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雙元制是現代學徒制最典型的案例。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攝
能夠進入中德技術學院的學生都是經過嚴格的選拔,組成一個班級。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29日訊(記者 黃玲娜)在濟南職業學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經過選拔,走入實訓場地,精益求精的練習,只為通過嚴格的檢測,他們就是中德技術學院的學生們。4月28日,「現代學徒制的山東實踐」2017全國網絡媒體山東採風團走進了風景優美的濟南職業學院,探索濟南職業學院的中德合作共同培育匠人項目。
據了解,濟南職業學院是2004年由濟南教育學院、濟南機械職工大學、濟南職工科技大學合併組建的集工、經、管、藝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的市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5年,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正式確定為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學院不斷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德國工商大會、德資企業和其他外資企業合作開展「雙元制」職業技術培訓濟南項目,該項目被德國工商大會命名為「濟南模式」,在全國50餘個「中德雙元制」項目中享有盛譽。
「德國雙元制是現代學徒制最典型的案例,我們中國在探索現代學徒制就要借鑑世界學徒制的精髓。我們學校中德雙元制項目經過六年的發展,已經本土化,但是在標準上緊跟德國雙元制的標準。」中德技術學院車君華老師表示。
「現代學徒制的山東實踐」2017全國網絡媒體山東採風團走進了風景優美的濟南職業學院。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攝
中德技術學院是濟南職業學院與BOSCH、CLASS、Continental、DIEHL、FESTO、SKF、VOSS等九家德國企業合作,培育人才,開展現代學徒制。能夠進入中德技術學院的學生都是經過嚴格的選拔,組成一個班級。「這部分學生要與9家企業籤訂合作協議,其中簽約FESTO的學生最多,每年25人左右;其他企業3到5人不等,每個企業每年的招生人數都有所不同。學生們每學期都要參與由德國人來監視考核的第三方考試,其中包括中期與末期兩次考試,考試注重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車君華老師告訴記者,「考試時會給學生一張圖紙,要求學生按圖紙做出來後還要安裝調試好,實現機械的功能。只有通過考核的,才可進入德國企業工作。」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濟南職業學院「中德雙元制」項目的課程安排是校企融合,車君華介紹說「學生們會有四個周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模擬實訓,六個周的時間去企業實習,每個學期會不斷輪換,並且很多學生到企業後馬上就可以將學校學到的內容轉化為實踐,直接上手工作。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企業的反饋也很滿意,這也是我們特別值得驕傲的。」
「畢業後,我們進入德國企業後一般要從操作工做起,工資大約在4000元左右。但是德國企業每年都會選拔優秀的學生進入總部實地參觀,增加閱歷,提高技能,我們都很特別滿意中德雙元制培訓項目,並且對於我們來說,這個項目也屬于越老越吃香,隨著我們技術資歷的不斷提高,對於未來,也是充滿了信心。」談到中德雙元制培訓項目,中德技術學院學生魏勝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