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電磁仿真軟體中國大學計劃發布

2020-11-24 科學網

 

本報訊 世界最大的仿真技術公司ANSYS日前發布「ANSYS電磁仿真軟體中國大學計劃」,意在通過與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將「仿真驅動產品研發」等理念融入到工科教育中。

 

ANSYS將對高校相關專業在開設虛擬實驗課程、小班教學、企業基地等方面給予支持。(王珊 潘希)

 

《中國科學報》 (2013-05-14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ANSYS電磁仿真軟體中國大學計劃」在京啟動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5月9日訊 「ANSYS電磁仿真軟體中國大學計劃」今天在北京正式啟動。ANSYS公司希望通過此計劃與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工科教育改革、產研合作、改善科研和教學條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ANSYS發布旗艦新版本:工程仿真軟體ANSYS 15.0
    工程仿真軟體ANSYS 15.0在結構,流體,電磁仿真技術各方面都有重要的進展。此外,該版本可滿足工程多物理場仿真的工作需求。在結構領域,工程仿真軟體ANSYS 15.0幫助用戶更深入地洞察複合材料仿真。新的流體動力學求解功能使旋轉機械的仿真更加精確。在電磁領域,工程仿真軟體ANSYS 15.0提供了最全面的電機設計過程。
  • 微波EDA 電磁仿真軟體大觀
    (2)Sonnet 仿真軟體 Sonnet 是一種基於矩量法的電磁仿真軟體提供面向3D 平面高頻電路設計系統以及在微波毫米波領域和電磁兼容/電磁幹擾設計的EDA 工具。(3)IE3D 仿真軟體 IE3D 是一個基於矩量法的電磁場仿真工具。可以解決多層介質環境下的三維金屬結構的電流分布問題它利用積分的方式求解Maxwell 方程組,從而解決電磁波的效應不連續性效應耦合效應和輻射效應問題。仿真結果包括s y z 參數VWSR RLC 等效電路電流分布近場分布和輻射方向圖方向性效率和RCS 等。
  • 國外電磁兼容仿真軟體及相關應用
    該軟體與FEKO 最早進入中國市場,並在國內擁有一定數量的用戶。1.6 IMST-Empire軟體IMST-Empire軟體主要採用FDTD 法,是RF 元件設計的標準仿真軟體,它的應用範圍包括平面結構、連接線、波導、RF 天線和多埠集成,仿真參數主要是S參數、輻射場方向圖等。
  • ANSYS發布新一代工程仿真解決方案17.0版本
    2016年1月27日,匹茲堡訊——全新發布的ANSYS® 17.0將助力結構、流體、電磁和系統等各學科領域的工程師,在其產品開發過程中實現跨越式提升。新一代ANSYS(NASDAQ:ANSS)行業領先工程仿真解決方案為產品開發的未來巨大突破做好充分準備,能在智能設備、自動駕駛汽車乃至節能機械設備等一系列產業計劃中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
  • PAM-CEM:三維電磁仿真軟體介紹
    ESI集團根據工業中從低頻到中高頻的實際電磁/電磁兼容問題,提出了完整的全頻段的解決方案:PAM-CEM/Visual-CEM用於解決中高頻EMC/EMI電磁兼容問題;CRIPTE用於解決線纜網絡的電磁兼容問題;SYSMGNA 用於解決低頻特性的電磁問題。
  • 安世亞太自主通用仿真軟體PeraSim提前劇透
    為此,安世亞太基於25年仿真技術積澱和資源優勢,通過聚焦國內用戶需求,自主開發了國內首款大型通用仿真軟體PeraSim。  安世亞太利用多年仿真實踐積累的上萬條實際工程案例,對PeraSim進行了大量的工程化驗證和結果比對,表明PeraSim能夠為工業用戶提供強大的結構、熱、流體、電磁等學科仿真計算能力。  PeraSim通用仿真軟體將於年底正式發布。
  • 2016ANSYS中國技術大會徵文通知
    「2016ANSYS中國技術大會」將於8月24日--26日在上海佘山艾美酒店隆重舉辦。       ANSYS中國技術大會是ANSYS中國用戶最盛大的節日,是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用戶經驗交流的互動平臺,也是與世界行業泰鬥近距離交流的難得機會。
  • 海軍工程大學發布2017年招生簡章 首次開設電磁發射工程專業
    中國軍網6月8日發布了系列報導「2017軍校巡禮」的第十二篇,介紹了海軍工程大學,並首次公開了海軍工程大學2017年招生專業。在招生專業中,首次出現了電磁發射工程專業。 海軍工程大學是中國海軍裝備研發和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今年首次開設電磁發射工程專業,很有可能意味著中國海軍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電磁彈射器、電磁炮等一系列高新電磁裝備的列裝工作,正式邁向電磁時代。
  • 近物所開展ANSYS有限元仿真軟體培訓
    5月19日至23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舉辦ANSYS有限元仿真軟體使用培訓班。直線加速器室、磁場技術室、高頻室、理論室、技術條件室等研究室的約30名科技人員參加了為期5天的培訓。這次培訓由直線加速器室聯繫安世亞太西安分公司派出的技術人員進行講解。
  • ANSYS CFD 13.0新品發布會即將召開
    2011年3月7日起,ANSYS CFD 13.0 新產品發布暨CFD行業應用研討,會將分別於深圳、北京、上海三地召開(會議詳情:http://www.ansys.com.cn/events/cfd.html)。
  • ANSYS工程仿真軟體將助力卡特彼勒實現創新產品設計
    ANSYS將大力提供仿真軟體,幫助卡特彼勒公司在統一工程仿真解決方案平臺上進行多物理場分析。 ANSYS軟體可幫助重型設備製造企業更好地解決業界最嚴峻的設計挑戰,同時為其客戶提供市場上最尖端的產品。在設計流程中儘早採用仿真技術,有助於不同學科領域的工程師高效協作,實現更好的創新產品設計,而且無需手動處理數據,可有效避免延遲和錯誤。
  • ANSYS 公司與安世亞太 (PERA Global) 延拓代理合作關係
    加強 ANSYS 產品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銷售和支持 美國賓夕法尼亞洲3月25日電 /新華美通/ -- 作為全球領先的優化產品研發流程的仿真技術及軟體的開發者和革新者,ANSYS 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號:ANSS)3月18日宣布安世亞太 (PERA Global) 成為其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唯一的銷售和服務渠道合作夥伴
  • 3M 公司發布 ANSYS 仿真軟體材料庫
    (Logo: http://www.prnasia.com/sa/200709050959.jpg ) 3M 嵌入電容器材料是一種薄型高性能嵌入式電容層壓板,有助於減少阻抗、電源總線噪聲、電磁幹擾和分離式電容數量。由於相對於安裝去耦電容,層壓板使用較少的板「空間」,所以設計工程師藉助這種材料可以顯著改善產品的性能並縮小其尺寸,從而使產品與眾不同。
  • ANSYS中國獨資子公司在上海揭牌
    本網訊  世界最大的仿真軟體供應商和服務商美國ANSYA公司在上海威斯汀大酒店舉辦了飛昂軟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喬遷及ANSYS中國獨資子公司揭牌儀式。Rick Sam 同時宣布「飛昂軟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輝國先生兼任ANSYS公司的中國總經理,負責管理ANSYS公司在中國及香港地區所有業務。藉此機會,我對合作夥伴安世亞太(北京)科技公司和北京海基科技為ANSYS公司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祝願我們的合作夥伴們能和飛昂軟體公司一起在中國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 仿真軟體的鯊魚時代:改變歷史的併購
    為了解決宇航工業對於結構分析的迫切需求,NASA在1966年提出了發展世界上第一套泛用型的有限元分析軟體Nastran的計劃,像天界盜火一般,從此點亮了人類探索數字世界的徵程。可以說,仿真一開始,就是伴隨著人類最偉大的製造工程而生。從此,顛覆性重生,破壞性併購,伴隨了50多年的仿真軟體CAE的發展史。
  • ANSYS 16.1推出雲端企業仿真
    ANSYS成立於1970年,目前僱員人數超過2,700人,其中大多數具有工程專業背景,例如有限元分析、計算流體動力學、電子和電磁、設計優化。ANSYS總部設在美國匹茲堡南部,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戰略銷售部門超過75個,渠道合作夥伴網絡遍及40多個國家。欲了解更多詳情,敬請訪問www.ansys.com.cn。       ANSYS在主要社交媒體上也保持積極宣傳態勢。
  • PTC和Ansys實現最新CAD市場創新
    此次發布標誌著PTC和Ansys戰略聯盟成立兩周年。 如需閱讀完整的新聞稿,請點擊此處:https://www.ptc.com/en/news/2020/ptc-ansys-deliver-cad-market-innovation-creo-ansys-simulation。
  • 美發布《電磁頻譜優勢戰略》
    美太空軍首款「進攻型」通信幹擾器10月29日,美國防部發布2020年版《電磁頻譜優勢戰略》,旨在建立有效的電磁作戰管理,提高電磁頻譜作戰能力。這份28頁的戰略文件,更像一個充滿術語的願望清單,沒有指出特定的計劃、時間表或預算,但其中反映出美國尋求戰略突破、贏得所謂大國競爭的意圖十分明顯。聚焦五大目標文件中,美軍提出電磁頻譜發展的五大目標。
  • 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攜手Ansys加快高超音速研究
    、太空飛行器和飛彈原型測試節省數億美元成本 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TA)攜手 Ansys正在研發一款先進的設計和分析工作流程,用於驗證美國政府當前和新一代超音速飛行器的系統模型。該工作流程將加快仿真軟體代碼的認證速度,幫助降低高超音速技術的研發成本並提高工程生產力。 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宇航局已經將高超音速飛機、太空飛行器和飛彈的研發工作列為優先事項。然而,由於單次原型飛行測試就需要耗費政府高達1億美元的資金,因此該筆資金恐怕難以為繼,此外,還缺乏擁有高超音速飛行器設計經驗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