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加澱粉會變藍,其中的細節究竟是什麼? 科學人

2021-01-14 科學人

把碘液滴加到澱粉當中,它們立刻就會形成墨水般的藍黑色——自從1814年第一次被記錄以來,這個經典的顯色反應已經不知道在課堂和實驗室裡出現了多少次。單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就足以帶來很多樂趣:碘可以滴到土豆上、滴到種子上,滴到經過處理的葉片上來發現光合作用的產物,或者用來鑑別唾液澱粉酶是否已經將澱粉消化……

褐色的碘液滴到土豆上,土豆上立刻呈現出藍黑色。圖片來源:fineartamerica.com

然而,碘遇到澱粉為什麼會變出藍色呢?如果隨手查找,大抵會發現這樣的解釋:碘和直鏈澱粉形成了「包合物」,從而顯現出藍色。還有些解釋看起來更加詳細,會說到直鏈澱粉螺旋捲曲,圍出了一個「圓筒」,而碘分子則填充在裡面。不過,這似乎還是有點難以想像——碘和澱粉形成的包合物,到底是個什麼結構?

這個問題聽起來早已不新鮮,但其中的細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個未解之謎。而就在前段時間,一項研究無意之中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答案。

圖片來自:SONIA FERNANDEZ

研究者認為,在澱粉與碘的藍色複合物中,碘單質不再以普通的分子形式存在,它們一個接一個地連接在一起,在複合物骨架中組成了一條條近乎直線的長鏈。

而這種結構特點,其實是在研究另外一種吡咯並苝-碘複合物時發現的。研究者們成功得到了這種物質的針狀單晶。而得到結晶,也就意味著可以用X射線衍射法進行檢測,這樣一來,其中的空間結構就容易確定了。

X射線衍射的結果顯示,在這些複合物中,碘原子「排排坐」的方式相當特別:「碘原子」以近似直線的形式,排排坐在吡咯並苝「盤子」堆成的骨架旁邊,構成了一維無限長鏈。就像下圖中這樣:

吡咯並苝-碘的晶體結構。

晶體結構數據顯示,長鏈中的碘原子間距在0.3054~0.3174 納米不等,而在碘分子中,兩個碘原子之間的距離要短得多(只有0.270 nm)。這個差距足以證明,在複合物的碘原子長鏈中並沒有獨立的碘分子。在長鏈中,從周期變化的碘原子間距可以看出,每15個碘原子構成了一個小單元。

那麼,這些結論如何與「澱粉-碘」複合物掛鈎呢?拉曼光譜提供了非常特徵性的證據。研究者們將他們的數據與過去澱粉-碘複合物的光譜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二者有很好的吻合度。這就間接確定,當澱粉與碘結合時,也產生了類似的長鏈結構。

知道了更多碘與澱粉結合的細節,人們可以把它寫進教科書,滿足更多人的好奇心,除此以外呢?其實,研究者們真正的目的是對有機半導體材料進行改進。

苝-碘複合物是一類有機半導體材料,從上世紀60年代起,它就進入了研究者們的視線。但是,其結構的不確定性影響了進一步的應用。而這一次,研究者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造,製造出了吡咯並苝-碘複合物, 成功確定了這種複合物的內部結構,並對導電性、相變溫度等等性質進行了測定。這些信息都將幫助科學家們繼續改進材料的性質。

光學顯微鏡下吡咯並苝-碘複合物的晶體圖像

對於領導這項研究的賽沙德利(Seshadri)教授和伍德(Wudl)教授而言,找到第一種能夠結晶的非金屬原子聚合物長鏈,這本身就充滿了樂趣。而且,這樣一種新的結構說不定也會為材料帶來新的性質和應用。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個200年歷史的疑團也得以進一步解開。

(編輯:窗敲雨;排版:甘蔗西西)



科研最新進展,學術最新動態,頂級學者的思考和見解。長按二維碼關注科學人(微信號:scientific_guokr)。


相關焦點

  • 澱粉遇碘一定變藍嗎?
    天然澱粉通常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組分組成,直鏈澱粉遇碘呈現藍色(或藍黑色),而支鏈澱粉遇碘呈現紫紅色(或橙紅色),二者顯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成的澱粉-碘包合物不同。直鏈澱粉是由D-葡萄糖分子通過α-1,4-糖苷鍵連接的直鏈分子,捲曲成螺旋形,碘分子嵌入澱粉螺旋體的軸心部位,藉助範德華力形成澱粉-碘包合物。在澱粉中,每個碘分子跟一個螺旋中的六個葡萄糖基結合。澱粉與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顏色與澱粉糖苷鏈的長度有關。
  • 澱粉遇碘不一定變藍!
    澱粉遇碘(I2)呈藍色這一特性,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並因其反應靈敏而被廣泛用於檢測澱粉或碘的存在。澱粉遇碘一定都會呈現藍色嗎?在中學生物學實驗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實驗現象:1)實驗室中配製的澱粉溶液加人碘液後並不一定出現藍色,有時會出現藍紫色、紫色、紫紅色,甚至是赭色等。
  • 丸子都是澱粉做的?廉價肉丸究竟含有多少肉
    不過最近不少網友在議論,「這些丸子的價格明顯低於菜場裡肉類的價格,很可能是用澱粉和香精調製出來的,而且這些丸子掉在地上都能彈起來,肯定加了一些膠類添加劑。」這些「肉」丸真是澱粉做的嗎?之前也有專家做了個實驗,看看這些廉價的丸子裡究竟含有多少肉。  實驗對象:魚丸、肉丸、牛肉丸  實驗用具:碘酒  實驗原理:碘酒遇澱粉會變藍。
  • 七年級趣味實驗:澱粉與碘奇遇記(二)
    3.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4.探索碘酒遇到澱粉變藍的科學原理,。     5. 培養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科學理性的思維方法。二. 2.往其中一個玻璃杯中倒入約1小勺澱粉,並攪拌均勻。
  • 碘遇澱粉一定會變成藍色嗎?
    那麼,澱粉遇上碘為什麼會變色?一定會變成藍色嗎?澱粉是一種植物多糖,是由幾百到幾千個葡萄糖單體脫水縮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這兩個部分組成。直鏈澱粉可溶於熱水,分子量比支鏈澱粉小;支鏈澱粉不溶於冷水,與熱水作用會形成漿糊,分子量比直鏈澱粉大。
  • 「碘遇澱粉變藍」你小學就知道,可這是什麼原理?
    研究者認為,在澱粉與碘的藍色複合物中,碘單質不再以普通的分子形式存在,它們一個接一個地連接在一起,在複合物骨架中組成了一條條近乎直線的長鏈。而這種結構特點,其實是在研究另外一種吡咯並苝-碘複合物時發現的。研究者們成功得到了這種物質的針狀單晶。而得到結晶,也就意味著可以用X射線衍射法進行檢測,這樣一來,其中的空間結構就容易確定了。
  • 腐竹有沒有毒該如何辨認 毒腐竹碰碘酒變藍褐色
    「那算是比較嚴重的,我聽說業內比較普遍的是添加工業澱粉等,降低生產成本。」昨天,在廈門一菜市場內,攤主嚮導報記者透露。而工業澱粉含有重金屬、有毒物質等,對身體危害巨大。  在採訪過程中,導報記者分別在菜市場和超市購買了散裝和預包裝的兩種腐竹,價格相差一半。
  • 平潭沙灘變垃圾堆 「藍眼淚」奇觀恐會消失(圖)
    然而,最近一則「金門船舶潤滑油外洩,使得『藍眼淚』變『黑眼淚』」的新聞,讓眾多市民心疼美景消失的同時,不免為福建省內同樣有「藍眼淚」的其他海域擔心:不少人夏天都喜歡去海邊度假,除了像這次船舶潤滑油外洩之外,遊人增加、亂丟垃圾等,會不會使美麗的「藍眼淚」消失?
  • 如何辨別腐竹是否「有毒」 工業澱粉碰碘酒變成藍褐色(圖)
    很多腐竹為了降低成本,都會添加各種工業澱粉,對身體產生危害。本期導報的《記者實驗室》將教你如何辨別腐竹是否「有毒」。  「那算是比較嚴重的,我聽說業內比較普遍的是添加工業澱粉等,降低生產成本。」昨天,在廈門一菜市場內,攤主嚮導報記者透露。而工業澱粉含有重金屬、有毒物質等,對身體危害巨大。  在採訪過程中,導報記者分別在菜市場和超市購買了散裝和預包裝的兩種腐竹,價格相差一半。
  • 支鏈澱粉與直鏈澱粉結構與性質有什麼不同?
    非糯性品系的米粒中含有直鏈澱粉,用稀碘液處理後,米粒呈藍褐色。碘遇澱粉溶液即有藍色或深藍色出現,這是檢驗碘的靈敏而有效的方法。澱粉與碘溶液接觸後,可以顯示藍色或深藍色(普通澱粉中既有支鏈澱粉又有直鏈澱粉)。這種顯色原理一般認為是由於澱粉分子具有螺旋狀的捲曲結構,能使澱粉與碘形成澱粉—碘的複合物,因而顯示顏色。
  • 天文學是最美麗的「無用」之學 科學人
    科學人網友:請問對於非專業人士,有什麼能夠特別推薦的天文學書籍?科學人網友:話說,漠河真的可以看見極光麼?國內有機會看得見極光的地方會在哪裡呢?高爽:首先允許我吐槽下,黑龍江省漠河縣宣傳部對外公布說,他們要在夏至這一天搞一個極光節,歡迎大家都去那裡看極光。這簡直就是科學的鬧劇。首先我們要知道極光是什麼,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極光?
  • 旅遊汙染 會讓「藍眼淚」消失?
    然而,最近一則「金門船舶潤滑油外洩,使得『藍眼淚』變『黑眼淚』」的新聞,讓眾多市民心疼美景消失的同時,不免為福建省內同樣有「藍眼淚」的其他海域擔心:不少人夏天都喜歡去海邊度假,除了像這次船舶潤滑油外洩之外,遊人增加、亂丟垃圾等,會不會使美麗的「藍眼淚」消失?
  • 【果殼網專訪】科學人對話《科學美國人》總編
    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在天津召開,迪克裡斯汀娜女士作為《科學美國人》的代表赴會,期間她接受了果殼網科學人的採訪,探討了她對於社交網絡和新時代科學傳播等領域的看法。「我絕對不希望回到社交媒體之前的時代」科學人:科學美國人是個老牌雜誌了,面對各式各樣的傳媒新領域,你們有沒有感覺受到衝擊?
  • 滴上酒精,藍翅膀變綠了——那滴水又會怎樣?
    很久以前介紹過一個有關結構色的演示實驗:向藍閃蝶的翅膀表面淋上一些酒精/異丙醇,蝴蝶翅膀被從這些醇類浸溼之後,原本明亮的藍色會變成略暗的綠色,而當液體揮發掉之後,原本的顏色又會恢復。要理解這種現象,首先要講一下蝴蝶翅膀上的藍色是如何產生的。
  • 什麼是熱塑性澱粉TPS?
    什麼是熱塑性澱粉TPS?諾信高分子TPS由於澱粉屬於多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羥基,能夠形成大量分子內和分子間氫鍵,形成微晶結構的完整顆粒,導致其熔融加工溫度遠高於其熱分解溫度,因而不具備熱塑加工性,大大限制了澱粉的應用。
  • 【果殼網專訪】科學人對話《自然》雜誌總編菲利普·坎貝爾
    現在,他一大愛好是音樂,空閒時會自己彈彈鋼琴,最喜歡的古典作曲家是德彪西和貝多芬。作為一位期刊總編和科學家,坎貝爾博士與果殼網科學人暢談了《自然》雜誌、開放出版業、學術規範及學術界現況等話題。《自然》為研究者服務科學人:身為《自然》總編,你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情?
  • 變性澱粉是個啥,關於澱粉的硬核知識來啦!
    那麼變性澱粉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用處,與普通澱粉有什麼區別?圖片來源於網絡什麼是變性澱粉?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普通澱粉都有啥?澱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包括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類。普通澱粉主要用於日常烹飪,如有的適合用來掛糊油炸,有的適合用了醃製肉類,達到滑嫩口感,還有的適合用來炒菜勾芡。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三種,土豆澱粉、玉米澱粉及紅薯澱粉。
  • 玉米澱粉是生粉嗎 玉米澱粉是生粉麼
    對於玉米澱粉和生粉相信經常做菜的應該都是不會陌生的,在生活中的烹飪中,我們是會經常的使用到玉米澱粉的,玉米澱粉能夠起到的好處是極大的哦,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把食物烹飪的更美味,不過很多人都分不清楚玉米澱粉和生粉了,那玉米澱粉是生粉嗎?一起看看吧。
  • 科學人對話《自然》雜誌總編:「中國學術界的進步令人驚訝」
    現在,他一大愛好是音樂,空閒時會自己彈彈鋼琴,最喜歡的古典作曲家是德彪西和貝多芬。作為一位期刊總編和科學家,坎貝爾博士與果殼網科學人暢談了《自然》雜誌、開放出版業、中國科研的現狀與不足、學術規範及學術界現況等話題。科學人:身為《自然》總編,你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情?
  • 勾芡是什麼意思,澱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勾芡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你一定吃過,但是不知道它就是勾芡。勾芡可以讓菜餚湯汁的黏性和濃度,也可以保持菜餚焦脆、滑嫩。那麼你知道勾芡的種類有哪些,做勾芡具體需要澱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呢? 一、 什麼是勾芡 ?勾芡指的是在菜餚快烹製熟時將事先調好的芡汁倒入,到達一個使菜餚的湯汁更加濃厚的效果,可以改善菜的口感和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