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

2021-01-09 吉大新聞網

報告題目: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

覆蓋學科:地質工程、化學工程、能源類

主講人:李勝利 建設工程學院

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18:30-19:30

地點: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鑽採樓529

主辦單位: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

承辦單位: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報告人簡介:李勝利,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圍繞南海天然氣水合物高效開發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涉及天然氣水合物基礎理論、鑽採技術、儲層保護與儲層改造等,堅持面向國家能源發展重大工程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近五年,主持科研項目8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和一等資助以及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子課題等,並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天然氣水合物儲層結構改造理論與高效開發模式」。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ied Energy、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等學術期刊累計發表SCI檢索論文2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

講座介紹:201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天然氣達43%,能源安全面臨嚴峻挑戰,迫切需要新的接替資源。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我國第173個礦種,主要存在於永久凍土區和海洋沉積物中,全球水合物總有機碳含量約為傳統化石能源總量的2倍,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為800億噸油當量,是重要的清潔油氣接替資源。美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對天然氣水合物鑽採技術的研究處於激烈競爭狀態,我國分別於2017年和2020年實施了兩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次報告簡要介紹氣體水合物基本結構與性質、天然氣水合物成藏與分布、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方法與試採現狀以及課題組天然氣水合物相關實驗研究進展。

相關焦點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萬裡長徵」已邁出關鍵性一步,面對後續依然艱巨繁重的工作任務,5月24日,國土資源部進一步強調,沉下心來,馬不停蹄,加快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天然氣水合物的開採與應用,有理由被人們寄予更高的期盼與希望。
  • 天然氣水合物簡介
    組成天然氣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單種或多種天然氣水合物。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主要氣體為甲烷,對甲烷分子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儲量驚人
    金慶煥:走向藍海,發展海洋經濟,就不能忽視石油天然氣。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海洋經濟格局中,海洋油氣產業的佔比高達50%左右。我們甚至可以說,開發好了海洋油氣,就是發展好了海洋經濟。  現在我們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拓展,這就是因為天然氣水合物這種資源的出現。
  • 三問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消息,不僅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全球對可燃冰利用前景的討論和思考。可燃冰的產業化試採開發前景是否遙不可及?中國的開採技術是否真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來自中國的可燃冰開採突破是否會引領全球能源格局調整?帶著這些問題,半月談記者走訪了相關專家和科技工作者。第一問:產業化開採究竟有無可能?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天然氣水合物相態查詢工具
    http://www.petroleumcloud.cn/pages/405.html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
  • 天然氣水合物分解 導致的地質災害
    天然氣水合物(簡稱水合物)是一種結晶狀籠型化合物,由水、烴類氣體和少量非烴類氣體分子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所形成。水合物在全球範圍內的儲量十分豐富,具有成為巨大能源儲備的潛力。據估算,全球水合物中包含天然氣的熱當量可達目前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總和的2倍。  與常規油氣資源相比,水合物燃燒產生的汙染較少,是21世紀理想的可替代能源之一。
  • 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召開
    7月28日至8月1日,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中心參與承辦。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將提速
    8月2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出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作了題為《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與產業化前景展望》的主旨報告。李金髮闡述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並展望了其產業化前景。
  • 天然氣水合物清潔新能源課題通過立項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一項「天然氣水合物鑽完井關鍵技術與取心裝備研製」課題通過中石化科技部組織的立項論證專家組審查,將解決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防砂中心承擔其中「天然氣水合物防砂完井及測試技術研究」。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儲量巨大,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廣、規模大、資源潛力大等特點。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天然氣水合物是怎樣形成的?
    2008年之後,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瓶頸得以突破,水合物自發成核的過程已經可以通過計算模擬實現(Walsh et al, 2009),成核軌跡中的各種類型的籠子都已能識別(Guo et al, 2011),人們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水分子籠子對氣體分子的吸附作用相當關鍵,水合物是「二步成核」的,即先形成非晶相,然後再轉變成結晶相(Guo et al,2009;Jacobson
  • 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
    會議由中國海油總地質師、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水合物國重室主任謝玉洪主持,水合物國重室副主任李清平作《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報告》,八家分室代表分別匯報近期工作進展和發展規劃。會上,研究總院黨委書記、總經理、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米立軍對水合物國重室大膽探索、勇於突破,取得的一系列原創性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並指出水合物國重室建設初期,任重道遠,仍需聚焦短板明確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充分發揮國家級研發平臺的作用,咬定產業化目標,推進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和油氣資源一體化勘探開發。
  • 我國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天然氣水合物關鍵探測技術
    ,提出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概念方案。    我國高度重視天然氣水合物探測技術發展。國家863計劃從「九五」開始即對天然氣水合物這一新型後備能源的勘探研究給予持續不斷的支持。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建立起適合我國海域特點的天然氣水合物綜合探測系統,為國家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和鑽獲實物樣品提供了目標優選、保真取芯等核心技術,並逐步建立了國內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創新團隊。
  • 研究稱東北漠河地區可能存在天然氣水合物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東北漠河多年凍土帶的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條件良好,其下可能分布有天然氣水合物這一潛在的新型能源。該研究稱,東北漠河地區為中國緯度最高的地區,在過去1.7億~1億年之間,漠河地區由於構造沉降形成漠河盆地,其中充填4000餘米厚的中生代沉積,為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所需甲烷提供物質來源。在距今10多萬年前的中更新世,中國東北地區連同歐亞大陸經歷一次冰川過程,形成至今一直尚未融化的多年凍土帶,從而為該區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建
    來源:上證報APP記者從中海油集團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大會暨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近日在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研究總院」)召開,這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也意味著中海油天然氣水合物工作邁上新臺階。
  • 國務院批准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
    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司長鞠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通過設立天然氣水合物新礦種,確立其法律地位,將極大促進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我國第173個礦種,一是基於天然氣水合物在成藏、賦存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此次新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與其他能源礦產在賦存、成因、成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二是將其列為新礦種,有利於勘查開發統一管理,推動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
  • 訪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吳能友—新聞—科學網
    訪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吳能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玉卓(中)參觀天然氣水合物中心 ■本報記者 李潔尉 通訊員 謝舜源 隨著能源問題的日益突出 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成立於2004年3月,是以中科院廣州能源所為依託,聯合中科院廣州地化所、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和中科院其他涉及水合物的研究所共建的非法人研究單元。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來源:中國能源網3月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第二輪試採,日前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
  • ...一種新型能源載體材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然氣水合物|甲烷|離子
    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6月24日電(吳蘭 範瓊)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發展了一種新型離子型氫鍵有機骨架材料,為探索高效能源載體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可燃冰,又叫天然氣水合物,一般分布在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其外觀像冰且遇火可燃燒。