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是一種奇特的發光生物,螢火蟲的卵、幼蟲、蛹、成蟲均能發光,特別是在黑夜,飛翔的螢火蟲閃閃爍爍,非常美麗。隨著螢火蟲越來越少,有些地方為了觀賞到螢火蟲,甚至人為過度捕捉螢火蟲,製造螢火蟲滿天飛的旅遊場景,這對螢火蟲種群是一種傷害。而在紐西蘭有一個有名的天然奇景,裡面有成千上萬隻螢火蟲居住——螢火蟲溶洞。
螢火蟲溶洞位於紐西蘭的懷卡託的懷託摩溶洞地區,又稱為懷託摩螢火蟲洞、螢火蟲洞、懷託摩洞。螢火蟲溶洞在紐西蘭是非常有名的旅遊景點,因為其地下溶洞現象是由各式的鐘乳石和石筍以及螢火蟲來點綴裝飾,異常絢麗迷人。
有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巖洞內熠熠生輝,燦若繁星,就像是滿天星鬥的溶洞,其實螢火蟲溶洞不單是有螢火蟲,還有很多其它昆蟲,是因為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很適合昆蟲居住,吸引了許多昆蟲入內繁殖,其中以捕食昆蟲螢火蟲自然也吸引過來,加上螢火蟲會發光,成為溶洞內最為明顯的生物。
螢火蟲溶洞是怎樣形成的?據專家推測是3千萬年前是在深海底下,螢火蟲洞經過了無數次的地質變化,如:地殼變動及火山活動等,許多堅硬的石灰巖受到扭曲變形並且被帶到海平面上,又經過雨水侵蝕,形成許多的巖縫。雨水與空氣中帶著微酸的二氧化碳,日積月累地侵蝕,使得巖縫逐漸擴大成為鐘乳石及石筍,最終形成了天然獨特的螢火蟲洞巖洞景色。
生活在溶洞內螢火蟲種群和其它地方螢火蟲中有很大不同,它們靠微光吸引並捕捉其它的昆蟲作為食物,賴以為生存,而且外界的光線和聲音會對它們造成傷害,所以這類螢火蟲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只在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發現了這種螢火蟲。
螢火蟲洞是天然形成的奇景,需要人類的保護,所以在螢火蟲洞洞穴內必須保持寧靜,特別是乘坐平底船觀看螢火蟲時,全面禁菸、全程禁止使用相機及錄像機等,千萬不要驚嚇破壞了螢火蟲的生態環境!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