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幾年間,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本身和整個系統都存在難以置信的多樣性。現在,藉助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合作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空間紅外望遠鏡,對木星類系外行星的巡天分析,已經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何那些世界比預想的水少。天文學家發現一些熱木星(離母恆星軌道非常近的行星),看起來晴空萬裡,卻有著強烈的水信號;另外一些同類顯示有雲和霾,實際水信號卻很弱——不過兩者似乎都隱藏有含水的信號。觀測顯示,行星大氣的成分種類遠比想像的多,還讓我們得以洞悉我們銀河系中行星組成及大氣的廣泛性。
本研究的十顆熱木星。大圖:89.7MB,版權:NASA,ESA;研究者團隊,下同。
本案的十顆熱木星,大部分來自WASP巡天,分別編號為WASP-12b,WASP-6b,WASP-31b,WASP-39b,WASP-17b,WASP-19b;HAT-P-12b,HAT-P-1b,HD 189733b,HD 209458b。b代表系統中第一顆發現的行星。
藉助NASA的哈勃(Hubble)太空望遠鏡和斯皮策(Spitzer)紅外空間望遠鏡,一個天文學家團隊完成了對十顆熱木星的觀測分析,並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何那些世界比預想的水少。觀測結果為我們提供了,洞悉銀河系中行星組成及大氣的廣泛性的新視角。
迄今我們已確認近2000顆系外行星,其中一個子集是熱木星:它們是氣態巨星,與木星大小相似,但軌道非常接近母恆星,使得它們極為熾熱。
極為貼近母恆星使得熱木星淹沒在恆星的強光中,極難觀測。正因為如此,哈勃此前曾觀測過的熱木星數量很少。這些原始研究發現,它們留住的水分數量少於行星大氣模型的預期。
10顆熱木星的吸收光譜,圖中標出了鈉Na、鉀K、水H2O的位置。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通過分析迄今最大的系外行星大氣光譜,回答了此問題。所有這些樣本的軌道面與我們的視線平行,因此從地球上看去,熱木星從母恆星的前方經過。這稱為凌星現象,期間部分星光將穿過行星的大氣層。研究報告合作者、馬裡蘭州格林貝爾市NASA戈達德(Goddard)太空飛行中心的Hannah Wakeford解釋說:「大氣組分在星光中留下了獨特的指紋特徵,我們能夠觀測研究它。」
通過結合哈勃和斯皮策的觀測數據,團隊獲得了研究對象的寬廣光譜,從光學波段一直延伸到紅外波段。可見光和紅外光測量獲得的行星半徑差異,被用於區分該行星的大氣是透明的還是遍布霧霾。烏雲密布的行星,其光學半徑看起來大於紅外半徑,因為紅外光能透過更深的大氣。通過該比較,團隊發現了大氣透明度與其含水量的相互關係。
研究報告首席作者、英國埃克斯特(Exeter)大學的大衛·辛(David Sing)繼續說:「當我最終看到如此多的行星光譜數據時,確實有些小激動。這些光譜覆蓋範圍廣,我們首次能夠比較如此多行星的多個特徵。我們發現,行星大氣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多樣。」
研究報告合作者、加州大學聖克魯茲(Santa Cruz)分校的Jonathan Fortney總結道:「我們的結論很簡單,行星大氣中的雲阻礙我們窺探水的信息,由此我們能區分中真正的乾燥熱木星。當然,還有一種可選方案:熱木星形成於乾燥環境,但這要求我們徹底推翻當前行星如何形成的理論。」
10顆熱木星的水豐度分析,縱軸為1.4微米處的水豐度,紅色代表晴空模型,紫色線為有霾的行星,灰色線代表雲。
研究報告刊登在2014.10.1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對系外行星大氣的研究當前還處於初始階段。哈勃的繼任者——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將在紅外領域開啟研究系外行星和它們大氣的新窗口。
原文標題:NASA Space Telescopes Solve Missing Water Mystery in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xoplanets
原文作者:Mathias Jäger,Whitney Clavin;Hannah Wakeford,David Sing;Tim Stephens,Jonathan Fortney;Ray Villard
來自:哈勃官網
發表時間:2015.12.14
翻譯:gohomeman1
審校:Linq
來源:天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