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張圖。
這是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27日在其臉書官方帳號發布的照片,配文稱,「第21戰鬥機中隊依照F-16戰機的訓練計劃,和美軍空中加油機在美國洛克空軍基地執行空中加油任務。」
在周五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拿這張圖來問詢中方評論。趙立堅對此表示,中方一貫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這一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事實上,一同發布的還有另外三張照片,分別為「F-16V戰機於嘉義空軍基地參加2019年漢光35號演習」、「F-16V戰機在嘉義空軍基地執行日常任務」、「1997年4月8日,一架F-16戰隼式戰鬥機和美軍空中加油機飛躍太平洋回到臺灣」。
一些島內網友在下面的留言似乎頗為激動——「感動到雞皮疙瘩都爬起來!」、「這是明示啊」、「臺灣只差空中加油機就可巡弋南海東沙及南沙!」。
先別嗨。
主動炒熱,別有用心
把時間拉回到兩周前。8月15日,臺方機構敲定了從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買F-16V戰鬥機的最終協議。這份協議價值80億美元。預計美國將在2023年首批交貨兩架新機,2026年完成全部交機作業。
多說一句。上個月,在美國務院已批准向臺提供「愛國者-3」飛彈重新認證後,趙立堅在7月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據悉,這批軍售是自1992年老布希總統宣布向臺灣出售150架F-16戰機以來,美國首度向臺灣出售先進的戰鬥機。
再回到開頭提到的照片,美方主動放圖,第一層意思就是造勢。
「配合美國對臺出售66架F-16V戰機,造美臺軍事合作的勢。」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臺媒報導,臺灣當年向美國採購150架F-16戰機後,在美國洛克基地留置16架,並與美方籤約,每年派20至30名機師赴洛克基地受訓。因臺美無邦交,且擔心中國大陸抗議,臺美軍事交流一向低調,臺灣留在美國的戰機,也只能用美方塗裝。
為何這次軍售如此高調?
「合作本身是一層意思,美國主動釋放信號又是另一層意思」。劉匡宇解釋說,美方高調公開,既是給島內看,也是給大陸看。
對島內,炒高親美反中氛圍,維持蔡英文的支持率;對大陸,暗示美臺重回「共同防禦條約」的準同盟狀態,警告大陸動武美國必然有所反應。
對於美方的這番「別有用心」,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8月27日在記者會上作出回應。吳謙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售臺武器。一直以來,美售臺武器都是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地區和平穩定的一個重大問題。去年美方宣布向臺軍出售66架F-16V戰機後,中方立即表明了堅決反對的立場。如果美方執意推動新一輪售臺武器,中方必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堅決反制。
蔡英文砸錢搞F-16維修中心
買了戰機還沒完。前腳宣布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買F-16V戰機,後腳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唯一在亞洲授權設立的F-16戰機後勤維修中心就開到臺中了。
8月28日,蔡英文在成立典禮上指出,此中心的揭牌啟動,不僅強化了臺灣空軍的實質戰力,更是臺灣發展「國防」產業的重要裡程碑,啟動臺灣航太產業邁向國際。
蔡英文稱,「捍衛臺灣『主權』,維持區域和平穩定,不是靠卑躬屈膝,而是要有堅實的『國防』。有了維修中心,戰機維修所需的時間會大幅縮短,妥善率也會大幅提升,確保『國防』前線的空優戰力。」
蔡英文還指出,此維修中心未來30年的產值,粗估約有新臺幣795億元(約27億美元),每年將可創造600多個就業機會,創造整體產業效益高達新臺幣2000億元。
購買F-16V要花80億美元,建立維修中心30年產值27億美元。算算這筆帳。
「30年後,蔡英文還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嗎?」劉匡宇直言,蔡當局財政危機拆東補西。經濟形勢不佳以及對美國軍購、「防疫政治」的巨大撒錢需求,使其只能訴諸於追加「特別預算」來寅吃卯糧。
劉匡宇還表示,臺監察機構指出,原本標準嚴苛的「特別預算」在蔡任內出現浮濫跡象,民進黨肆意提款,破壞了2019年才出臺的「財政紀律法」,財政惡化已有失控之虞。雪上加霜的是,內外多種因素作用下,蔡當局上半年綜所稅、營所稅收雙減,明年更不樂觀。
另一位臺海問題專家告訴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臺灣現在的經濟並就不景氣,因疫情影響,中小企業亟需紓困,而蔡當局此次軍購砸這麼多錢,勢必要擠壓其它方面的預算。島內的民生、社會、經濟等分到的錢少了,將來也會引起民眾反彈。
上述專家還指出,近年來,美國川普政府壓著盟友提高國防預算,但蔡當局沒有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任美方予取予求。妄圖以武謀獨、倚美謀獨,不過是掩耳盜鈴,低估了中方「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安全合作月」 動作頻繁
值得一提的是,8月是美臺所謂「安全合作月」,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個月,美臺動作不少。
8月23日,蔡英文赴金門主持823炮戰62周年公祭暨追思活動,蔡英文聲稱「和平靠的是堅實的『國防』」,捍衛「主權」絕不退縮。
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也首次赴金門出席追思活動。之後,AIT還在臉書上發文指出,這樣的紀念活動一再提醒我們,今日美臺的安全合作,其實是建立在多年來讓我們引以為傲,切實實踐「真朋友,真進展」的歷史之上。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8月24日對此事應詢指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決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幹涉。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依仗外力加大挑釁,只會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危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只會把臺灣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我們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切勿一再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同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也對此駁斥稱,美方所謂「美臺安全合作歷史」,實質是幹涉中國內政、阻撓中國統一的「黑歷史」。14億中國人民都記在心裡。
AIT還表示,美臺安全合作不只關注傳統安全威脅,也強調「非傳統」的安全威脅,尤其是科技網絡。
8月26日,AIT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發表「5G安全共同宣言」,臺灣外事部門主官吳釗燮稱,臺灣是各方推動5G建設最好的夥伴,美國已將臺灣5家電信公司列入「5G乾淨電信公司」清單,臺美未來在共同宣言架構下可以一起推動資訊安全。
酈英傑在說明美國「淨網計劃」時,更直接點名華為和中興等供貨商「不可信賴」。
除了這些意圖挑釁大陸的舉動,蔡當局還直接諂媚美國「抱大腿」。28日,蔡英文宣布,已經請政府相關部門訂定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註:Ractopamine,瘦肉精的一種)含量的安全容許值,將放寬美牛、美豬進口至臺灣的限制。她還稱此舉是希望能促進美臺經貿關係與啟動雙邊貿易協定的談判。
有島內網友批評稱,「這不是卑躬屈膝什麼才是卑躬屈膝?」
劉匡宇分析,美臺在的所謂「安全合作月」動作頻頻,凸顯了美臺合作關係的全面、深化、升級。將美臺的一系列動作串起來,拎清美臺合作的暗線,裡面的戰略意圖、政治意義、選舉利益、經濟利益,以及軍事戰術意圖並存。
戰略上,把臺軍納入美國對抗中國的西太平洋戰略體系。「說白了,就是在臺海、南海打仗的情況下,臺軍能發揮什麼作用,美軍已經開始籌劃,部署和演練,訓練臺軍F-16機師,打代理人戰爭。」
政治上,向外界傳遞美臺的準同盟關係。「因為國際政治中,軍事互信和一體化是最高層級的政治互信與政治一體化。」劉匡宇還預測,蔡英文可能於下個月訪美,目前的軍購、放寬美國豬、牛進口,既是「保護費」、也是「買路錢」,「蔡英文眼巴巴地想要一個政治定位」。
選舉上,美國大選臨近,川普通過挺臺表現自己「反中」,刺激大陸在臺海製造衝突為其選舉加分,同時也能回饋美國軍工利益集團。
經濟上,動輒幾百億的訂單,美臺軍火商都賺得盆滿缽滿。此外,「美臺有升級臺灣空中力量的共識,這就不只是買幾架飛機而已,美國軍火上下遊的很多服務乃至產業,都可能向臺灣轉移。」
「真朋友」嗎?
在這個美臺「安全合作月」裡,AIT和島內一些媒體一直在炒作美方與臺灣「真朋友、真進展」。
「真朋友」嗎?
臺灣殷勤地送口罩,而美衛生部長被問到是否向臺灣提供疫苗就顧左右而言他;美方屢屢提高價格對臺軍售,而蔡當局還要致謝;到底是平起平坐的「真朋友」,還是受人擺布的棋子?
有清醒的臺灣網友評論,「這都是榨汁機操作,美國與民進黨聯手,榨到臺灣身無分文就鬆手」。
「美國以『割香腸』的方式馴化蔡當局,讓蔡當局見了美國就軟趴趴,對著大陸就叫瓜瓜」劉匡宇說,「可你見過訓狗的把狗餵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