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牽手Wiley 打造世界一流期刊和學術平臺

2020-12-14 光明網

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出版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科研和教育出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Wiley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來自政府部門領導、出版領域的知名專家、媒體代表等80餘位嘉賓出席了此次會議,共同見證了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並以此為契機,圍繞高質量學術期刊發展的新前景與新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宣部出版局期刊處倪軼處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期刊出版處王素處長、中國期刊協會李軍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紀委顧法明書記分别致辭。與會專家對會議的召開和雙方機構的合作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科技期刊出版機構在英文期刊和出版平臺的發展和國際合作方面取得切實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與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代表雙方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與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代表雙方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表達了雙方對未來合作的期待與十足信心。「科技期刊在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隨著中央《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中國科技期刊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以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姿態,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貢獻中國智慧。」魏均民社長表示,「基於此共識之上,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建立長期的深入合作,將共同探索期刊集群發展和出版生態系統建設的重要課題,爭創世界一流醫學期刊,推動醫學創新與發展,助力科技強國戰略。」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講話

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表示,此次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合作,是Wiley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重大契機,也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舉。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在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出版專業知識與Wiley在期刊戰略發行及傳播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Atypon引領行業的期刊服務平臺相結合,將為方興未艾的新期刊計劃與新學術平臺奠定無比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共同促進醫學領域科學發現並探索出版創新,從而將更多中國科研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推廣到中國及全球。」

Wiley高級副總裁Philip Kisray先生講話

Wiley董事局主席Jesse Wiley通過視頻講話向此次戰略合作籤約表示熱烈祝賀,「Wiley在自身2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通過與全球學協會的通力合作,共同合作創立了諸多高品質的學術期刊,搭建起全球學者交流合作的網絡。面對當下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相信,科學發現、合作與創新會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強大、更有見識、更為包容。相信此次Wiley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的長期深度合作將成為科技出版領域國際合作、互惠共贏的典範。」

據介紹,在此次戰略合作中,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和Wiley將集中資源優勢,共同創建多本世界一流的醫學類開放獲取期刊。同時,Atypon將為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提供出版平臺。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為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提供了創新性的工具和服務,提高期刊的國際運作能力,實現卓越的作者體驗和廣泛期刊影響力。此次合作對提升中國醫學領域期刊整體影響力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武玥彤)

來源: 光明網

相關焦點

  • Wiley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期刊和學術平臺
    2020年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出版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科研和教育出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Wiley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約翰威立合作
    原標題: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約翰威立合作(記者李君)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雙方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
  • 連結學術與數據服務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有樣板
    在3月30日舉行的「2019開放科學論壇」上,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副社長劉冰結合近些年的運營實踐介紹了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數位化轉型以及知識產品建設和服務模式。 加大數位化轉型步伐 「我們雖然是一個刊群,每本單刊學術質量和影響力很高,但是,在整體出版形態上,依然存在單刊作坊式生產的『散』和『弱』問題。」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發揮學術成果作用助力防疫「競速賽」
    在這場競速賽中,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研究者是衝鋒在前的勇士,為了讓這些前線勇士更加快速便捷地獲取權威信息,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推出多項舉措,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出應有的學術支撐和智庫支持作用。與此同時,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聯合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共同發起《關於在中國知網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學術論文OA出版的倡議》,號召國內期刊以最快的速度將科研成果用於戰勝疫情,並向全國、全球廣泛傳播。 面對一種新型病毒,大量的、多樣的病例是珍貴的資源。
  • 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集團化發展紀實
    這種多方位的統一,強化了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的整體性、一致性和規範性,集中展現了系列雜誌的學術形象和規模,體現了系列雜誌的整體實力。 目前,關於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的管理制度和規範有40餘項,雜誌社每年根據當前的熱點問題,對各刊的年度報導計劃進行審核,以加強期刊的學術導向性。各雜誌嚴格遵守「三審五定」的同行評議和出版制度,嚴把編輯質量和學術質量關。
  • 魏均民:提升集約化,助推中國科技期刊「造船出海」
    9月23日至25日,第十六屆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將在長春召開,國內頂尖專家學者、重要期刊編輯、學術領導同聚一堂,交流新時代下中國科技期刊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本屆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將臨之際,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魏均民做客人民網訪談室,圍繞一流科技期刊的實踐路徑、關鍵點,後疫情時代下科技期刊數位化出版轉型等議題,提出了思考與建議。
  • 打造有國際影響的醫學期刊 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處於國內醫學期刊出版與傳播平臺頭部陣營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萬方醫學網,在疫情期間分別刊發傳播國內重要學術成果,成為國內疫情相關學術交流的陣地。  抗疫行動還未結束,關於科學傳播的思考也在不斷深入——如何讓我國的醫學研究成果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地更廣泛,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我國的醫學智慧?
  • 和病毒賽跑:學術期刊如何做到「快速發表」
    「和病毒賽跑」,不僅是科技界面臨的重大課題,也對學術期刊快速發表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提出了挑戰。近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日漸成為常態的形勢下,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魏均民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介紹本土學術期刊如何「快速發表」科研文章。
  • 中國科學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在湧現一大批卓越科研成果的同時,著力打造培育了一批中國一流科技期刊,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道路上,發揮著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骨幹引領作用。在當前科技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擁有一批世界一流期刊有利於保護我國的知識創造和技術發明的優先權。」《整合動物學》主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知彬告訴《中國科學報》。「現實是,我國本土科技期刊的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已經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板之一。做大、做強我國科技期刊,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迫在眉睫。」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護理學科研究課題項目申報啦!
    護理管理與護理教育 1.臨床護理產品的選擇、使用與經濟分析 2.護理專科人才的培養與臨床使用 3.護理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策略研究 4.其他 申報要求 1.請填寫和提交
  • 鄭大二附院承辦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婦科手術實用技術與規範基層巡講
    由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婦產科雜誌編委會、河南省預防醫學會、河南省醫學會婦產科分會聯合主辦,鄭大二附院承辦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婦科手術實用技術與指南規範基層巡講(第31場)」暨「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婦科內鏡手術規範化操作及併發症防治研討會
  • BMC精選期刊和論文: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感染病學學術會議
    BMC精選期刊和論文: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感染病學學術會議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BMC Infectious Diseases是一本開放獲取的同行評議期刊,接收涵蓋人類感染性疾病和性傳播疾病的預防
  • 衝擊一流!《中國科學》雜誌社、KeAi 期刊SCI學術指標再創新高
    剛剛,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中國科學》雜誌社英文期刊SCI影響因子全面提升,平均漲幅達21 %,再創歷史新高。目前,雜誌社有8種刊物位居國際同領域期刊排名Q1區,2019 IMPACT FACTOR2.302國際同學科排名Q2(35/91)近年來,《中國科學》雜誌社期刊學術指標屢創新高,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
  • 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青島舉行
    9月24—26日,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隆重舉行。本次大會是2020年度中國檢驗醫學專業的一次盛會,涵蓋了臨床檢驗和實驗室管理各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並對檢驗醫學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匯聚多方力量和智慧,助推我國醫學檢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編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辦好一流學術期刊和各類學術平臺。就目前現實來看,我國本土科技期刊的發展,與科技事業發展、科研成果產出,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已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板之一。
  •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第六屆編委會成立!
    蘭平教授指出,雜誌的今後發展要與國家建設世界一流期刊的總體思路保持一致,突出「胃腸外科」這一鮮明的專業特色,要以「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科發展」為辦刊宗旨。最後,蘭平教授真誠期待與各位編委攜手並進,同心共譜雜誌新篇章。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同樣出自上海學術出版陣營的《納微快報》和《分子植物》影響因子雙雙突破12;《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八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第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這一串亮麗的成績單與迅速拉升的排名,折射出的是一個立足上海、背靠中國的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與展示平臺的「硬核」崛起,也是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生動實踐,更是上海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軟實力體現。
  •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在杭州開幕
    11月5日上午,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在杭州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中華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辦,浙江省醫學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