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減少腦供血不足風險,8個壞習慣最好改掉

2020-11-26 騰訊網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會逐漸衰老,出現這樣那樣的健康問題,有時候是很難避免的,特別是一些50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有人說是進入了生命的「危險期」,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更大,特別是心腦血管健康方面,更是要多加注意,有很多50歲以上的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問題,而腦供血不足是如何產生的,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儘量減少腦供血不足的風險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50歲以上,要注意腦供血不足的風險

對於到了50歲上的朋友,確實應該從多個方面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了。而心腦血管血管的健康,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主要方面。不管是正在經歷更年期或已經進入絕經期的女性朋友,還是到了5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血壓、血脂,血糖水平出現異常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而這些三高問題,再加上血管自身的老化變性,就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動脈粥樣硬化及動脈血管壁斑塊的形成,就是導致腦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

腦供血不足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急性腦供血不足主要是梗塞性腦卒中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腦梗」,腦梗的發生原因也並不單一,可能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凝血物質聚集,最終堵塞腦血管;還有可能是心臟出現心律失常,房顫等問題,導致心臟內形成栓子,栓子脫落後隨血液循環到達腦血管形成堵塞引起的「心源性」腦梗。但不論何種情況,腦梗一旦發生,都是大問題,需要緊急救治,而且有些情況預後往往較差,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改善,二次發作的風險也仍然存在。

慢性腦供血不足則往往是逐漸發生的,其症狀可能會逐漸有輕微逐漸加重,可能會伴有頭暈,頭痛,食物模糊,失眠等等多種症狀,其主要原因,是腦部供血循環出現障礙,其可能導致的原因與動脈粥樣硬化,頸椎相關疾病影響等方面息息相關。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問題,如果不積極的進行調理改善,會逐漸加重,或出現突發性的急性腦梗,因此,更值得我們多加注意,儘早地進行幹預控制。

50歲後,預防腦供血不足,生活上要注意哪些?

身體的衰老不可避免,但對於相關疾病風險做好預防,儘量用健康正確的方式去生活,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嚴格自律、科學調理來做到的。50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想要減少腦供血不足的風險,生活上的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注意改掉——

高脂高糖高鹽的飲食習慣,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是導致三高問題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保持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低鹽低脂低糖攝入,是非常重要的。

長期大量飲酒的習慣,長期大量飲酒,不但會傷肝傷胃,同樣也會損害血管內皮健康,影響身體代謝功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加大心血管疾病風險。

吸菸,吸菸的危害我們整天說,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吸菸有害健康,特別是心腦血管健康,能戒掉最好。

久坐不運動的習慣,運動鍛鍊是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身體代謝能力的重要健康生活方式,對於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腦供血不足風險,是值得長期堅持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

長期低頭看手機的習慣。現在智慧型手機已經全面普及,通過手機獲取信息,購物,娛樂,處理工作等,現在手機能做到的事情簡直太多了,而我們長期低頭用在手機等電子產品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長期低頭的習慣會增加頸椎壓力,導致頸椎出現問題的風險增加,而頸椎的增生如果壓迫到腦部供血動脈,就會引起腦動脈供血不足。

長期熬夜的習慣,長期熬夜也是導致身體衰老加速,代謝異常發生風險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加速的重要風險因素,如果不是必須,建議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充足的睡眠。

情緒不穩的習慣。有的朋友情緒不穩定,特別容易出現劇烈的波動,而這種情緒上的劇烈波動,同樣可能會危害我們的血管健康,甚至成為突發心梗、腦梗的重要誘因,因此,學會保持平和心態,不要讓情緒劇烈波動,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50歲以上的朋友,除了上述生活上的壞習慣要注意改掉以外,想要避免腦供血不足風險,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注意相關風險因素的及時識別和儘早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樣的三高基礎慢病就不說了,定期檢查,一旦發現,一定要儘快的進行調理控制,儘量把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控制在達標範圍內;除了三高,頸動脈斑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別是房顫,頸椎疾病的影響等等,這些方面,也都是直接導致腦供血不足發生的重要疾病因素,定期排查,發現疾病及時調理控制,同樣也非常重要,只有在疾病尚不嚴重的時候,就積極地採取措施進行改善,才能夠防患於未然,儘可能地降低腦供血不足風險。

相關焦點

  • 50歲後,進入生命危險期,不想腦供血不足,醫生建議改掉這些壞習慣
    衰老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特別是50歲以後,衰老的步伐就越明顯了。 這個時候的人多數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腦供血不足,會出現頭暈、頭痛、失眠、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不少可能沒有在意,認為這就是衰老的一個過程,然後聽之任之,殊不知這是腦供血不足的徵兆。腦供血不足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預防腦供血不足,今天我來聊一聊它的相關知識。
  • 腦供血不足,3個小方法可自測,改善腦供血,還要「兩手抓」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腦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腦供血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但不排除一些年輕人也可能存在這一情況。
  • 50歲算老嗎?50歲進入壽命決定期,提前改掉吸陽陋習,壽命不會短
    而我國對年齡是這麼劃分的,41—65歲是中年,其中41—48歲屬於壯實期;49—55歲屬於穩健期;56—65歲屬於調整期。66歲以上是老年。無論是世衛組織的年齡劃分標準,還是我國的年齡劃分標準,50歲都不算老。判斷一個人是否衰老,除了看年齡,還要看心態。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 六種方法治療腦供血不足
    有的時候進行劇烈運動之後,會出現頭暈目眩,腦袋缺氧的現象,我們會說是腦供血不足了。腦供血不足除了這個症狀還有其它哪些症狀呢?腦供血不足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腦供血不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問題,還有腦供血不足要如何治療。相信看完本文你會有所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你。
  • 頭暈頭痛腦供血不足?3個小方法,改善腦供血讓你不再難受!
    現如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一些典型的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說腦梗死,腦出血,心臟病,心肌梗塞和腦供血不足等,這些疾病不再僅僅在年紀大的人群中出現,而是越來越趨近於年輕化了。那麼有沒有了解什麼是腦供血不足呢?
  •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
    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如今,我們稍加觀察一下就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症狀。有的人就會自嘲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其實,這不是中不中用的問題,大多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預防腦供血不足,日常建議做好這幾件事
    導語:腦供血不足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情況,不僅會引起瞌睡、打哈欠,還會引起一些很嚴重的腦部疾病。現在有些年輕人也仗著自己年輕,覺得腦供血不足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腦供血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腦供血不足發出來的信號,及時抓住,必須重視!
  • 若面部有3個異常,有可能是腦供血不足的表現,及時提防腦梗
    若面部有3個異常,有可能是腦供血不足的表現,及時提防腦梗 說到腦梗,相信不少中老年人會感覺到聞風喪膽,因為當出現腦梗的症狀時,不但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身體健康,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危及人的生命。
  • 女人腦供血不足該吃什麼食物
    大腦是我們每個人的核心器官,所以要格外注意大腦的保養,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可能經常聽到人們提起腦供血不足這個疾病,那麼,當出現腦供血不足疾病的時候,經常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傷害,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出現腦供血不足,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更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女人腦供血不足吃什麼?
  • 腦供血不足怎麼辦?醫生告訴你應對方法,多為家人看一眼!
    不知不覺踏入醫學領域已經8年有餘,這期間曾經遇到過不少頭暈的患者,在進行檢查的時候,發現頸椎、頭顱CT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這個時候多數考慮腦供血不足,根據現有的權威的統計數據,60歲以上的人群中腦供血不足的比例能達到50以上。
  • 腦供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
    慢性供血不足的後果是什麼,導致慢性腦功能不全——認知功能的損傷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多樣,包括了學習、記憶、語言、運動、思維、創造、精神、情感等。二、語言--失語如腦供血不足在丘腦、基底節這地方,可引起失語。失語就是語言交流能力障礙。如聽不懂別人及自己的講話,說不出要表達的意思,不理解亦寫不出發病前會讀、寫的字句等。
  • 4個常見現象,或是腦供血不足「登門」了,早重視
    通常來說,腦供血不足是腦梗發生的第一步,也是血管出現堵塞後最早的一個反應。實際上很好理解,當血管發生堵塞之後,就會影響到血液循環的順暢度,而血液循環不暢了,腦部的供血就難以得到足夠的供應,也就是形成了腦供血不足。
  • 腦供血不足,飲食上有什麼忌口?醫生坦言告知,望早知曉
    腦供血不足,不少人平時聽到應該都比較多,一般多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老人,是一種常見的不可逆疾病,一旦出現對身體的影響還是很大,而影響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通常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影響是最大大的。腦供血不足身上會有哪些表現呢?
  • 腦供血不足的人,身體會出現4個症狀,一經發現,及時警惕腦梗發作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引起腦功能障礙,但嚴格來說,腦供血不足並不能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狀的俗稱,腦供血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但不排除年輕人也可能存在這一情況。
  • 腦供血不足信偏方引發腦梗險丟命,治療腦供血不足真有偏方嗎?
    【三博病例】47 歲張先生(化名),一年前出現頭暈頭疼,失眠多夢、記憶力差的症狀,親戚聽說他的症狀後,認為是腦供血不足,只是個小問題,不礙事,隨後給他推薦了自用偏方和保健品。治療腦供血不足,真有偏方嗎?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腦部某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高發於老年人。據不完全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人中,腦供血不足者佔80%,而且越來越年輕化。
  • 女人腦供血不足怎麼辦 吃點什麼好
    腦供血不足疾病的時候,經常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傷害,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出現腦供血不足,很有可能會對身體產生更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女人腦供血不足吃什麼。女人腦供血不足吃什麼當女性患上腦供血不足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這種疾病一定要在懷孕之前調理好,否則的話,女性在懷孕之後,就會出現頭暈、貧血等等狀況,這樣的話就會對孕期的安全和健康產生一些影響,那麼,腦供血不足應該吃什麼,我們來看看吧!
  • 腦供血不足的人有哪些表現,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很健康的,而且有很多人對腦供血不足,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經常是抱有著僥倖的心理,覺得這種病不會落到自己的身上,因此,忽略了許多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而腦供血不足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發作時可能甚至奪走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要及時的接受他發出的信號,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腦供血不足的人會有哪些表現?對於大多數正常人來說,一整夜的休息會給我們帶來精神充沛精神煥發的感覺,而對於腦供血不足的人來說,卻會給他們徒增壓力,導致神情恍惚不定。
  • 腦供血不足的人,通常有4個異常,你要是也有,早點調養下!
    腦供血不足,是指人大腦中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出現的腦部功能障礙,多與腦部血管動脈硬化有關。其實,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日漸改變,腦供血不足出現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的,需要人們趁早意識到身體的異常,趁早調理,減輕對於身體的傷害。
  • 腦供血不足的現象,你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導語:許多人認為腦衰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的症狀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出現了腦供血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是頸椎受壓導致對腦血管的壓迫而形成;另一方面是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血管堵塞和狹窄,堵塞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腦供血不足會有什麼表現,要預防腦供血不足,需在平時做些什麼?
    導語: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腦供血,都不一定有著充足的了解,即使知道這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對於這種疾病,經常會抱有一種僥倖心理,認為自己比較年輕,不會得這種病,但是這一情況正在逐漸消失,因為腦供血不足的情況正在逐漸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