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背後,會否隱藏著人類意識的秘密?

2021-01-13 腦極體

所謂「瀕死體驗」,即是「死去活來」。

對人類而言,人死後的感覺完全無法獲知,甚至「死後的感覺」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但瀕臨死亡的感覺卻真正地被捕捉到了。柏拉圖曾在《理想國》中有過記載,中國的古籍中也有提及,但基本都是零星的隻言片語。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搶救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生命垂危的人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由此產生的,則是更多人所說的「瀕死體驗」。

這種體驗的時間很短,因處於「死而未死」之間,故或可將其看做生命的臨界點。而瀕死體驗的特殊之處在於,其不僅讓人很少感覺到生命消失的疼痛,反而會在此之間產生不可言說的愉悅、奇妙的經歷,甚至是傳說中的靈魂出竅。

所以,說到靈魂出竅,瀕死體驗是不是頓時就變得很刺激了?

從靈魂出竅到神靈指路:充滿奇幻色彩的瀕死體驗

經過研究者們的總結,瀕死體驗的主要表現形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靈魂出竅。關於靈魂出竅的記載多出現在手術臺中。這種手術一般是重度昏迷或嚴重的腦部疾病,危及生命。比如帕姆·雷諾茲在1991年接受了一臺腦動脈瘤切除手術。主刀醫生將其體溫冷卻到了15.6攝氏度,停止其心跳,然後將腦部的血液吸出。通過儀器的檢測表明,帕姆確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腦死亡狀態,但她卻在手術結束之後回憶了手術發生時的很多細節。

另一項觀察了2000多起心臟驟停案例的研究最終確認,一位57歲的男性說在做手術的時候,自己浮在手術臺的上空中央,親眼看見醫護人員在對他實施搶救,甚至描述了搶救過程中的一些細節。而這些細節最終也被驗證。

靈魂出竅正符合了多年以來人類關於「肉身」和「靈魂」二分的古老看法,因此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心緒平靜。活著的人認為,死亡一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的那一刻,即便是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但很多瀕死體驗者卻表示,當確知死亡真的要來臨的時候,他們的情緒反而變得平靜下來。眼前會出現亮光,耳邊會響起優美而令人陶醉的音樂,視力變得清晰,呼吸舒暢而新鮮。死亡似乎是一件可以接納並且從容走向的事情。

回顧一生。這大概是被很多人提及最多的一點了。無論是在影視還是書籍當中,我們往往能看到一個人將要撒手人寰,然後鏡頭開始播放從小到大的種種畫面。很多瀕死體驗者表示,他們會以倒敘的方式觀看自己的一生,涉及的往往是重要的人生節點,七成以上的人表示回顧的內容全都是人生的開心時刻,但有三成左右的人會表示回顧了一些痛苦的往事,並且還有可能會遭到來自神秘人的審判。

親人團聚。一部分人回憶自己在瀕死的時候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人,這些人有的還活著,有的卻已經死了。在美國拍攝的大型紀錄片《生死與輪迴》中,有人回憶自己看到了已經去世的父親,以及很多其他的親戚。這些親戚會看著自己走過來,然後提醒自己陽壽未盡,趕緊回到肉身中去……

瀕死體驗的表現形式多達四十多種,除了以上四種之外,還有時空隧道說、神靈指路說、空間切換說……任何一種體驗,都足以令人興奮。

有人認為,瀕死體驗根本是不存在的,這些所謂的種種堪稱奇幻的經歷,其實都是患者們拿來博眼球而已。但問題在於,經過長期的案例積累和總結,大量互不相識的患者所表述出的瀕死體驗具備高度相似的特徵。這種情況是無法用簡單的編造和巧合概括的。

因此,瀕死體驗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甚至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領域,也就水到渠成了。

科學與超自然:誰才是瀕死體驗的真因?

需要注意的是,瀕死體驗絕非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獵奇談資。由於涉及的人數眾多,並且經歷千奇百怪,關於瀕死體驗的研究已經成為了現代生理學乃至心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

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又存在一個顯著的困難。目前而言,科學家所掌握的瀕死體驗資料大多是由於親歷者口述回憶而來。既然是口述,其中涉及虛假編造、記憶模糊的內容就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無法實時地對體驗內容和發生機制進行聯繫性研究,也就導致科學探索變得不是特別「科學」。

在這種情況下,關於瀕死體驗的成因的研究,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類。

第一類研究者堅持從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去探索原因。

一部分研究者認為,瀕死體驗的形成是建立在腦部功能活動異常的前提下。比如如果前額葉曾經受損的話,其可能會引起精神分裂症;而那些聲稱靈魂懸浮的人,則很有可能有睡眠麻痺的歷史,導致自己的感知信息混亂。由於死亡的某種因素導致大腦活動異常,也就產生了混亂的意識,而這些混亂的意識則表現為瀕死體驗。

另一部分研究者則認為瀕死體驗是由於體內的某種致幻物質被激發而出現。比如一種名為二甲基色胺的強致幻劑,其不僅存在於植物當中,而且在人體內也有被發現,雖然劑量並不多。那麼,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則很有可能是二甲基色胺或其他尚未被發現的致幻成分被激發,從而導致人的精神出現宛若真實的幻覺。

而認為瀕死體驗是由於心理原因造成的研究者依據則是,很多親歷者所經歷的瀕死體驗會因為自己的經歷、職業、信仰等產生不同的差異。比如信仰耶穌的人大多會覺得自己是在走向天堂的路上,而唐山大地震中的一位倖存者則回憶自己跟著一個小鬼到陰曹地府走了一遭,結果因為生死簿上沒有自己的名字就被趕了回來,然後繼續活下去。

但這些所有存在可能性的生理或心理研究大多數都是一種理論推斷,也就是說事實上並無法正是瀕死體驗會和某一種因素存在必然的關係。所以,當科學對它的解釋僅僅存在可能的前提下,另一類研究者則打出了超自然主義的大旗。

這杆超自然的大旗核心觀點就是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獨立於人的肉體而存在的。

至今人們仍然無法弄清楚意識的發生機制究竟是怎樣的。它到底是存在於大腦中,還是神經中,亦或是身體裡某一個神秘區域,或者獨立於人的肉體而存在,我們不得而知。因此在很多人看來,「意識」就是通俗意義上的靈魂。一旦肉體死亡,人的意識也就沒有依附的實體,就會隨之離開。這樣就很好地解釋了靈魂懸浮、看到過去的人物等一切奇幻的事情了。

如果說科學是在努力地尋求證據來為瀕死體驗提供一個可信的解釋的話,這種超自然注意更大程度上可以算作是一種無法解釋的無奈之舉。就像傳統上人們無法解釋洪水地震現象,而將之稱為天神發怒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個聽起來充滿「迷信色彩」的東西,為什麼能夠引起那麼多人的重視?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心中的獵奇之意?

研究瀕死體驗,絕不僅僅是為了獵奇

研究瀕死體驗,探明發生機制,目的之一便在於如何挽救更多的生命。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詞,比如「虛驚一場」,比如「化險為夷」,比如「九死一生」。對曾有過瀕死體驗經歷的人來說,他們表面上來看是活了過來,但其實與死亡只有一線之隔。那麼,他們邁過這一線僅僅是靠身體機能支撐起來的嗎?在這其中,個人意志和精神會不會起到什麼關鍵性的而我們又尚未探知的作用?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能從鬼門關走一遭再回來的人,並不是多數;更多的人是踏進鬼門關,從此再無迴路。

因此,發現瀕死體驗是如何對生命延續產生影響,並將其運用於醫療救助當中,可以看做是瀕死體驗研究的現實意義之一。

第二個重要的作用,則在於其可能有助於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緩解。

最近,路易斯安納大學的神經學家研究者們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對13名志願者注射預定劑量的二甲基色胺和安慰劑,來觀察其是否會產生瀕死體驗。最後的研究結果表明,13名志願者基本都確定有過瀕死體驗,除了有回顧人生的經歷之外,還更明顯地產生了靈魂懸浮的情況。

我們上文提到,瀕死體驗中可能會產生平靜或愉悅的情緒,並讓自己從一個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環境。在瀕死體驗結束、人們回到正常的狀態之後,會對這一體驗印象深刻,並再次基礎上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比如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回憶自己在當時回顧了從小到大的快樂時光,即便震後雙腿截肢,但仍然有信心活下去。

那麼,通過模擬瀕死體驗,將有可能會對精神疾病患者,比如抑鬱症,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也將成為精神和心理疾病治療的途徑之一。

在這兩種意義之外,由於瀕死體驗涉及的內容基本上與肉體無關,也就是純粹的意識流動,那麼,對其研究也就意味著「意識」這一涉及人類根本的問題也將有可能取得突破。

儘管科學家們從19世紀末就開始對瀕死體驗進行科學化研究,但一個多世紀以來,卻並沒有取得巨大的突破性進展。死亡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人的意識是否真的獨立存在?瀕死體驗會意味著死後真的有靈魂嗎?

或許等到瀕死體驗的謎底被揭開,一切也就便都有了答案。

相關焦點

  • 瀕死體驗背後的科學與研究
    瀕死體驗是一個越來越有趣和受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以瀕死體驗為話題而拍攝的電影和編寫的書籍,這些電影和書籍講述了人們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經歷的體外體驗和其他感覺,其中特別有趣的是一些研究人員寫的兩本關於瀕死體驗的書。
  • 瀕死體驗
    一生有過兩次瀕死體驗,第一次在22歲那年,因腸梗阻,心臟停跳30分鐘後恢復心跳,感受到自己存在於離開肉體的「意識」中,一段神奇的經歷。第二次第三次是在中國,病名是冠狀靜脈破裂,又一次意識脫離肉體,熟門熟路的又開始意識穿越,探索世界的真相。 第一次瀕死體驗 22歲那一年,由於十二指腸受到脊椎和動脈壓迫,這是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據說是之前從未有人被救活的罕見病。
  • 人死後意識還存在嗎?神秘的瀕死體驗,也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生與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但是,生與死之間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它生與死之間的過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瀕死體驗。瀕死體驗是一種在接近死亡時,一些人所經歷的現象。比如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卻意外恢復的人,以及處於潛在毀滅性遭遇中僥倖脫險的人。
  • 瀕死體驗(節選二)
    在我瀕死體驗的那一刻,我發現自己陷入了深深的寂靜,超越一切寂靜的寂靜。我可以看到或感知到永恆,超越無限的永恆。我在虛空中。我處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一切還未被創造出來之前。我跨越了時間的初始,跨越了第一個聲音和振動。我在創造的眼睛裡。我覺得自己好像在觸摸上帝的臉。不是宗教中描述的上帝的那種感覺,而是那種我與絕對的生命和意識是合為一體的感受。
  • 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即將死去是怎樣的感覺?心理學解釋:瀕死體驗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體驗,由於已經逝去的人無法向我們傳達信息,因此我們對死亡後的世界一無所知。在長久以來,「死亡的感覺」都是人們所熱議的話題。 隨著人類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臨死的病患也能經過搶救存活下來,而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瀕死體驗(NDE)」者。
  • 瀕死體驗會給經歷者留下深刻記憶
    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瀕死體驗會給經歷者留下深刻記憶當身體在遭受鈍器外傷、心臟病、窒息和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傷害時,會觸發瀕死體驗(NDEs)。在醫院中,1/10的心臟驟停患者有過類似的體驗。
  • 科學家試驗瀕死體驗,揭開大腦的秘密
    瀕死體驗時,都會發生什麼?什麼是瀕死體驗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瀕臨死亡時,大腦傳達給人體的一種體驗,也就是說,當人類瀕死的瞬間,我們的大腦究竟讓我們感知到了什麼?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患者們因為不同的原因,導致心臟停止等進入瀕死體驗,但是,他們在瀕死過程中的感受都是類似的。
  • 神奇的瀕死經驗 揭開人類向善的秘密
    為何我們總在一些瀕死經驗的故事中,發現到主角們在重回世間後,總是變得無私、大愛,並常常去當義工,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見雷蒙‧慕迪醫學博士Dannion Brinkley著作,紐約書評暢銷書)雷蒙一共有過二次瀕死經驗。自從第一次事件發生後,他就發現「人類向善的簡單秘密,就是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愛與良善,和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所付出的將一樣多。」此話怎說?重點就是在於那個「回顧一生」的人生重現經過。
  • 瀕死體驗者向科學家,講述靈魂出竅的未知世界
    今天跟隨面具秘密一起探究瀕死體驗,記得訂閱我的頻道,才不會錯過每一個你想知道的秘密!死亡和瀕死體驗隨著科學和醫學的發展,人們可以將很多病人或垂死之人從死亡的邊緣醫治回來;20世紀以後,伴隨著瀕死體驗者累積出現,和越來越多相關的文章以及書籍的出現,才使得瀕死體驗的現象開始吸引了越來越多公眾注意力,分析這些報告人們才發現原來死亡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些瀕死體驗者中,發現了驚人的秘密!
  • 人死後意識還在?瀕死體驗者稱能感覺從身體分離
    事實上,一旦出現腦死亡,就沒有可行的方法來逆轉這種無法挽回的傷害,而且心臟最終也會停止跳動。在手術臺上,死亡通常是心臟衰竭的結果,也就是心肌不再向大腦輸送含氧血。但是也有證據表明人類在死亡後意識仍然存在,即使只有很短暫的時間。
  • 瀕死體驗對我的啟發
    一個人沒有了生命體徵,按我們常人的理解,應該就不會有什麼意識,更不會有什麼記憶,難道瀕死體驗不過就是大腦死亡前的迴光返照嗎?是錯覺,或是幻覺?不,科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後,發現大腦和意識並沒有絕對的聯繫,人死亡後,靈魂離開肉體,和周圍溶成一體。有一部分病人死而復甦以後,能夠複述醫生護士搶救他的情況。甚至有的病人飄出去很遠的地方,看到隔壁或樓頂的一些事物。
  • 木內鶴彥~~天文學家的瀕死體驗
    難以置信,天文學家一次瀕死體驗,揭開了宇宙的秘密
  • 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即將死去,是怎樣的感覺?|心理學解釋瀕死體驗
    死亡,是所有人最終的歸宿,那麼,有沒有思考過,死亡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現代醫學對死亡體驗的探索從未停止,很多醫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曾經做過瀕死體驗(NDE)的研究。一、第三者視角許多瀕死體驗者都在自述中提到,死亡的過程中會產生虛幻的感覺,類似於靈魂與肉體的剝離,自己會以第三者視角觀察自己和身邊的人。靈魂是什麼?是生物概念還是心理現象?在東西方不同的神話體系中都曾引入「靈魂」的概念,這真的是某種巧合嗎?
  • 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瀕死體驗揭秘
    美國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表明,當人類的心臟停止跳動時,大腦還會繼續運作。換言之,人類的大腦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這個事實。 那麼這個時間段大腦會想些什麼呢?我們還看一看有過瀕死體驗的人是怎樣描述的。這就是--瀕死體驗。
  • 死亡瞬間會害怕嗎?瀕死體驗是真的嗎?
    人類之所以如此執著,是因為死亡是人類內心最深的恐懼。那麼對於一個掙扎與垂死邊緣的人來說,他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嗎?人的死亡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毫無徵兆的死亡,比如遭遇突然性的事故,瞬間失去所有生命體徵,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死亡的。
  • 探索生命本質——瀕死體驗
    註解:如果沒有那個永恆不變的「我」,為何人會有「我」的意識?如果存在一個不隨肉體消失的「我」,為何我不知道?生命本質是什麼,我來自哪裡?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瀕死體驗(NDES)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每10個人在危及生命的事件中就有1人報告出現某種感覺或者神秘體驗。死亡象徵著生命的終結,它是身體機能衰退的過程。人體器官及功能會出現退化現象最終停止運作。然而,瀕死體驗卻表現出反於常態的「死亡現象」。
  • 瀕死體驗,能證明人有靈魂嗎?
    瀕死體驗」為揭開「靈魂」的神秘面紗照亮了一線曙光。所謂瀕死體驗,就是某個人的心臟跳動、腦電波都停止了(即醫學意義上的死亡),後來在醫生的搶救下又活了過來,並能回憶起在「死亡」那一段時間裡的經歷。科學家們發現,成千上萬的人經歷過瀕死體驗。
  • 世界首例換頭手術將導致瀕死體驗?沒開玩笑吧?
    在手術以及術後的這段時間內,患者會經歷怎樣一番體驗,是外界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但如果將頭部和身體分離,瀕死體驗或許會發生。但瀕死體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大西洋月刊》曾刊登文章,對「瀕死體驗」背後的科學解釋和唯心理論進行了深入探討。
  • 人類死亡前那一瞬間有什麼感覺?心理學解析:九種瀕死體驗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但人們往往很好奇,在面臨死亡時,大腦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人們會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嗎? 針對這一問題,心理學家做出了相關研究表明:人類在經歷瀕死狀態時,大腦會繼續工作。
  • 人類死後可以時間旅行?日本著名科學家瀕死體驗,究竟是真是假?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死後可以時間旅行?日本著名科學家瀕死體驗,究竟是真是假?人類死亡之後究竟會去往哪裡呢?這是亙古不變的一個話題,甚至還引發了一些神學的色彩在其中。人類的死亡真的可以和神學掛在一起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