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婦產科雜誌編委會、河南省預防醫學會、河南省醫學會婦產科分會聯合主辦,鄭大二附院承辦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婦科手術實用技術與指南規範基層巡講(第31場)」暨「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婦科內鏡手術規範化操作及併發症防治研討會」暨「2020年河南省預防醫學會生殖健康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於11月28日至29日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會議在鄭州索菲特國際酒店舉辦。
11月28日上午,大會主席、國家衛計委婦科內鏡診療技術項目專家組成員、鄭大二附院王武亮教授主持線上開幕式。王武亮向在雲端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嘉賓、專家教授、同道人員表示熱烈歡迎,他講到,受疫情影響,此次會議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仍然秉持往屆一脈相承的實用、與時俱進的辦會理念和風格,為婦科手術新技術的推廣提供相互學習、交流、提高的平臺,相信大家能通過此次的會議開拓視野,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增進友誼,收穫滿滿的學術知識。
鄭大二附院院長劉劍波教授通過線上的方式對醫院建院以來的發展情況,尤其是婦產科的專科特色、先進技術做了簡要介紹。他表示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多向各位專家學者請教在醫療、科研、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學習新的知識,為提高婦科微創的治療水平和專業水準貢獻力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段華教授在開幕辭中講到,本次會議聚焦婦科手術的操作指南,把基層醫生診治需要的新技術新理念實實在在的推廣到了基層醫生的日常診療中,她表示,希望大家在此次會議中學有所獲並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開幕式結束後,學術講座環節拉開帷幕。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邀請到北京協和醫院朱蘭教授、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海醫院黃浩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段華教授、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曉薇教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武亮教授和北京協和醫院冷金花教授分別結合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經典病例及科研成果作題為《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不同肌瘤處理方法及縫合技巧)》、《腹腔鏡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手術適應症及分期手術要點)》、《剖宮產瘢痕妊娠腹腔鏡手術》、《陰道封閉術(適應症、操作技巧及圍手術期管理)》、《無瘤原則下腹腔鏡低能量子宮廣泛切除術》和《子宮腺肌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解讀》的講座。
據了解,本次大會中的學術會議皆通過線上和線下分會場相結合、專家專題講座和青年醫師論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分會場專題講座是婦科腫瘤的專場會議和普通婦科及盆底專場會議。
婦科腫瘤的專場會議中,專家們從宮頸癌手術的併發症、子宮內膜免疫治療進展、宮頸癌淋巴結切除存在的問題和宮頸癌手術方式所面臨的挑戰等方面針對婦科腫瘤展開了相關講座,分析了治療婦科腫瘤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思路。線下分會場中,各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就婦科內鏡手術損傷、新技術在子宮內膜癌治療中的應用及妊娠期間宮頸息肉對流產和早產的風險關係等方面做了相關講座,給廣大學者提供了操作相關手術的新視野。接下來的青年視頻秀環節中,青年醫師們就「腹腔鏡下高位腹主動脈旁轉移淋巴結切除」、「宮腔粘連分離術」、「複雜粘連手術」等話題進行演講,隨後專家進行點評,會議現場生動熱烈,充滿了青年醫生的生機與活力。
普通婦科及盆底專場線上會議邀請到的專家們圍繞腹腔鏡手術有關的技術要點、微創醫學治療中保留器官、如何防止和治療婦科微創手術可能引起的相關 器官的損傷、宮腔鏡手術的併發症和手術器械的選擇和V-NOTES婦科應用新進展等學術知識和問題展開講座。青年論壇會場,各位優秀的青年醫師從多個角度對婦科不同的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及新技術的應用進展進行了多視角的講解和研討。(供稿: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聞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