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984字,閱讀約需2分鐘
導讀:現如今,許多漂泊在外的上班族都以購買一處屬於自己的房子而奮鬥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但一些繁華地段房子的價格並不是能被大多數打工人所承受,於是二手房就成了不錯的選擇,但這其中也是魚龍混雜,許多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也層出不窮。
張女士和丈夫都是外地人,一直在金華工作的他們想要在這裡買一處安身之所,將在老家河南的孩子都接過來一起生活,想要買房卻對這方面根本不了解,於是就將目光轉戰到了二手市場,這裡房源多,價格也相對便宜,也在她的承受範圍之內。就在張女士在二手房網站上提交了自己的信息不久之後,就有一位聲稱自己是房產中介的業務員聯繫上了她。但這也是張女士噩夢的開始。
女子買房,沒見過房東就輕易交錢
業務員姓方,在與張女士的相處過程中,為人誠懇老實,很快就獲取了外地人張女士的信任。在小方的推薦中,張女士看上了一處89平米的二手房,於是小方就帶著張女士看了房,但在看房期間卻沒有出現房東的人影。
對此小方的說詞是,房東的愛人得了重病,急需用錢,因為要照顧病人,房東抽不開身,於是才全權交由給自己處理。不久後小方就帶著張女士開始籤合同,不過直到籤合同這一步,張女士都沒有見過房東的真面目。
業務員隻手遮天辦業務,女子33萬打水漂
程序按部就班進行著,期間小方以各種理由,前前後後共索取張女士33萬元人民幣。8月份,小方給張女士發了一張寫有她和丈夫名字的房產證圖片,並稱房產證已經辦好了。但事情似乎太順利了,自始至終房東都沒有露過面,這不禁讓張女士起了疑心。
於是夫婦二人便去房管局查了查,然而這裡根本沒有他二人的信息,而且之前看的房子也是假的,這也說明張女士透支信用卡和花唄掏出去的全部家當三十多萬打了水漂。
之後張女士找到了中介公司,公司了解後表示,小方原先確實是這裡的職員,但因為某些個人原因早已被開除,但也表示,待抓捕到小方後,若是他如數歸還不了張女士的33萬,公司願意補足剩餘的。
結語:對此,網友表示應該趁早報警,其實買房可以說是一些人一輩子的大事,在這裡還是希望大家在買房之前先自己了解一些實際情況,不要輕易聽信別人的一面之詞,自己要有足夠的判斷,才能夠皆大歡喜啊。
今日話題:對於張女士的遭遇,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