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塑料到合金再到玻璃,iPhone 機身材質隨著技術的革新也在不斷變換,其實使用哪一種材料製作機身並非隨意決定,在考慮便攜、美觀的同時,功能性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 iPhone 5 至 iPhone 7 之間的設備,都採用了陽極氧化鋁等合金材質作為機身的主要材料,金屬材質的手機機身易塑性,不易在加工生產時產生較大的縫隙,與玻璃、陶瓷相比機身不易摔碎,不易黏沾指紋。而且工藝處理方式多樣,可以呈現多種極佳的外觀和手感,機身散熱性能較強。
玻璃材質與金屬材質的特性卻恰好相反,玻璃材質具有優秀的觀感,非常親膚的手感,輕薄,工藝多樣。菲林貼合技術為玻璃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對於信號射頻傳導較友好,不會因為周圍環境而使機身溫度產生較大的溫度改變,且不易發生形變。
在剛剛發布的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 三款新設備上,蘋果均採用了硬度更高的玻璃,這是一項分子層面的黑科技。從發布會的視頻介紹來看,iPhone 11 系列的機身背面由一整片玻璃打磨製成而非組裝,採用雙離子交換工藝強化處理,這對生產工藝的要求極高。
此外,相比金屬來說,玻璃材質不會阻隔無線傳輸,玻璃材質的機身可以實現「無線充電」技術正常使用,這才是 iPhone 11 等機型採用玻璃機身的主要原因。
但是,玻璃的特性決定了其非常不耐摔,容易發生碎裂,加工時容易出現縫隙,較易黏沾指紋,為了保證機身強度,玻璃材質往往僅用作後蓋材料,與金屬中框配合使用。但目前階段綜合考慮外觀、實用性以及良品率,玻璃是最適合大面積使用在手機機身的材質,在可預見的將來, Apple 將可能繼續使用玻璃機身作為手機後蓋的主要材料。
喜歡就來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