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儲量驚人

2021-01-0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金慶煥

  南方日報:您長期從事海洋油氣資源研究多年,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海洋油氣資源在海洋經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金慶煥:走向藍海,發展海洋經濟,就不能忽視石油天然氣。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海洋經濟格局中,海洋油氣產業的佔比高達50%左右。我們甚至可以說,開發好了海洋油氣,就是發展好了海洋經濟。

  現在我們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拓展,這就是因為天然氣水合物這種資源的出現。它是在20世紀30年代首次被美國科學家發現的,當時科學家就發現1立方米的天然氣水合物可以釋放164立方米甲烷氣,具有非常大的開發利用前景,我們現在應該把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也放到海洋能源的範疇中來考慮。

  南方日報:據您所知,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如何?

  金慶煥: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展對天然氣可燃物的研究和開發,自1970年開始,我們就對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做了大量的地質調查,並在珠江口附近找到了甲烷礁。這些年來,經過對瓊東南、西沙等4個部分的調查發現,我們發現僅南海北部陸坡水合物的遠景資源量就達到184.58億噸油當量,如果這一塊領域能開發,對中國整個能源和廣東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南方日報:那麼目前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進展如何?

  金慶煥:雖然我們都知道南海具有極為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但目前我們的開採還遇到不少的難題。首先是氣井的選址問題,一般理解,開採天然氣水合物的流程和石油勘探差不多,但是我們要知道天然氣水合物非常不穩定,在開採過程中,一點點溫度和壓力的變化都可能會造成天然氣水合物的分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難題。

  南方日報:據您所知,我們下一步將如何開發南海天然氣水合物?

  金慶煥:目前對這一資源的開發仍處於試驗階段,但是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我國下一步將安排120多億元用於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正式推進 目前有5個礦點試開採
    昨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從論壇上獲悉,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中石油在北京籤署了《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
  • 天然氣水合物清潔新能源課題通過立項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一項「天然氣水合物鑽完井關鍵技術與取心裝備研製」課題通過中石化科技部組織的立項論證專家組審查,將解決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防砂中心承擔其中「天然氣水合物防砂完井及測試技術研究」。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儲量巨大,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廣、規模大、資源潛力大等特點。
  •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48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據新華社6月5日電 歷時9年,累計投入5億元,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勘察有了新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
    據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摘要:以我國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區為研究對象,全面開展了天然氣水合物成礦理論研究,在深入了解南海北部區域沉積、構造、溫壓等天然氣水合物基本成礦條件的基礎上,開展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動力學及成藏演化過程研究,預測了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分布,並在天然氣水合物淺表層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異常響應特徵方面獲得了新認識,為天然氣水合物後續勘探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 南海發現大面積「可燃冰」儲量約194億立方米
    近日,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探成果報告》通過終審,《報告》明確指出,科考人員在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鑽探目標區內圈定11個可燃冰礦體,儲量約為194億立方米,顯現出良好的天然氣資源潛力。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來源:中國能源網3月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第二輪試採,日前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在蔚藍浩瀚的南海中央,當蘊藏在海洋深處的「能量冰塊」點燃起巍然矗立的「藍鯨一號」的那一刻,舉國鼓舞,世界矚目。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資源量豐富且高效的清潔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分解後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天然氣,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因此,天然氣水合物又被科學家稱為「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在我國,南海海域是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區。研究表明,中國全國可燃冰資源儲存量約相當於1000億噸油當量,其中有近800億噸在南海海底。
  • 再鑽南海可燃冰—聚焦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
    中國計劃:將在南海再鑽「可燃冰」    我國南海北部陸坡整體調查研究程度仍較低,調查程度差異較大,對天然氣水合物的地質認識仍不足,距查明資源狀況、探明地質儲量仍有差距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洪濤在今年6月初參加「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時透露,我國明年有望在南海再次鑽探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中國石油加快推進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
    近日,國土資源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北京籤署《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事業進入新階段。
  • 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
    報告題目: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覆蓋學科:地質工程、化學工程、能源類主講人:李勝利 建設工程學院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18:30-19:30地點: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鑽採樓529主辦單位: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承辦單位: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 三問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
    截至6月10日,在南海的「藍鯨一號」鑽井平臺上,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火炬已經熊熊燃燒了整整31天,平均日產氣6800立方米,這意味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工作順利
  • 天然氣水合物簡介
    組成天然氣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單種或多種天然氣水合物。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主要氣體為甲烷,對甲烷分子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 中國南海可燃冰第二次試採成功:北大水合物中心盧海龍...
    2020年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宣告我國第二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於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
  • 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5月18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在試採海上平臺舉辦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現場會。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 國務院批准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7年6月,產地為南海神狐海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5度20.058分,北緯19度55.711分;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8年11月,產地為青海祁連山(600720,股吧),地理坐標為東經99度10.260分,北緯38度5.591分。
  • 國土部:我國新發現天然氣水合物 分別位於南海和青海
    發現時間及產地分別為: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7年6月,產地為南海神狐海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5度20.058分,北緯19度55.711分;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8年11月,產地為青海祁連山,地理坐標為東經99度10.260分,北緯38度5.591分。何為天然氣水合物?
  • 天然氣水合物相態查詢工具
    http://www.petroleumcloud.cn/pages/405.html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
  • 海洋研究院盧海龍教授參與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入選年度...
    日前,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2017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中,「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被評選為首要進展。作為此次試採工程項目的四大核心單位之一,北京大學憑藉學科綜合優勢再次發揮了引領帶頭作用。作為本次試採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盧海龍教授帶領北大科研團隊為此次試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