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到過不少關於癌症去世的名人新聞、周圍人群患癌死亡的情況,在癌症面前沒有貧窮和富有、沒有階級化,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A:我之前一直都好好的,就是有點不舒服,怎麼就成了癌症了?
B:我家人明明確診之前都沒事兒,怎麼治療後就死亡了?
這是很多腫瘤科醫生經常會面對的疑問,也是癌症患者最大的疑惑!
其實,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癌症患者的死亡與確診之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繫。但由於大家對癌症本身認識不足,不清楚癌症是如何在體內發展的,所以很容易將這些表面現象混在一起並套上因果關係。有的人甚至會將癌症患者去世,歸結於治療上,認為治療加速了患者的死亡,這其實都是常見的、對癌症妖魔化的認知!
想要知道癌症患者為什麼死亡,首先要了解癌症是什麼!
癌症在臨床上的學名為「惡性腫瘤」,它是由細胞變異、惡性增殖而造成的疾病。雖然癌症的本質是腫瘤,但癌細胞可不會局限在一個病變處,癌腫本身不僅會壓迫和侵犯周圍組織,癌細胞也會向周圍組織浸潤,並通過淋巴循環、血液循環轉移到其他部位!
而且,癌症本身還具有消耗和破壞的特點,隨著病情不斷發展,患者體內營養物質不僅會被大量消耗,同時器官功能也會逐漸下降,最終患者會因器官衰竭、併發症死亡!
其實,真正促使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就是以下幾個:
1、確診即晚期
近些年醫療界的確推出了不少治療癌症的辦法,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手術根治、放化療、靶向治療等。越是早期發現的癌症,治療預後效果也就會越好。但是,癌症早期特點就是隱匿、病情不夠明顯。當症狀逐漸顯現就診時,已經到了晚期階段。
癌細胞出現了大面積浸潤、轉移,患者錯失了最佳的手術治療機會,保守治療僅僅是減輕了痛苦、適當延長了患者生命。所以,幾個月內病情惡化、死亡都是可以預見的結果,與確診和治療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2、癌腫惡性程度高
癌症可不是大家想像一般,其實一種相當複雜的疾病,迄今為止醫療界也沒有全面了解各類癌症。臨床上癌症有多個不同的類型、分化,即便是同一個器官出現癌變,惡性程度也不盡相同。對於低分化、未分化的腫瘤而言,都是惡性程度較高的類型,不僅發展速度快、短期內出現轉移,且治療的過程中也容易向其他器官擴散、預後效果差,比如小細胞肺癌、印戎細胞癌等,都屬於低分化癌;
3、沒有好的治療方式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醫療界對癌症的了解並不全面,且癌症的治療也並沒有新的突破。有些癌症惡性程度不僅非常高,同時也沒有針對性、效果好的治療方案。比如較為罕見的甲狀腺未分化癌,又或者是癌症之王胰腺癌,都屬於這一類。基本上在確診之後,治療都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為主,卻沒有徹底治癒的方式;
4、併發症
有近80%的癌症死亡患者,死亡原因並不是原位癌,而是因癌症造成的各種併發症上。患者後期可能會面臨的併發症有很多,比如高熱不退、多器官感染、大出血等。特別是癌症合併感染,比癌症轉移更為致命,這也是患者迅速死亡的一大因素。
總的來說,癌症患者的死亡,與確診、治療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如果癌症遲遲都沒有發現、確診就放棄治療,死亡只會來得更快。當然,如果病情已經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患者不耐受各種治療,那治療方法也是無意義的,讓患者更有尊嚴、減輕痛苦的離去,未嘗不是一個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