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37歲、搶救4天、多次瀕死,有這些生活習慣的要注意了……

2021-01-13 網事聚焦

兩周前,江蘇淮安一名37歲的男子突發急性心梗,搶救期間,他曾多次瀕臨死亡。

最終,醫生啟用了頂級生命支持設備ECMO,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挽救了他年輕的生命。

4月24號上午,在重症監護病房治療了兩周的張先生康復出院了。

家屬告訴記者,患者平時菸癮很大,一天要抽兩到三包煙,還經常熬夜打牌。事發當晚,正在打牌的張先生感覺胸口一陣劇烈的疼痛,預感事情不好的妻子趕緊將他送往醫院。

情況危急,患者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心跳反覆驟停。醫護人員持續為其心肺復甦,卻始終沒有效果。為了糾正心衰、缺氧,並創造手術條件,醫院決定啟用ECMO。

ECMO是「體外膜肺轉流」的英文縮寫,其原理是把患者的回心血流引入到體外的機器設備中並在體外進行氧和後再回輸進人體內,ECMO的使用可暫時性地部分替代心臟功能,使心臟臨時性地得到休息和恢復,為外科手術創超一個相對較好的手術時機。

ECMO上機四天後,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穩定。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情況逐漸好轉直至出院,未遺留任何後遺症。

醫生表示,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持續增高,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年輕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醫生表示,

抽菸、熬夜是急性心梗、腦梗和腫瘤的高危因素,

這些疾病越來越年輕化,

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心梗年輕化

主要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大量吸菸、經常熬夜、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危險因素,是這種病的「隱形殺手」。

長期食用高能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容易產生斑塊附著於血管壁,使血管腔變得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產生心絞痛症狀。如果斑塊突然破裂,會造成急性的血管堵塞,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急性心肌梗死。

斑塊是悄無聲息地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在斑塊破裂出現相關症狀之前,約有90%的人不知道自己有斑塊。

其次長期熬夜勞累,也是導致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

此外,吸菸是引發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臟性猝死的誘因。有研究表明,吸菸可使冠心病發病年齡提早10年,每日吸1-5支煙,心梗的風險增加40%;每日吸1-2包煙,心梗風險增加6-8倍。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滔建議,年輕人應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早期篩查,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勞累時也不要馬上洗澡,休息一會兒恢復一定體力後再洗,也可在浴室裡放個小板凳,坐著洗澡,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

若發生類似心肌梗死的徵兆,如胸悶、胸痛、心悸、噁心、心慌、氣短、乏力、頭暈、腹脹等,應立即停下手頭的事情進行休息。

若症狀持續不緩解,則應馬上前往醫院診治。

突發心梗患者、家屬

務必記得這兩個動作

若不幸突發心梗且身邊無救助者,患者本人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救援到來之前,應就地休息。作為家屬,如果發現家人突發心肌梗死,應該保持鎮定,果斷急救:

1、撥打120:儘快與醫院取得聯繫,請醫生速來搶救或送醫院搶治。

2、就地平臥:立即讓病人就地平臥,雙腳稍微抬高,嚴禁搬動,因為任何搬動都會增加心臟負擔,危及生命。

3、鎮靜:如有家用常備藥箱,立即監測血壓,如果沒有明顯低血壓才可含服硝酸甘油。同時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鎮靜下來。周圍的人也不要大聲說話。

4、吸氧:如有供氧條件,應立即給予吸氧。

5、人工呼吸:如病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家人切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採用拳擊心前區使之復跳的急救措施。若無效,則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至醫生到來。

問題來了,正確的心肺復甦怎麼做,這兩個動作記住能救命,快快學起來!

廣東省人民醫院急危重症醫學部副主任、急診科主任李欣為您「拆解」心肺復甦技能:

胸外按壓

定位:中指對乳頭,掌跟對胸骨

頻率:100-120次/分鐘

深度:5-6釐米

要點:掌跟不離胸,保持肩、肘、掌跟三點一線,以身體帶動做下壓動作,讓胸廓充分回彈,減少停頓時間。

人工呼吸

抬被施救者下巴,使其頭部後仰,充分打開氣道,檢查口腔有無異物,然後口對口吹氣,吹氣時捏緊鼻孔以胸口起伏為準。

注意事項

1按壓與呼吸的比是30:2(連續按壓30次後做兩次人工呼吸),如此反覆5個循環後,判斷被施救者有無心跳和呼吸,有則暫停心肺復甦,無則繼續心肺復甦。不願意口對口人工呼吸的,可只做胸外按壓。

2呼吸心跳停止8秒後,將出現腦缺氧症狀,30秒後昏迷,60秒腦細胞開始死亡,6分鐘全部死亡,10分鐘不可逆轉的死亡,醫學上定義4分鐘為搶救的「黃金時間」。不要光等救護車和專業急救人員,有急救常識的人在「黃金搶救4分鐘」內以心肺復甦搶救,接近40%可挽救生命。

來源:都市現場(jxtvdsxc)、江蘇新聞頻道、健康有約

相關焦點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特別是對於男性和超過65歲的人以及存在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出現這些表現時應該警惕。1、突然胸痛突然胸痛不可忽視,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的「求救信號」。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容易猝死。
  • 21歲,心梗,10塊血栓!這些致命的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沒有家族史,但這些習慣害了他通常情況下,老年人心肌梗死多發是因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因導致,而現在社會環境壓力增大、工作壓力增大,年輕人熬夜多,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飲食生活不規律,心梗發病也呈年輕化趨勢。
  • 13歲孩子命懸一線!這些「感冒」症狀要警惕
    這些「感冒」症狀要警惕 2020-12-02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經驗分享:二胎應檢查什麼,37歲懷孕二胎注意事項有哪些?
    有很多媽媽生完一胎後想要二胎卻遲遲懷不上,或者懷上後問題很多,多數原因是不了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二胎應檢查什麼,37歲懷孕二胎注意事項有哪些?,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如若生活中有問題存在,要在備孕期間及時改正。
  • 死亡一瞬感覺謎中謎:形形色色的「瀕死體驗」揭秘
    她對我說:」你要我找的永恆的平靜,在另一個世界你可得到的。『我用手掩住雙眼,但瑪麗亞姨媽輕輕地把我的手拉了回來。「10多分鐘過後,亞艾那又長睡不醒。  無獨有偶,美國一位65歲的「死而復生」的商人,也向搶救他的醫生們敘述了自己「死後」的情景:「我記得自己好像一朵輕雲一般,逐漸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醫院的牆壁與鐵門都阻擋不了『這時的我』。
  • 中老年人無症狀也要警惕結直腸癌
    因此,陳光蘭主任建議,一旦出現便血、粘液血便、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貧血或體重下降等報警症狀,應儘早進行腸鏡檢查。由於40%結直腸癌無明顯報警症狀,建議45-50歲以上都做一次腸鏡檢查。  從臨床上而言,陳光蘭推薦全身麻醉無痛腸鏡,除了舒適之外,全身麻醉無痛結腸鏡檢查時患者沒有疼痛等痛苦,而且血壓會適當地降低,同時有心電監護、血壓監測,有任何情況可以及時發現並搶救,比起做普通的結腸鏡檢查安全很多。做結腸鏡檢查時發現腸息肉,全身麻醉狀態下可以直接摘除,避免再次痛苦。  預防結直腸癌  這些細節要注意  如何預防結直腸癌?
  • 瀕死體驗
    木內鶴彥——1954年生,從小開始觀星,長大後加入日本航空自衛隊,同時也是日本業餘彗星獵捕手,發現了四顆彗星,且有兩顆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一生有過兩次瀕死體驗,第一次在22歲那年,因腸梗阻,心臟停跳30分鐘後恢復心跳,感受到自己存在於離開肉體的「意識」中,一段神奇的經歷。
  • 瀕死體驗,能證明人有靈魂嗎?
    瀕死體驗」為揭開「靈魂」的神秘面紗照亮了一線曙光。所謂瀕死體驗,就是某個人的心臟跳動、腦電波都停止了(即醫學意義上的死亡),後來在醫生的搶救下又活了過來,並能回憶起在「死亡」那一段時間裡的經歷。科學家們發現,成千上萬的人經歷過瀕死體驗。
  • 顛覆教科書的瀕死體驗
    有的學者認為,這類現象是一種幻覺;而超心理學專家和部分科學研究者和哲學家則認為,這些現象證明了死後生命續存的可能。今天介紹幾個典型的瀕死案例,這些案例不得不讓我們認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的意識真的能夠脫離肉體而獨立存在嗎?
  • 一覺醒來妻子身亡,孩子緊急搶救!冬季需警惕這個「隱形殺手」
    一覺醒來妻子身亡,孩子緊急搶救!冬季需警惕這個「隱形殺手」 2020-12-03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真搶救第37天,老公辛龍暴瘦露面,七尺男兒掩面痛哭
    3月14日,是劉真生命垂危,入院搶救的第37天,喜愛她的觀眾依舊沒有等來好消息。這個曾經和小S撒嬌鬥嘴的「國標舞女王」,還在沉睡中命懸一線。(劉真)當天下午,劉真老公辛龍首次露面。這個原本身高172公分,體重60公斤,外形剽悍的七尺男兒,面對媒體記者的提問關心,難忍悲痛情緒失控,當街掩面痛哭起來。
  • 腦神經醫生瀕死體驗:另一個天堂確實存在
    」我相信,在這個塵世的世界,我們註定要學習無條件的愛、慈悲、寬恕和接納。-- Dr.Eben Alexander 埃本·亞歷山大醫生 --成千上萬的人都曾有過瀕死體驗,但科學家們一直聲稱這不可能。Eben出院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立即返回醫院,調出自己在持續7天搶救過程中所有的病歷報告。他看完這些數據後,他的世界觀崩塌了。他說:「我看到這些數據之後,我覺得我在昏迷過程中所看到的東西用科學根本沒法解釋。」在我的這本書中,有一個詞在反覆出現著。
  •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習慣!也會給自己帶來好運
    人的動作、表情、言語等習慣,同樣可以給人形成屬於自身的風水氣場,改變自己的運勢。好的習慣會給人帶來好運,而那些不好的習慣卻會破壞你的好運,甚至帶來厄運。 今天,龍吟師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會給你帶來好運的習慣,讓大家都注意起來,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營造出一片好風水
  • 人在臨死前到底要經歷什麼?有關於瀕死體驗的研究
    人到底有沒有靈魂呢?我到底會不會還存在今天的記憶呢?又或者是死後都要經歷什麼?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有人還真的專門做過研究,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到底研究出來了什麼?瀕死體驗想要研究人在去世之後的事情,按照常理來看,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去世之後就沒有辦法進行溝通了,所以在逝去後具體幹了什麼事情也無從考證,但是有一種方法可以,也就是「瀕死」;「瀕死」是什麼意思呢?
  • 警惕!26歲男子腦中布滿蟲子,與這生活習慣有關
    26歲男子癱倒街頭被送醫一查腦子裡竟有蟲子癱坐在地、大小便失禁,身體偶爾抽搐。日前,深圳26歲的男子小林(化名)在路邊被人發現。剛開始,路人以為他「精神有問題」想撥打120遭拒只好報警,經由警察通知小林的家人後,將他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 瀕死體驗
    今天想跟你討論一個沉重的詞,瀕死體驗。對於死亡,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的?我是從來沒有想過,甚至覺得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所以對於死亡,我是沒有感覺到恐懼和抗拒,反而有一種遙遠的距離感和無知感,只想等到60歲,70歲再去面對這個。一個人要麼還活著,要麼已經死了,這之間沒有可過渡的階段。而瀕死體驗,有說是發生在心臟停止跳動後,腦死亡之前這段時間,或是大腦缺氧時。
  • 瀕死體驗是什麼?科學家調查了1034個經歷過的人,得出了4種情況
    有過瀕臨死亡體驗的人,更能珍惜活著的時間。科學家想要解讀瀕死體驗,為此調查了1034個有過瀕死經歷的人,他們經歷了4種情況。死亡後的人,會有靈魂嗎?如果逝者能開口說話,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不過人死不能復生,這種想法註定是沒用的。
  • 死亡謎境:瀕死之人描述靈魂出殼的真實感受(圖)
    羅梅爾在文章中提及了一位40歲的心臟病患者。此人心臟病突發摔倒在路邊草坪。路人看到後,立即叫來了救護車,將其送往醫院搶救。在救護車上,這名患者漸漸喪失了所有臨床醫學的生命指徵,走入了科學意義上的死亡。羅梅爾在該病人心電圖和腦電圖已徹底為零後,又繼續堅持了一段長時間的「無謂搶救」,並在實施心肺復甦術時將患者口中的假牙摘掉。
  • 瀕死體驗的背後,會否隱藏著人類意識的秘密?
    所謂「瀕死體驗」,即是「死去活來」。對人類而言,人死後的感覺完全無法獲知,甚至「死後的感覺」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但瀕臨死亡的感覺卻真正地被捕捉到了。柏拉圖曾在《理想國》中有過記載,中國的古籍中也有提及,但基本都是零星的隻言片語。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搶救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生命垂危的人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由此產生的,則是更多人所說的「瀕死體驗」。
  • 瀕死的時候都會去到她潛意識的地方嗎?
    「意思就是你瀕死的迴光返照,人瀕死的時候都會去到她潛意識的地方,當然這些景象也不全是由心生的,而是加上你的造業因果和某種實體環境產生互相共鳴的實相化存在。」「瀕死……因果,我死了?」我聽不懂大叔他後面說的,但是瀕死二字,我聽的明白。本來還蹲在地上的我,聽到這話,嚯的一下站起身。「我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