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戰機密集繞臺飛行,蔡英文與「國防部長」翻臉,緊急下令

2020-12-03 飛龍觀察

臺灣省年度大戲「漢光演戲」於5月結束,在此期間,「三軍統帥」蔡省長也過了一把嘴癮。

不過,臺灣「漢光演習」年年都出神劇本,翻車脫靶等醜聞已經是常態。今年這場演習,也成為了蔡省長就職任期剛滿第一年的主演舞臺。臺上蔡省長高談闊論大勢彰顯其「新軍事戰略」,可臺下的軍官們似乎並不給面子,此次演習中臺軍依舊照常發揮,說翻車就翻車,說脫靶就脫靶。

而「三軍統帥」蔡省長毫不在意這些細節,依舊是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這不,菜大小姐又和「靠山」臺「國防部」鬧掰了。

由於解放軍軍機頻繁繞臺,讓臺防務部門頗為煩惱。「國防部」為此表示:共機遠海長訓已常態化,如無特殊情況,今後不再發布新聞。

但很快,蔡省長就來拆臺了,據臺媒報導:21日上午,蔡英文視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並了解近日應對解放軍遠海長訓情形戰備措施。同時,蔡省長似乎好像沒有關注新聞似的,強行一波「雞湯」並做出相關指示,要就臺軍當局要持續加強嚴密監控海空動態,精確掌握能行動,相關信息也要適時披露,讓民眾安心。

而蔡省長的跟班,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更是直接打臉表示:雖然提醒「防長」不要三天兩頭往衡山指揮所跑,製造不必要的緊張,但不發布共機繞臺信息,就太過分了!

無論如何,臺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也是受世界普遍認同的一中原則。我解放軍在臺灣省區域進行遠海常態訓練,不僅是為了向某些圖謀不軌的投機分子宣示主權!更是捍衛包括臺灣省在內祖國領土安全!【CX】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繞臺飛行合情合理!蔡英文表示不服?下達重要指示
    隨著軍改的不斷深入,部隊愈發強調實戰化演練,因此今年我軍航空兵部隊每個月都有著頻繁的遠洋飛行作戰訓練,極大的提高了我軍遠距離打擊能力,並且威懾了周邊的一幹宵小之輩。日本每次緊急起飛F15戰鬥機,但害怕刺激到中國空軍,也只敢遠遠拍照,好回去交差。
  • 蔡英文計劃與大陸徹底「翻臉」?
    文章名為「政治防疫,兩岸沒法溝通」,該文章指出,蔡英文以防疫為藉口,暗地裡給大陸記者「使絆子」,阻撓兩岸之間的媒體往來。甚至有消息傳出,蔡英文計劃2021年清退來臺大陸記者,直接斷了和大陸的新聞往來。蔡英文此舉,大有掩耳盜鈴之勢,難道不依靠媒體傳遞信息,大陸就無法了解臺灣地區的新聞消息了嗎?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 飛行員駕F-16戰機向大陸投誠?臺當局慌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的臺灣,竟然如此反常的給力——11月21日晚間,臺灣中時新聞緊急短訊稱,本周早些時候在花蓮外海墜海的失聯臺軍F-16戰機,已經搜捕到信標信號,並確立墜海位置。在此,大家不妨和戎評一起來捋一捋戰機失蹤的「時間線」。11月17日晚。18時05分,臺灣空軍花蓮基地的一架隸屬於臺空軍第5戰術聯隊,機號6672的F-16A單座戰機,在空軍上校蔣正志的駕駛下開始了例行的夜航飛行訓練。
  • 解放軍軍機再繞臺 日本派F-35戰機緊急升空攔截
    原本在臺立法機構的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立即請假,前往衡山指揮所「聽取海、空情報告」。至於日本方面的反應,臺媒稱,解放軍軍機繞臺期間,日本派出F-35軍機緊急升空攔截。報導稱,臺立法機構18日早上審查臺防務部門2018年度預算,馮世寬一早列席,大約在11時左右請假離開。
  • 解放軍戰機在臺海上空日常打卡 蔡英文坐不住了
    資料圖 中新社發 邵晶 攝  《自由時報》報導稱,大陸9日、10日連續兩日派出多架次蘇-30、殲-10戰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後,13日上午解放軍戰機再次進入臺西南空域,報導老調重彈宣稱「軍方仍以廣播方式驅離
  • |臺灣|f-16v戰機|蔡英文|f-16|美國_軍事|...
    因臺美無邦交,且擔心中國大陸抗議,臺美軍事交流一向低調,臺灣留在美國的戰機,也只能用美方塗裝。為何這次軍售如此高調?「合作本身是一層意思,美國主動釋放信號又是另一層意思」。劉匡宇解釋說,美方高調公開,既是給島內看,也是給大陸看。
  • 蔡英文「毒心思」曝光:想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再求援
    蔡英文想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再向國際求援,馬英九警告:別拿老百姓生命開玩笑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再次提醒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若堅持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會對臺灣會帶來很大的戰禍,可能造成生靈塗炭、萬民受害,千萬不能拿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開玩笑。針對蔡英文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聲稱,如果臺灣受到攻擊,大陸要付出很大代價,臺灣承受第一波攻擊後,希望世界各國可以支持臺灣。
  • ...代理國防部長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下令在整個五角大樓...
    【推薦閱讀:美代理國防部長命令震驚五角大樓 拜登團隊回應五角大樓暫停過渡】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周五(12月18日)告訴Axios,代理國防部長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下令在整個五角大樓範圍內停止與拜登過渡政府的合作,這震驚了整個國防部的官員。
  • 臺軍「漢光32號」演習模擬「大陸猝然攻臺」 蔡英文首次現場視察
    臺灣地區新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急轉彎。不過,今年臺軍針對解放軍的「漢光」演習卻有升溫之勢。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漢光32號」演習從22日起展開為期5天的攻防演練,模擬檢驗大陸「猝然對臺發動攻擊」時,臺軍有無能力「擊退敵軍保衛國家」,而蔡英文今天首次以「三軍統帥」身份到現場觀演。
  • 解放軍戰機剛走,蔡英文就上躥下跳!結果太扎心了……
    解放軍戰機剛走,蔡英文就小動作不斷,頻頻說大話秀肌肉。這兩天,蔡英文不僅在視察臺軍時再次叫囂「守衛主權」,還吹噓臺「自造潛艦」2025成軍,甚至拉上美國,聲稱美陸戰隊「進駐」臺灣。可事實上,島內網友不但不買帳,還無情地戳破了蔡英文的謊言,瘋狂扎心。
  • 臺防衛部門和外事部門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
    (圖源:新華社) 正值解放軍密集軍演,臺「國防部」及「外交部」日前分別召開記者會,表示解放軍在西南方海空域進行大規模軍事演訓,要求解放軍節制,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正視此「形成中的侵略性力量」,同時宣稱已將威脅信息通報「重要友我國家」。
  • 蔡英文:戰機沒去廈門
    而在這期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為「倚美謀獨」,不僅在今年這場別開生面的美國大選中選邊站隊川普政府,後引發眾嘲稱其「押錯寶」,見美國選情已經倒向拜登,蔡英文緊急召開所謂的「國安會議」,結果把島內民眾嚇得不輕。
  • 這回,臺軍「緊急採購」戰機輪胎?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今年兩岸關係逐漸走低,民進黨不顧大陸的警告,一意孤行非要和美方進行違反國際準則的「往來」,就是對大陸底線的挑釁。
  • 蔡英文又當冤大頭!天價求購美戰機被批:吸乾血汗錢
    來源:北京日報蔡英文當局欲天價求購美國戰機,再次引發眾怒。據臺媒報導,臺當局已向美國提出購買66架F-16V戰機的採購要求。至於價格,此前傳出美方報價4000億元新臺幣,臺當局則希望壓在3000億元新臺幣以下。
  • 蔡英文回應F-16戰機失聯,多次念錯飛行員名字
    臺軍一架F-16戰機17日晚從花蓮起飛進行夜航訓練時失聯,至截稿時仍搜救未果。據臺灣媒體報導,18日晚,臺空軍司令熊厚基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調查進度。根據臺空軍公布的無線電通聯記錄和戰機修護經歷,17日晚失聯的F-16戰機起飛前一切正常,而雷達軌跡圖顯示,這架戰機在17日晚間18點06分07秒時高度在7000米,20秒後高度直接降為0,已經是海平面高度。
  • 蔡英文闖下大禍了!解放軍密集行動之際,美國軍機緊急現身臺海
    據臺媒12月8日報導,當地時間7日,美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宣布,美國務院批准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目前正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估計軍售案總價為2.8億美元。臺外事部門於8日證實這一消息。
  • 「漢光演習」變「漢光演戲」 蔡英文還用買F35?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預計5月25日,前往演習「第一作戰區」澎湖視察。漢光演戲?「漢光演習」自1984年起開始舉行,模擬大陸猝然對臺動武,以此來測試臺軍擊退「敵軍」的能力,今年的演習為「漢光33號」。據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臺軍防衛臺灣的作戰計劃稱為「固安」,每年都要依據情勢變化進行修訂,「微調」的主要依據就是「漢光演習」:一開始的兵棋推演,先由臺「國防大學」扮演攻擊軍,與臺「國防部」進行一場「線上大戰」。隨後的實兵科目,目的是驗證防衛軍在兵棋推演時的反擊作為,現實中是否真能做到。從這些演練的結果,對建軍備戰進行調整。
  • 遼寧艦穿臺灣海峽 時值蔡英文參加尼加拉瓜總統就職大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衍龍】臺灣「國防部」1月11日發布消息稱,臺北時間11日上午7點,中國大陸遼寧艦號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通過臺灣海峽。而同一時間,蔡英文正在出席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的就職大典。
  • 被「人」打臉根本不叫事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被衛星打臉
    據報導,臺軍方19日一早在九鵬基地海岸演習。由於擔心日前漁民出海抗議狀況再現,軍方答應當地居民,在演習前可先遞陳情書,遂在8時30分正式演習前由八軍團接下陳情書。但隨後的射擊情況也並不理想。臺軍一開始射出的3發拖式飛彈疑受雨天影響,竟都出現未命中的窘況,此後軍方暫停演習,稱天氣轉晴後演習可望漸入佳境。
  • 蔡英文又遭一「友邦」翻臉,西方:臺獨勢力一片哀嚎
    圖為臺灣拉法葉級護衛艦據媒體報導,梵蒂岡最近派遣了代表團來華訪問,而這一舉動被媒體認為是臺灣的重要「盟友」轉投中國懷抱,這也是蔡英文上臺以來有一個所謂的臺灣「友邦」翻臉不認人,看來臺灣已經是窮途末路,如果還是一意孤行,那麼就只能自食其果,而蔡英文到時候也只能欲哭無淚了,西方媒體則對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