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的人到底要求什麼

2021-01-08 青年參考

    華爾街從美國紐約曼哈頓區南部延伸到百老匯路,全長524米,寬11米,大約只能並排停下五臺汽車。但因為聚集了美國的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這裡是美國金融行業的象徵,甚至被譽為「全球金融中心」。

    不過,早在20年前,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到幾公裡外的曼哈頓中城區。一些媒體評價說,現在的華爾街已經「從一個地理概念變成了心理概念」。

    無怪乎立場偏右翼的美國福克斯電視臺評論員查爾斯·蓋斯帕裡若在節目中近乎刻薄地說,示威者幾周沒刷牙洗臉,渾身臭氣,「可惜連紐約地圖都不會看」,因為主要的大投行早就不在華爾街附近辦公了。

    「佔領華爾街」運動已持續近4星期,可很多受到抨擊的華爾街人士,依然覺得非常困惑。

    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律師花了很長時間研究示威者,希望能「努力搞清狀況」;另一位供職於銀行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說,示威者們有權利呆在華爾街周圍,「但他們缺少一個明確的目標」。

    「他們到底在要求什麼?難道要把華爾街的人投進監獄嗎?」這個工作人員問,「他們的標語上說,『我們要人,不要利潤』,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示威者的「運動綱領」中給出了一個同樣含混的答案:「為什麼要佔領華爾街?因為那裡屬於我們,因為我們能。」

    普遍分析認為,示威者對美國經濟現狀和高達9%的失業率表示不滿。示威者們也有人抗議國家缺乏就業機會,指責歐巴馬總統和國會議員的表現。

    但大部分批評指向華爾街。一名示威者大聲抱怨:「我們救援銀行、華爾街,但工薪階層卻還要拼命還帳單、找工作。」

    有人從示威者那裡找到了自己年輕時參加反越戰遊行的青春記憶。不過,更多華爾街人認為,示威者已經「跑偏了」。有個銀行家說,他理解人們的憤怒,但把華爾街當做一個龐大的敵人進行抨擊,顯然是把問題過度簡單化了。

    「他們用自己手中的iPad和iTouch發布抗議言論,這些東西可不是通過那些又唱又跳的抗議活動中得來的。」銀行家說,「如果沒有銀行、沒有財務公司,示威者們根本不會有這些產品。」

    英國《金融時報》10月8日刊發評論員文章說,抗議運動應當承認,華爾街以外的社會也必須承擔一部分責任,包括那些在繁榮時期「為了加入1%的精英階層、而貪婪地舉債過度的99%的人」。

    一周前,前任摩根史坦利和瑞銀集團的高級行政人員詹妮弗·伯格在前往曼哈頓的地鐵上看到了兩個示威者。他們分別舉著標語,一個寫著「美國之春」,另一個寫著「打倒華爾街」。

    這位資深的「華爾街人」考慮了一下,走了過去。在一番自我介紹之後,她直截了當地詢問這些「敵人」們:「我想問,你們到底在抗議什麼?」

    一個示威者告訴她,自己正在為次級貸款市場感到不安。在2008年美國房價下跌時,無法按期收到還款的次級貸款導致一些放貸機構的嚴重損失。

    伯格用反問句回答了這個問題:「相比於華爾街,那些明知自己無力償還,卻依舊貸款買大房子的人們,是不是更應當分擔這些責任呢?」

    另一位示威者解釋說,她希望政府能對經濟進行更多的控制。伯格又很快告訴她,關閉華爾街並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它只會造成全世界的貨幣流動被阻斷。

    伯格在事後稱讚,那是一場非常棒的對話。「那些人失業了,帶著滿腹怨氣,示威活動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正在推動一場變化。」伯格說,「可我們的談話給了他們一些新的思考。」而兩名「佔領華爾街」的示威者最後則握住這位「華爾街人」的手說:「這場談話讓我們非常高興。」

相關焦點

  • 佔領華爾街運動發起人、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逝世,享年59歲
    撰文|吳俊燊 董牧孜9月2日,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頗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在威尼斯的醫院離世,享年59歲。1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關鍵人物:「我們是99% 」20世紀90年代後期,格雷伯開始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他是2011年「佔領華爾街」運動的關鍵人物。2011年11月,《滾石》雜誌稱讚格雷伯為佔領華爾街運動提供了主題:「我們是99% 」,儘管格雷伯在《民主項目》中寫道,這個口號「是集體創造的」。
  • 輿論討論模型視角下的輿論演化——以twitter上佔領華爾街運動為例
    摘要:從輿論演化的討論模型出發,利用文本挖掘和時間序列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佔領華爾街」運動的Twitter文本,為社會運動演化建立了一個多變量的時間序列模型。這一背景下,在當下頻頻爆發的社會運動中社交媒體往往承擔了革命性的角色(如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佔領中環)。 2011年9月17日美國「憲法日」,紐約祖科蒂公園爆發「佔領華爾街」運動,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運動從紐約華爾街上數十人的集會,迅速擴散到全美,又蔓延至亞洲、歐洲、大洋洲等950多個城市。
  • 華爾街的人有國籍,但是華爾街的資本沒有
    下面的均值線(紅線)已經成為一條直線了,什麼意思?從絕對值的均值來看,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是這一段了。從均值來看,現在位於坡頂(所以是「直線」),隨著時間再往後推移,這個均值的線就要變為降坡了。其他的線是不同的模型在不同的時間段預測的「實際」的情況。
  • 美國華爾街為什麼那麼出名,它到底有多牛?
    美國華爾街是世界金融中心,全世界金融財富都在這裡交易與衡量。是世界金融發展的風向標,這是其最牛的地方。  華爾街的童年期是從1653年到十九世紀末期, 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多歲.  華爾街(WALL STREET), 是」牆街」的譯音.
  • 華爾街暫停所有政治捐款,懲罰挑戰2020美國大選結果的共和黨人
    在發生佔領美國國會之後,華爾街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懲罰那些鼓勵騷動和挑戰選舉結果的共和黨人。據彭博社報導高盛目前 "正在制定措施,可能會減少未來對那些爭取推翻2020年選舉結果人員的政治捐贈。"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也宣布將暫停對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捐款,為期六個月。
  • 經典電影華爾街之狼觀後感
    經典電影華爾街之狼觀後感一:  今天有幸在波士頓參加了華爾街之狼的媒體試映會,原來試映都是免費得啊,提前看片又可以不花錢,這種好事看來以後要多做。由於斯科塞斯沒法有效的壓縮影片時間,加上MPAA對限制級內容的嚴格要求,影片從11月15日改檔到聖誕節上映。即使這樣,影片還是撐滿了整整180分鐘,三個小時。
  • 華爾街英語形象大使Jane Chen
    故事還要從去年夏天說起,當時即將畢業的Jane在畢業前應學校要求需要找一份實習工作來完成實習日記的任務,而看到同學們都已經開始實習,自己還沒有眉目的Jane非常著急,正當她焦頭爛額不知道找什麼實習工作的時候,有一位朋友推薦她華爾街英語的實習工作。聽到這個消息的Jane如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般,自己的實習工作終於有著落了!
  • 《佔領火星》遊戲特色內容介紹
    《佔領火星》是一款非常好玩的開放世界火星探索遊戲,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遊戲的特色內容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遊戲特色內容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相關攻略:《佔領火星》遊戲配置要求一覽
  • 《華爾街見聞》被查封
    據了解,「華爾街見聞」網站及App在未獲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情況下,違規登載新聞信息,且內容導向存在偏差,擾亂網絡信息傳播秩序。   「華爾街見聞」負責人表示接受處罰,並將按照網信部門要求,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改,確保合法合規開展運營服務。
  • 華爾街英語:擺地攤也要擺出國際範兒
    但是,地攤你也擺我也擺,到底該怎麼脫穎而出呢?華爾街英語教你從了解地攤的英語開始,把地攤擺出國際範兒!華爾街英語:攤位用英語怎麼說1. 攤位用英語怎麼說?3) booth 貨攤,展位,售貨亭更加偏重半開放的,有棚子的攤位華爾街英語
  • 5部教科書級別的華爾街電影,看看商業大佬是如何煉成的!
    因為其複雜性和神秘性導致人們十分好奇,所以導演就通過電影來帶我們走進商業大佬們的世界,看看市場是如何被操控的,看看商業大佬是如何煉成的,這5部華爾街電影堪稱教科書級別。一、《大而不倒》這部電影根據同名暢銷書改編而來,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在這樣的大起大落之中,掌權者和商界大佬該如何操作呢?
  • 看美國電影《華爾街》,了解川普這個資本家出身的貪婪與瘋狂
    我自己看過的關於經濟貿易的片子不是很多,電影《華爾街》是我看過印象深刻並且和經貿挨得比較近的一部優秀的片子。電影《華爾街》講述的是貪婪成性的股市大亨戈登做事不擇手段,在金融界叱吒風雲,人人敬畏。初出茅廬的紐約大學畢業生保羅·巴德野心勃勃,卻空有滿腔的熱血而無處施展自己的才幹。
  • 華爾街英語教你怎麼樣不被職場潛臺詞套路
    許多人都會覺得外國人說話比較直接,其實論委婉表達他們也是十分在行的。尤其是在職場,許多表達換個形式就顯得更加有分寸感,給他人留下了餘地。但是,如果你聽不明白背後的意思就太糟糕了。今天,華爾街英語就教大家怎麼樣不被職場英語潛臺詞給套路了。  華爾街英語:I need it yesterday≠我昨天要  1.
  •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貪婪的合法性,觀後感!
    23年前,一部《華爾街》引起街頭巷尾的熱議,也使得麥可·道格拉斯成功地實現突破。現在,我們等到了它的續集——《金錢永不眠》,而且它是一部不得不叫好的電影。即使是沒有什麼金融知識背景,你也不用為看這部電影感到為難。它不難理解,而且會讓你沉醉其中。《金錢永不眠》在一個恰當的時間出現在了屏幕之上,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使其更引人關注。這不是一部紀錄片,它在現實基礎上進行了虛構性的故事再創作。
  • 背了這麼多年的單詞終於在華爾街英語掌握對了方法!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朋友圈裡看到了一個英語骨灰級大神分享的連結,上面還附了行字,「極力推薦華爾街英語單詞巧記憶」。我一看,連忙點進去,一看便覺得發現了新大陸。我被華爾街英語這個背單詞的方法驚呆了,這裡是一個界面上只有一個單詞,有單詞的英文,有對應的中文意思,也有對應的圖片,還有單詞的發音朗讀,真是要什麼有什麼。
  • 華爾街那片法律奈何不得的灰色地帶——讀《億萬:圍剿華爾街大白鯊》
    所謂「黑色優勢」是華爾街的行話,指內幕信息。曾經的對衝基金分析師,現在的《紐約客》記者茜拉·科爾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在這本《紐約時報》商業暢銷書中,以美國傳奇對衝基金賽克資本及其創始人、短線交易之王史蒂夫·科恩的跌宕人生為背景,以偵探小說的手法描述了華爾街近30年來最大的內幕交易醜聞。
  • 疫苗風暴與華爾街陰謀
    只是現在疫情和疫苗的消息主宰著整個市場,不知有多少人因Moderna的這波操作而虧錢。  然而,事情還遠不止這麼簡單。  華爾街陰謀  一位常因發布針對特斯拉的尖銳推文而吸粉無數的推特用戶@TESLACharts提醒投資者,要尤其小心Moderna以及它發布的實驗數據。
  • 巴基斯坦「華爾街」遭遇恐怖襲擊,至少11人喪生!中國三大交易所...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來源:央視巴基斯坦「華爾街」遭遇手榴彈襲擊!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6月29日,在喀拉蚩市的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遭遇武裝分子使用手榴彈襲擊。巴基斯坦警方表示,周一早上襲擊巴方證券交易所(PSX)的四名「恐怖分子」均被安全人員擊斃,另有四名警衛和一名警察副檢查員喪生,以制止他們企圖突襲PSX大院,這裡也被稱為巴基斯坦的華爾街。此外還有兩名平民喪生。
  • 6部華爾街商業金融題材電影,《華爾街之狼》才第三,不止看一遍
    剛剛過去的2018年大A股跌跌不休,讓人不由得想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最近十多年國外也出品了一些經典的華爾街類型電影,作品質量上乘,用簡單通俗的方式描述了那年金融危機的場景及由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部講述國外商業金融華爾街的電影。   話不多說,開始擼片。
  • 華爾街英語這樣回應
    很多人為了學好英語, 報了各種各樣的英語班。 想要快速提升能力, 報培訓班是沒錯, 但有些人支付了高昂的學費, 卻什麼都沒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