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大二附院首次獨立成功開展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房顫射頻消融術
日前,鄭大二附院心內三病區萬大國主任帶領科室介入團隊成功獨立開展一例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的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這是我院心內科首次獨立開展此類手術,也標誌該院心臟電生理介入治療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只為佑你平安喜樂|鄭大二附院婦產科主任張慶
臨床技術 精湛嫻熟 張慶,1996年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成為鄭大二附院婦產科的一名年輕醫師,二十多年來,在鄭英、王武亮等著名教授的細心培養下,成長為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婦產科專家。
-
鄭大二附院承辦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婦科手術實用技術與規範基層巡講
由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婦產科雜誌編委會、河南省預防醫學會、河南省醫學會婦產科分會聯合主辦,鄭大二附院承辦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婦科手術實用技術與指南規範基層巡講(第31場)」暨「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婦科內鏡手術規範化操作及併發症防治研討會
-
腦幹出血 重度昏迷 多虧這項新技術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腦幹出血是神經系統急重症,病死率極高。 腦幹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腦幹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腦幹出血量超過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因此,醫學界把腦幹出血稱作為腦出血中的絕症及手術禁區。
-
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實施定向軟通道技術救治腦幹出血患者
術中穿刺手術室及腦外科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將肖大叔送往手術室,根據術前CT影像提供的腦內血腫三維定位數據,診斷為腦幹出血,神經外科醫生為其進行「腦幹血腫方體畫線定位」,並採用「定向軟通道技術」,在全麻下進行方體定向經皮穿刺置管進入血腫腔內,手術中抽吸出陳舊性血腫20ml,並同時予以放置腦室外引流。
-
鄭大二附院婦科第一期疑難病例多學科診療順利舉行
1月6日,鄭大二附院婦科一病區疑難病例多學科診療(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於門診6樓會議室順利舉行,此次腫瘤MDT由婦科一病區主任、婦產科副主任趙虎主持,參與會診的專家有婦產科主任醫師王武亮、腫瘤科主任醫師王健、普外科主任醫師龐志剛、介入科主任醫師馮廣森
-
吉首大學張家界附屬醫院:成功開展第22例全脊柱內鏡微創手術
【摘要】近日,今年73歲的田延良在在吉首大學張家界附屬醫院疼痛康復科進行脊柱內鏡植骨融合微創手術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 (記者:龔鈺晴)近日,今年73歲的田延良在在吉首大學張家界附屬醫院疼痛康復科進行脊柱內鏡植骨融合微創手術,治癒了腰椎滑脫、雙側椎弓根崩裂、神經根管狹窄疾病。
-
揚州突破禁區腦幹開刀 重度腦幹出血患者康復
原標題:揚州突破禁區腦幹開刀 一位因腦幹出血在揚州蘇北醫院救治的女患者,在經過腦幹手術後神奇地恢復了自主意識,9月6日已順利出院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該名患者是一位49歲女性,因突發肢體無力及言語不清7月25日入院治療,頭顱CT發現其腦幹出血達到12毫升,隨後患者陷入長期昏迷。
-
中外名家齊聚鄭大五附院,共話消化疾病新進展
本次論壇由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主辦,論壇邀請了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巴裡·馬歇爾(BarryJ.Marshall)教授、德國科學院院士ThomasF.Meyer教授、臺灣大學黃凱文教授及鄭大五附院院長鄭鵬遠教授等國內外知名消化疾病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幽門螺桿菌、微生態與消化疾病最新理念與研究進展。論壇由鄭大五附院副院長湯有才主持。
-
腦幹出血非死即殘,一線生機在哪裡?
幹預措施:治療方案有顯微開顱手術、立體定向術、內鏡手術等,不同的治療方法有不同的結果。腦出血引起症狀的主要原因有二:a、血腫的直接佔位破壞效應;b、繼發腦水腫。而手術在帶來一定創傷時可以清除血腫,減少血腫的直接佔位效應,並直接阻斷繼發性腦水腫的發生機制。而以立體定向和內鏡為代表的微創手術相對簡單,在二者間達到一種理想的平衡。
-
精準醫療 微創先行
近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巨大鹿角型結石複雜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手術,達到此領域領先水平。 精準碎石,高超水平 在各科室醫護人員的通力配合下,以先進的經皮腎鏡及鈥雷射碎石設備,主治醫生為病人進行了兩次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在超聲機的精確引導下,手術醫生在病人腰部打通一直徑約6mm的通道,將先進的內窺鏡放進腎臟,並用我院先進的鈥雷射碎石機將結石擊碎並取出。
-
我省首例活體眼角膜移植手術昨成功實施
2月17日上午,移植手術在鄭州同臺進行,南陽好小夥耿斌捐獻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陌生人眼中,他成為河南活體眼角膜捐獻第一人。 1973年出生的耿斌,是土生土長的南陽人,從小在南召長大,畢業後一直在鄭州工作,如今就職於在港上市的合富輝煌河南公司。1月11日,在南陽出差時,耿斌撞上空調支架,導致右眼球萎縮,將被摘除。他跟家人商量後,決定無償捐獻眼角膜。
-
腦幹出血手術後昏迷多久能醒?都在求證這個問題
腦幹出血手術之後甦醒的時間,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判斷,因為腦幹的手術包含非常多的種類,不同的種類甦醒的時間也不同,而且術前相關的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甦醒的時間也不同,最佳的方案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
應用3D-Slicer設計腦出血3D手術穿刺導板(續)
3D Slicer在中國的應用普及,還有中南大學數字醫療與虛擬實境研究中心廖勝輝教授為代表的E3D中文軟體在全國的推廣應用普及,3D列印技術在腦出血微創治療中越來越廣,他們無形中奠定了Mimics、3D Slicer、E3D等軟體在全國臨床神經外科應用拓展的代表,在他們周圍聚集了一大批3D神經外科臨床應用、科研、開發愛好者,正是這一大批3D臨床專家、學者、計算機工科科研人員無私奉獻地推動者3D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
-
急診外科發揮急救一體化優勢 成功救治一名腦幹出血病人
患者男性,33歲,突發意識不清2小時,家屬急送當地醫院,行CT檢查:腦幹出血,量約8ml,入住重症監護室,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生命危在旦夕,家屬一籌莫展。完善術前檢查後,在手術二部及麻醉二部的配合下,順利地為患者完成了微創血腫清除術。術後第10天,患者開始睜開了眼睛,26天患者已經順利脫離呼吸機,轉回了普通病房,2個月患者平穩出院。腦幹出血的急性期治療很重要,包括急性期手術適應症的把握,及時的微創手術治療,防治腦水腫、併發症,包括呼吸管理的重症管理,同時強調早期康復,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
女生KTV唱完一首《涼涼》後腦出血 唱歌導致腦出血已出現多例
大二女生歡歡躺在病床上休息患者的腦部檢查結果,圓圈處為出血區域。6月18日上午,在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急診搶救室,20歲的歡歡躺在病床上,正在休息。雖然入院已經超過36小時,但醫生稱她還處於危險期,「必須密切觀察」。回憶入院前的情形,歡歡告訴醫生。上周日晚上,她和老鄉聚會後到KTV唱歌。在唱了一首《涼涼》後,放下話筒就開始感覺頭疼、噁心。
-
濱醫煙臺附院院長楊軍年初一成功實施巨大腦瘤手術
全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博士生導師、濱醫煙臺附院院長楊軍教授,著名神經外科專家、濱醫煙臺附院副院長王國棟教授心繫神經外科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安危,春節期間堅持到病房查房,或通過網絡查看危重患者和指導疑難病例患者的治療,憑藉自己對醫學的執著追求和對患者的滿腔愛心,溫暖和感動著每一位病患和家屬,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醫護人員。
-
醫生勇闖「生命禁區」 在死亡線上拉回腦幹出血患者
腦幹素有「生命禁區」之稱,出血10ml以上,死亡率接近100%,國內外通過手術治癒腦幹出血的案例屈指可數。3月19日上午,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救治了一位,幾乎被醫學界判「死刑」的腦幹出血患者陳先生(化名)順利轉入神外普通病房接受後續治療。
-
...鄭大一附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
鄭大一附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髮展大事記2019年,國際首例遺傳性肥厚性心肌病「健康心」寶寶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成功妊娠並分娩,建立了遺傳性心血管病診療與生殖融合新模式;2019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聯合清華大學團隊,揭示人早期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提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基因組重啟」新理論,相關成果在
-
腦幹出血危及生命,完整全切轉危為安
反覆出血是造成腦幹以及脊髓等複雜位置海綿狀血管瘤患者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部分切除的病例再出血可能性較大,可引起災難性的神經功能缺失,安全全切手術是防止再出血以及患者獲得治癒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