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滿載著1.3萬噸卷鋼的萬達輪18號駛向海岸,最終緩緩停靠在海鹽港區C3C4多用途碼頭,這標誌著嘉興港海鹽嘉實碼頭有限公司兩個萬噸級泊位順利投入試運行。這也是海鹽港區繼海鹽碼頭後第二個投入運行的萬噸級碼頭。
兩個萬噸級碼頭
達到「1+1=3」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C3C4碼頭由嘉興市實業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港務管理局三方共同出資建設,總投資4億元。該碼頭包含兩個萬噸級多用途泊位,位於已建成運營的海鹽港區1號、2號萬噸級多用途碼頭西側,碼頭平臺長332米,設計年吞吐能力為160萬噸(其中貨櫃3萬TEU)。
數臺門座起重機正在有序運作中,一輛輛卡車來來往往,裝運著剛從貨輪上卸載下來的貨物……昨天上午,透過嘉興港海鹽嘉實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憶文的辦公室窗戶,只見不遠處的兩個萬噸級碼頭上一片忙碌景象。
C3C4碼頭項目從2013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12月完成水工及部分陸域建設,2015年4月順利投入運行,而它的投運不僅將海鹽港區萬噸級泊位由2個增至4個,而且將有效緩解港區泊位不足的矛盾,大大提升海鹽港區碼頭的市場競爭力。
在張憶文看來,這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碼頭能力的倍增,而是將實現「1+1=3」的效果。「原來C1C2碼頭的泊位利用率已經達到50%以上,高的時候將近70%。一般來說,超過50%就容易滯港,以前像2萬噸的貨輪每次只能停1艘,其他船隻就需要排隊進港。」張憶文抬手指著前方正在運行的碼頭,「現在C1C2碼頭與C3C4碼頭連在一起,碼頭平臺從332米增至664米,以後能一次性停靠3艘2萬噸的大船,我們的競爭力有所提高,服務優勢也能更好展現。」
張憶文告訴記者,目前來看海鹽港區的兩個萬噸級碼頭是嘉興地區靠泊條件最好的,停泊能力富餘,發展前景廣闊。
機遇與挑戰並存
開拓市場促長遠發展
在海鹽碼頭一季度的報表上,共完成貨物吞吐量99萬噸,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長。而從全國範圍看,一季度全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大幅下降,海鹽碼頭這一成績的取得實屬不易。
增加了一個萬噸級碼頭後,今年兩個碼頭要實現貨物吞吐量460萬噸,比上年增長15%的目標。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張憶文認為,C3C4碼頭的運行帶來了新的機遇,而利用這一機遇讓碼頭發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則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關鍵要開拓市場,尋找新的貨源。」張憶文說。
在今年一季度的成績單上,記者發現有2萬噸的石膏粉來源於正在建設中的北新建材,這是碼頭發展的新客戶。除此之外,隨著C3C4碼頭的建設,15000平方米的倉庫也配套完成,接下去玉米、PTA切片等需要存儲的貨物也將成為碼頭發展的新貨源。
港口經常被比作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港區的發展將帶動臨港產業的集聚,而臨港產業的壯大也會為港區發展帶來新的動力。近年來,海鹽縣依託豐富的港口岸線資源,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協和集團、海重重工、北新建材等一大批大企業、大項目陸續入駐,港口、產業、區域經濟三者相輔相成,互動發展。
「目前,新一輪的碼頭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C5C6碼頭預計上半年完工,下半年投入使用,C7C8碼頭已經啟動招商程序,海鹽港區發展將煥發出更大的生機與活力。」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