風險增2%!心梗發作「魔鬼月」,這6個「時間」最危險……
    因此,冬天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外出時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風疾走。在室內不要將門窗開得過大,以防冷空氣刺激心腦血管。出現這種疼痛轉移的現象,要引起注意。 4.胃疼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時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如果出現胃疼或胃部灼燒感,要高度警惕心臟問題。 5.牙疼出現很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 40歲高血壓,吃魚油能預防心梗嗎?本文帶你正確認識魚油作用
    40歲就出現高血壓問題,可以說是挺早的,對於這樣的情況,當然是要強調儘早的加強血壓控制,同時也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控制。有的朋友這樣問,聽說吃魚油能夠預防心梗,我這高血壓問題,吃點魚油能有用嗎?吃魚油對於降血壓沒有什麼效果。
  • 中國心梗救治日|這些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牢記!
    急性心梗的誘因是什麼?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是哪些?突發急性心梗怎麼辦?如何預防心梗發生?11月20日,中國心梗救治日,關於心梗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了解。 降低心梗危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及時到醫院救治,儘早開通阻塞的血管,才能夠挽救大量瀕臨壞死的心肌組織,降低心衰發生率與死亡率。 遇到突發心梗的緊急情況時,應保持鎮定,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停止活動,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或者嚼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就地採取半臥位,保持氣道通暢,有條件的可以吸氧,並注意保暖。
  • 21歲,心梗,10塊血栓!這些致命的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警惕這些症狀實際上許多心梗的症狀並不明顯,並且極容易被忽視,但日常生活中的有些「微」信號可以看出端倪。急性心梗發作時,有90%的人會出現胸痛,對於這種胸痛,不同人的感受可能略有不同,病人往往說不出痛的具體部位,可能表現為胸悶、壓榨痛,有的甚至有呼吸困難、瀕死的感覺,還可能伴隨有出冷汗、噁心。而且心梗引起的胸痛往往與運動或情緒變化相關聯,比如動怒時發生胸痛或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則要高度懷疑是心梗。
  • 闢謠:心梗放支架後不疼了,就不用吃抗血小板藥物了?
    心血管疾病之所以要進行二級預防,就是因為通常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病理基礎的心血管問題,是無法徹底治癒的,如果出現了心梗等疾病問題時,首先要做的是把血栓堵塞冠狀動脈血管導致的心臟嚴重供血不足問題解決掉,因此,此時通常都需要進行血運重建方面的急救,比如通過介入手術放入支架,將堵塞的部位「撐起來」,或者是通過旁路移植術(搭橋手術),把堵塞的血管從旁邊恢復血液供應,這些緊急的處理方式,如果搶救及時
  • 中年人血壓高,能不能吃點魚油,來預防心梗呢?快看專家怎麼說
    上午有一個護士諮詢,說他哥哥今年40歲了,有高血壓好幾年,問能不能吃魚油預防心梗? 高血壓怎麼辦?除了減少這些食物外,還可以補充蛋白質及魚油,魚類,尤其深海魚攝入有利於血脂代謝,所以深海魚油降低甘油三酯的一說。 也就是降低甘油三酯的基礎是控制飲食,當然也可以吃魚油來降低甘油三酯;必要時甚至需要吃藥來降低甘油三酯。 當然心腦血管疾病也包括心梗,也就是理論上說甘油三酯升高,如果不積極控制,也會增加心梗的風險。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預兆要注意
    哪些原因會誘發心梗?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常見的原因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大家應格外注意:(1)晨起6點~12點。張健說,雖然很多症狀現在還不能從醫學理論上作出很好的解釋,但患者手術前後症狀的明顯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它們與心肌缺血間存在相關性。多數患者發病前1~2周就會露出蛛絲馬跡,如果你的身體也出現以下表現,不妨多個心眼,考慮是不是心梗或心肌缺血所致。
  • 2020寒潮來襲,一晚搶救3名心梗患者,醫生提醒:做好預防
    雖然一晚上只睡了10分鐘,但3位患者病情都比較穩定,很是欣慰,值了!冬季本身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加之突然降溫,如果沒有做好保暖防護,或者沒有做好各種預防,那麼就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有三高的人、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多穿一點,這時候一定要溫度,而不是風度。2、健康生活是長期的
  • 男人要注意了,發生心梗時,身體2個「要害」部位,或會出現疼痛
    、硬化等問題,從而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量的減少,心臟沒有辦法得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氣的供給,最終就會發展成為心肌壞死。而且因為疾病在前期發生的時候,身體出現的症狀得不到重視,就不能及時地發現心梗的發生,這樣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判斷心梗在發生之前出現的症狀呢?心梗發生時,男性要多加注意,身體的2個部位會出現疼痛。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特別是對於男性和超過65歲的人以及存在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出現這些表現時應該警惕。1、突然胸痛突然胸痛不可忽視,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的「求救信號」。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容易猝死。
  • 冬季心梗高發期,遠離誘發心梗的原因,牢記3點,別忽視
    心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肌梗死,因為心梗去世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別小瞧心梗這種疾病,起病急,一旦發作後,後果非常嚴重。心梗在發生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在休息時心口前區疼痛、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心慌氣短。患者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要立即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 37歲、搶救4天、多次瀕死,有這些生活習慣的要注意了……
    醫生表示,抽菸、熬夜是急性心梗、腦梗和腫瘤的高危因素,這些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心梗年輕化主要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大量吸菸、經常熬夜、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危險因素,是這種病的「隱形殺手」。
  • 年紀輕輕怎麼就心梗了?養護心血管10條秘籍,現在看還來得及
    大家常聽說人有時候會因為特別的情緒暴怒,一下子發生心梗,也有過度興奮、過於開心的時候,一下子倒地的。所以避免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也是預防猝死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再就是睡眠,保持作息規律,能有效避免意外。Q:我們知道,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長期服藥。這些藥真的會「吃上就停不下來」嗎?
  •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這些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這些 2020-12-31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ARNI預防心室重構,心梗後防治迎來新篇章
    *本文專業內容僅供醫學專業人士參考閱讀心梗後防治,心室重構是關鍵!心肌梗死是當前全球心衰最常見、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心梗後心衰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而心梗後心室重構是死亡或心衰發生的獨立預測因素[1]。那麼是否有方法能夠預防心梗後心室重構呢?
  • 這些方法可以預防眼睛乾澀
    你可以看看是不是視力常常在夜裡下降,並且皮膚乾燥,是的話可能就是維生素A缺乏哦!2、乾眼症如果你的眼睛長期感覺到乾澀,即使在休息之後都不能得到緩解的話,那麼就需要到眼科看一下,防止是乾眼症導致,需要專業治療。
  • 健康大咖談|年紀輕輕怎麼就心梗了?養護心血管10條秘籍,現在看還...
    用藥的糾結,這麼排解Q您提到了硝酸甘油應該是在有症狀的時候服用,那有沒有藥物可以預防猝死,預防心梗呢?大家常聽說人有時候會因為特別的情緒暴怒,一下子發生心梗,也有過度興奮、過於開心的時候,一下子倒地的。所以避免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也是預防猝死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再就是睡眠,保持作息規律,能有效避免意外。Q我們知道,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長期服藥。這些藥真的會「吃上就停不下來」嗎?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始終都在6.5%以下,為啥還是發生了心梗?
    這是一位發生心梗的糖尿病人與醫生的對話,從對話中您能發現有哪些問題嗎?也正是這些問題,成為了他心梗發生的主要原因。首先,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評判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優劣的一項檢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在血糖相對平穩的基礎上,也就是要保證全天血糖波動不大的情況下,糖化血蛋白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