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遇碘一定變藍嗎?

2021-01-17 四哥生物

澱粉是一種植物多糖,由幾百到幾千個葡萄糖單體脫水縮合形成。天然澱粉通常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組分組成,直鏈澱粉遇碘呈現藍色(或藍黑色),而支鏈澱粉遇碘呈現紫紅色(或橙紅色),二者顯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成的澱粉-碘包合物不同。

直鏈澱粉是由D-葡萄糖分子通過α-1,4-糖苷鍵連接的直鏈分子,捲曲成螺旋形,碘分子嵌入澱粉螺旋體的軸心部位,藉助範德華力形成澱粉-碘包合物。在澱粉中,每個碘分子跟一個螺旋中的六個葡萄糖基結合。澱粉與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顏色與澱粉糖苷鏈的長度有關。當鏈長小於六個葡萄糖基時,不能形成一個螺旋圈,因而不能呈色。當平均長度為20個葡萄糖基時呈紅色,大於30個葡萄糖基時呈藍色。

支鏈澱粉的相對分子質量雖然較大,但支鏈澱粉的分支短鏈的長度只有20~30個葡萄糖基,碘分子進入長短不一的螺旋捲曲管內呈現出不同顏色,支鏈澱粉遇碘呈紫紅色正是藍、紅混合色。而直鏈澱粉的鏈長超過30個葡萄糖基,所以與碘作用呈現藍色。

由於不同植物的澱粉中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比例有所不同,因此澱粉遇碘究竟呈現什麼顏色,應取決於該澱粉中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的比例。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前進.澱粉遇碘不一定變藍[J].生物學教學,2014,49(1):53-54

[2]王鏡巖,朱長庚,徐長法.生物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43


相關焦點

  • 澱粉遇碘不一定變藍!
    澱粉遇碘(I2)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並因其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澱粉或碘的存在。澱粉遇碘一定都會呈現藍色嗎?在中學生物學實驗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實驗現象:1)實驗室中配製的澱粉溶液加人碘液後並不一定出現藍色,有時會出現藍紫色、紫色、紫紅色,甚至是赭色等。
  • 碘遇澱粉一定會變成藍色嗎?
    澱粉遇碘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並因其顯色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碘或澱粉的存在實驗中
  • 澱粉遇「碘」一定顯藍色?你被這條常識「騙」了多久?
    「澱粉遇碘變成藍色」相信這個知識點大家都學過。講的是當碘遇上澱粉,會呈現藍色,但這麼說其實並不準確。   澱粉分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當直鏈澱粉遇碘,的確顯藍色。但當支鏈澱粉遇碘時,顯得卻是棕色,如果溶於水,則顯紫紅色。
  • 「碘遇澱粉變藍」你小學就知道,可這是什麼原理?
    研究者認為,在澱粉與碘的藍色複合物中,碘單質不再以普通的分子形式存在,它們一個接一個地連接在一起,在複合物骨架中組成了一條條近乎直線的長鏈。而這種結構特點,其實是在研究另外一種吡咯並苝-碘複合物時發現的。研究者們成功得到了這種物質的針狀單晶。而得到結晶,也就意味著可以用X射線衍射法進行檢測,這樣一來,其中的空間結構就容易確定了。
  • 七年級趣味實驗:澱粉與碘奇遇記(二)
    3.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4.探索碘酒遇到澱粉變藍的科學原理,。     5. 培養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科學理性的思維方法。二.原理分析:澱粉碰到碘酒會變色,是澱粉與碘酒發生了化學變化,生成了一種包合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澱粉分子的螺旋結構中了,這種新的物質改變了吸收光的性能而變了色。結論:澱粉變藍是一種化學變化。
  • 青島市2019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15題解析,碘液染色,不得不說
    15.下列實驗中沒有應用「澱粉遇碘變藍色」特性的是(  )A.饅頭在口腔內的變化   B.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C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  D.觀察酵母菌解析:碘液是指含有碘化鉀的溶液,一種黃色具有輕微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遇強光分解,通常裝在深棕色瓶裡保存,可溶於水。
  • 支鏈澱粉與直鏈澱粉結構與性質有什麼不同?
    非糯性品系的米粒中含有直鏈澱粉,用稀碘液處理後,米粒呈藍褐色。碘遇澱粉溶液即有藍色或深藍色出現,這是檢驗碘的靈敏而有效的方法。澱粉與碘溶液接觸後,可以顯示藍色或深藍色(普通澱粉中既有支鏈澱粉又有直鏈澱粉)。這種顯色原理一般認為是由於澱粉分子具有螺旋狀的捲曲結構,能使澱粉與碘形成澱粉—碘的複合物,因而顯示顏色。
  • 碘加澱粉會變藍,其中的細節究竟是什麼? 科學人
    單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就足以帶來很多樂趣:碘可以滴到土豆上、滴到種子上,滴到經過處理的葉片上來發現光合作用的產物,或者用來鑑別唾液澱粉酶是否已經將澱粉消化……褐色的碘液滴到土豆上,土豆上立刻呈現出藍黑色。圖片來源:fineartamerica.com然而,碘遇到澱粉為什麼會變出藍色呢?如果隨手查找,大抵會發現這樣的解釋:碘和直鏈澱粉形成了「包合物」,從而顯現出藍色。
  • 解密百年歷史之謎——碘與澱粉的反應
    為何碘液遇到澱粉會變為深藍色?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研究新的光伏材料時,意外發現結晶無限大碘聚合物,這是吲嗪二萘嵌苯碘合物的一部分,是含有碘的有機半導體,從而闡明了這一化學上的百年歷史之謎。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積極探索碘液遇到澱粉變為深藍色這一變化過程中藍光產生強烈偏差的準確結構化學機制。UCSB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材料教授Fred Wudl和Ram Seshadri首次報導稱發現結晶無限大碘聚合物,這是吲嗪二萘嵌苯碘合物的一部分,是含有碘的有機半導體,從而闡明了這個問題。
  • 科學實驗 | 澱粉可以寫密信?快看看怎麼做~
    科學實驗 | 澱粉可以寫密信? 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卻蘊藏著大大的科學原理今天科科就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領悟小實驗中的大智慧澱粉密信
  • 魔力科學小實驗,紫水晶不一定非得要買,有白糖就行!
    白砂糖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也是最常用的甜味劑。但你知道白砂糖是如何生產來的嗎?白砂糖的原料主要來自甘蔗或甜菜,經提取糖汁、清淨處理、煮煉結晶和分蜜等工藝,所製成的蔗糖結晶。如果做過用色素給砂糖染色實驗的,會發現顏色過一會就會變淡,或是直接褪色,這是因為白砂糖內部結晶緊密,色素物質無法穿透達到染色效果。
  • 丸子都是澱粉做的?廉價肉丸究竟含有多少肉
    不過最近不少網友在議論,「這些丸子的價格明顯低於菜場裡肉類的價格,很可能是用澱粉和香精調製出來的,而且這些丸子掉在地上都能彈起來,肯定加了一些膠類添加劑。」這些「肉」丸真是澱粉做的嗎?之前也有專家做了個實驗,看看這些廉價的丸子裡究竟含有多少肉。  實驗對象:魚丸、肉丸、牛肉丸  實驗用具:碘酒  實驗原理:碘酒遇澱粉會變藍。
  • 至潤油脂一款魚油碘價不合格
    其中,幹制水產品檢驗項目:感官、水分、鹽分、酸價、過氧化值、無機砷、鉛、鎘、汞、甲基汞、山梨酸或山梨酸鉀、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日落黃、誘惑紅、亮藍、淨含量:單件負偏差、線膨脹度、完整率、碎片率、亞硝酸鹽、多氯聯苯、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黴菌、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醃漬水產品檢驗項目:感官、水分、鹽分、鉛、無機砷、多氯聯苯;魚糜製品檢驗項目:感官、水分、澱粉含量
  • 腐竹有沒有毒該如何辨認 毒腐竹碰碘酒變藍褐色
    很多腐竹為了降低成本,都會添加各種工業澱粉,對身體產生危害。本期導報的《記者實驗室》將教你如何辨別腐竹是否「有毒」。  調查 散裝腐竹便宜一半  近日,山東、河北等地警方聯手破獲毒腐竹大案,查扣有毒有害腐竹3.3萬餘斤。
  • 碘:變色大王花樣多
    在滷族元素中,碘是大家公認的老大。它總是一副好脾氣的樣子,溫柔隨和。常溫時,碘是紫黑色的晶體。它還有一項獨門絕技——升華,常常在人們的眼皮底下玩失蹤。需要注意的是,碘蒸氣也是有一定毒性的。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碘。關於碘的發現,還有一個小故事呢。1818年,法國化學家庫爾圖瓦在實驗中發現一股美麗的紫色氣體。當這股紫色氣體冉冉上升的過程中,遇到冷的物體會馬上凝結成紫黑色晶體。
  • 小面麵粉主要營養成分結構,與其蛋白質和澱粉的性質變化
    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均不溶於水,但對水有較強的親和作用,遇水吸水膨脹形成一種柔軟的膠狀物,這便是麵筋的主要成分。這兩種蛋白質被稱為麵筋蛋白。當我們取一定的麵粉加入適量的清水調製成軟硬適度的麵團時,稍作靜置,然後放入清水中揉洗直至水清澈為止,最後剩下的灰白色柔軟膠狀物即被稱為溼麵筋。在麵粉的質量等級標準中,溼麵筋的含量是其關鍵參數。
  • 靈武預糊化澱粉的熱穩定性使用方法
    靈武預糊化澱粉的熱穩定性使用方法預糊化澱粉的性質1、熱黏度澱粉被糊化以後,黏度急驟增高。澱粉糊的黏度受溫度因素影響很大,如溫度上升到高值後,若繼續加熱並保持一定的溫度,則黏度下降,如停止加熱,使其冷卻,則黏度又會升高。
  • 如何辨別腐竹是否「有毒」 工業澱粉碰碘酒變成藍褐色(圖)
    很多腐竹為了降低成本,都會添加各種工業澱粉,對身體產生危害。本期導報的《記者實驗室》將教你如何辨別腐竹是否「有毒」。  「那算是比較嚴重的,我聽說業內比較普遍的是添加工業澱粉等,降低生產成本。」昨天,在廈門一菜市場內,攤主嚮導報記者透露。而工業澱粉含有重金屬、有毒物質等,對身體危害巨大。  在採訪過程中,導報記者分別在菜市場和超市購買了散裝和預包裝的兩種腐竹,價格相差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