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120送來一位小夥,人已經陷入深度昏迷,看樣子快不行了!」分診臺的護士在電話裡焦急地喊。
醫生接到通知後,趕緊拿起聽診器衝出了診室,直奔急診分診處,只見護工已經用平車推著患者奔跑在前往搶救室的路上。
在路上醫生了解到,患者名叫大力,今年27歲,事發前,他突然在遊戲上,給朋友發了兩個字:救我!
朋友看到後,馬上趕到大力家中,才發現他已經倒在電腦前,並將他送往醫院。
接下來醫生檢查後發現,大力人呈嗜睡狀態,呼之能睜眼,不能應答。於是立即對其進行查體,開通急診綠色通道,後經查頭顱CT示大力腦幹出血,必須馬上進行手術。
與突發心梗不同,腦幹出血雖不能在瞬間致人死亡,但卻是死亡率極高的一種疾病。
腦幹位於大腦的下面,腦幹的延髓部分下連脊髓,是人體的生命中樞。若這些中樞受損傷,將引起心搏、血壓的嚴重障礙,甚至危及生命,腦幹出血死亡率高達70%以上。
於是,大力被推進了手術室,可惜在經過三個小時的手術後,大力還是由於送來的不及時,腦動脈破裂而沒有保住生命。
當醫生將結果告訴家屬時,親戚朋友都痛哭不已,大喊著說:都怪他自己作的啊!
原來,大力今年雖然已經27歲,但還是個不務正業的人,每天下了班哪也不去,就窩在家裡打遊戲,經常熬夜到通宵,每次說他也不聽。
誰知道今天夜裡,打著遊戲,突然就給朋友發了那樣的消息,可即使這樣,也沒能挽救年輕的生命!
醫生告誡:經常熬夜,謹防腦出血!這個壞習慣一定要改!
以往一般是中老年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出現突發腦出血的情況較多,很少看到這麼年輕沒有基礎疾病的腦出血患者。但是近來年輕的腦出血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是因工作需要常年熬夜的人群。」這部分患者和家屬都感到很奇怪,熬夜的時候沒有做很重的體力活,就是用電腦工作,結果也會腦出血。
其實,熬夜、不規律飲食、過度勞累等都是腦出血的誘因,加上季節變化、情緒的起伏等客觀因素,年輕人也可能被誘發腦出血等疾病。熬夜會導致腎上腺素飆升,人也會疲勞緊張,加上久坐不動,血管受到壓迫,就易發生腦幹出血。
6個信號一出現,小心腦血管要「崩潰」,切莫忽視
1、劇烈頭痛或疼痛加重,可能還伴有噁心、耳鳴;
2、眩暈難受,甚至摔倒在地;
3、一側麻木,尤其是肢體無力,情況更危急;
4、眼前蒙黑,突然一過性的眼前蒙黑,或一隻眼睛視物不清,甚至有重影;
5、舌根發硬,說不清話或吞咽困難;
6、喝水、進食等過程中,經常莫名的出現嗆咳;
呵護腦血管健康,做到「3多」
1、多自檢
用手觸摸腳背的最高點,並感受其脈搏:
如果此處脈搏跳動正常,說明動脈血已經傳到腳後,血管還算健康;
如果此處脈搏跳動減弱,或者走路後,觸摸不到脈搏,則可能已經發生輕微動脈閉塞,要引起注意。
2、多α-亞麻酸
來源:蘇子油等植物油。
營養學上,α-亞麻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是我們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可以保護血管,增加血管彈性,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其中有效的成分EPA,被稱為「血管的清道夫」,可以清除血管中的垃圾,預防血管壁增厚,改善血脂狀態,增強血管彈性,能預防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並且α-亞麻酸進入人體後可快速分解出DHA,這是「人體腦黃金」,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日常常見的含有α-亞麻酸的食物並不多,一般存在於蘇子油等植物油當中,其α-亞麻酸含量相對來講,比較高,可高達66%以上,每日補充5毫升就可以滿足人體需求。
3、多喝水
多喝水,不僅可以補充體液,還可以稀釋血液,預防血液粘稠,減低血栓的形成。
而溫開水,是最佳選擇。
日常,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並且,要小口慢慢喝。
每日飲水量,建議在1500-2000ml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