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長尾巴是一種病,可防可治。
來源:醫脈通
作者:芭比
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有一個男孩,剛過完14歲生日不久,屁股後面就長出了一條小「尾巴」。
圖 | Caters News Agency
4年後,男孩18歲,這條「尾巴」長到了20多釐米(8英寸)長。他的父母終於忍無可忍,帶兒子去了醫院,決定手術切除掉它。
「每次他換衣服時,都得撩起尾巴,我看得出來,孩子非常痛苦和煩惱」同時,家人擔心事情引起公眾的關注,在諸多新聞報導中,始終不願透露姓名,大眾只知道男孩是一個印第安人。
醫生告訴男孩的父母,這條「尾巴」是由小兒神經管畸形發展而來的,很可能在男孩還在母親腹中時,就早已存在,隨著他的成長,才漸漸長出體外。但男孩的媽媽說,孩子從小到大都做體檢,從沒醫生說過她的兒子有毛病。
圖 | Caters News Agency
由於男孩的「尾巴」內已開始形成骨骼,切除時會觸及部分脊髓,因此由神經外科醫生主導。手術很成功,這條「尾巴」被順利地切除下來。
人長出「尾巴」,是返祖現象還是猴神轉世?它與神經管畸形又有何關聯?切除的難度大嗎?
那要看是「真尾」還是「偽尾」了
文獻最早記載的人尾,是在19世紀下半葉,由於當時影像學技術落後,具體病因至今不明。與動物的尾巴相似,人類的「尾巴」指的是長在腰骶尾椎部位的、由皮膚覆蓋的凸起物。
「人尾」的形成原因複雜,可能與發育或非發育情況相關,如神經管閉合不全、脊柱裂、脊椎栓系症候群、脂肪瘤等。一項研究顯示,腰骶部凸起物的成因主要包括:脂肪瘤(67%),畸胎瘤(25%)及脊膜膨出(4%)。為了確定治療方法,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通常是必要的。
人尾的分類標準由Dao與Netsky於1984年提出,通常分為真尾和偽尾兩類。
真尾:「本質純良」的贅生物
一名3歲男童的真尾及手術切除過程
真尾通常覆蓋皮膚組織,內部存在輕度乳頭瘤樣增生,皮下脂肪組織增多
不要被名字欺騙,「真尾」在形態上並不更接近真的尾巴。相反,它指的是由脂肪、結締組織、肌肉血管等組成的贅生物,內部與脊椎無連接。真尾也被認為是良性的實體增生,與神經系統無關,手術切除風險較低。
偽尾:更接近「退化的尾巴」
典型的「偽尾」
而「偽尾」,實則更接近於動物真正的尾巴,它是腰骶部區域的凸起物,病變實質可能為尾骨過長、脂肪瘤、畸胎瘤、軟骨膜增生、膠質瘤及細長的寄生胎等。偽尾通常與潛在的嚴重病變相關。
關於人尾分類標準的質疑
近年來,上述「真偽」人尾的分類標準,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從臨床上看,這種分類界定模糊;從分類結果上看,幾乎所有人尾都會被歸為「偽尾」,也就失去了分類的意義;從胚胎學上看,這種分類也找不到明確的胚胎學依據。
就連提出分類標準的研究者本人也承認,這種分類體系既提供不了明確的病因學解釋,在臨床中也缺少實用性。
治療:手術切除,看準時機
不管分類如何,是真尾還是偽尾,手術切除都是基本治療方法。但真尾與偽尾的手術難易程度差異較大。如果是良性的真尾,治療較單純,僅切除贅生物即可。如果是偽尾,則應考慮皮膚下面的潛在病因,需對脊髓損傷及真皮竇道進行處理。
手術切除「尾巴」的另一個關鍵,就是時機。脊柱閉合不全導致長出「偽尾」的病例大多為嬰幼兒,切除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若神經系統檢查結果允許,儘量將手術時間推遲在3個月後,或患兒體重達到5kg以上再進行;另一項研究則建議,儘量在2歲之前進行早期手術,以保持患者無症狀,此外建議進行長期隨訪。
案例啟示:孕期葉酸不能缺
去年8月,媒體報導我國一名六個月大的男嬰小米(化名),出生時便被發現長有一條「尾巴」。在武漢協和醫院手外科就診時,陳振兵主任檢查發現,小米不僅腰骶部可見一根長約8釐米、筷子粗細的「尾巴」,而且雙手及雙足伴有先天畸形。
經手術治療,小米的「尾巴」被切掉,雙手雙足畸形也得到了矯正。
陳振兵表示,小米的「尾巴」屬於「有尾畸形」,是先天性脊柱裂造成的椎管閉合不全,所導致的脊膜脊髓膨出。這種情況發病率低、危害大,如不進行有效的治療會逐漸出現截癱表現,如大小便失禁、雙下肢功能障礙,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嬰幼兒的殘疾和死亡。
攝圖網
脊柱裂的產生,受孕期各種理化因素影響,比如感染病毒、接觸化學藥劑、必要營養因子缺乏、胎兒父母有菸酒等不良嗜好、高齡產婦等,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母親在懷孕期間的葉酸缺乏。
葉酸的缺乏不僅可能增加脊柱裂風險,還可能導致先兆子癇、胎盤早剝等不良事件。因此,提倡女性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葉酸,直至妊娠結束,能夠明顯降低以上風險。
所以,長尾巴不是「返祖現象」,也不是「猴神轉世」,而是一種病,可防可治。
參考文獻:Turk CC, et al. The Human Tail: A Simple Skin Appendage or Cutaneous Stigma of an Anomaly? Turk Neurosurg. 2016;26(1):140-5. doi: 10.5137/1019-5149.JTN.1219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