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猴面鷹的小型猛禽-草鴞

2021-03-01 動物世界

草鴞 為草鴞科草鴞屬的鳥類,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部分地區、紐幾內亞部分地區、澳大利亞部分地區。

草鴞在中國被俗稱為猴子鷹或猴面鷹。

為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鴞形目 Strigiformes

科: 草鴞科 Tytonidae

屬: 草鴞屬 Tyto

種: 草鴞 T. longimembris

草鴞長度32-38釐米,較大的雌性長度可達42釐米。

翼展100-116釐米,重量400-460克。

草鴞上體為黑褐色,具有棕色或白色細點,下體為淺棕色,胸和兩脅均滿布小褐點。

尾羽和飛羽為棕色,具有若干黑褐色狹形橫斑,尾下覆羽近白色,

足強健有力,一般全部被有羽,第4趾可向後反轉,中爪有櫛緣。

草鴞具有輝棕色心形的臉盤,眼內側具有黑褐色斑,後頸的羽緣也為棕色。虹膜為褐色,嘴為米黃色。草鴞眼睛的瞳孔很大,感光能力強,草鴞能看清黑夜裡活動的獵物。

草鴞的頭部可以自由地旋轉270度,擴大了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的範圍。

草鴞棲息於山麓草灌叢中,經常活動於茂密的草原,沼澤地,特別是蘆葦蕩邊。它們隱藏在地面上的高草中,有時也在幼松的頂部脆弱的樹枝上棲息。

白天,草鴞躲在樹林裡養精蓄銳,夜間非常活躍,以鼠類、蛙、蛇、鳥卵等為食。草鴞全身羽毛柔軟蓬鬆,飛行的時候無聲無息,能安靜捕捉獵物。

草鴞性格兇猛、殘暴,抓到鼠後,個小的整頭吞食,對個大的老鼠則先啄食其頭部,然後撕其身體。

一般來說,某一個地區獵物多(特別是鼠類),該地區的草鴞每窩就會產較多的卵,反之則產較少的卵。

草鴞築巢在隱蔽的草叢或蘆葦中,每窩產卵3-8枚,孵化時間約42天。

雛鳥有白色的羽絨,先變成金黃色,再逐漸變為成鳥的毛色。

草鴞主要分布於越南、緬甸、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臺灣、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斐濟以及中國的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草鴞分布範圍很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裡,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列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QQ群:211689174

相關焦點

  • 贛縣區林業局幹部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猴面鷹)
    經鑑定,這隻「怪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草鴞(俗名:猴面鷹)。工作人員對該村民主動救助野生動物的行為進行了讚賞,並仔細檢查,草鴞無明顯外傷且精神狀態良好,隨後便將這隻草鴞放歸大自然。 草鴞是草鴞科草鴞屬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草鴞分布於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道爾、安哥拉、安圭拉等地。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57) | 脊椎動物·草鴞:猴子臉的捕鼠小能手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57) | 脊椎動物·草鴞:猴子臉的捕鼠小能手 2020-07-17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猴面鷹回家了
    在縣林業局專家的指導下,葉軍保將這隻解救的草鴞(猴面鷹)放飛大自然。在葉軍保打開玻璃蓋的瞬間,草鴞(猴面鷹)立馬騰空而起,迅速展翅飛向天空,在半空打了一個圓圈,像是對解救的葉軍保說謝謝。葉軍保解救草鴞(猴面鷹)的舉動獲得龍溪鄉鄉長謝文靜點讚。謝文靜說,龍溪鄉有很好的山水生態資源,有很多的珍稀動物,鄉黨委政府歷來倡導保護這些珍稀動物,群眾的保護環境,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越來越高。
  • 草鴞回家啦!——井岡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記
    民警放飛草鴞。1月4日,井岡山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將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成功放飛,讓它重回森林。當日10時50分,該局大隴森林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轉警稱:供電公司在檢查古城鎮鼻上自然村段線路時發現一隻疑似受傷的猴面鷹。接報後,民警立即驅車趕往現場,很快找到了報案所說的猴面鷹。下午,森林分局邀請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技術人員前來查看這隻猴面鷹,經檢查發現這隻猴面鷹無傷痕疾病,狀態較好,符合放生條件。
  • 就是這種猛禽……
    猛禽有兩大類,一類是鷹,而另一類就是鴞,即貓頭鷹。全世界現存140餘種貓頭鷹,絕大多數都為夜行性,所以自古以來貓頭鷹都帶有神秘的色彩。它們體形有大有小,最大的雕鴞體長可達50釐米以上,而最小的鵂鶹體長不過十幾釐米。絕大多數的貓頭鷹都是在樹洞中築巢,但草鴞一反常態,跑到草叢中來築巢,也算是貓頭鷹中的另類吧!難怪人們叫它「草鴞」。
  • 農戶撿到受傷猴面鷹上交 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原來它是一隻猴面鷹。20時許,雅畈派出所接到報警,一農戶稱在田裡撿到了一隻「貓頭鷹」,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雅畈派出所立即派出3名民警趕往現場了解情況。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在該農戶家中有一隻猴面鷹。據了解,這隻猴面鷹是該農戶的男主人在地裡幹活時,跌落在他身旁的。
  •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長寧農戶拾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雛鳥猴面鷹上交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23 15:07 梁澤芬將拾到雛鳥猴面鷹上交
  • 榮昌仁義鎮驚現猴面鷹
    近日,重慶市榮昌區仁義鎮驚現這種鳥兒,經核實,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村民將猴面鷹帶回家中養傷。通訊員 侯星宇供圖    1月22日上午,仁義鎮鹿子村村支部書記李先利下村,發現村民郭某家裡餵養著該猴面鷹。目前,該猴面鷹傷口已被處理,健康狀態良好,仁義鎮經發辦相關幹部及村民已將猴面鷹放歸大自然。    據了解,郭某前幾天在樹林附近的路邊發現該鳥。「我在路邊發現這隻鳥時,它的翅膀和腿部受過傷,感覺站都站不起來,也飛不走,很是可憐。」
  • 村民撿到5隻小萌物,確認是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後放回原處
    村民撿到5隻小萌物,確認是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後放回原處 5隻猴面鷹幼鳥。後經安州區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確認,這5隻小動物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幼崽。隨後,該村民將猴面鷹全部放回原處。24日上午,安州區秀水鎮村民丁韶青大爺在河邊放牛時,在草叢中無意發現了5隻全身長滿絨毛的小動物。經仔細觀察,發現小動物的臉長得有點像猴,而身體和爪子卻像鷹。由於不知道是什麼動物,丁大爺並沒打擾5隻小動物,只是回到家中和周圍鄰居說起了此事。
  • 野生猴面鷹幼鳥現身在建工地 人工救助後「引回」親爹媽
    原標題:野生猴面鷹幼鳥現身在建工地 人工救助後「引回」親爹媽 11月9日中午,成都雙流區農業農村局接到熱心市民來電,黃水鎮一在建工地發現2隻野生「怪鳥」,請求實施救護。
  • 縉雲男子非法收購猴面鷹 被判刑十個月罰款5千元
    縉雲男子非法收購猴面鷹 被判刑十個月罰款5千元 2013年01月21日 11:05:25   浙江在線01月21日訊   近日,縉雲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縉雲某野味館老闆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猴面鷹案,法院一審依法以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十個月
  • 祁東蔣家橋:來了兩隻「猴面鷹」,放飛龍興山!
    祁東縣融媒體中心11月24日訊(通訊員:劉中源)24日上午,蔣家橋鎮林業站接到電話,說胡坪村村民在耕作時捕獲了兩隻疑是貓頭鷹的猛禽。鎮林業站工作人員立即來到胡坪村,將兩隻猛禽帶回了鎮政府。一般而言,屬於猛禽的鳥類,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經鑑別比對,發現這兩隻猛禽為倉鴞,面盤扁平,呈心臟形,白色或灰棕色,四周有暗慄色邊緣,似猴臉,長滿絨毛,一雙深圓大眼,嘴黃褐色,嘴喙不尖,鷹身鷹爪,俗名「猴面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請示縣林業局後,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將兩隻倉鴞帶到靠近林區的龍興山山麓,成功放生。
  • 成都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
    記者跟隨野生動物救助人員來到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的一處山坡,在草叢深處,見到了已經被救助的兩隻草鴞幼崽的真面目。草鴞,它又名猴面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中型野生夜行猛禽。由於這種鳥具有較強的野性,不能貿然進行人工救護。因此,工作人員根據現場情況,為幼鳥就近重築新巣,確定引導親鳥進行哺育的救護方案。
  • 「今年已放飛8次」 3隻猛禽在南昌被放飛,全是「國家二級」
    其中東方草鴞又稱"猴面鷹",是貓頭鷹的一種。紅角鴞則是廣泛分布在我國的一種小型貓頭鷹。而說到白鷳,又叫「銀雞」,是亞熱帶的一種鳥類。考慮到這三隻猛禽的生態習性,救護繁育中心選擇傍晚時分將它們在梅嶺山區放飛。
  • 伯勞鳥,一種兇殘的小型猛禽
    伯勞鳥素有小型猛禽的稱呼,因此它們多以昆蟲為主食,小型鳥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也經常被其捕食。伯勞有個習慣,喜歡將獵物倒掛在樹枝上,這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大家可以猜猜看。伯勞的繁殖期多在5~7月,每窩產4~7枚鳥蛋,孵蛋分工和虎皮鸚鵡略有相似之處,常常雌鳥負責孵蛋,而雄鳥負責警戒並給母鳥餵食。
  • 體長只有三十多釐米的小型猛禽,幼鳥會發出哭叫聲
    並不是所有的猛禽體型都很大,鷹科之中也有體型比較小的成員,比如松雀鷹就是一種典型的小型猛禽。並且相對於許多大型猛禽來說,松雀鷹活的還更加滋潤,它們的家族不僅有多達十一個亞種,而且整體數量非常多,分布範圍也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