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遇「碘」一定顯藍色?你被這條常識「騙」了多久?

2021-01-08 食品夥伴網

  「澱粉遇碘變成藍色」相信這個知識點大家都學過。講的是當碘遇上澱粉,會呈現藍色,但這麼說其實並不準確。

 

  澱粉分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當直鏈澱粉遇碘,的確顯藍色。但當支鏈澱粉遇碘時,顯得卻是棕色,如果溶於水,則顯紫紅色。

 

  這是由於它們的化學結構不一樣,直鏈澱粉分子結構就像螞蟻排隊,一個個小螞蟻頭尾相接連成一串。支鏈澱粉有點像螞蟻打架,有的咬手有的咬腳,生出許多支岔。當碘與不同分子結構的澱粉絡合時,就會顯出不同的顏色。

 

  食物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比例不同,展現出來的食物特性就不同。簡單地說,支鏈澱粉越多,食物就會越黏。糯米、粽子、年糕等那麼黏的口感,就是支鏈澱粉的作用。

 

  我們平時做菜時用的土豆粉、玉米粉、地瓜粉、綠豆粉,支鏈澱粉含量逐漸升高。根據它們特性不同,可以賦予菜餚不同的口感。

 

  土豆粉:適合勾芡,湯汁增稠;

 

  玉米澱粉:適合上漿、掛糊,魚香肉絲了解一下;

 

  地瓜粉:適合用油炸來產生酥脆口感,就問小酥肉香不香;

 

  綠豆粉:粘性最大,適合做涼粉、炒肝等。

 

 

相關焦點

  • 碘遇澱粉一定會變成藍色嗎?
    澱粉遇碘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並因其顯色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碘或澱粉的存在實驗中
  • 澱粉遇碘不一定變藍!
    澱粉遇碘(I2)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並因其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澱粉或碘的存在。澱粉遇碘一定都會呈現藍色嗎?在中學生物學實驗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實驗現象:1)實驗室中配製的澱粉溶液加人碘液後並不一定出現藍色,有時會出現藍紫色、紫色、紫紅色,甚至是赭色等。
  • 澱粉遇碘一定變藍嗎?
    天然澱粉通常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組分組成,直鏈澱粉遇碘呈現藍色(或藍黑色),而支鏈澱粉遇碘呈現紫紅色(或橙紅色),二者顯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成的澱粉-碘包合物不同。直鏈澱粉是由D-葡萄糖分子通過α-1,4-糖苷鍵連接的直鏈分子,捲曲成螺旋形,碘分子嵌入澱粉螺旋體的軸心部位,藉助範德華力形成澱粉-碘包合物。在澱粉中,每個碘分子跟一個螺旋中的六個葡萄糖基結合。澱粉與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顏色與澱粉糖苷鏈的長度有關。
  • 釋疑|澱粉遇到碘-碘化鉀為什麼顯藍色?顯色反應又受到什麼因素影響?
    試題:(2021年4月嘉興模擬試題)某同學利用馬鈴薯塊莖進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實驗,將塊莖切碎加水,用榨汁機製成勻漿,靜置後取上清液,加I2-KI溶液末顯藍色(記為甲組),勻漿煮沸,靜置冷卻後取上清液,加I2-KI溶液後變藍色(記為乙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組的上清液幾乎不含澱粉B.乙組的上清液中含有澱粉C.勻漿加熱時澱粉的溶解度增大
  • 澱粉在我們生活中起到什麼角色?為什麼遇碘呈藍色、紫紅色?!
    澱粉因分子內氫鍵捲曲成螺旋結構的不同,可分為直鏈澱粉(糖澱粉)和支鏈澱粉(膠澱粉)。前者為無分支的螺旋結構;後者以24~30個葡萄糖殘基以α-1,4-糖苷鍵首尾相連而成,在支鏈處為α-1,6-糖苷鍵。直鏈澱粉遇碘呈藍色,支鏈澱粉遇碘呈紫紅色。這是由於澱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由於範德華力,兩者形成一種藍黑色錯合物。綠豆澱粉綠豆澱粉是最佳的澱粉,一般很少使用。
  • 「碘遇澱粉變藍」你小學就知道,可這是什麼原理?
    研究者認為,在澱粉與碘的藍色複合物中,碘單質不再以普通的分子形式存在,它們一個接一個地連接在一起,在複合物骨架中組成了一條條近乎直線的長鏈。而這種結構特點,其實是在研究另外一種吡咯並苝-碘複合物時發現的。研究者們成功得到了這種物質的針狀單晶。而得到結晶,也就意味著可以用X射線衍射法進行檢測,這樣一來,其中的空間結構就容易確定了。
  • 支鏈澱粉與直鏈澱粉結構與性質有什麼不同?
    非糯性品系的米粒中含有直鏈澱粉,用稀碘液處理後,米粒呈藍褐色。碘遇澱粉溶液即有藍色或深藍色出現,這是檢驗碘的靈敏而有效的方法。澱粉與碘溶液接觸後,可以顯示藍色或深藍色(普通澱粉中既有支鏈澱粉又有直鏈澱粉)。這種顯色原理一般認為是由於澱粉分子具有螺旋狀的捲曲結構,能使澱粉與碘形成澱粉—碘的複合物,因而顯示顏色。
  • 再談「澱粉遇碘變藍的原理及加熱不變藍冷卻後又恢復變藍」
    高中生物學必修1 "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實驗中,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設置沸水(100℃)、熱水(60℃)、冰塊(0℃)3個溫度不同的實驗組,實驗中涉及到了澱粉的水解實驗,即利用酶將澱粉水解為麥芽糖。實驗中利用碘液檢查澱粉是否水解完全(有~藍色;無~棕色),利用斐林試劑(或本尼迪特試劑)檢測是否生成還原性糖(有~磚紅色;無~不變色)。
  • 澱碘-碘化鉀測定澱粉含量
    一、原理對於澱粉含量較少的植株樣品,也可採用碘–澱粉比色法。
  • 預糊化鑽井澱粉多少錢一噸(樂平)
    我們將原料澱粉通過物理、生物改性等方法加工,使之轉化為更加有用的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澱粉產品被開發出來,被應用於石油工業 石油鑽井泥漿材料、石油採集、油田的汙水處理等。 我國石油工業中開發和利用澱粉產品起步於上世紀的70年代,目前用於石油工業澱粉產品的年產量在4萬噸左右,加大我國澱粉產品的開發力度,拓寬在石油工業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碘」到為止,關於碘鹽,你了解多少呢?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被人體吸收消化後,會作為一種原材料,在甲狀腺內合成、製造甲狀腺激素,這種激素可以促進人體的發育,特別是大腦的生長發育。但是,過度地攝入碘也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疾病,包括:甲狀腺腫亢進、甲狀腺癌症及兒童因食用碘過多而導致生育能力減弱等。
  • 澱粉與碘奇遇記
    二.實驗器材                        玻璃杯2個、碘酒1瓶(或固態碘和酒精)、澱粉1小勺滴管1支、吸管1根三.實驗操作步驟1. 往玻璃杯各自倒入等量的半杯常溫清水。3.用滴管吸取約3ml碘酒,(若是固體碘,請把少量碘溶入酒精配製成酒精溶液)滴入另一個玻璃杯中,並攪拌均勻。
  • 碘加澱粉,為什麼會變藍?
    【好資料】上下滑動右邊滑動條可以查看更多資源可以下載(持續更新中)把碘液滴加到澱粉當中,它們立刻就會形成墨水般的藍黑色——自從1814年第一次被記錄以來,這個經典的顯色反應已經不知道在課堂和實驗室裡出現了多少次。
  • 七年級趣味實驗:澱粉與碘奇遇記(二)
    澱粉能與碘發生反應,生成一種異於澱粉或碘的藍紫色物質。                                                               五.實驗收穫或反思(主要思考你能將該原理應用到哪些生活場景中呢?)當我們不能分辨鹼面和麵粉時,可以用碘酒分別滴在兩種粉末上,顏色變藍紫色的粉末是麵粉.在反應中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 這是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
  • 科學實驗 | 澱粉可以寫密信?快看看怎麼做~
    科學實驗 | 澱粉可以寫密信? 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卻蘊藏著大大的科學原理今天科科就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領悟小實驗中的大智慧澱粉密信
  • 碘和澱粉的故事
    最近學習食物中的營養,常規實驗安排了碘遇澱粉變色實驗。今天,切換一下表達方式,來聽聽幾個課堂上發生的故事吧。
  • {文水}一件也批發預糊化澱粉年底促銷
    1、 很好的快速增稠能力;有一定的保水性;2、 用量小,極低的添加量即能達到很高的效果;3、 提高材料的抗下滑能力;4、 改善材料的操作性能,使操作更滑爽;5、 延長材料的開放時間二、技術指標:項目指標外觀:白色粉末、具有水溶性糊團,具有良好黏韌性糊化性能:能在冷水中沉脹成半透明糊狀物
  • 內鄉玉糊化澱粉老品牌值得信賴
    內鄉玉糊化澱粉老品牌值得信賴 預糊化澱粉在膩子粉中使用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預糊化澱粉用到建築膩子的方法有很多細節,作為熟膠粉、速溶膠粉裡用的那種,特別要求產品在化膠時刻的水當中是易於分散的,而在膩子粉中應用時則要求細度超級的高,其目的在於遇水後能特別快速度的形成網膜結構,能加大成膜表面積的充分利用和體現粘結附著力強度的應用效果。傳統膩子粉中加量的記錄,調整起來具有很大空間跨度,主要的是來自於預糊化澱粉產品的內在質量、品種選擇、配方計劃與應用方法,選擇超級的多。
  • 麵團工程之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
    各種粗糧(玉米,小米,高粱,莜麥,豆類,薯類)的澱粉性質是以分子形狀、聚合度、尾端基、碘反應、吸附碘量、凝沉性質、配合結構、x射線衍射分析、乙醯衍生物來比較衡量;而品質是以色澤、口味、雜質、水分量、酸度、灰分量、蛋白質量、斑點、細度、白度、脂肪、二氧化硫量、鉛量、砷量來敲定。麵粉中的澱粉與蛋白質都具有親水性,但這種親水性的大小隨著水溫不同而變化,從而形成不同水溫的水調麵團。
  • 解密百年歷史之謎——碘與澱粉的反應
    為何碘液遇到澱粉會變為深藍色?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研究新的光伏材料時,意外發現結晶無限大碘聚合物,這是吲嗪二萘嵌苯碘合物的一部分,是含有碘的有機半導體,從而闡明了這一化學上的百年歷史之謎。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積極探索碘液遇到澱粉變為深藍色這一變化過程中藍光產生強烈偏差的準確結構化學機制。UCSB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材料教授Fred Wudl和Ram Seshadri首次報導稱發現結晶無限大碘聚合物,這是吲嗪二萘嵌苯碘合物的一部分,是含有碘的有機半導體,從而闡明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