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發言材料
www.gxbszx.gov.cn 2020-04-15 10:01 閱讀:39803次 作者: 編輯:吳黃蘭 來源:廣西百色政協網
推進旅遊扶貧工作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萬崇遠委員代表民革百色市委的發言
近年來,百色市依託紅色革命文化、自然山水生態、少數民族風情、中越邊關探秘、特色鄉村旅遊等眾多旅遊資源,以旅遊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鄉村旅遊品牌,實施旅遊扶貧「十帶」行動,有力助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啟動旅遊扶貧開發的貧困村達90個,旅遊扶貧助推6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帶動5萬多名貧困群眾脫貧。但仍然存在諸如大多數鄉村旅遊項目難以形成有效的區域分工協作,農、文、旅融合還不夠緊密,鄉村體驗式旅遊項目少,旅遊商品不多,旅遊人才緊缺等問題。為此,建議: 一、做好規劃,用好資源。推動旅遊發展與扶貧開發有機融合,做好全市旅遊扶貧產業發展規劃,將鄉村的山水風情、自然資源、民俗文化、農副產品等資源轉化為可體驗、可參與、可消費的旅遊產品,並配套與之相適應的旅遊服務體系。做好景區「併網運行」,對各縣(市、區)的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合理銜接、一體管理,特別是對現有資源進行盤點整合,科學串聯,實現自然觀光、康養休閒、農事體驗、文化展示、民俗風情等的有機融合、互補發展。 二、完善設施,美化環境。旅遊扶貧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尤其是基礎設施方面,要結合脫貧攻堅成果,在充分利用已建好的基礎設施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旅遊產業發展需求投入,構建閉合的交通網絡。特別要加大對停車場、公廁、標牌標識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景區配套設施。結合鄉村振興規劃,注重村戶景觀的一體化打造,深入開展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優化鄉村環境,提高景區品味。 三、抓住重點,打造示範。結合百色旅遊資源特點,明確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旅遊扶貧發展經驗,以點帶面推動旅遊扶貧產業快速發展。如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等大健康產業,將傳統的農家樂升級為「休閒觀光+生態療養+養生食療+農耕體驗+民俗娛樂」的「農、文、醫、旅」產業融合示範基地。 四、引才育人,提優服務。建立和完善旅遊人才市場體系,積極引進旅遊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加強旅遊人才培養、培訓,優化旅遊人才結構,提高旅遊人才的整體素質。特別要注重培養本地人才,加強對他們的敬業精神、職業操守、實踐能力等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優化發展「軟環境」。 五、發揮特色,研發產品。建立旅遊商品研發中心、創意中心,設立旅遊商品研製、開發與生產專項基金,扶持一批特色突出、市場前景較好、帶動作用強的重點旅遊商品研發和宣傳推廣。充分挖掘各縣(市、區)的特產資源,打造一批突出百色品牌特色、適合旅遊消費市場、抓住遊客心裡的旅遊商品、工藝品、紀念品,切實把鄉村產品變為旅遊商品,增加消費,增加就業,給貧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實現三次產業的融合發展,發揮出強大的產業經濟協同效益,有效助推貧困群眾脫貧奔康。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民革百色市委專職副主委 界別: 民革、民盟、農工黨、民建、致公黨、九三學社、民進
完善公共衛生治理體系 增強基層疫情防控能力
——吳友明委員代表農工黨百色市委的發言
擴大開放 主動融入自由貿易試驗區
——黃春雪委員代表民建百色市委的發言
2019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廣西實施對外開放戰略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必將推動廣西改革開放水平躍上一個嶄新的平臺。百色作為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域南寧市的後花園,有其獨特的區位、地理、資源優勢,應抓住廣西建設國家自貿區的難得機遇,主動融入,帶動百色老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為此,建議: 一、解放思想,在大膽創新中先行先試。要緊跟中國(廣西)自貿區建設發展步伐,從「頭」開始,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勇於衝破舊的原有的思想觀念的束縛,徹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大膽創新,先行先試,以科學的態度、開闊的視角、嶄新的思維推動工作,走出一條前人不敢走的新路子。 二、深入研究,領會《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自貿區在我國已實施多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對於我們百色市廣大幹部來說,自貿區相關知識還是一頭霧水,不知如何入手。因此,百色市要主動融入國家自貿區,首先應該要了解自貿區相關知識,組織人員逐條逐句逐字研究自貿區總體方案,分析對策,提出我們融入之道。其次應該主動邀請相關專業人士以授課形式,對百色市廣大幹部普及自貿區相關知識,對自貿區總體方案進行深入的解析,讓幹部心中有數,心中有底,動員廣大幹部全民參與全民出力。 三、出臺政策文件,提高開放水平。百色市應隨著廣西國家自貿區的建設步伐,加快研究出臺有關適應廣西國家自貿區發展的政策措施,與自貿區建設同步進行,從擴大貨物貿易規模、拓展利用外資領域、加大境外投資合作、加強推動和保障機制等方面入手,高水平高質量地制定出百色市主動融入的相關政策措施。 四、結合實際,找準對接入點。百色市最大特點和優勢是資源和沿邊優勢,我們的支柱鋁產業完全可以與國家自貿區南寧核心片區加貿物流、數字經濟板塊對接,共同建設面向東協區域性先進位造業基地,發展智能製造、新興製造、科技創新等,打造對東協合作先進位造業先行先試示範區;對接國家自貿區崇左片區,借鑑其對外貿易新思路新規則新做法,大力發展百色市的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遊和跨境勞務合作,建設跨境產業合作示範區。 五、培育引進,補齊百色人才短板。隨著國家自貿區建設的深入推進,自貿區內外都需要既懂經濟又懂管理,既懂技術又懂國際規則的複合型人才,百色市也不例外,困撓百色市多年發展的問題之一也是人才問題,因此,我們應早作打算,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大力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整體提升百色市人才水平和質量,為百色市主動融入國家自貿區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民建百色市委副主委、田陽縣政協副主席 界別: 文新體廣電讓百色特色文化創意集聚區火起來
——林雄委員代表致公黨百色市基層委員會的發言
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經成為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石。百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初露端倪,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缺乏合理分配文創空間資源的戰略性城市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和地標性特色品牌龍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園區創意企業集聚化程度差,園區缺乏空間創意及公共藝術作品等。為此,建議: 一、以規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 儘快編制《百色城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布局和建設規劃》,制訂完善產業空間布局,培育與建設新的創意園區;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龍頭品牌園區,塑造文化新地標,充分發揮重點園區的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挖掘現有文化資源,打造代表地域特色的創意園區,開發具有「地域元素」的文旅資源;提升園區環境質量,塑造具有文化內涵的創意空間,注重空間規劃設計向主流文化看齊,倡導生態理念,融入地域元素,提升設計原創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 二、打造紅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新名片 百色起義紀念公園雖已通過5A景區評選,但整個園區對於紅色文化創意和旅遊集聚功能沒有達到理想預期,可以局部轉型改造成紅色文化創意產業園,或由紅城集團組織打造成紅色文化研學和服務企業集聚區。 三、創建有規模有特色的創意園區 拓展「兩城提升」工程文化創意園區版塊區域空間結構,強化建築外立面和空間圍合效應,完善路網體系,加強向南及北部延伸,使其既承載創意、旅遊、休閒、體驗等文化旅遊功能,又拓展產業發展路徑,形成開放性特色文化空間。 四、建立澄碧湖紅色文化研學基地 在澄碧湖景區管理處的基礎上建好紅色文化研學基地,保持其良好的生態環境,發揮好澄碧湖景區的優勢,通過引進有關文創、研學機構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推進紅色文化研學項目落地,推動紅色文化提檔升級。 五、構建百色標誌性文化、藝術、民族、旅遊商品聚集區 依託百色起義紀念公園5A景區配套功能,對百通商貿城進行搬遷改造,打造區域文化藝術民族旅遊商品聚集區,完善「兩城提升」業態布局。 六、鑄造百色雕塑主題創意產業園區 依託百色起義英雄雕塑園等豐富的雕塑文化資源,通過功能置換有關園區,積極打造雕塑創意產業園區。 七、完善溫泉度假、康體養生、生態文化及休閒旅遊區 百色歡樂小鎮被國家評為「4A級旅遊景區」,但園區前期以兒童遊樂主題為主進行開發,業態過於單一,受季節條件影響過大。需加大康養項目投資建設,整治優化環境,拓展發展空間,提升項目品質,打造高水準的康養文化園區。 八、適時推動建設高水準校園創意園區 依託百色學院老校區優越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藝術歷史積澱、濃鬱的藝術文化基礎氛圍,打造藝術創作、設計和展演空間,在影視製作、時尚設計、傳媒文化領域充分延續原有的藝術傳統及文化精神,打造成高水準藝術產業園區。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百色理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騰訊新媒體百色運營中心總經理,致公黨百色市基層委員會黨員 界別: 教育
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加快運輸服務轉型發展
——陸治安委員的發言
城市公共運輸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的社會公益性事業。百色市認真貫徹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運輸服務轉型發展良好。但我市城市公共運輸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城市公交規劃滯後、建設理念落後;二是公交服務質量特別是巡遊計程車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三是計程車經營效益差,空駛率高,存在拒載、不打表情況,影響城市形象。為此,建議: 一、學透文件,用好用足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政策 全面落實國發〔2012〕64號、桂工信裝備〔2019〕51號等文件精神,學習外地建設交通都市好作法,勇於擔當,真正把政策作為破解我市公交企業目前困境的突破口,讓企業能在公交場站綜合開發利用、應用新能源車輛、參與新能源充電樁布局建設方面嘗到甜頭、產生效益。 二、調整線路,完善城區公共運輸規劃編制 一是增開新線路,調整運力和班次,解決部分線路發車間隔過長及等車難等問題。二是結合田陽撤縣改區工作,開通百色至田陽公交線路,解決田陽、百東新區、四塘、右江區等片區沿線群眾乘座公交直接通達問題,促進沿線各片區經濟社會發展。三是按照城區公共運輸專項規劃,在公交線網的基礎現狀上,對線路進行微調,並增加公交線路以覆蓋公交盲區和百東、新山等新區。四是對距離較遠的田陽機場、那坡鎮等區域進行布線,加強各右江、百東(水上樂園)、新山、田陽等組團之間的公交線網銜接,促進各組團之間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文交流。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交通企業服務體系 參照其他市經驗,整合主城區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和部分文化旅遊設施資源,成立百色交通投資集團公司,負責城區公共運輸基礎設施、文化旅遊交通設施等及其他相關業務的綜合開發建設運營工作。通過建設智能調度系統、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公交智能排班、智能調度,實現來車信息服務查詢,不斷提高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鐵路、航空、公路客運、旅遊集散地出行無縫銜接,促進百色經濟社會發展。 四、規範管理,加大行業綜合整治 抓好公交行業特別是巡遊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實施工作及服務質量專項整治工作,規範網約車發展,完成城區巡遊出租汽車更新工作,抓好行業從業人員培訓工作,積極開展行業評先評優工作,助力文明城市建設工程。 五、加大投入,加強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切入點,結合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加大對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在保證符合安全通行的前年提下,適當放寬農村公路客運經營主體準入條件,通過改變政府補貼方式,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鼓勵企業、個體戶發展鄉村客運業務,實現『多元』主體經營農村客運業務,把城市公交進一步拓展到鄉村,助推「鄉村振興」。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百色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界別: 特邀人士
整治農村生活汙水 助推鄉村振興
——黃文論委員的發言
近幾年來,我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仍存在農村生活汙水隨意排放、生活汙水處理工藝不當、治理技術和設施相對落後、技術類型比較單一、技術模式缺乏創新、運維管理難以落實、農村生活汙水處理PPP項目推廣面不夠和實際運行效果差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建議: 一、以技術創新推動農村生活汙水生態低碳治理。優先考慮糞尿資源化利用,鼓勵村民將處理後尾水回田,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建立實現應收盡收、生態低碳環保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系統,逐步實現生活汙水生態低碳治理。 二、創新推行集中與分散治理相結合、接管優先的技術治理模式。全方位引入市場機制,推進PPP模式應用,實現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長期化、有效化。一是針對我市農村汙水處理規模偏小、分布較散的特點,可採用城鄉、廠網、供排水一體,以縣區為單元整體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實現規模化經營。二是建立農戶繳費制度、逐步加大農村汙水處理資金投入,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方式。積極推進汙水處理領域財政資金轉型,以運營補貼作為財政資金投入的主要方式,加大對治理成效顯著地區的獎勵,實現從買工程向買服務、買成效轉變,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進一步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完善農村環保技術標準體系。結合我市各縣(市區)實際,綜合考慮各地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模式、經濟承受能力及氣候和地形等級,完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相關技術指標,適當改善現有生活汙水集中式、分散式處理技術流程,完善農村環保技術標準體系。 四、從源頭上控制、減少生活汙水的排放量。從政府層面鼓勵或補貼農民使其推廣使用環保型生活用具,「一水多用」,收集洗衣、洗浴用水等,用於澆灌花草及衝洗道路。同時還加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規劃和建設,分類收集和處理洗浴汙水、廚房用水、糞便用水,使汙水資源得以合理充分利用。 五、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發揮政府指導監督作用,通過引進專業人才來負責農村生活汙水質量基建運維管理。根據農村生活汙水排放和治理需求,成立專門的資金項目,採取專款專用的方式,解決農村汙水治理基建運維的資金需求,提高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運維效果。 六、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聯動監督管理。加強聯動現場檢查,住建、生態環保及水利等部門各司其責,防止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責權不明或監管的缺失。通過部門聯動,做好項目規劃與工藝設計。通過社會資本參與、實行汙水項目整體打包模式,實現管理規模化、社會化與專業化。 七、多措並舉,籌措資金。遵循「市場的交給市場、專業的交給專業」原則,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採取多元投資、多方參與等方式籌措資金。探索吸收社會資金參與投資,通過招商洽談,委託專業環保公司負責縣域內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以政府購買服務、徵收汙水處理費等方式給予環保公司和投資人回報。同時,設立農村汙水處理專項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市社科聯副主席(兼) 界別: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