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一張圖,底下吵翻天。
網友CharlesBrooks在Reddit上貼了一張圖,「遊客數量銳減,現在的螢火蟲洞絕對是螢光閃閃……」
這裡說的螢火蟲洞,是紐西蘭北島懷託摩螢火蟲洞(Waitomo Glowworm Caves),地點Te Kuiti西北20公裡處。是一個有螢火蟲的溶洞系統。
懷託摩(Waitomo) 在毛利語裡「Wai」意為水, 「tomo」則是洞。Waitomo可以直譯為「流水入洞口」……
這個景點對紐西蘭本地人自然家喻戶曉。
而自從「四爺」吳奇隆和劉詩詩來這裡拍過婚紗後,很多中國人也知道了這個打卡聖地。
遊人絡繹不絕,有時候你看到的螢火蟲多,有的時候少,也很自然。但這次紐西蘭網友吵翻,是今年螢火蟲大爆發,到底是不是因為國際遊客「絕跡」所致。
支持的網友表示,遊客少了,蟲子多了,這個邏輯很清楚——很多遊客都是塗了驅蟲劑再進洞玩的,以前曾經親眼目睹有遊客在摸蟲子。
「少了這些從頭到腳都塗滿驅蟲劑的遊客進進出出,也少了遊人去打擾水裡的昆蟲幼蟲(溶洞裡的黑水漂流項目)... ...
「我以前還看到遊客伸手去碰那些蟲子……」
有人證明遊客確實少了。
「這個地方通常每天都會吸引數百遊客——但這個周末我們最多只看到30人,大多數人只進去幾分鐘。都是本地人... 」
也有網友表示,對螢火蟲數量暴增的說法感到懷疑。
「我覺得這個 『說法』很可疑。只是一個人拍的一張照片,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就說螢火蟲景觀大爆發……」
「沒錯,我們至少需要一張 "之前 "的照片對比,才能對遊客數量關係做出結論。」
最後,還有一部分網友完全不認同遊客減少和螢火蟲數量增加之間的聯繫。
「遊客數量和這有什麼關係?……蟲子檢測到振動時發光,只是為了引誘食物。它們的數量更多的是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只要溫暖,潮溼的條件下就會長得好)。」
本地人:
你們的關注點有點偏
就在網友各抒己見之中,有一位taylorkawiti網友的發言與眾不同:
"雖然螢火蟲的光芒確實更加耀眼了,但我家和很多其他的小螢火蟲洞卻因為缺少遊客,而在經濟上受到影響。很多地方都在辦打折或組織特別活動,所以,如果你也想看這些蟲子的屁股,在google上搜索一下當地的洞穴在哪裡……」
原來作為本地人,沒有遊客,錢袋子癟了,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不光是懷託摩巖洞,紐西蘭北島其他螢火蟲洞的收入也都銳減。
今年疫情以後,懷託摩螢火蟲洞就拿了400萬紐幣的政府撥款,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發展旅遊。
紐西蘭能拿到這個數額的景點並不多,所以足見政府對螢火蟲洞的重視。
另外,紐西蘭政府還鼓勵更多國內人去「自家後院」旅遊,填補國際遊客的缺口。
不過,紐西蘭人口少資金實力不足,讓國內遊客趕上國際遊客的消費,難度非常高。
根據紐西蘭旅遊局的研究,一個國際遊客在紐西蘭的花銷,平均相當於一個國內遊客旅遊12天。
外國遊客在紐西蘭平均每天花費232紐幣,紐西蘭人如果是在境內其他地區旅遊,每天平均花費155紐幣,如果是在所居住的地區內旅遊(本地人遊本地),每天只花74紐幣。
紐西蘭本地遊客每天的GST支付金額平均11紐幣,而國際遊客為26紐幣。
以前去螢火蟲洞的國際遊客,很大比例都是從羅託魯阿順路過來的中國團客,一批一批的,當地人日子自然好過。
"紐西蘭人在振興國內旅遊方面,做得很好,但紐西蘭仍然需要高價值的國際遊客,來維持該行業和經濟,讓旅遊點在周末和公共假期之外也能發展。」
這是紐西蘭旅遊局執行長Stephen England-Hall對現狀的評價。
在截至去年3月的12個月裡,國際遊客的總消費為172億紐幣,紐西蘭人在國內度假上的消費為237億紐幣。今年因為不能去海外度假,紐西蘭人國內消費預期會增加42億。
旅遊業每消費17.8萬紐幣,就會產生一個工作崗位,這相當於42個國際遊客,或者480個國內遊客。
紐西蘭旅遊局現在的口號是:
「既然世界按下「暫停鍵」,你還有什麼夢想沒實現?」 (Now that the world is standing still, what are you dreaming of?)
蟲子啊,
你們好好繁殖,
相信遊客們都會回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