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嘗嘗,不用洗,可以直接吃!」晁廣田說,他種植的無花果從來不打農藥。
晁廣田今年49歲,是河間市黎民居鄉東高莊村人,曾經是一名船員。8年前,他在威海跑船時,聽說當地盛產無花果。因為種植無花果可以不打農藥,加上它含有大量維生素,被稱為水果中的「腦白金」,從此他就對這種水果念念不忘。回到老家,晁廣田就在自家的3畝地裡,嘗試種植無花果。
無花果有天然的驅蟲功能,因為它的寶貝汁液。無花果的汁液呈白色,黏稠,是天然的蚊蟲驅散劑,蟲子遇上它就會被「溶解」。正因為這一「獨特」功效,讓晁廣田在種植無花果的8年裡,堅持不打農藥。說起無花果汁液,晁廣田是又愛又恨。「它對皮膚有刺激,一不小心碰上,就會長水泡。前幾年,手上、胳膊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水泡。直到後來,慢慢掌握了種植技巧,可以避開觸碰汁液,皮膚才逐漸有了好轉。」
剛開始引進無花果苗的時候,晁廣田一門心思只想著種植,由於缺乏管理經驗,導致第一年顆粒無收。「那一年,到了雨季,沒有把握好採摘時間,稍一耽擱,無花果就全都爛在地裡了,當時又心疼又後悔。」之後,晁廣田從頭開始,一點點地學習、研究,下定決心把無花果產業做起來。他天天泡在大棚裡,觀察無花果,記錄成長的過程。特別到了雨季,更是一刻也不敢離開,確保無花果的安全。為了找到適合本地生長的品種,他引進多個品種進行試驗、改良,最終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4個無花果品種。
「別看無花果只種了15畝,每畝的純利潤就有1萬元。」晁廣田說,2015年他辭去國企單位的工作,專心搞起農業種植。5年的時間,先後流轉了300餘畝地,種植無花果、葡萄、桃等水果,還種植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與此同時,夫妻倆還在滄州市區開了兩個水果店,自產自銷。
當下,正是吃無花果的好時候,每天來晁廣田這裡買無花果的人絡繹不絕。「這15畝地無花果賺的錢,與200畝糧食作物賺的錢,幾乎差不多。」晁廣田說,無花果的效益非常可觀,但管理起來非常麻煩,所以種植的規模不大。但是,晁廣田對自己家的無花果品質非常有信心。
「無花果渾身都是寶,可直接售賣,也可以加工成無花果乾,嫩葉還能加工成茶葉。下一步,我們將研究如何形成一條更有規模化的產業鏈,把無花果產業做大做強。」晁廣田對種植無花果的前景非常樂觀。
來源:滄州日報 記者 邢 程 本報通訊員 張元城 李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