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維多摩洞,神奇的螢火蟲

2020-12-04 百家號

維多摩,毛利語中意為「流水貫洞」。這是一個碩大的鐘乳洞,洞內有螢火蟲雲集附著於巖壁之上,故又稱為「螢火蟲洞」。螢火蟲勾連著兒時的記憶,我年幼時生活在故鄉華北平原的農村裡,秋日的傍晚,會看到野外田間地頭熠熠飛舞的螢火。後來上學讀「三字經」,知道了古人「頭懸梁、錐刺股、囊螢火」那些刻苦讀書的故事,對螢火蟲有了另一種的聯想。沒想到來到紐西蘭,還可以看到居於洞中的螢火蟲。

維多摩洞的入口處有一個巨大的天然石柱,深入洞內十幾米,在紅色燈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繼續往前走,便是燈火通明的洞內大廳,這裡石筍嶙峋,巖壁參差,幾個不同方向曲徑通幽,燈火朦朧不知所終。洞內有地下河流與洞外貫通,須登船才能進入。登船前被告知,不準喧譁、不準照明。奧克蘭同來的朋友悄悄告訴我,這裡的螢火蟲不會飛,只是靜靜地趴在洞壁上。那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螢火蟲呢?

一行人排隊登船,進入洞穴,四周一片黑,簡直伸手不見五指,一時茫然無措。站在船舷,有人拽拽我衣襟,提醒洞穴狹低,小心碰破腦袋。摸黑坐在船板上,忽覺屁股冰涼,原來船板上都是積水。過了一會兒,眼睛漸漸適應,開始可以看見巖洞的輪廓。影影綽綽,水面上忽然顯現無數光點,舉頭仰望,洞頂和洞壁上出現了一片片綠瑩瑩的光點,如星光閃爍。一船遊客都屏息靜氣,生怕小小的聲音會嚇壞螢火蟲。再往前走,螢火蟲越來越密集,頭頂上燦若星漢,簡直像微型的銀河系,一時引發人無限的遐思。忽然低頭,又看到那些綠色光點倒映在水面上,粼粼波光,在黑暗的洞穴裡飄搖,真的堪稱天下奇觀。

後來我看了一個資料才知,螢火蟲的生命周期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紐西蘭的螢火蟲是一種小真菌妠的幼蟲,它們發出光線來吸引食物。幼蟲結蛹再破蛹而出成為成蟲,成蟲不食不飲只有幾天的壽命,全部作為就是雌雄交配,然後雌蟲產卵,雌雄雙雙而亡。世間原本有許許多多未知之謎,從宏觀宇宙到微觀元素自不待言,就說這維多摩的螢火蟲為什麼不飛舞於原野而面壁於洞穴?英國人進入巖洞之前最早發現它們的毛利人是誰?土著居民在那蒙昧時代,是否把這些神奇的發光體敬若神明?在開發巖洞的過程中政府當局和毛利人又發生了哪些衝突和糾葛?……沒有人解說也無法提問,每一個遊客都可以隨便編織自己的故事。

遊船在黑暗中穿行,譁譁的小船攪動水聲從耳邊掠過。單調和寂靜使時間似乎凝固了,世界相對我們只剩下如夜色般的一片黑暗,周圍「繁星」點點,我一時開始放飛思緒,想想現在是在地球的最東端,和一船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同船共濟,走在短暫而又漫長的黑暗之中,而地球正運行於茫茫無垠的宇宙空間,穿梭在神秘的時光隧道……這其中是否有什麼宿命呢?

星光點點,水聲潺潺,……莫非一船人都在沉思?黑暗中,船又拐了一個彎,漸漸的一絲光亮從前方透過來,螢火蟲的綠光漸漸消失。船繼續前行,光線越來越強,洞內終於亮起來,洞口在前頭清晰起來,洞外的青山已經觸目可見,陽光照射下的綠蔭那樣嫵媚。走下遊船,陽光燦爛的一時睜不開眼睛。沿著曲曲彎彎的山路繞回入口處,陪同來的小魚等人已經在遊客中心的亭子裡招呼我們喝飲料了。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九大奇蹟":紐西蘭螢火蟲洞[組圖]
    原標題: 紐西蘭螢火蟲洞  在紐西蘭北島一個小城,這種夢想竟能成真: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巖洞內熠熠生輝,燦若繁星,有人把這種自然奇觀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100年前,毛利人發現神奇的山洞。
  • 仰望星空卻沒有星星,不如去紐西蘭螢火蟲洞近距離觀賞漫天繁星
    紐西蘭螢火蟲洞/圖片來源於網絡但是,世界是奇妙的,它將人類的星空隱藏住了,卻又在紐西蘭螢火蟲洞為人類呈現了另類的「漫天繁星」。紐西蘭螢火蟲洞,又叫「懷託摩螢火蟲洞」,位於紐西蘭的懷卡託的懷託摩溶洞地區,地面下石灰巖層構成了一系列龐大的溶洞系統,由各種各樣的鐘乳石和石筍組成,並且有無數螢火蟲點綴裝飾著這個溶洞。
  • 螢火奇洞:此刻的銀河不是高懸在天空,似乎就流淌在伸手便可觸摸
    每晚臨睡前,我都要在乘涼時用蒲扇捕捉來幾隻螢火蟲,小心翼翼地裝入瓶中,帶進蚊帳......因此可以說,是這些閃閃發光的小精靈,最先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神奇美妙的夢。離家進城幾十年了,尤其近二十年來,再也沒有下過鄉。這就使我幾乎忘了這世界上還有螢火蟲。直到今年春節赴紐西蘭旅遊,進入維多摩螢火蟲洞參觀這才又重新喚起了我對它的美好記憶。
  • 霍比特村、螢火蟲洞、地熱公園——紐西蘭北島三景點測評
    如果你喜歡神奇的自然現象,那你應該跟我一樣喜歡懷託莫螢火蟲洞。 在嚮導的帶領下,沿著伸手不見五指的洞裡石階走到下面的河道,從這一刻起,就不能發出一丁點聲響了和光亮了,因為會打擾到洞裡的精靈們,這些螢火蟲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所有人都要遵守要求,我們這些「闖入者」不能拍照錄像、不能說話,以維繫這些生存了百萬年的原住民們的理想生存空間。
  • 紐西蘭螢火蟲洞 拍照已被禁止,你只能親身到此!
    紐西蘭是《霍比特人》居住的是世外桃源。在這裡,除了遨遊在童話般的藍天碧草之下,還能在地下看到宇宙中的銀河。北島的懷託摩小鎮因為住在地下溶洞裡的小精靈——螢火蟲而聞名於世。在懷託摩地區主要供遊覽的洞穴有三個,分別是 Waitomo Cave、Aranui Cave和 Ruakuri Cava。
  • 在紐西蘭,有個洞穴靠螢火蟲照亮,洞中垂絲的作用你知道嗎?
    而在紐西蘭就有一處螢火蟲的洞穴,成為每個來到紐西蘭的人必須要去觀賞的旅遊地,備受大家的喜愛。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探索這個地方。此處的洞穴是石灰巖層受到地質變化的影響形成的地下溶洞,在洞穴中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和石筍,要想到螢火蟲洞中遊覽,因為洞穴中的道路是彎曲的,且常年處於黑暗的狀態,一定要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才能順利進入。
  • 渡假城鎮蒂阿瑙——溶洞內生長著許多螢火蟲猶如繁星點點
    蒂阿瑙湖是紐西蘭南島最大的湖,也是「紐西蘭最美的湖」。湖內多島,原名百島湖,較大的島嶼有30多個。湖周群山環抱,碧波明滅,島嶼隱現。湖西岸山深林密,有上千個尋幽探秘之處。「蒂阿瑙」在毛利語中是「雨滴飛濺的洞窟」的意思,是指該處的一個石鐘乳洞。洞中有地下河和兩個地下瀑布,北島的維多摩溶洞有與之的相似的螢火蟲奇觀,不過這裡的規模要勝一籌。
  • 在紐西蘭北島遊玩,中午去懷託摩螢火蟲洞打卡,晚上泡溫泉
    懷明託螢火蟲洞穴位於紐西蘭北島懷明託的懷託摩溶洞地區,距離羅託魯瓦市有2個小時的車程,我們都知道,羅託魯瓦玻里尼西亞溫泉浴場是紐西蘭最出名的溫泉浴場,也算是紐西蘭必打卡的一個地方,這裡的溫泉種類很多,有私人和家庭的,而且都露天,晚上可以一邊泡溫泉,一邊看星空。
  • 螢火蟲洞頭頂如星河流動 遠眺似萬家燈火[圖]
    很多人都有過捉螢火蟲的經歷,在黑夜裡追逐許久,才把小小的螢火蟲放進瓶子裡,隔著玻璃看它一閃一閃發出微光……讓螢火蟲像星星一樣掛在天上,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在紐西蘭北島一個小城,這種夢想竟能成真: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巖洞內熠熠生輝,燦若繁星,有人把這種自然奇觀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 螢火蟲洞景觀大爆發!背後到底是何原因,紐西蘭人吵翻
    是一個有螢火蟲的溶洞系統。懷託摩(Waitomo) 在毛利語裡「Wai」意為水, 「tomo」則是洞。Waitomo可以直譯為「流水入洞口」……這個景點對紐西蘭本地人自然家喻戶曉。遊人絡繹不絕,有時候你看到的螢火蟲多,有的時候少,也很自然。但這次紐西蘭網友吵翻,是今年螢火蟲大爆發,到底是不是因為國際遊客「絕跡」所致。
  • 紐西蘭最全的觀賞螢火蟲攻略 (收藏貼)
    1887年,一位當地毛利族族長塔·帝努老及一位英國測量師法蘭德首次進入螢火蟲洞,他們用亞麻稈做成竹筏,用蠟燭照明,沿小溪向洞底進發。當眼睛適應了黑暗的環境後,他們驚奇地發現,有無數閃亮的光點映在水面上,經仔細觀察,原來洞壁上爬滿了成千上萬的螢火蟲,那些奇異的光點就是它們散發的光亮。
  • 夢幻般的懷託摩螢火蟲洞——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從你頭上飛過!
    懷託摩螢火蟲洞,也稱螢火蟲洞、懷託摩洞,位於紐西蘭的懷卡託的懷託摩溶洞地區。懷託莫螢火蟲洞因其地下溶洞現象而聞名。地面下石灰巖層構成了一系列龐大的溶洞系統,由各式的鐘乳石和石筍以及螢火蟲來點綴裝飾。紐西蘭北島中北部石灰巖洞。位於漢米敦(Hamilton)南約80公裡(50哩)處,懷帕(Waipa)河支流附近。有旅遊公路通達。地下巖洞有精美的鐘乳石、石筍等,沿地下河道乘船遊覽最吸引人。
  • 紐西蘭有名天然奇景,像滿天星鬥的溶洞,有成千上萬隻螢火蟲居住
    螢火蟲是一種奇特的發光生物,螢火蟲的卵、幼蟲、蛹、成蟲均能發光,特別是在黑夜,飛翔的螢火蟲閃閃爍爍,非常美麗。隨著螢火蟲越來越少,有些地方為了觀賞到螢火蟲,甚至人為過度捕捉螢火蟲,製造螢火蟲滿天飛的旅遊場景,這對螢火蟲種群是一種傷害。
  • 絢爛似星空:紐西蘭螢火蟲洞實拍
    進入紐西蘭的Hollow Hill洞穴你能看到一幅驚奇的景象,是星空嗎?當然不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螢火蟲洞穴。攝影師Phill Round使用長曝光拍攝了下面這張照片,除了會發光的小真菌蚋(Arachnocampa luminosa),還有洞口背光的一個男人,看起來就像是史匹柏科幻電影中的場景。
  • 紐西蘭北島的霍比特村,帶孩子遊玩的不二之選,螢火蟲洞美不勝收
    紐西蘭作為全球旅遊勝地,好玩、好看的景點不勝枚舉。這裡不僅擁有無限好風光的自然景觀,還有眾多炫酷的娛樂項目。紐西蘭擁有寧靜而遼闊的自然風景,特別適合帶著孩子一同出遊。如果想帶著孩子體驗大自然的美景,那麼北島可以說是不二之選。
  • 愛在星光燦爛時 紐西蘭螢火蟲洞繁星點點
    懷託摩螢火蟲洞是一個天然鐘乳石洞,這種奇特的小生物就生活在洞中。紐西蘭的螢火蟲是兩翼昆蟲的幼蟲期,每一隻螢火蟲可以吐出最多70條溼粘的透明絲線,最長的甚至有近20公分,藉由發出的微光吸引並捕捉其它的昆蟲做為食物,賴以為生存。螢火蟲需要充分的溼度避免乾枯死亡、需要適當的環境讓吐出的絲線穩定懸掛、並且需要黑暗的空間散放微光,而鐘乳石洞穴裡正是一個天然且搭配的天衣無縫的理想生存空間。
  • 紐西蘭懷託摩螢火蟲洞
    懷託摩螢火蟲洞,也稱螢火蟲洞、懷託摩洞,位於紐西蘭的懷卡託的懷託摩溶洞地區,因其地下溶洞現象而聞名。地面下石灰巖層構成了一系列龐大的溶洞系統,由各式的鐘乳石和石筍以及螢火蟲來點綴裝飾。一些溶洞對遊客開放,另一些用於專家進行研究。
  • 紐西蘭螢火蟲溶洞,完爆那些五顏六色的彩燈
    圖片:shaunjeffersphotography.com  紐西蘭北島小城一個美麗村落地表之下
  • 南半球的世外桃源—中土世界紐西蘭
    神奇動物在哪裡?中土世界!中土世界神奇動物No.1:幾維鳥(kiwi)作為紐西蘭的國鳥,kiwi在當地人心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不僅在硬幣上印有幾維鳥圖案中土世界神奇動物No.2:藍色螢火蟲不同於在其他地區看到的黃色螢火蟲,全世界只有在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才能看見藍色螢火蟲,紐西蘭北島規模最大的螢火蟲洞就是懷託摩的螢火蟲洞。在這裡你可以乘船進入洞穴,觀賞藍色螢火蟲帶來神秘美景,遊船行進時仿佛在沉浸在銀河中。
  • 不跟團不自駕 到紐西蘭懷託看螢火蟲應該怎麼玩?
    一般到紐西蘭旅遊,看螢火蟲都是必做的事,正因為這種不會飛的螢火蟲在世界上只有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才能看到,雖然四年前在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看過一回,但並沒盡興,因此,這回到紐西蘭打算再看看有什麼不同。購票可以選一個洞,或雙洞票和三洞票,跟團的一般只看一個洞或兩個洞,但想著既然到了這裡住下了,就選了三洞票。事實證明選雙洞是最明智的,三洞實在太累了,到最後的洞還差些睡著了。門票可以在某寶預訂好,也可以到了再找當地代理預訂,不管哪種方式,主要是導遊不同,因為每個洞都不能個人單獨進去,必須有導遊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